第12頁
林均走近,撥了撥椅子上那把的琴弦,音色是準的,他再打開垃圾箱的蓋子,裡面裝的全是揉成球或撕成碎片的稿紙。
林均再次打開手機,裡面有一條之前看到的立場偏鄒向南的微博。發言的人說希望鄒向南這個小號別再罵鄒向南傻/逼了,不然鄒向南本人看到肯定會有負面情緒。鄒向南回覆說傻/逼鄒向南不可能有負面情緒的,他要是抑鬱,也只可能是因為寫不出歌了覺得自己更傻/逼了,而不是因為別人罵他。
那條回復讓林均站在原地陷入沉思,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緩慢地邁開腿,三兩步走到牆角,打開了這個房間裡唯一一個吉他盒。那裡面放的當然是吉他,只不過是破碎的,拼湊的。
這是鄒向南在十二歲被父親摔得粉身碎骨的那一把。當年的殘骸他一直收著,並天真地以為足夠多的金錢可以使這把五百塊錢都不到的破木吉他完好如初。
他花了不啻於買這個房間裡所有吉他的費用,他也確實收到了手藝人精湛的修復作品,但林均從未再見鄒向南碰過他人生的第一把吉他,一如再巧手的匠人能重新接上琴弦,也無法完全抹平亮漆下的斷痕。
——過去是無法被彌補的,年少的創傷就像那把普通又獨具意義的吉他,事後用的藥再好,癒合的傷疤也免不了增生的痕跡。鄒向南父親罵鄒向南的時候用的最多的詞就是傻/逼。一個六線村鎮裡長大的小男孩想站在舞台上,那不是傻/逼是什麼。
但鄒向南受不了別人罵林均,他一個一個地評論私信過去,說林均本人有多麼多麼帥,脾氣有多麼多麼好,品行多麼多麼端莊,訪談上鏡舉止言語多麼多麼得當,這樣的人活該一輩子沒污點,還是去罵鄒向南傻/逼更舒坦。
這就是鄒向南在入睡前的戰績,他固執地做林均的水軍,低效不討好,但樂此不疲。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但他在乎別人怎麼看林均。
林均輕輕地回房,把手機放回了床頭。重新躺下後他轉身看著鄒向南,那單薄的後背在月光下只剩下陰影。他很想去觸碰和擁抱,可又不希望對方會被驚醒,於是就這麼靜靜地,默默地看著月光稀去,旭日冉起——梅雨天是很少出太陽的,林均都能想像待會兒出門後,光線灑在鄒向南白淨皮膚上的暖意明亮了。
他先替鄒向南去采一束光,起身去陽台取晾曬好的衣服。或許是因為太早了,樓下的那兩位掛著相機的年輕人並沒有做任何躲藏,只是垂著腦袋疲憊地打哈欠,也沒注意到林均在陽台上漠然俯視。
現實未必如鄒向南所設想的順遂,僅過了十個小時,就有狗仔守在了門口。林均都要佩服他們的速度了,也突發奇想,如果他們抬頭看到了自己,會不會驚得相機都拿不穩。
這個漫不經意的念頭提醒了林均。他回到臥室,換好衣服後收拾了些其他衣服和用具,就坐在鄒向南面前的地板上等他自然醒。許是正面的注視讓鄒向南隱隱地不踏實,他艱難地睜開眼,瞅見是林均,就毫無防備地重新閉上,睡了十來分鐘回籠覺。等他願意起床了,林均指了指床頭的衣服,那是他給鄒向南配的。
鄒向南沒故作矯揉,換衣服只是把身子埋到被窩裡,並沒有躲著林均。穿好後,他清醒的也只是七八分,林均伸出手,他便握住,完全是出於本能不帶一絲猶豫,只剩下信任和依賴。
這種依賴持續到兩人一起下樓。隔著單層鍍膜玻璃,鄒向南看到了正在外面等候的兩個狗仔。他瞬間警覺,手臂肌肉繃起欲把被握著的手抽回,林均卻像早就料到他會是這反應,不僅沒讓鄒向南掙脫,反而霸道地將自己的手指插入對方的指間相扣。
鄒向南先是一懵,心跳一加速,智商也在線了。他速即去捂上衣口袋,不打算給林均掏鑰匙的機會,但他手掌觸碰到的只有一片柔軟,裡面空空如也。
「你——」鄒向南又開始掙手。
林均從容不迫地用自己口袋裡的鑰匙開鎖,另一隻手依舊同鄒向南十指相扣。鄒向南明顯亂分寸了,用後背緊貼著門不讓林均就這麼出去。
「別這樣……」他的嘴角牽扯著臉頰的肌肉細細顫抖,很是緊張和潰敗。
「你不能這麼出去,」他徒勞地去掰林均的手指,「你不能被拍到和我在一……」
鄒向南倏得睜大眼,未道盡的言語全被林均濕熱的唇堵了回去。
「就讓他們拍。」林均克制著,在他唇角又碰了一下,細心地拭走牽扯出的津液。那個突如其來又蓄謀已久的吻讓鄒向南的魂都飄出了軀體,等他神魂歸位,林均已經牽著他的手大步走進晨曦的光和熱。
片刻之後他聽到了快門的咔嚓聲,也是在那一刻,他留意到林均今天給他挑了同色的衣服,他們背著包往車停的方向走去,相得益彰地宛如尋常出遊的伴侶
12 第12章
鄒向南坐在副駕的位置上,久久緩不過神來。他抖著手掏手機,林均眼尖,一把奪過,直接關了機。
「不是你說的嗎,現實是現實。這幾天就別管網上的論調了。」
「不行……」鄒向南後背冒著冷汗,也挺不住。他扶額,手心觸碰到涼意。他並沒有發燒,純粹是腦子太混亂。
「我們現在去哪兒?」鄒向南問。
「東魁村,你推薦過,那裡的楊梅是最好吃的。」
「……我們去機場吧。」
「什麼?」
「去機場,飛北市,開新聞發布會。」鄒向南咽了口唾沫,再開口就流利了,「我跟記者說這兩天發生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作風問題,跟你沒任何關係。我自己不自愛,不知輕重,我有錯,也有愧,我不會再出現在公眾面前,我——」
林均緊急剎車,將車停到了路旁。他憤憤地錘了一記方向盤,然後再握住,手背上暴起的青筋明顯。
「……你身邊的不應該是我。」鄒向南說,「你太好了。」
「太好是我的錯?」
鄒向南不回答,重複:「你身邊的不應該是我。」
「你可以找更好的,你應該……應該找溫柔得體的姑娘,或者書香門第的才女。你們會有很美滿的家庭,小孩有這樣的父母,肯定也像你一樣正直溫暖,勇敢善良。你值得比我好千百倍的,而我,我連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都做不好,只想著養小熊貓逃避。勢均力敵門當戶對我全沒有,我也沒有勇氣,我什麼都沒有林均,我不行。」
鄒向南紅著眼,喉間的哽咽讓他無法再胡言亂語。
林均淡然:「我在你眼裡原來是這樣。」
鄒向南點了點頭。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裡到底是什麼樣嗎?」
鄒向南數落自己:「戀愛腦,一根筋,鑽牛角尖,沒事業心,你好心幫我,我還屢屢給你添麻煩。」
「還很燒錢。」林均給他補充。
鄒向南笑了。
「但這不是全部。」林均重新啟動車輛,調轉了方向。鄒向南問這次又去哪兒,林均賣關子,說去了就知道了。
他們停在了一家小型的私人博物館門口,博物館也沒到營業時間。林均不是地頭蛇,但輾轉幾個電話後還是能和鄒向南提前進去。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視頻形式的新展還在技術調試階段,所以官外並沒有海報。鄒向南就問林均是從哪裡知道這個神秘的展的,林均說要辦這個光影展需要問國外的美術館買版權,他有藝術行業的朋友也在談相關合作,他也有所了解。
他們摸著黑進入一個房間。林均開了手機的閃光燈,和鄒向南一起坐在正中間的凳子上。隨後他就關了唯一的光源,他們的肩膀在黑暗中衣衫輕碰,在林均握住鄒向南手的那一刻,他們眼前綻開了迴旋於夜空的星和月。略帶沙啞的歌聲寧靜安和,引領觀眾走進那個畫中景——starry,starry night。
星是藍的,月是明黃,特效的加工讓那些粗糙又細膩的線條活了起來,隨著鏡頭的拉近如風中的雲捲起又舒展,整個過程鄒向南都沒捨得眨眼,那是他少數的、沒有看過真跡的梵谷作品——《星空》。
隨後,四面牆壁被投影儀打上梵谷的自畫像。還是原來的歌聲,梵谷從帶著氈帽,到剃了個平頭,
到頭髮長出來再帶回另一頂新帽子……他會用不同的顏色畫背景,臉永遠是鬍子都無法遮擋的瘦削,氣質中平靜和澎湃矛盾又和諧。他的眼眸也一直變化,有時候黑,有時候藍,他到最後割了自己耳朵,湖綠道眼珠中蘊著絕望的生命力。
很多人以為梵谷這般自殘出於對一個妓女的求而不得,但若真的回到書信里追溯蛛絲馬跡,梵谷那時候跟高更住在一塊兒。他們相互欣賞如遇知音,但美學觀念又相互碰撞和排斥,誰都說服改變不了誰。高更是冷酷地能為了藝術拋家棄子的人,同住兩個月後,他無法忍受梵谷頻繁的精神失常後離開,這個決定讓梵谷的情緒再度失控,那把落在耳側的刀拿得再穩妥些,說不定就是落在心口。
林均再次打開手機,裡面有一條之前看到的立場偏鄒向南的微博。發言的人說希望鄒向南這個小號別再罵鄒向南傻/逼了,不然鄒向南本人看到肯定會有負面情緒。鄒向南回覆說傻/逼鄒向南不可能有負面情緒的,他要是抑鬱,也只可能是因為寫不出歌了覺得自己更傻/逼了,而不是因為別人罵他。
那條回復讓林均站在原地陷入沉思,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緩慢地邁開腿,三兩步走到牆角,打開了這個房間裡唯一一個吉他盒。那裡面放的當然是吉他,只不過是破碎的,拼湊的。
這是鄒向南在十二歲被父親摔得粉身碎骨的那一把。當年的殘骸他一直收著,並天真地以為足夠多的金錢可以使這把五百塊錢都不到的破木吉他完好如初。
他花了不啻於買這個房間裡所有吉他的費用,他也確實收到了手藝人精湛的修復作品,但林均從未再見鄒向南碰過他人生的第一把吉他,一如再巧手的匠人能重新接上琴弦,也無法完全抹平亮漆下的斷痕。
——過去是無法被彌補的,年少的創傷就像那把普通又獨具意義的吉他,事後用的藥再好,癒合的傷疤也免不了增生的痕跡。鄒向南父親罵鄒向南的時候用的最多的詞就是傻/逼。一個六線村鎮裡長大的小男孩想站在舞台上,那不是傻/逼是什麼。
但鄒向南受不了別人罵林均,他一個一個地評論私信過去,說林均本人有多麼多麼帥,脾氣有多麼多麼好,品行多麼多麼端莊,訪談上鏡舉止言語多麼多麼得當,這樣的人活該一輩子沒污點,還是去罵鄒向南傻/逼更舒坦。
這就是鄒向南在入睡前的戰績,他固執地做林均的水軍,低效不討好,但樂此不疲。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但他在乎別人怎麼看林均。
林均輕輕地回房,把手機放回了床頭。重新躺下後他轉身看著鄒向南,那單薄的後背在月光下只剩下陰影。他很想去觸碰和擁抱,可又不希望對方會被驚醒,於是就這麼靜靜地,默默地看著月光稀去,旭日冉起——梅雨天是很少出太陽的,林均都能想像待會兒出門後,光線灑在鄒向南白淨皮膚上的暖意明亮了。
他先替鄒向南去采一束光,起身去陽台取晾曬好的衣服。或許是因為太早了,樓下的那兩位掛著相機的年輕人並沒有做任何躲藏,只是垂著腦袋疲憊地打哈欠,也沒注意到林均在陽台上漠然俯視。
現實未必如鄒向南所設想的順遂,僅過了十個小時,就有狗仔守在了門口。林均都要佩服他們的速度了,也突發奇想,如果他們抬頭看到了自己,會不會驚得相機都拿不穩。
這個漫不經意的念頭提醒了林均。他回到臥室,換好衣服後收拾了些其他衣服和用具,就坐在鄒向南面前的地板上等他自然醒。許是正面的注視讓鄒向南隱隱地不踏實,他艱難地睜開眼,瞅見是林均,就毫無防備地重新閉上,睡了十來分鐘回籠覺。等他願意起床了,林均指了指床頭的衣服,那是他給鄒向南配的。
鄒向南沒故作矯揉,換衣服只是把身子埋到被窩裡,並沒有躲著林均。穿好後,他清醒的也只是七八分,林均伸出手,他便握住,完全是出於本能不帶一絲猶豫,只剩下信任和依賴。
這種依賴持續到兩人一起下樓。隔著單層鍍膜玻璃,鄒向南看到了正在外面等候的兩個狗仔。他瞬間警覺,手臂肌肉繃起欲把被握著的手抽回,林均卻像早就料到他會是這反應,不僅沒讓鄒向南掙脫,反而霸道地將自己的手指插入對方的指間相扣。
鄒向南先是一懵,心跳一加速,智商也在線了。他速即去捂上衣口袋,不打算給林均掏鑰匙的機會,但他手掌觸碰到的只有一片柔軟,裡面空空如也。
「你——」鄒向南又開始掙手。
林均從容不迫地用自己口袋裡的鑰匙開鎖,另一隻手依舊同鄒向南十指相扣。鄒向南明顯亂分寸了,用後背緊貼著門不讓林均就這麼出去。
「別這樣……」他的嘴角牽扯著臉頰的肌肉細細顫抖,很是緊張和潰敗。
「你不能這麼出去,」他徒勞地去掰林均的手指,「你不能被拍到和我在一……」
鄒向南倏得睜大眼,未道盡的言語全被林均濕熱的唇堵了回去。
「就讓他們拍。」林均克制著,在他唇角又碰了一下,細心地拭走牽扯出的津液。那個突如其來又蓄謀已久的吻讓鄒向南的魂都飄出了軀體,等他神魂歸位,林均已經牽著他的手大步走進晨曦的光和熱。
片刻之後他聽到了快門的咔嚓聲,也是在那一刻,他留意到林均今天給他挑了同色的衣服,他們背著包往車停的方向走去,相得益彰地宛如尋常出遊的伴侶
12 第12章
鄒向南坐在副駕的位置上,久久緩不過神來。他抖著手掏手機,林均眼尖,一把奪過,直接關了機。
「不是你說的嗎,現實是現實。這幾天就別管網上的論調了。」
「不行……」鄒向南後背冒著冷汗,也挺不住。他扶額,手心觸碰到涼意。他並沒有發燒,純粹是腦子太混亂。
「我們現在去哪兒?」鄒向南問。
「東魁村,你推薦過,那裡的楊梅是最好吃的。」
「……我們去機場吧。」
「什麼?」
「去機場,飛北市,開新聞發布會。」鄒向南咽了口唾沫,再開口就流利了,「我跟記者說這兩天發生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作風問題,跟你沒任何關係。我自己不自愛,不知輕重,我有錯,也有愧,我不會再出現在公眾面前,我——」
林均緊急剎車,將車停到了路旁。他憤憤地錘了一記方向盤,然後再握住,手背上暴起的青筋明顯。
「……你身邊的不應該是我。」鄒向南說,「你太好了。」
「太好是我的錯?」
鄒向南不回答,重複:「你身邊的不應該是我。」
「你可以找更好的,你應該……應該找溫柔得體的姑娘,或者書香門第的才女。你們會有很美滿的家庭,小孩有這樣的父母,肯定也像你一樣正直溫暖,勇敢善良。你值得比我好千百倍的,而我,我連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都做不好,只想著養小熊貓逃避。勢均力敵門當戶對我全沒有,我也沒有勇氣,我什麼都沒有林均,我不行。」
鄒向南紅著眼,喉間的哽咽讓他無法再胡言亂語。
林均淡然:「我在你眼裡原來是這樣。」
鄒向南點了點頭。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裡到底是什麼樣嗎?」
鄒向南數落自己:「戀愛腦,一根筋,鑽牛角尖,沒事業心,你好心幫我,我還屢屢給你添麻煩。」
「還很燒錢。」林均給他補充。
鄒向南笑了。
「但這不是全部。」林均重新啟動車輛,調轉了方向。鄒向南問這次又去哪兒,林均賣關子,說去了就知道了。
他們停在了一家小型的私人博物館門口,博物館也沒到營業時間。林均不是地頭蛇,但輾轉幾個電話後還是能和鄒向南提前進去。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視頻形式的新展還在技術調試階段,所以官外並沒有海報。鄒向南就問林均是從哪裡知道這個神秘的展的,林均說要辦這個光影展需要問國外的美術館買版權,他有藝術行業的朋友也在談相關合作,他也有所了解。
他們摸著黑進入一個房間。林均開了手機的閃光燈,和鄒向南一起坐在正中間的凳子上。隨後他就關了唯一的光源,他們的肩膀在黑暗中衣衫輕碰,在林均握住鄒向南手的那一刻,他們眼前綻開了迴旋於夜空的星和月。略帶沙啞的歌聲寧靜安和,引領觀眾走進那個畫中景——starry,starry night。
星是藍的,月是明黃,特效的加工讓那些粗糙又細膩的線條活了起來,隨著鏡頭的拉近如風中的雲捲起又舒展,整個過程鄒向南都沒捨得眨眼,那是他少數的、沒有看過真跡的梵谷作品——《星空》。
隨後,四面牆壁被投影儀打上梵谷的自畫像。還是原來的歌聲,梵谷從帶著氈帽,到剃了個平頭,
到頭髮長出來再帶回另一頂新帽子……他會用不同的顏色畫背景,臉永遠是鬍子都無法遮擋的瘦削,氣質中平靜和澎湃矛盾又和諧。他的眼眸也一直變化,有時候黑,有時候藍,他到最後割了自己耳朵,湖綠道眼珠中蘊著絕望的生命力。
很多人以為梵谷這般自殘出於對一個妓女的求而不得,但若真的回到書信里追溯蛛絲馬跡,梵谷那時候跟高更住在一塊兒。他們相互欣賞如遇知音,但美學觀念又相互碰撞和排斥,誰都說服改變不了誰。高更是冷酷地能為了藝術拋家棄子的人,同住兩個月後,他無法忍受梵谷頻繁的精神失常後離開,這個決定讓梵谷的情緒再度失控,那把落在耳側的刀拿得再穩妥些,說不定就是落在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