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這才過去多少年?
華胥國怎麼會沒落成這樣……
……
有虞氏聖人是四聖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十六歲結丹,二十四歲元嬰,四十歲化神!
族人都說她是不世出的天才,以後必然會成為聖人。
可是早在她成聖之前,古神察覺到天地氣運逐漸向著新生的人族偏移,悍然發起了滅世,她的修道之路不得不暫且中止了。
大地裂開了無數條猙獰的口子,地上流淌著岩漿,天上降下了熱雨,瘟疫,洪水依次來襲……
她跟嫡系的族人們立在飛舟之上,懷著一種近乎麻木的震顫與悚然,看著底下的種種慘象,以飛舟行進的速度,居然也甩不開身後連綿的哭聲!
有虞氏的幾位宿老合力將原本深埋在地下的靈脈一條條抽出,那是些閃爍著璀璨光芒的近乎剔透的巨龍。
靈脈被抽走之後,她看見大地好像是失去了生機一般枯萎,那土壤被翻起所存留下的巨大而綿長的溝壑,宛如皮肉外翻的傷口,令人觸目驚心!
有人在飛舟上搜尋自己的熟人。
有找到的,當然也有沒找到的。
「飛舟上的位置就那麼多,一個天資平平的外門子弟,帶上他,未免太靡費了。」
又說:「也不只是我們啊,別的家族也一樣,除了嫡系嫡子和血脈,那些偏遠的,不中用的,統統都被丟下了。」
飛舟還在繼續向前。
她問她的族叔:「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族叔回頭看著身後濃煙滾滾、哭聲震天的神州故土,神情傷痛,低聲說:「去一個專為我們開闢出來的新的世界。」
飛舟行駛了一日一夜,因天空中飄蕩著水母般的詛咒,不得不降低了飛行的高度。
也是因此,她終於清楚地看見了陸地。
是一個近乎荒蕪的村子,因為剛剛燃燒過的原因,正不急不緩地冒著黑煙。
一隻成了精的禿鷲停駐在一棵燒得只剩下一半的樹上,凶戾的目光,對準了不遠處地上那對衣衫襤褸的母女……
她在飛舟的最高層,聽見底下忽然間傳來了一陣嘈雜聲。
族叔皺起眉來,走了下去。
她心生好奇,緊隨其後。
族叔神色肅然,問那群年輕弟子:「怎麼回事?吵什麼!」
那幾個弟子臉上都有些古怪,向後張望了一眼,說:「也沒什麼,剛剛……剛剛有個內門弟子跳下去了。」
族叔聽得一愣:「什麼?」
最開始說話的那年輕弟子便說得更詳細了一些:「方才途經一處村落,有隻禿鷲在那兒盤旋,大抵是盯上了一對倖存的母女,那位師妹大概是於心不忍?就從飛舟上跳下去了。」
族叔聽得默然,良久之後,才發出短促地一聲冷笑:「多少人擠破頭想上來,居然還有人會為了兩個凡人往下跳,簡直不知所謂!」
族叔拂袖而去。
幾個弟子見狀,也不免有些訕訕:「你們說她是怎麼想的啊……」
她沒有跟著族叔一起離開,而是循著飛舟離開的方向,扭頭去看。
飛舟走得太快,禿鷲也好,村莊也好,跳下飛舟的內門弟子也好,什麼都看不到了。
她問那幾個弟子:「那個跳下飛舟的女弟子,叫什麼名字?」
那幾人面面相覷,知道她是有虞氏年輕一代中的翹楚,不敢得罪,當下思忖之後,帶著點遲疑,回答了她的問題:「倒是不怎麼熟……」
「好像是叫……阮懷仁。」
第85章
後來, 有虞氏聖人跟隨長輩來到了華胥國,正式在這裡紮根。
而那個從飛舟上跳下去的,曾經是有虞氏內門弟子的阮懷仁則留在了那片災患連綿的大地上。
聽說她曾經為蒙難的百姓審案, 竟然將太元夫人的神像從廟裡拖出,公然鞭打了幾百下。
也是因此, 引發了後來與太元夫人的直接戰爭。
又聽說她糾結起一群被高門修士拋棄的邊角料, 舉起了反抗古神的旗幟。
那些邊角料里,有蚩尤族群的棄兒,有先天資質不全的鬼修, 有浪跡江湖的散修,有朱雀一族的旁支,也有許多僅僅只是有勇氣的普通人。
後來又聽說, 原來上清觀年輕的繼任觀主沒有隨從師門登上飛舟, 而是選擇了留在人間,又陰差陽錯地跟阮懷仁匯聚到了一起。
華胥國看待他們,就像看待雪白衣袍上的一個泥點子。
他們天真,他們愚蠢,他們不知天高地厚。
他們居然敢螳臂當車,去對抗要滅世的古神!
可是到最後, 他們居然贏了……
阮懷仁登基稱帝那一日, 證道成聖。
華胥國沸反盈天, 他們不能接受一個被拋棄的人居然能夠成聖。
區區一個內門弟子……
他們稱之為「偽聖人」。
倒是其餘三聖往層城來, 緘默著坐了很久, 才有人問了句:「多少歲?」
他問得晦澀,但是其餘人都明白他問的是什麼。
三十六歲。
阮懷仁證道成聖,那年,三十六歲。
……
阮懷仁死的時候, 華胥國里歡聲一片。
多數人都覺得,這是華胥國的勝利——她果然是作假的聖人!
真的聖人,怎麼可能死的這麼早?
她的年紀甚至於比華胥國里四位聖人要小得多!
華胥國里,最年輕的這位有虞氏聖人,四十歲成就化神,已經是一代天驕。
若不是因為有虞氏的族長老聖人天壽將至,唯恐有虞氏後繼無人,將所有修為強行灌注給這個嫡系後嗣,她甚至不可能這麼早成為聖人……
華胥國里的人幾經分析,還是覺得阮懷仁是假的聖人,是那邊吹噓出來的,他們在弄虛作假。
只有四位聖人緘默無語。
他們聽見了大道的哀鳴。
因為這世間唯一有希望的合道的人隕落了。
可是為什麼啊?
她那麼年輕,威望無限,一統寰宇,正是應該享受世間榮華的時候,怎麼會這麼早就隕落?
相較於凡人來說,阮懷仁已經算是極其長壽了,但對於修士,尤其是成就了聖人的修士來說,那算得了什麼?!
疑惑歸疑惑,華胥國的行動和意圖不會因為阮懷仁的死而發生改變。
經歷了浩浩蕩蕩的滅神之戰後,古神幾乎從神州大地上銷聲匿跡。
華胥國里的四宗和其餘勢力都起了歸心。
除了新生的這一代年輕人,華胥國里其餘人幾乎都是在神州故土長大成人的,那裡有他們的祖地,是他們的根。
但若是說到回歸,就不得不考慮到跟阮氏皇朝之間的關係……
尤其此時此刻,許多宗門的所在之地,早已經被夷為平地,亦或者換了主人。
創建皇朝的勛貴要臣們,許多都是華胥國的棄民,是末日來襲時不被允許同行的旁支,是無用的邊角料。
而其餘那些非華胥國棄民的人……
他們就是純粹的地上的螞蟻,從頭到尾,都沒被華胥國的人注視過。
回歸?
談何容易!
華胥國的人在遷移之初,甚至於連隱藏在地下的靈脈都發掘出來,盡數挖走了,所攜帶的天地異寶更是不計其數。
他們幾乎只留下了一個空殼給被拋棄在原地的人。
這一舉止使得留於故土的遺民們尤為憤恨。
阮懷仁作為領袖,出於對抗古神的客觀需要和安撫下屬的精神需要,下令發掘遷居華胥國諸宗門先輩的墓室,以補軍費。
她的觀點是:顧不了那麼多了,活人比死人重要!
此令一下,華胥國修士們先祖的墳墓,能挖的基本上都挖了一遍。
消息傳到華胥國,不出所料,又是一片譁然。
諸多前因後果使然,兩邊互為仇敵,想要消弭,談何容易!
阮懷仁隕落之後,初代開國勛貴們陸續凋零,他們也是最為仇恨華胥國的那一批人。
在這之後,華胥國嘗試著派出了一支隊伍,與阮氏皇朝構建了聯繫,往東都去拜謁作為高皇帝繼任者的太宗皇帝。
也是這一次嘗試,幾乎將華胥國高層們的傲骨徹底打碎。
這次聯繫之前,華胥國也曾經有過小規模的對外活動。
那時候便有弟子稟告,道是空氣中的靈氣含量似乎出現了小規模的下降。
彼時華胥國的聖人們只當是古神的手段,加之己方將靈脈盡數挖走的緣故,不曾多想。
然而這一次正式地造訪阮氏皇朝,不免要有高階修士同行,重回故土之後,他們終於意識到,世道變了。
空氣中靈氣的含量較之他們遷移之前,起碼下降了一半!
與此同時,他們在華胥國內所擁有的修為,在回到神州故土之後,至少被砍掉了五分之三!
神州故土的靈力,似乎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華胥國怎麼會沒落成這樣……
……
有虞氏聖人是四聖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十六歲結丹,二十四歲元嬰,四十歲化神!
族人都說她是不世出的天才,以後必然會成為聖人。
可是早在她成聖之前,古神察覺到天地氣運逐漸向著新生的人族偏移,悍然發起了滅世,她的修道之路不得不暫且中止了。
大地裂開了無數條猙獰的口子,地上流淌著岩漿,天上降下了熱雨,瘟疫,洪水依次來襲……
她跟嫡系的族人們立在飛舟之上,懷著一種近乎麻木的震顫與悚然,看著底下的種種慘象,以飛舟行進的速度,居然也甩不開身後連綿的哭聲!
有虞氏的幾位宿老合力將原本深埋在地下的靈脈一條條抽出,那是些閃爍著璀璨光芒的近乎剔透的巨龍。
靈脈被抽走之後,她看見大地好像是失去了生機一般枯萎,那土壤被翻起所存留下的巨大而綿長的溝壑,宛如皮肉外翻的傷口,令人觸目驚心!
有人在飛舟上搜尋自己的熟人。
有找到的,當然也有沒找到的。
「飛舟上的位置就那麼多,一個天資平平的外門子弟,帶上他,未免太靡費了。」
又說:「也不只是我們啊,別的家族也一樣,除了嫡系嫡子和血脈,那些偏遠的,不中用的,統統都被丟下了。」
飛舟還在繼續向前。
她問她的族叔:「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族叔回頭看著身後濃煙滾滾、哭聲震天的神州故土,神情傷痛,低聲說:「去一個專為我們開闢出來的新的世界。」
飛舟行駛了一日一夜,因天空中飄蕩著水母般的詛咒,不得不降低了飛行的高度。
也是因此,她終於清楚地看見了陸地。
是一個近乎荒蕪的村子,因為剛剛燃燒過的原因,正不急不緩地冒著黑煙。
一隻成了精的禿鷲停駐在一棵燒得只剩下一半的樹上,凶戾的目光,對準了不遠處地上那對衣衫襤褸的母女……
她在飛舟的最高層,聽見底下忽然間傳來了一陣嘈雜聲。
族叔皺起眉來,走了下去。
她心生好奇,緊隨其後。
族叔神色肅然,問那群年輕弟子:「怎麼回事?吵什麼!」
那幾個弟子臉上都有些古怪,向後張望了一眼,說:「也沒什麼,剛剛……剛剛有個內門弟子跳下去了。」
族叔聽得一愣:「什麼?」
最開始說話的那年輕弟子便說得更詳細了一些:「方才途經一處村落,有隻禿鷲在那兒盤旋,大抵是盯上了一對倖存的母女,那位師妹大概是於心不忍?就從飛舟上跳下去了。」
族叔聽得默然,良久之後,才發出短促地一聲冷笑:「多少人擠破頭想上來,居然還有人會為了兩個凡人往下跳,簡直不知所謂!」
族叔拂袖而去。
幾個弟子見狀,也不免有些訕訕:「你們說她是怎麼想的啊……」
她沒有跟著族叔一起離開,而是循著飛舟離開的方向,扭頭去看。
飛舟走得太快,禿鷲也好,村莊也好,跳下飛舟的內門弟子也好,什麼都看不到了。
她問那幾個弟子:「那個跳下飛舟的女弟子,叫什麼名字?」
那幾人面面相覷,知道她是有虞氏年輕一代中的翹楚,不敢得罪,當下思忖之後,帶著點遲疑,回答了她的問題:「倒是不怎麼熟……」
「好像是叫……阮懷仁。」
第85章
後來, 有虞氏聖人跟隨長輩來到了華胥國,正式在這裡紮根。
而那個從飛舟上跳下去的,曾經是有虞氏內門弟子的阮懷仁則留在了那片災患連綿的大地上。
聽說她曾經為蒙難的百姓審案, 竟然將太元夫人的神像從廟裡拖出,公然鞭打了幾百下。
也是因此, 引發了後來與太元夫人的直接戰爭。
又聽說她糾結起一群被高門修士拋棄的邊角料, 舉起了反抗古神的旗幟。
那些邊角料里,有蚩尤族群的棄兒,有先天資質不全的鬼修, 有浪跡江湖的散修,有朱雀一族的旁支,也有許多僅僅只是有勇氣的普通人。
後來又聽說, 原來上清觀年輕的繼任觀主沒有隨從師門登上飛舟, 而是選擇了留在人間,又陰差陽錯地跟阮懷仁匯聚到了一起。
華胥國看待他們,就像看待雪白衣袍上的一個泥點子。
他們天真,他們愚蠢,他們不知天高地厚。
他們居然敢螳臂當車,去對抗要滅世的古神!
可是到最後, 他們居然贏了……
阮懷仁登基稱帝那一日, 證道成聖。
華胥國沸反盈天, 他們不能接受一個被拋棄的人居然能夠成聖。
區區一個內門弟子……
他們稱之為「偽聖人」。
倒是其餘三聖往層城來, 緘默著坐了很久, 才有人問了句:「多少歲?」
他問得晦澀,但是其餘人都明白他問的是什麼。
三十六歲。
阮懷仁證道成聖,那年,三十六歲。
……
阮懷仁死的時候, 華胥國里歡聲一片。
多數人都覺得,這是華胥國的勝利——她果然是作假的聖人!
真的聖人,怎麼可能死的這麼早?
她的年紀甚至於比華胥國里四位聖人要小得多!
華胥國里,最年輕的這位有虞氏聖人,四十歲成就化神,已經是一代天驕。
若不是因為有虞氏的族長老聖人天壽將至,唯恐有虞氏後繼無人,將所有修為強行灌注給這個嫡系後嗣,她甚至不可能這麼早成為聖人……
華胥國里的人幾經分析,還是覺得阮懷仁是假的聖人,是那邊吹噓出來的,他們在弄虛作假。
只有四位聖人緘默無語。
他們聽見了大道的哀鳴。
因為這世間唯一有希望的合道的人隕落了。
可是為什麼啊?
她那麼年輕,威望無限,一統寰宇,正是應該享受世間榮華的時候,怎麼會這麼早就隕落?
相較於凡人來說,阮懷仁已經算是極其長壽了,但對於修士,尤其是成就了聖人的修士來說,那算得了什麼?!
疑惑歸疑惑,華胥國的行動和意圖不會因為阮懷仁的死而發生改變。
經歷了浩浩蕩蕩的滅神之戰後,古神幾乎從神州大地上銷聲匿跡。
華胥國里的四宗和其餘勢力都起了歸心。
除了新生的這一代年輕人,華胥國里其餘人幾乎都是在神州故土長大成人的,那裡有他們的祖地,是他們的根。
但若是說到回歸,就不得不考慮到跟阮氏皇朝之間的關係……
尤其此時此刻,許多宗門的所在之地,早已經被夷為平地,亦或者換了主人。
創建皇朝的勛貴要臣們,許多都是華胥國的棄民,是末日來襲時不被允許同行的旁支,是無用的邊角料。
而其餘那些非華胥國棄民的人……
他們就是純粹的地上的螞蟻,從頭到尾,都沒被華胥國的人注視過。
回歸?
談何容易!
華胥國的人在遷移之初,甚至於連隱藏在地下的靈脈都發掘出來,盡數挖走了,所攜帶的天地異寶更是不計其數。
他們幾乎只留下了一個空殼給被拋棄在原地的人。
這一舉止使得留於故土的遺民們尤為憤恨。
阮懷仁作為領袖,出於對抗古神的客觀需要和安撫下屬的精神需要,下令發掘遷居華胥國諸宗門先輩的墓室,以補軍費。
她的觀點是:顧不了那麼多了,活人比死人重要!
此令一下,華胥國修士們先祖的墳墓,能挖的基本上都挖了一遍。
消息傳到華胥國,不出所料,又是一片譁然。
諸多前因後果使然,兩邊互為仇敵,想要消弭,談何容易!
阮懷仁隕落之後,初代開國勛貴們陸續凋零,他們也是最為仇恨華胥國的那一批人。
在這之後,華胥國嘗試著派出了一支隊伍,與阮氏皇朝構建了聯繫,往東都去拜謁作為高皇帝繼任者的太宗皇帝。
也是這一次嘗試,幾乎將華胥國高層們的傲骨徹底打碎。
這次聯繫之前,華胥國也曾經有過小規模的對外活動。
那時候便有弟子稟告,道是空氣中的靈氣含量似乎出現了小規模的下降。
彼時華胥國的聖人們只當是古神的手段,加之己方將靈脈盡數挖走的緣故,不曾多想。
然而這一次正式地造訪阮氏皇朝,不免要有高階修士同行,重回故土之後,他們終於意識到,世道變了。
空氣中靈氣的含量較之他們遷移之前,起碼下降了一半!
與此同時,他們在華胥國內所擁有的修為,在回到神州故土之後,至少被砍掉了五分之三!
神州故土的靈力,似乎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