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歪日……」林淮叼了根在嘴裡,不給面子地吐槽道,「你十九歲的時候菸酒不沾?」
梁真笑,看著眼前的林淮,恍惚像是見到了十九歲的自己,渾身上下最值錢的是那顆心。
林淮說:「這麼些年為了這個家,你辛苦了。」
梁真刀子嘴豆腐心:「別整得這麼肉麻。」
林淮還有更肉麻的,鄭重其事:「我以後不會再讓你操心。」
梁真鼻頭髮酸,揉了揉鼻樑,假裝眼裡進沙子的閉上眼,再睜開,宋舟那幅畫就放在車載屏幕的凹槽里,正面是舞台,後面是天空和海,交界處有一行白字。
梁真看著那一行「toreachthesky」,良久的沉默後摸摸林淮的腦袋瓜子,輕柔而堅定道:「那我們就去把天捅破。」
他把《梁州詞》的歌詞放在那幅畫邊上,重新啟動車輛駛向遠方,勢必要把冠軍獎盃和最後一條項鍊帶回家鄉。
第98章
中午十二點,溫州某酒店,高層豪華大床房內,姜諾坐在宴若愚腿間,宴若愚雙手托起他瘦窄緊實的**,嘴欠地嫌棄:「好小哦。」
……刪減……
姜諾最後是被*射的,腿抖得不成樣子,也暫時不想去清理,就這麼光裸著身子側躺在床上,雙手交叉抱住肩膀,看上去有些自閉。
宴若愚見他興致沒有很高,不再刻意撒嬌,就只是從後面抱住他,給他一個依靠。良久,姜諾才回過神來要退房,宴若愚腦袋往他頸窩和頭髮里鑽,腿架在他腰上,嘟囔著說再抱會兒。
姜諾輕笑了一下,轉過身,跟他面對面側躺。窗外的太陽早就高照,車輛人流不息,時間在他們在拉著窗簾的屋子裡仿若靜止,沒有什麼比此刻的相擁相伴最重要。
「我是不是說錯話了……」宴若愚率先檢討。天地良心,他也沒這麼嘴欠,純粹是姜諾聽這些話的時候最有反應,最舒服享受,他才在床上這麼說這麼做,絕對沒有瞧不上姜諾的意思。
姜諾當然知道他的心意,搖了搖頭,但心裡還是有些彆扭想弄清楚,聲音很輕地問:「我就這麼……寡淡嗎?」
宴若愚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猛地從床上蹦噠起來:「誰說的?淨瞎說!才沒有!」
他張牙舞抓撲進姜諾懷裡,天真又誇張道:「姐姐最好吃!姐姐真香!」
他的手碰到姜諾的胳肢窩,兩人很快扭打到一塊兒,蜷縮到被窩裡,全都笑得喘不到氣,打鬧不動了。
有光透過被褥朦朦朧朧地照**來,顯得對方的臉色都有些發柔發黃。姜諾湊近,手指划過宴若愚的額頭、鼻子,再到嘴唇,然後主動留下一個吻。
他學會不再用抗拒愛來彰顯平等。
*
宴若愚和姜諾在從溫州開往嶺安的高速上,窗外艷陽高照,車載音響里卻放著《月光》,姜諾一直側著腦袋往外頭望,滿眼都是綠意,農田、水流和樓房交織到一起,他突然問,什麼時候有橋。
宴若愚不解地皺了皺眉,姜諾掏出手機一查,不好意思道:「我一直以為杭州灣跨海大橋在嶺安。」
宴若愚跟著一笑,說那座橋從寧波通到滬上,姜諾要是想看,過兩天回滬上的時候可以繞道。
但今天是沒時間了。他們之所以在決賽前回來一趟,主要是為了參加一檔財經欄目的拍攝。
節目的主人公是宴若愚的爺爺。獨子和兒媳離世後,他就不再樂意在媒體面前拋頭露面,連「風雲浙商」的製作組都曾吃了閉門羹,他現在願意配合紀錄片的拍攝,接受一定的採訪,也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燕合集團開拓的新領域,這樣的政府合作項目以後會越來越多。
宴雪濤是江浙第一批下海創業的人,他的下海是真正意義上的下海,從開漁船進公海接外國運牛仔褲回內地倒買倒賣,再到跟國際法院硬碰硬,艱苦應訴三年贏得反傾銷案件的勝利,他的那些傳奇經歷早就被記者寫爛了,他本人也不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再說到曾經的膽魄和英勇,也不過是一句:「都過來了。」
於是節目組另闢蹊徑,想從宴老爺子真正意義上的家鄉開始拍起,宴雪濤就把孫子叫回來幾天,跟他一起到花禹村走走,宴若愚來的時候身後還有個姜諾,他沒覺得不合適,反倒舒展開眉眼,讓他們跟在攝影機後面別亂逛,聽他跟主持人邊走邊聊好。
宴若愚照做,負責攝影到工作人員就在身前,他還偏偏要玩燈下黑,時不時牽一下姜諾的手,並沒有認真聽他爺爺都說了什麼,只覺得腳下的路越來越舊,按理說江浙一帶的農村基礎建設都很完善,他們卻跟著宴雪濤越走越偏。當繞過一個垃圾場和工業樓,他們面前的路由不規則擺放的磚塊鋪成,磚與磚之間有雜草生出,下一次雨,這一片地方就會泥濘上三天。
宴若愚不由止步,盯著草叢中乾癟的狗屎,猶豫不願上前。林淮說中國人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這句話放在他身上也適用,他含著金湯匙出生,十指不沾陽春水,出國留學見大千世界,他的爺爺在他這個年紀不過是餓慘了,餓怕了,才孤注一擲地去打拼創業,有了他的今天。
而當他抬頭四顧,會發現這一片的建築還留有上個世紀的痕跡,外觀不像那些千篇一律的現代古鎮,而是石板牆木板門,夏天悶熱冬天漏風,隔壁咳嗽一聲,樓下樓上都能聽得見。
他瞬間覺得恍若隔世,不敢相信嶺安城裡還有這樣的居住環境,棚戶區跟這裡比都算天堂,他看到跨過雜草的姜諾沖他伸出手。
同時他嗅到漸漸瀰漫在空氣中的嗆鼻的味道。那種辣椒炒開的辛辣味他在姜智家裡也聞到過,鑽到鼻子裡痒痒的,讓人忍不住打噴嚏。
姜諾卻顯得習以為常,好像他曾經也在這樣的地方住過,又或者住在這裡的人明天也會是他。他臉上什麼表情都沒有,就是伸出手,提醒宴若愚哪裡髒不要踩,宴若愚跳過來了,他再走兩步幫他探路,兩人就這麼一前一後,來到一片破陋的石板平房前。
「我小時候就住這兒。」宴雪濤指著不遠處一片堆著破碎瓦片的五六平米的空地,說這兒就是他曾經生活的地方,那時候沒有路更沒有汽車,想進城還得划船。整個時代的物質都是匱乏的,他們家又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沒讀過書沒什麼志向奢望,突然有一天,他們家的房子塌了。
這一切發生在頃刻之間,卻又毫無徵兆,幸運的是那天晚上他們一家罕見地去了趟城裡,所以全家倖免於難。
而他是個信命信運的人。他相信老天爺留他一命是有用處的,從此不敢將時間虛度,下定決心去外面闖,大半輩子過去後故地重遊,曾經的街坊鄰居也早已不再,把這些沒翻修的房子租給異鄉來的打工客。
宴若愚還是第一次聽起他爺爺講這段過往,覺得稀奇,小心翼翼走上前掀開一扇門前的布簾,那裡面坐著個中年男子。
宴若愚嚇了一跳,連忙往後退,再看一眼那用塑料大棚扎的房頂,深感震撼這麼糟糕的環境裡居然住著人。
然後他再次掀開布簾,為剛才的莽撞道歉,那名中年男子並沒有覺得被冒犯,沖宴若愚憨然一笑,宴若愚注意到他露出被子的腳綁著繃帶。
「你、你受傷了?」
「啊……嗯。我這兩個月沒收入,就換到這裡來住。」那人往窗外指了個方向,說他以前租的地方也在附近,等他養好傷去工作,他會住回去的。
「你們在拍什麼?」那人越過宴若愚的肩膀望到外面有拍攝和收音器材,再看向宴若愚,怎麼看怎麼眼熟,眯著眼說,「你長得像、像那個……什麼夢。」
宴若愚脫口而出自己母親的名字:「程嬰夢。」
「對對對,我還看過她的電影,都是老片子。」那人笑了。房間裡屬於他的東西屈指可數,顯得牙刷杯和飯碗邊上的那台DVD分外明顯,機盒上放著幾張盜版碟片,其中一張的封面上映著成程嬰夢的照片。
「我以前的房子裡有電視機,」那人揉摸他的腿腳,又說了一遍,「我能工作後會搬回去的。」
「……你可以去申請廉租房,明年這時候會有很多名額。」宴若愚喉結動了動,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那人又笑了,點頭說:「嗯,會好起來的。」
宴若愚從那件破屋子裡退出來,張望著沒見到姜諾的身影,也顧不得磚石縫隙里都有什麼東西,快步順著辣椒的味道找過去。
他很快在一處木板拼搭的小房間外找到了姜諾,那房間不足兩平米,宴若愚原本以為那是茅房或者簡陋的澡堂,走近,才發現那是外搭的廚房,一個跟姜諾歲數差不多的年輕人正在炒辣椒,邊顛勺邊跟姜諾聊著些什麼,姜諾背對著宴若愚依在那門板做成的牆壁上,頭一回說自己的家鄉話,沒吳語方言那麼難懂,語調平平,和他的性子很像。
然後姜諾看到老鄉突然把鍋放回煤氣灶上,他順著目光扭頭看過去,宴若愚正好將他抱住。
梁真笑,看著眼前的林淮,恍惚像是見到了十九歲的自己,渾身上下最值錢的是那顆心。
林淮說:「這麼些年為了這個家,你辛苦了。」
梁真刀子嘴豆腐心:「別整得這麼肉麻。」
林淮還有更肉麻的,鄭重其事:「我以後不會再讓你操心。」
梁真鼻頭髮酸,揉了揉鼻樑,假裝眼裡進沙子的閉上眼,再睜開,宋舟那幅畫就放在車載屏幕的凹槽里,正面是舞台,後面是天空和海,交界處有一行白字。
梁真看著那一行「toreachthesky」,良久的沉默後摸摸林淮的腦袋瓜子,輕柔而堅定道:「那我們就去把天捅破。」
他把《梁州詞》的歌詞放在那幅畫邊上,重新啟動車輛駛向遠方,勢必要把冠軍獎盃和最後一條項鍊帶回家鄉。
第98章
中午十二點,溫州某酒店,高層豪華大床房內,姜諾坐在宴若愚腿間,宴若愚雙手托起他瘦窄緊實的**,嘴欠地嫌棄:「好小哦。」
……刪減……
姜諾最後是被*射的,腿抖得不成樣子,也暫時不想去清理,就這麼光裸著身子側躺在床上,雙手交叉抱住肩膀,看上去有些自閉。
宴若愚見他興致沒有很高,不再刻意撒嬌,就只是從後面抱住他,給他一個依靠。良久,姜諾才回過神來要退房,宴若愚腦袋往他頸窩和頭髮里鑽,腿架在他腰上,嘟囔著說再抱會兒。
姜諾輕笑了一下,轉過身,跟他面對面側躺。窗外的太陽早就高照,車輛人流不息,時間在他們在拉著窗簾的屋子裡仿若靜止,沒有什麼比此刻的相擁相伴最重要。
「我是不是說錯話了……」宴若愚率先檢討。天地良心,他也沒這麼嘴欠,純粹是姜諾聽這些話的時候最有反應,最舒服享受,他才在床上這麼說這麼做,絕對沒有瞧不上姜諾的意思。
姜諾當然知道他的心意,搖了搖頭,但心裡還是有些彆扭想弄清楚,聲音很輕地問:「我就這麼……寡淡嗎?」
宴若愚先是一愣,旋即恍然大悟,猛地從床上蹦噠起來:「誰說的?淨瞎說!才沒有!」
他張牙舞抓撲進姜諾懷裡,天真又誇張道:「姐姐最好吃!姐姐真香!」
他的手碰到姜諾的胳肢窩,兩人很快扭打到一塊兒,蜷縮到被窩裡,全都笑得喘不到氣,打鬧不動了。
有光透過被褥朦朦朧朧地照**來,顯得對方的臉色都有些發柔發黃。姜諾湊近,手指划過宴若愚的額頭、鼻子,再到嘴唇,然後主動留下一個吻。
他學會不再用抗拒愛來彰顯平等。
*
宴若愚和姜諾在從溫州開往嶺安的高速上,窗外艷陽高照,車載音響里卻放著《月光》,姜諾一直側著腦袋往外頭望,滿眼都是綠意,農田、水流和樓房交織到一起,他突然問,什麼時候有橋。
宴若愚不解地皺了皺眉,姜諾掏出手機一查,不好意思道:「我一直以為杭州灣跨海大橋在嶺安。」
宴若愚跟著一笑,說那座橋從寧波通到滬上,姜諾要是想看,過兩天回滬上的時候可以繞道。
但今天是沒時間了。他們之所以在決賽前回來一趟,主要是為了參加一檔財經欄目的拍攝。
節目的主人公是宴若愚的爺爺。獨子和兒媳離世後,他就不再樂意在媒體面前拋頭露面,連「風雲浙商」的製作組都曾吃了閉門羹,他現在願意配合紀錄片的拍攝,接受一定的採訪,也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燕合集團開拓的新領域,這樣的政府合作項目以後會越來越多。
宴雪濤是江浙第一批下海創業的人,他的下海是真正意義上的下海,從開漁船進公海接外國運牛仔褲回內地倒買倒賣,再到跟國際法院硬碰硬,艱苦應訴三年贏得反傾銷案件的勝利,他的那些傳奇經歷早就被記者寫爛了,他本人也不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再說到曾經的膽魄和英勇,也不過是一句:「都過來了。」
於是節目組另闢蹊徑,想從宴老爺子真正意義上的家鄉開始拍起,宴雪濤就把孫子叫回來幾天,跟他一起到花禹村走走,宴若愚來的時候身後還有個姜諾,他沒覺得不合適,反倒舒展開眉眼,讓他們跟在攝影機後面別亂逛,聽他跟主持人邊走邊聊好。
宴若愚照做,負責攝影到工作人員就在身前,他還偏偏要玩燈下黑,時不時牽一下姜諾的手,並沒有認真聽他爺爺都說了什麼,只覺得腳下的路越來越舊,按理說江浙一帶的農村基礎建設都很完善,他們卻跟著宴雪濤越走越偏。當繞過一個垃圾場和工業樓,他們面前的路由不規則擺放的磚塊鋪成,磚與磚之間有雜草生出,下一次雨,這一片地方就會泥濘上三天。
宴若愚不由止步,盯著草叢中乾癟的狗屎,猶豫不願上前。林淮說中國人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這句話放在他身上也適用,他含著金湯匙出生,十指不沾陽春水,出國留學見大千世界,他的爺爺在他這個年紀不過是餓慘了,餓怕了,才孤注一擲地去打拼創業,有了他的今天。
而當他抬頭四顧,會發現這一片的建築還留有上個世紀的痕跡,外觀不像那些千篇一律的現代古鎮,而是石板牆木板門,夏天悶熱冬天漏風,隔壁咳嗽一聲,樓下樓上都能聽得見。
他瞬間覺得恍若隔世,不敢相信嶺安城裡還有這樣的居住環境,棚戶區跟這裡比都算天堂,他看到跨過雜草的姜諾沖他伸出手。
同時他嗅到漸漸瀰漫在空氣中的嗆鼻的味道。那種辣椒炒開的辛辣味他在姜智家裡也聞到過,鑽到鼻子裡痒痒的,讓人忍不住打噴嚏。
姜諾卻顯得習以為常,好像他曾經也在這樣的地方住過,又或者住在這裡的人明天也會是他。他臉上什麼表情都沒有,就是伸出手,提醒宴若愚哪裡髒不要踩,宴若愚跳過來了,他再走兩步幫他探路,兩人就這麼一前一後,來到一片破陋的石板平房前。
「我小時候就住這兒。」宴雪濤指著不遠處一片堆著破碎瓦片的五六平米的空地,說這兒就是他曾經生活的地方,那時候沒有路更沒有汽車,想進城還得划船。整個時代的物質都是匱乏的,他們家又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沒讀過書沒什麼志向奢望,突然有一天,他們家的房子塌了。
這一切發生在頃刻之間,卻又毫無徵兆,幸運的是那天晚上他們一家罕見地去了趟城裡,所以全家倖免於難。
而他是個信命信運的人。他相信老天爺留他一命是有用處的,從此不敢將時間虛度,下定決心去外面闖,大半輩子過去後故地重遊,曾經的街坊鄰居也早已不再,把這些沒翻修的房子租給異鄉來的打工客。
宴若愚還是第一次聽起他爺爺講這段過往,覺得稀奇,小心翼翼走上前掀開一扇門前的布簾,那裡面坐著個中年男子。
宴若愚嚇了一跳,連忙往後退,再看一眼那用塑料大棚扎的房頂,深感震撼這麼糟糕的環境裡居然住著人。
然後他再次掀開布簾,為剛才的莽撞道歉,那名中年男子並沒有覺得被冒犯,沖宴若愚憨然一笑,宴若愚注意到他露出被子的腳綁著繃帶。
「你、你受傷了?」
「啊……嗯。我這兩個月沒收入,就換到這裡來住。」那人往窗外指了個方向,說他以前租的地方也在附近,等他養好傷去工作,他會住回去的。
「你們在拍什麼?」那人越過宴若愚的肩膀望到外面有拍攝和收音器材,再看向宴若愚,怎麼看怎麼眼熟,眯著眼說,「你長得像、像那個……什麼夢。」
宴若愚脫口而出自己母親的名字:「程嬰夢。」
「對對對,我還看過她的電影,都是老片子。」那人笑了。房間裡屬於他的東西屈指可數,顯得牙刷杯和飯碗邊上的那台DVD分外明顯,機盒上放著幾張盜版碟片,其中一張的封面上映著成程嬰夢的照片。
「我以前的房子裡有電視機,」那人揉摸他的腿腳,又說了一遍,「我能工作後會搬回去的。」
「……你可以去申請廉租房,明年這時候會有很多名額。」宴若愚喉結動了動,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那人又笑了,點頭說:「嗯,會好起來的。」
宴若愚從那件破屋子裡退出來,張望著沒見到姜諾的身影,也顧不得磚石縫隙里都有什麼東西,快步順著辣椒的味道找過去。
他很快在一處木板拼搭的小房間外找到了姜諾,那房間不足兩平米,宴若愚原本以為那是茅房或者簡陋的澡堂,走近,才發現那是外搭的廚房,一個跟姜諾歲數差不多的年輕人正在炒辣椒,邊顛勺邊跟姜諾聊著些什麼,姜諾背對著宴若愚依在那門板做成的牆壁上,頭一回說自己的家鄉話,沒吳語方言那麼難懂,語調平平,和他的性子很像。
然後姜諾看到老鄉突然把鍋放回煤氣灶上,他順著目光扭頭看過去,宴若愚正好將他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