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李小囡給了顧硯一個白眼。
顧硯眯眼看著李小囡,片刻,一點點笑出來,「你說的好!我有所悟,有道理,有個辦法!晚晴!磨墨。」
「我給你磨墨,你要寫什麼?」李小囡跟在顧硯身後,連走帶跑往書房進去。
「給舅舅寫封信,讓他給兩浙路的秀才、官學的學生布置作業。」顧硯聲音里透著笑意。
他要讓這些學子成為他的耳目。
……………………
周沈年從杭城別業追到平江別業時,心裡已經有些忐忑。
照世子爺平時行事,肯定應該打發人告訴他,或者半路轉去平江別業,或者讓他在杭城別業等著,從來沒有這樣一句話都沒有的時候。
周沈年趕到平江別業,得知世子爺陪世子妃去了李家集,再看到那張特意留給他,寫著伍傑登門拜會吳榮的小小竹紙,後背一層冷汗,世子爺是疑心他給伍傑通風報信了麼?
周沈年做了一夜噩夢,一大清早就心神不寧的等在水閣里,遠遠看到顧硯從假山後轉過來,急忙迎上去。
「世子爺,伍傑拜會吳榮……」
顧硯腳步頓住,斜瞥著周沈年。
周沈年額角一層細汗,「在下真沒透露半個字,在下到世子爺身邊參贊之前,伍傑和在下從無往來,在下……」
「我確實疑心是你走漏了風聲。」顧硯打斷了周沈年的解釋,抖開摺扇搖著,邊走邊道:「阿囡給你打了包票,說你是位君子,只是敵不過伍傑那樣的小人心性,就算走漏了風聲,也必定不是故意而為之。」
「是。世子妃明見。」周沈年透過口氣。
「做人當做君子,可做君子,也要能沉下去體味小人心性,對上小人就做的了小人。伍傑就交給你了,就用他給你磨鍊心性吧。」顧硯接著道。
「是!」周沈年一個』是』字充滿感激,慢慢吐出口氣,一顆心放了回去。
第334章 立場
兩浙路尉學政當天就接到他外甥的信,看完信,尉學政大加讚賞,雖說天已經快黑了,可這樣的大好建議那是越快越好,尉學政叫了幾個得用的幕僚過來,斟酌著寫了通知,連夜送往各地官學,以及往帥司、漕司和各處官府報備通告。
因為如今的學政姓尉,世子爺又常駐江南,學政上的公文就由蔣漕司最心腹得用的幕僚葛先生負責。
葛先生清早剛到衙門,就看到了連夜送過來的那份作業通知,並沒在意。
跟別的學政相比,尉學政在布置作業這一項上那是鶴立雞群,這鶴還是腿長十丈的那種。
忙了一上午,中午吃飯的時候,葛先生才翻看那份作業通知。
看著尉學政的作業一邊思考怎麼寫一邊吃飯,是葛先生最近一年多的習慣,畢竟,尉學政的學問擺在那兒呢,作業不但多而且質量高。
看到一半,葛先生放下了筷子,抓起作業看完,站起來就直奔上房。
上房後廊,蔣漕司剛剛吃好飯,正端著杯茶,站在廊下逗著一隻雀兒,聽了小廝的通傳,招手示意請進。
葛先生疾步過去,將那份作業遞給蔣漕司,苦笑道:「我大意了,沒想到這份作業……」葛先生手指點著那份作業。
蔣漕司看了幾行就擰起了眉,擰著眉看完,看向葛先生,「這是世子爺的意思?」
「只怕是,尉學問是個做學問的,只怕他想不到這樣的作業。」葛先生一張臉只有苦沒有笑了。
這份,哪是作業啊,這是無數把鋒利的鏟子,誰知道會挖出什麼東西!
「杭城有多少學子?有多少人要寫這份作業?」蔣漕司一邊問一邊飛快的算計。
「漕司府的公務得好好理一遍。」葛先生跳了幾步,直接說眼下最要緊的事。
「他怎麼想出來這一出?他要幹什麼?」蔣漕司抖著那份作業。
「您看,我是不是該去一趟平江城?」葛先生問道。
「海稅司不是已經照他的指令都改了?絲綢行也算是散了,他這下一步?」蔣漕司眉頭擰成一團。
「我還是得去一趟平江城。」葛先生同樣眉頭擰成團。
一個月前,接到世子爺要駐守江南,主持海稅司,觀風地方時,他就和漕司對著那份旨意對坐愁腸困頓了大半夜。
果然,事兒來了。
「你去吧,現在就起程。我去看著理一理這幾年的公務。」蔣漕司點頭。
兩人一前一後剛出了垂花門,一個婆子從後衙過來,迎著蔣漕司屈了屈膝,雙手捧上一份折了兩折的宣紙,「稟漕司,夫人打發婢子把這份作業給老爺送過來,夫人說,請老爺看看怎麼安排,夫人還說要儘快,免得耽誤了二少爺的作業。」
蔣漕司接過那份作業,揮了揮手,「知道了。」
不用看,他就知道這份作業為什麼交給他安排,他二兒子也在府學念書呢!
「漕司,這會兒不知道多少人家都像漕司這樣,接了這份作業。」葛先生苦笑連連。
「唉,都是像我這樣的那就好了,好歹都是知道輕重好歹的。你趕緊去吧。」
「是,那我先走一步。」葛先生提著長衫前襟,連走帶跑往外,蔣漕司走了幾步,掉頭往旁邊院子過去。
兒子的作業也很要緊,先把作業的事安排好。
……………………
李學棟也就比平江府學晚了那麼一會會,就收到了那份作業。
和高先生兩人看完,高先生先感慨道:「你看看,尉學政才是真正有大學問的人,這份作業是給學子們指點了一條真正的做學問的路子。」
「尉學政說他要親自查看每一份作業,整個兩浙路這麼多學子,他怎麼看得過來?」李學棟點著作業上最後幾行字。
「你看你這孩子,又犯傻了吧。」高先生捻著鬍鬚,「尉學政身邊幕僚多的很呢。這份作業,你得好好做,好好寫幾篇文章。」
「嗯,先生,我想寫寫交糧的事兒。」李學棟看著高先生道。
他跟著阿爹去交過糧,阿爹死後,他和大阿姐、二阿姐還有阿囡,越過三堂伯去交糧,省下了八百多個大錢,有了這八百個大錢,他才能重新回到高家學堂,也是因為這八百個大錢,才惹得三堂伯一心一意要捏死他們姐弟五個。
「交糧這事……」高先生捻著鬍鬚沉吟,「你得去一趟縣裡,去府衙……還是先去見見洪老太爺吧,請洪老太爺幫你參謀著找個合適的人,把崑山縣錢糧上的事好好理清楚。
「現在就去吧,讓你娘給你拿點禮,再怎麼不能空著手。下午的課我替你上。」
「好,我問問枝兒去不去,她前兒說想去城裡挑些新鮮的花樣兒。」李學棟站起來。
……………………
李金珠坐在車裡,低頭納著鞋底,臉色很不好。
車子輕輕一頓,停住了,梅姐急忙掀起帘子,吳妙真從車簾外伸頭看進來。
「有事兒?」李金珠問了句,見吳妙真點頭,和梅姐道:「在這裡歇一歇,讓大眼把騾子卸下來喝點水,你去前頭茶坊燒壺水,沏點茶。」
「好。」梅姐把線繞到鞋底上,利落的跳下車,回身提起茶葉點心籃子。
吳妙真上了車,大眼趕著騾子把車拉到一片濃蔭下,卸下騾子餵水餵料。
「臉色這麼不好?」吳妙真仔細打量李金珠。
「剛從華亭縣回來。」李金珠一下下用力的拉著納鞋底的粗繩線。「華亭縣的布行管事巧織嫁人了。」
「嗯?」吳妙真打開拎進來的小籃子,打開,捏出一隻枇杷慢慢剝著吃。
「嫁的好,書香之家,家底豐厚,是華亭縣數一數二的人家,女婿也好,是位才子。」李金珠低著頭,長長的針用力扎透厚厚的鞋底。
「嗯?」吳妙真將剝好的枇杷塞進嘴裡。
「說是巧織懷上了,不能操勞,布行的事就在那家老爺手裡打理。」李金珠接著道。
「我知道這個巧織,她外婆是個厲害人兒,她娘也不錯,不錯是不錯,可就她家那樣的,從她太婆起就是織坊的奴兒,一窩子奴兒,世子妃把她們一家從地獄拉出來也就一年,這就能攀上華亭縣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吳妙真短促的笑了一聲,「這是衝著你,衝著世子妃來的吧?你打算怎麼辦?」
「能怎麼辦?」李金珠臉色更不好看了。
「這事可不能』能怎麼辦』,也不是不能辦的辦,而是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的事兒。」吳妙真又捏了一個枇杷開始剝皮。
李金珠停下,看著吳妙真。
吳妙真看著李金珠,「這樣的事兒,你這次不下狠手打回去,明天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第一百個一千個,你怎麼辦?」
「換個管事?」李金珠遲疑道。
「光換掉她可不夠,她把布行的事放到她公爹手裡,這事事先跟你說了嗎?要是沒說,是不是就犯了規矩了?要是白紙黑字有這一條最好,沒有也沒事,這是的事兒擱哪兒都是犯了忌諱,你寫個文兒,措辭能多嚴厲就多嚴厲,該點到的都要點到,通告給布行內外所有人,把巧珍一家都開革出去。」吳妙真建議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顧硯眯眼看著李小囡,片刻,一點點笑出來,「你說的好!我有所悟,有道理,有個辦法!晚晴!磨墨。」
「我給你磨墨,你要寫什麼?」李小囡跟在顧硯身後,連走帶跑往書房進去。
「給舅舅寫封信,讓他給兩浙路的秀才、官學的學生布置作業。」顧硯聲音里透著笑意。
他要讓這些學子成為他的耳目。
……………………
周沈年從杭城別業追到平江別業時,心裡已經有些忐忑。
照世子爺平時行事,肯定應該打發人告訴他,或者半路轉去平江別業,或者讓他在杭城別業等著,從來沒有這樣一句話都沒有的時候。
周沈年趕到平江別業,得知世子爺陪世子妃去了李家集,再看到那張特意留給他,寫著伍傑登門拜會吳榮的小小竹紙,後背一層冷汗,世子爺是疑心他給伍傑通風報信了麼?
周沈年做了一夜噩夢,一大清早就心神不寧的等在水閣里,遠遠看到顧硯從假山後轉過來,急忙迎上去。
「世子爺,伍傑拜會吳榮……」
顧硯腳步頓住,斜瞥著周沈年。
周沈年額角一層細汗,「在下真沒透露半個字,在下到世子爺身邊參贊之前,伍傑和在下從無往來,在下……」
「我確實疑心是你走漏了風聲。」顧硯打斷了周沈年的解釋,抖開摺扇搖著,邊走邊道:「阿囡給你打了包票,說你是位君子,只是敵不過伍傑那樣的小人心性,就算走漏了風聲,也必定不是故意而為之。」
「是。世子妃明見。」周沈年透過口氣。
「做人當做君子,可做君子,也要能沉下去體味小人心性,對上小人就做的了小人。伍傑就交給你了,就用他給你磨鍊心性吧。」顧硯接著道。
「是!」周沈年一個』是』字充滿感激,慢慢吐出口氣,一顆心放了回去。
第334章 立場
兩浙路尉學政當天就接到他外甥的信,看完信,尉學政大加讚賞,雖說天已經快黑了,可這樣的大好建議那是越快越好,尉學政叫了幾個得用的幕僚過來,斟酌著寫了通知,連夜送往各地官學,以及往帥司、漕司和各處官府報備通告。
因為如今的學政姓尉,世子爺又常駐江南,學政上的公文就由蔣漕司最心腹得用的幕僚葛先生負責。
葛先生清早剛到衙門,就看到了連夜送過來的那份作業通知,並沒在意。
跟別的學政相比,尉學政在布置作業這一項上那是鶴立雞群,這鶴還是腿長十丈的那種。
忙了一上午,中午吃飯的時候,葛先生才翻看那份作業通知。
看著尉學政的作業一邊思考怎麼寫一邊吃飯,是葛先生最近一年多的習慣,畢竟,尉學政的學問擺在那兒呢,作業不但多而且質量高。
看到一半,葛先生放下了筷子,抓起作業看完,站起來就直奔上房。
上房後廊,蔣漕司剛剛吃好飯,正端著杯茶,站在廊下逗著一隻雀兒,聽了小廝的通傳,招手示意請進。
葛先生疾步過去,將那份作業遞給蔣漕司,苦笑道:「我大意了,沒想到這份作業……」葛先生手指點著那份作業。
蔣漕司看了幾行就擰起了眉,擰著眉看完,看向葛先生,「這是世子爺的意思?」
「只怕是,尉學問是個做學問的,只怕他想不到這樣的作業。」葛先生一張臉只有苦沒有笑了。
這份,哪是作業啊,這是無數把鋒利的鏟子,誰知道會挖出什麼東西!
「杭城有多少學子?有多少人要寫這份作業?」蔣漕司一邊問一邊飛快的算計。
「漕司府的公務得好好理一遍。」葛先生跳了幾步,直接說眼下最要緊的事。
「他怎麼想出來這一出?他要幹什麼?」蔣漕司抖著那份作業。
「您看,我是不是該去一趟平江城?」葛先生問道。
「海稅司不是已經照他的指令都改了?絲綢行也算是散了,他這下一步?」蔣漕司眉頭擰成一團。
「我還是得去一趟平江城。」葛先生同樣眉頭擰成團。
一個月前,接到世子爺要駐守江南,主持海稅司,觀風地方時,他就和漕司對著那份旨意對坐愁腸困頓了大半夜。
果然,事兒來了。
「你去吧,現在就起程。我去看著理一理這幾年的公務。」蔣漕司點頭。
兩人一前一後剛出了垂花門,一個婆子從後衙過來,迎著蔣漕司屈了屈膝,雙手捧上一份折了兩折的宣紙,「稟漕司,夫人打發婢子把這份作業給老爺送過來,夫人說,請老爺看看怎麼安排,夫人還說要儘快,免得耽誤了二少爺的作業。」
蔣漕司接過那份作業,揮了揮手,「知道了。」
不用看,他就知道這份作業為什麼交給他安排,他二兒子也在府學念書呢!
「漕司,這會兒不知道多少人家都像漕司這樣,接了這份作業。」葛先生苦笑連連。
「唉,都是像我這樣的那就好了,好歹都是知道輕重好歹的。你趕緊去吧。」
「是,那我先走一步。」葛先生提著長衫前襟,連走帶跑往外,蔣漕司走了幾步,掉頭往旁邊院子過去。
兒子的作業也很要緊,先把作業的事安排好。
……………………
李學棟也就比平江府學晚了那麼一會會,就收到了那份作業。
和高先生兩人看完,高先生先感慨道:「你看看,尉學政才是真正有大學問的人,這份作業是給學子們指點了一條真正的做學問的路子。」
「尉學政說他要親自查看每一份作業,整個兩浙路這麼多學子,他怎麼看得過來?」李學棟點著作業上最後幾行字。
「你看你這孩子,又犯傻了吧。」高先生捻著鬍鬚,「尉學政身邊幕僚多的很呢。這份作業,你得好好做,好好寫幾篇文章。」
「嗯,先生,我想寫寫交糧的事兒。」李學棟看著高先生道。
他跟著阿爹去交過糧,阿爹死後,他和大阿姐、二阿姐還有阿囡,越過三堂伯去交糧,省下了八百多個大錢,有了這八百個大錢,他才能重新回到高家學堂,也是因為這八百個大錢,才惹得三堂伯一心一意要捏死他們姐弟五個。
「交糧這事……」高先生捻著鬍鬚沉吟,「你得去一趟縣裡,去府衙……還是先去見見洪老太爺吧,請洪老太爺幫你參謀著找個合適的人,把崑山縣錢糧上的事好好理清楚。
「現在就去吧,讓你娘給你拿點禮,再怎麼不能空著手。下午的課我替你上。」
「好,我問問枝兒去不去,她前兒說想去城裡挑些新鮮的花樣兒。」李學棟站起來。
……………………
李金珠坐在車裡,低頭納著鞋底,臉色很不好。
車子輕輕一頓,停住了,梅姐急忙掀起帘子,吳妙真從車簾外伸頭看進來。
「有事兒?」李金珠問了句,見吳妙真點頭,和梅姐道:「在這裡歇一歇,讓大眼把騾子卸下來喝點水,你去前頭茶坊燒壺水,沏點茶。」
「好。」梅姐把線繞到鞋底上,利落的跳下車,回身提起茶葉點心籃子。
吳妙真上了車,大眼趕著騾子把車拉到一片濃蔭下,卸下騾子餵水餵料。
「臉色這麼不好?」吳妙真仔細打量李金珠。
「剛從華亭縣回來。」李金珠一下下用力的拉著納鞋底的粗繩線。「華亭縣的布行管事巧織嫁人了。」
「嗯?」吳妙真打開拎進來的小籃子,打開,捏出一隻枇杷慢慢剝著吃。
「嫁的好,書香之家,家底豐厚,是華亭縣數一數二的人家,女婿也好,是位才子。」李金珠低著頭,長長的針用力扎透厚厚的鞋底。
「嗯?」吳妙真將剝好的枇杷塞進嘴裡。
「說是巧織懷上了,不能操勞,布行的事就在那家老爺手裡打理。」李金珠接著道。
「我知道這個巧織,她外婆是個厲害人兒,她娘也不錯,不錯是不錯,可就她家那樣的,從她太婆起就是織坊的奴兒,一窩子奴兒,世子妃把她們一家從地獄拉出來也就一年,這就能攀上華亭縣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吳妙真短促的笑了一聲,「這是衝著你,衝著世子妃來的吧?你打算怎麼辦?」
「能怎麼辦?」李金珠臉色更不好看了。
「這事可不能』能怎麼辦』,也不是不能辦的辦,而是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的事兒。」吳妙真又捏了一個枇杷開始剝皮。
李金珠停下,看著吳妙真。
吳妙真看著李金珠,「這樣的事兒,你這次不下狠手打回去,明天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第一百個一千個,你怎麼辦?」
「換個管事?」李金珠遲疑道。
「光換掉她可不夠,她把布行的事放到她公爹手裡,這事事先跟你說了嗎?要是沒說,是不是就犯了規矩了?要是白紙黑字有這一條最好,沒有也沒事,這是的事兒擱哪兒都是犯了忌諱,你寫個文兒,措辭能多嚴厲就多嚴厲,該點到的都要點到,通告給布行內外所有人,把巧珍一家都開革出去。」吳妙真建議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