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之事沒有狡辯的餘地,衣裳一脫就分明了。
第11章
溫玉山步步緊逼,你緩緩後退,再退一步就是湖。
你勾唇一笑,仰面倒入湖中。
溫玉山也是狠角色,他追著你跳了下去。
湖水之中萬籟俱寂,甚至聽不到雨聲。
你面前是溫玉山,而你身後是等候多時的燕珩。
燕珩一手將你攬在懷中,一手橫刀,只要溫玉山敢上前,他就會下殺手。
姓溫的臉色鐵青,你也沒有得意。
你知道的,這只是開胃菜。
你寧可跳湖也不願脫衣可不像男子做派,恐怕檢舉你的摺子,明日就會飛到皇帝的御案上。
燕珩不知道這些,他端來藥要你喝,又拿起帕子給你擦頭髮。
你有些不忍,卻還是開了口。
「燕珩,你怕死嗎?」
他說:「為你,不怕。」
你難得疑惑,說到底,你不過把他從山中撿回來,一年頂多見一次的人,怎就讓他如此忠心了?
雖說你在別院收養孤兒幫你做事,可依舊是以利相誘,而非以恩相挾。
你不太信恩義大得過人求生的本能。
可你沒追問,只讓他按吩咐去做事
燕珩領命離開,你換好衣裳,靜坐一夜。
天明時,皇帝的口諭果然到了。
第12章
來傳旨的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羅安。
羅安八面玲瓏,即便對你這樣的將死之人,亦禮數周到。
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將死,可不是必死。
今日他這一彎腰,換的是來日方長,不會虧。
你向來識時務,沒有文臣身上的酸腐氣,誰官大你敬誰,誰在天子身邊有臉面,也就在你面前有臉面,故而,你同羅安之間也算說得上幾句話。
你試探道:「不知太子殿下可知今日之事?」
羅安笑笑:「陛下什麼也沒說,只說請您入宮一趟。」
你聽懂了,皇帝不打算公開辦理此案。
也是,你的女兒身,說往小了說,是你自個兒的欺君之罪;往大了說,既牽涉太子,又劍指科舉考場舞弊,不是殺你一個人就能解決的事。
可這也不代表你安全了。
不公辦,也可以一杯鴆酒送你歸西。
自古以來,暴病而亡的官員多了去了,不少你一個。
不知皇帝要如何審你?
要是讓你脫衣自證,金鑾殿可沒有湖讓你跳。
日懸中天,禁宮的琉璃瓦燦燦,你走上白玉階,垂暮的皇帝坐在恢宏的大殿裡,虎老,餘威猶在。
你跪地叩拜,山呼萬歲,他沉默地盯著你,宮婢和太監俱低著頭,呼吸都不敢大聲。
李桓不算雄主,但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也是合格的。
「起來吧。」
你謝恩起身,李桓擺手,羅安會意,端上一壺酒。
李桓道:
「山野村姑,竟能說動太子冒險用你,確實算個人才。
「可惜了,若是男兒身,說不定麒麟閣能有你的一席之地。
「這些年你替慕兒做了不少事,再替他做完這最後一件,也算善始善終。」
羅安將酒遞給你:「蕭大人,請吧。」
鴆酒在手的時候,你確定了一件事。
李桓不是今天才知道真相的,但他允許你在李慕身邊行事,是因為李慕身邊需要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姚貴妃沒比過先皇后,七皇子沒比過太子。
你們全是李桓用來訓幼龍的耗材。
今日李桓要殺你,不是因為你是女兒身,而是因為你讓政敵抓到了證據。
一把刀不能殺敵,反傷刀鞘,就該折了。
羅安見你不動,正要催促,太子來了。
卻不是來給你求情的。
他越過你,跪到李桓面前,雙手將寶劍舉過頭頂,泣道:「若兒臣必有一死,只願死在父皇手上。」
原來,七皇子的人在信陵寺的蓮花池裡挖到一塊碑,上書:【齊將亡於太子慕。】
七皇子將那碑經鬧市拉回宮中,此事已人盡皆知。
李桓到底見過大風大浪,一聽便知是構陷手段。
手段低劣,可架不住有人會信。
無事便罷了,可若往後哪裡生了災疫,百姓自然會往這碑上聯想。
李桓首先懷疑的是姚子音。
他給了姚貴妃太多希望,養大了她的野心。她不願再等,直接伸手來搶,也是有可能的。
其實,作為帝王,把龍椅給斗贏了的那個孩子,也不是不行。
可李桓看著堅定赴死的李慕,到底心軟了。
你將那杯鴆酒放下,伏地跪拜:
「求陛下給臣一次機會,戴罪立功!」
李桓問:「怪力亂神之事,你也可解?」
你點頭。
自然可解,因為那石碑,其實是你埋的。
第13章
你最初埋下這一步棋,是為了徹底鬥倒姚貴妃,沒想到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上位者想要你的命時,你再怎麼自證真心、痛陳功勞,都沒有用。
唯一的辦法,是給他惹出一個只有你能解決的麻煩。
蕭仁露面後,你一邊派人追殺他,一邊誘引七皇子的人去信陵寺挖這塊碑。
你只沒想到七皇子的人那麼笨,挖塊碑花了那麼長時間,卡著你的生死關頭才將此事辦完。
還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歷朝歷代,凡是有不臣之心的,總要給自己編上點神仙點化的背景故事,以示自身正統。
傳到後世,因果倒置,鬼神之說一起,太平盛世也會人心惶惶。
信陵寺本就是皇寺,蓮池又是佛門靈性之地,百姓之間以訛傳訛,便是天家不顧顏面,直言此事乃七皇子陷害太子,亦不足以服眾。
這個局看似置李慕於不利的境地,可只要稍加利用,就能一舉剷除姚貴妃。
但事到如今,李桓賓天前,你不打算讓李慕的地位穩如泰山。
七皇子和太子越斗得難捨難分,你活下去的機會才越大。
這解題之法,得改改。
李慕問你要如何解開困局,你恭敬道: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信陵寺前任住持佛法大成,肉身燒出舍利子。若將那舍利子埋入蓮池,等蓮花開時,花瓣上的晨露,便是蓮池淨水。
「太子殿下心懷大齊國運,自請到信陵寺修行,收集蓮池淨水。三年後,以蓮池淨水澆石碑,屆時,神仙顯靈,碑文更迭為:太子慕誠心可鑑,感動上蒼,天佑大齊百年昌盛,為萬民降下福澤。」
李桓聽懂了。
先將李慕帶離風口浪尖,等百姓的恐慌逐漸消散時,李慕再破除「預言」,以福澤之身重歸朝堂,便能重獲萬民擁戴。
他用那雙渾濁而精明的眼睛盯著你,你垂首,避其鋒芒。
半晌,李桓才道:「擢,禮部貢舉司郎中蕭負,升任正五品大理寺少卿。」
你領旨謝恩,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皇城司的兵馬,圍了溫玉山的府邸。
大理寺少卿雖然只有正五品,取的是百官的命,辦的是天子的差。
換句話說,你從太子的惡犬,升級成了皇帝的惡犬。
溫玉山沒想到你將絕路走成了青雲路,臉色鐵青。
你再次朝他拱手,笑道:「溫大人,大理寺辦案,多有得罪,還望海涵。」
「不知什麼案件,竟讓蕭大人拿出抄家的架勢來?」
「哦……」你看著被押送出溫府大門的蕭仁,漫不經心道,「飛賊入宮竊傳國玉璽,溫大人覺得,算不算大案?」
溫玉山皺眉:「蕭大人做事真是一如既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你就當他誇你。
蕭仁難以置信地指著自己的鼻子問:「你說我,偷竊傳國玉璽?」
你懶得同他廢話,吩咐將他押回詔獄。
第14章
在你審蕭仁前,他已經受了一輪刑罰,暈了過去。
你親自拎著水桶將他潑醒。
蕭仁見你來,哭道:「我甚至沒進過宮,如何偷竊傳國玉璽!妹妹……不!蕭大人,你放我一條生路吧!我這就回小河村,再也不會出現在你面前!」
你長嘆一口氣,道:
「縱然兄長和爹娘傷害我、辜負我,我卻難得不想追究,只想同你們橋歸橋路歸路,兩不相干。兄長卻為何一定要到京城來,再殺我一次呢?
「如今,不僅兄長的命留不住,爹娘的命,也留不住了。」
皇帝要留用你,便不會再讓你有機會成為燙手的山芋。
所有能指證你身份的人,都活不下來。
蕭仁瞪大雙眼,問:「這是……何意?」
你輕拍蕭仁的臉:「蠢成這樣,還想當官呢?」
你將鴆酒斟滿,溫言勸道:「兄長犯下滔天大罪,能留下一具全屍,已算皇恩浩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11章
溫玉山步步緊逼,你緩緩後退,再退一步就是湖。
你勾唇一笑,仰面倒入湖中。
溫玉山也是狠角色,他追著你跳了下去。
湖水之中萬籟俱寂,甚至聽不到雨聲。
你面前是溫玉山,而你身後是等候多時的燕珩。
燕珩一手將你攬在懷中,一手橫刀,只要溫玉山敢上前,他就會下殺手。
姓溫的臉色鐵青,你也沒有得意。
你知道的,這只是開胃菜。
你寧可跳湖也不願脫衣可不像男子做派,恐怕檢舉你的摺子,明日就會飛到皇帝的御案上。
燕珩不知道這些,他端來藥要你喝,又拿起帕子給你擦頭髮。
你有些不忍,卻還是開了口。
「燕珩,你怕死嗎?」
他說:「為你,不怕。」
你難得疑惑,說到底,你不過把他從山中撿回來,一年頂多見一次的人,怎就讓他如此忠心了?
雖說你在別院收養孤兒幫你做事,可依舊是以利相誘,而非以恩相挾。
你不太信恩義大得過人求生的本能。
可你沒追問,只讓他按吩咐去做事
燕珩領命離開,你換好衣裳,靜坐一夜。
天明時,皇帝的口諭果然到了。
第12章
來傳旨的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羅安。
羅安八面玲瓏,即便對你這樣的將死之人,亦禮數周到。
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將死,可不是必死。
今日他這一彎腰,換的是來日方長,不會虧。
你向來識時務,沒有文臣身上的酸腐氣,誰官大你敬誰,誰在天子身邊有臉面,也就在你面前有臉面,故而,你同羅安之間也算說得上幾句話。
你試探道:「不知太子殿下可知今日之事?」
羅安笑笑:「陛下什麼也沒說,只說請您入宮一趟。」
你聽懂了,皇帝不打算公開辦理此案。
也是,你的女兒身,說往小了說,是你自個兒的欺君之罪;往大了說,既牽涉太子,又劍指科舉考場舞弊,不是殺你一個人就能解決的事。
可這也不代表你安全了。
不公辦,也可以一杯鴆酒送你歸西。
自古以來,暴病而亡的官員多了去了,不少你一個。
不知皇帝要如何審你?
要是讓你脫衣自證,金鑾殿可沒有湖讓你跳。
日懸中天,禁宮的琉璃瓦燦燦,你走上白玉階,垂暮的皇帝坐在恢宏的大殿裡,虎老,餘威猶在。
你跪地叩拜,山呼萬歲,他沉默地盯著你,宮婢和太監俱低著頭,呼吸都不敢大聲。
李桓不算雄主,但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也是合格的。
「起來吧。」
你謝恩起身,李桓擺手,羅安會意,端上一壺酒。
李桓道:
「山野村姑,竟能說動太子冒險用你,確實算個人才。
「可惜了,若是男兒身,說不定麒麟閣能有你的一席之地。
「這些年你替慕兒做了不少事,再替他做完這最後一件,也算善始善終。」
羅安將酒遞給你:「蕭大人,請吧。」
鴆酒在手的時候,你確定了一件事。
李桓不是今天才知道真相的,但他允許你在李慕身邊行事,是因為李慕身邊需要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姚貴妃沒比過先皇后,七皇子沒比過太子。
你們全是李桓用來訓幼龍的耗材。
今日李桓要殺你,不是因為你是女兒身,而是因為你讓政敵抓到了證據。
一把刀不能殺敵,反傷刀鞘,就該折了。
羅安見你不動,正要催促,太子來了。
卻不是來給你求情的。
他越過你,跪到李桓面前,雙手將寶劍舉過頭頂,泣道:「若兒臣必有一死,只願死在父皇手上。」
原來,七皇子的人在信陵寺的蓮花池裡挖到一塊碑,上書:【齊將亡於太子慕。】
七皇子將那碑經鬧市拉回宮中,此事已人盡皆知。
李桓到底見過大風大浪,一聽便知是構陷手段。
手段低劣,可架不住有人會信。
無事便罷了,可若往後哪裡生了災疫,百姓自然會往這碑上聯想。
李桓首先懷疑的是姚子音。
他給了姚貴妃太多希望,養大了她的野心。她不願再等,直接伸手來搶,也是有可能的。
其實,作為帝王,把龍椅給斗贏了的那個孩子,也不是不行。
可李桓看著堅定赴死的李慕,到底心軟了。
你將那杯鴆酒放下,伏地跪拜:
「求陛下給臣一次機會,戴罪立功!」
李桓問:「怪力亂神之事,你也可解?」
你點頭。
自然可解,因為那石碑,其實是你埋的。
第13章
你最初埋下這一步棋,是為了徹底鬥倒姚貴妃,沒想到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上位者想要你的命時,你再怎麼自證真心、痛陳功勞,都沒有用。
唯一的辦法,是給他惹出一個只有你能解決的麻煩。
蕭仁露面後,你一邊派人追殺他,一邊誘引七皇子的人去信陵寺挖這塊碑。
你只沒想到七皇子的人那麼笨,挖塊碑花了那麼長時間,卡著你的生死關頭才將此事辦完。
還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歷朝歷代,凡是有不臣之心的,總要給自己編上點神仙點化的背景故事,以示自身正統。
傳到後世,因果倒置,鬼神之說一起,太平盛世也會人心惶惶。
信陵寺本就是皇寺,蓮池又是佛門靈性之地,百姓之間以訛傳訛,便是天家不顧顏面,直言此事乃七皇子陷害太子,亦不足以服眾。
這個局看似置李慕於不利的境地,可只要稍加利用,就能一舉剷除姚貴妃。
但事到如今,李桓賓天前,你不打算讓李慕的地位穩如泰山。
七皇子和太子越斗得難捨難分,你活下去的機會才越大。
這解題之法,得改改。
李慕問你要如何解開困局,你恭敬道: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信陵寺前任住持佛法大成,肉身燒出舍利子。若將那舍利子埋入蓮池,等蓮花開時,花瓣上的晨露,便是蓮池淨水。
「太子殿下心懷大齊國運,自請到信陵寺修行,收集蓮池淨水。三年後,以蓮池淨水澆石碑,屆時,神仙顯靈,碑文更迭為:太子慕誠心可鑑,感動上蒼,天佑大齊百年昌盛,為萬民降下福澤。」
李桓聽懂了。
先將李慕帶離風口浪尖,等百姓的恐慌逐漸消散時,李慕再破除「預言」,以福澤之身重歸朝堂,便能重獲萬民擁戴。
他用那雙渾濁而精明的眼睛盯著你,你垂首,避其鋒芒。
半晌,李桓才道:「擢,禮部貢舉司郎中蕭負,升任正五品大理寺少卿。」
你領旨謝恩,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皇城司的兵馬,圍了溫玉山的府邸。
大理寺少卿雖然只有正五品,取的是百官的命,辦的是天子的差。
換句話說,你從太子的惡犬,升級成了皇帝的惡犬。
溫玉山沒想到你將絕路走成了青雲路,臉色鐵青。
你再次朝他拱手,笑道:「溫大人,大理寺辦案,多有得罪,還望海涵。」
「不知什麼案件,竟讓蕭大人拿出抄家的架勢來?」
「哦……」你看著被押送出溫府大門的蕭仁,漫不經心道,「飛賊入宮竊傳國玉璽,溫大人覺得,算不算大案?」
溫玉山皺眉:「蕭大人做事真是一如既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你就當他誇你。
蕭仁難以置信地指著自己的鼻子問:「你說我,偷竊傳國玉璽?」
你懶得同他廢話,吩咐將他押回詔獄。
第14章
在你審蕭仁前,他已經受了一輪刑罰,暈了過去。
你親自拎著水桶將他潑醒。
蕭仁見你來,哭道:「我甚至沒進過宮,如何偷竊傳國玉璽!妹妹……不!蕭大人,你放我一條生路吧!我這就回小河村,再也不會出現在你面前!」
你長嘆一口氣,道:
「縱然兄長和爹娘傷害我、辜負我,我卻難得不想追究,只想同你們橋歸橋路歸路,兩不相干。兄長卻為何一定要到京城來,再殺我一次呢?
「如今,不僅兄長的命留不住,爹娘的命,也留不住了。」
皇帝要留用你,便不會再讓你有機會成為燙手的山芋。
所有能指證你身份的人,都活不下來。
蕭仁瞪大雙眼,問:「這是……何意?」
你輕拍蕭仁的臉:「蠢成這樣,還想當官呢?」
你將鴆酒斟滿,溫言勸道:「兄長犯下滔天大罪,能留下一具全屍,已算皇恩浩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