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這一來帶來一千多親兵,關寧城留下的駐軍才多少,真亂起來也夠喝一壺的,他還得打起精神小心陪著笑臉,他不上火誰上火。
本就是邊關虎將,當天就派人遞了摺子回京,告御狀。
朱挽寧放出了她最後一個撒手鐧,064。
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見,朱挽寧相當低調,老老實實跟著劉玉壬的安排走,就連劉玉壬用不怎麼尊敬的語氣跟她說關寧現在勒緊褲腰帶供大軍打仗所以沒空給她安排接風宴時,她也好脾氣地應承下來。
自己帶的親衛被監視分離,她也沒鬧,身邊就跟了一個統領,帶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姐,還算低調地在關寧城裡逛了逛,唯一一次行使身份特權的,是要求劉玉壬安排的人帶她們上城牆看看。
劉玉壬心底里還帶著不屑,打心眼裡認為這位公主就是跑來湊熱鬧的,現在親衛軍在他手裡,公主身邊那位統領再厲害也只有一個人,劉玉壬並沒有放在心上,略一沉吟便放行了。
朱挽寧帶著程炳和蘇晴柔在城牆上參觀時,劉玉壬的幕僚趁他難得休息的間隙問起了秦鹿公主之事。
「大人如此冷待公主,若公主向陛下說了什麼,大人該如何是好啊!」
劉玉壬身邊的小廝給他揉著頭,眼都沒睜開,鼻孔里重重噴氣,「她若真敢告我,我倒也不懼與她金鑾殿上對峙一回,一個女娃娃,非常時間,跑到這邊關重地作甚?!沒的添亂!我好吃好喝伺候著,怎麼就算冷待了?便是陛下罰我,我也認了!」
幕僚道:「學生觀公主行事,並不像是無知孩童玩鬧,您將這一千親衛與她隔開,公主從未阻攔,或許這一千親衛在這裡,只是一種威懾。」
讓人放心她並無添亂意圖,但也不能輕鬆將她桎梏。
劉玉壬抬手,揮退小廝,他能做關寧刺史做到今天,就不是一個聽不進諫言的人。
「你的意思是,公主並未打算用這一千人做什麼?那她來幹什麼?」
幕僚心想,我又不是公主,我哪知道,但誰讓自己開了這個口,若不然公主不計較,其他人也會事後追究自家大人都不敬之罪,硬著頭皮猜:「公主莫不是擔憂大軍推進時關寧兵力空缺,所以才帶一千人來相助?」
劉玉壬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他。
幕僚自己回想一下自己的話也覺得好笑,劉玉壬已經將懟他的話說出來了:「先不說她一個女娃娃哪來的意識關寧空缺,我問你,大軍分三路全面推進女真部落,怎麼可能會有人繞過大軍來突襲關寧?」
這就涉及到軍事機密了,幕僚訕笑了一下,不吭聲。
只不過經過幕僚的提醒,劉玉壬也擺正了心態,觀察了公主一行幾天,然而後者還是在城內四處閒逛的模樣,時不時去城牆上望一望,連丟在軍營里的親衛都沒去看過,實在可以用老老實實四個字來形容。
刺史大人很快便不再關心,他實在是很忙,沒空去思考大黎嫡公主低調駕臨邊關重鎮是幹什麼來的,只要別給他惹出來亂子就好。
直到除夕這夜,他只短暫和夫人孩子小聚一下,重新回到書房處理公務時,被程統領帶來的消息砸了個頭暈眼花。
「公主她......出城了??!」
劉玉壬難以置信地看著面色不善的程炳,又看了看他身旁凝眉不語的女子,知道這是經常陪在公主身邊的那位侯府小姐。
軍營沒有消息,說明親衛沒有動靜,唯二在城內陪同公主的兩位又站在他面前,所以那位行事神秘的公主殿下是獨自一人離開了關寧!
想到這裡,劉玉壬腿腳一軟,差點跪了下去。
程炳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才來找的劉玉壬,自從三天前,公主就不讓他跟著出現,說有維月在暗處跟著,她和蘇晴柔一起逛更開心,幾次在城內看見公主和蘇小姐神神秘秘之後他就確認了,也沒在意,無事就去軍營里看著親衛們操練。
今日除夕,雖然程炳不知道公主要幹什麼,但至少這兩日,他不希望她去冒險,從軍營回來就去找她,然後就碰上一臉茫然的蘇晴柔。
哪成想,兩個人帶著刺史府的家丁差點把關寧城翻過來都沒找見人,最後蘇晴柔想起來什麼,拔下頭上綴著東珠的簪子,用力將東珠擰開,才看到一張紙條。
「我會回來的。」
第268章 補檔
張歸跟著俯下身子的時候想,公主如果真是這麼想的,為什麼都過去半個月了才突然問起這件事?
不過這也沒什麼好問的,別人不知道,她自己還不知道嗎,自始至終她只殺過一個人。
公主繼續問,那為什麼,宣武衛的逃兵,會出現在崤函道呢?
這個問題讓喧鬧溫情的場面安靜下來,百姓互相看著,誰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正如這個消息一開始在秦陽府中蔓延時一樣,所有人都知道死的人是宣武衛的逃兵。
可為什麼是宣武衛?
宣武衛又是哪的軍隊?
這時,公主身邊身高七尺的親衛統領站了出來,他回答了公主的問題。
「殿下,宣武衛駐紮豫州南部,屬於中軍都督府轄下。」
哦,原來是豫州那邊的。百姓們稍稍明白了。
公主問,他們不好好駐守豫州,護城安民,逃到崤函關做什麼?
百姓再次看向單膝跪在公主面前的親衛統領,對啊,做什麼?
親衛統領沉聲道:「十月初,北方狄人集六萬兵力攻我大黎北部疆域,朝野震怒,集結各路衛所兵馬平定北狄戰亂,宣武衛在調兵序列之中。」
原來是這樣,北狄戰事大家都有所耳聞,只不過秦陽離甘肅衛更近,此地蒙古眾部依舊虎視眈眈,所以對北狄沒有太多關注。
所以這個宣武衛逃兵是在部隊集結北上的過程中逃到這裡來的?
公主神情憤怒,北狄狼子野心,我北境百姓苦劫掠久矣!為國為民平亂撫邊,是每一個軍士的責任,怎會有逃兵這種令人不齒的存在?!
百姓惶恐伏地,大喊公主息怒!
親衛統領的聲音平穩響起,「朝中有許多文官武將,他們學得一身本領,為安民興國汲汲奔走,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堅守本心。出現逃兵的原由不只是軍士本身不守軍紀,還有欠發軍餉等原因。他們除了是一個士兵,還是一個人,朝廷連基本的人的生活保障都無法給他,他自然也不會為了朝廷賣命。」
他說完,滿場皆靜,連道觀里穿堂過葉的風都停了。
這話簡直是誅心之言,放到朝堂上說能得一個直諫的好名聲,放到百姓面前說,就是赤裸裸的找死。
這是在打皇室的臉,在指責朝廷無能,都不用有心人鼓動,御史台就能定他謀逆的罪!
百姓們兩股戰戰,生怕公主惱羞成怒把他們在場的人都砍了,什麼話都不敢說了,大氣都不出地望著那個不怕死的人。
秦陽府衙長史的官袍都被汗水打濕了,冬月森冷的空氣中他感覺不到一絲冷意,只覺得眼前發黑。
若是旁人,他早就喚衙役將人打出去押走,免得亂了民心,可那不是旁人,是公主的親衛統領。
他可不信沒有公主的授意,一個沒什麼腦子的武官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種話來。
問題是,公主圖什麼呢?
公主來秦陽這五年,秦陽府要什麼給什麼,商業發達人丁興旺,背靠公主也得了不少好處,有什麼事不能先跟府衙這邊打個招呼商量一下?非要把朝廷的臉面當眾丟在腳下踩?
長史不敢去想,他也想不通。
一直沉默的公主掩面嘆息一聲,「你說得對,是我們沒有關注到軍士們的生活,這是官員的失職,也是我皇室的過錯。」
百姓們懂得公主這是不會遷怒他們的意思,鬆了口氣的同時高呼公主仁慈。
無論是官員職責還是皇室理政,都不關她一個公主的事,公主卻因為愛民如子,攬過責任承認了這樣的過錯,難道還不是公主仁慈嗎?
道觀外的人散去了,斬殺逃兵的人獲得了嘉獎,公主承認了朝廷的失職,百姓們激動地議論紛紛,談的最多的無疑是北狄的戰事,和宣武衛的逃兵。
這些消息隨著府衙長史回到城中,在官員們心頭炸開了鍋。
他們都是讀過書的人,自然明白皇室成員的一舉一動都不可能像表面上那麼簡單,無論是公主還是皇子,她的生母是中宮皇后,這裡是她的封地,她既然代表皇室說出了類似罪己詔的話,就一定會有後續行動,讓百姓和官員記得這些話。
或者說,從一開始,她就是為了展開後續的行動,才公然在百姓面前散布言論。
秦陽府鄭知府狠狠一咬牙,秦陽是不可能與秦鹿公主解綁的,這裡是她的封地,無論秦鹿公主想幹什麼,理論上都不會遭受任何阻礙。既然如此,能讓秦鹿公主步步籌謀才能展開的行動,一定是面向朝堂,而非面向他們秦陽內部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本就是邊關虎將,當天就派人遞了摺子回京,告御狀。
朱挽寧放出了她最後一個撒手鐧,064。
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見,朱挽寧相當低調,老老實實跟著劉玉壬的安排走,就連劉玉壬用不怎麼尊敬的語氣跟她說關寧現在勒緊褲腰帶供大軍打仗所以沒空給她安排接風宴時,她也好脾氣地應承下來。
自己帶的親衛被監視分離,她也沒鬧,身邊就跟了一個統領,帶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姐,還算低調地在關寧城裡逛了逛,唯一一次行使身份特權的,是要求劉玉壬安排的人帶她們上城牆看看。
劉玉壬心底里還帶著不屑,打心眼裡認為這位公主就是跑來湊熱鬧的,現在親衛軍在他手裡,公主身邊那位統領再厲害也只有一個人,劉玉壬並沒有放在心上,略一沉吟便放行了。
朱挽寧帶著程炳和蘇晴柔在城牆上參觀時,劉玉壬的幕僚趁他難得休息的間隙問起了秦鹿公主之事。
「大人如此冷待公主,若公主向陛下說了什麼,大人該如何是好啊!」
劉玉壬身邊的小廝給他揉著頭,眼都沒睜開,鼻孔里重重噴氣,「她若真敢告我,我倒也不懼與她金鑾殿上對峙一回,一個女娃娃,非常時間,跑到這邊關重地作甚?!沒的添亂!我好吃好喝伺候著,怎麼就算冷待了?便是陛下罰我,我也認了!」
幕僚道:「學生觀公主行事,並不像是無知孩童玩鬧,您將這一千親衛與她隔開,公主從未阻攔,或許這一千親衛在這裡,只是一種威懾。」
讓人放心她並無添亂意圖,但也不能輕鬆將她桎梏。
劉玉壬抬手,揮退小廝,他能做關寧刺史做到今天,就不是一個聽不進諫言的人。
「你的意思是,公主並未打算用這一千人做什麼?那她來幹什麼?」
幕僚心想,我又不是公主,我哪知道,但誰讓自己開了這個口,若不然公主不計較,其他人也會事後追究自家大人都不敬之罪,硬著頭皮猜:「公主莫不是擔憂大軍推進時關寧兵力空缺,所以才帶一千人來相助?」
劉玉壬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他。
幕僚自己回想一下自己的話也覺得好笑,劉玉壬已經將懟他的話說出來了:「先不說她一個女娃娃哪來的意識關寧空缺,我問你,大軍分三路全面推進女真部落,怎麼可能會有人繞過大軍來突襲關寧?」
這就涉及到軍事機密了,幕僚訕笑了一下,不吭聲。
只不過經過幕僚的提醒,劉玉壬也擺正了心態,觀察了公主一行幾天,然而後者還是在城內四處閒逛的模樣,時不時去城牆上望一望,連丟在軍營里的親衛都沒去看過,實在可以用老老實實四個字來形容。
刺史大人很快便不再關心,他實在是很忙,沒空去思考大黎嫡公主低調駕臨邊關重鎮是幹什麼來的,只要別給他惹出來亂子就好。
直到除夕這夜,他只短暫和夫人孩子小聚一下,重新回到書房處理公務時,被程統領帶來的消息砸了個頭暈眼花。
「公主她......出城了??!」
劉玉壬難以置信地看著面色不善的程炳,又看了看他身旁凝眉不語的女子,知道這是經常陪在公主身邊的那位侯府小姐。
軍營沒有消息,說明親衛沒有動靜,唯二在城內陪同公主的兩位又站在他面前,所以那位行事神秘的公主殿下是獨自一人離開了關寧!
想到這裡,劉玉壬腿腳一軟,差點跪了下去。
程炳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才來找的劉玉壬,自從三天前,公主就不讓他跟著出現,說有維月在暗處跟著,她和蘇晴柔一起逛更開心,幾次在城內看見公主和蘇小姐神神秘秘之後他就確認了,也沒在意,無事就去軍營里看著親衛們操練。
今日除夕,雖然程炳不知道公主要幹什麼,但至少這兩日,他不希望她去冒險,從軍營回來就去找她,然後就碰上一臉茫然的蘇晴柔。
哪成想,兩個人帶著刺史府的家丁差點把關寧城翻過來都沒找見人,最後蘇晴柔想起來什麼,拔下頭上綴著東珠的簪子,用力將東珠擰開,才看到一張紙條。
「我會回來的。」
第268章 補檔
張歸跟著俯下身子的時候想,公主如果真是這麼想的,為什麼都過去半個月了才突然問起這件事?
不過這也沒什麼好問的,別人不知道,她自己還不知道嗎,自始至終她只殺過一個人。
公主繼續問,那為什麼,宣武衛的逃兵,會出現在崤函道呢?
這個問題讓喧鬧溫情的場面安靜下來,百姓互相看著,誰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正如這個消息一開始在秦陽府中蔓延時一樣,所有人都知道死的人是宣武衛的逃兵。
可為什麼是宣武衛?
宣武衛又是哪的軍隊?
這時,公主身邊身高七尺的親衛統領站了出來,他回答了公主的問題。
「殿下,宣武衛駐紮豫州南部,屬於中軍都督府轄下。」
哦,原來是豫州那邊的。百姓們稍稍明白了。
公主問,他們不好好駐守豫州,護城安民,逃到崤函關做什麼?
百姓再次看向單膝跪在公主面前的親衛統領,對啊,做什麼?
親衛統領沉聲道:「十月初,北方狄人集六萬兵力攻我大黎北部疆域,朝野震怒,集結各路衛所兵馬平定北狄戰亂,宣武衛在調兵序列之中。」
原來是這樣,北狄戰事大家都有所耳聞,只不過秦陽離甘肅衛更近,此地蒙古眾部依舊虎視眈眈,所以對北狄沒有太多關注。
所以這個宣武衛逃兵是在部隊集結北上的過程中逃到這裡來的?
公主神情憤怒,北狄狼子野心,我北境百姓苦劫掠久矣!為國為民平亂撫邊,是每一個軍士的責任,怎會有逃兵這種令人不齒的存在?!
百姓惶恐伏地,大喊公主息怒!
親衛統領的聲音平穩響起,「朝中有許多文官武將,他們學得一身本領,為安民興國汲汲奔走,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堅守本心。出現逃兵的原由不只是軍士本身不守軍紀,還有欠發軍餉等原因。他們除了是一個士兵,還是一個人,朝廷連基本的人的生活保障都無法給他,他自然也不會為了朝廷賣命。」
他說完,滿場皆靜,連道觀里穿堂過葉的風都停了。
這話簡直是誅心之言,放到朝堂上說能得一個直諫的好名聲,放到百姓面前說,就是赤裸裸的找死。
這是在打皇室的臉,在指責朝廷無能,都不用有心人鼓動,御史台就能定他謀逆的罪!
百姓們兩股戰戰,生怕公主惱羞成怒把他們在場的人都砍了,什麼話都不敢說了,大氣都不出地望著那個不怕死的人。
秦陽府衙長史的官袍都被汗水打濕了,冬月森冷的空氣中他感覺不到一絲冷意,只覺得眼前發黑。
若是旁人,他早就喚衙役將人打出去押走,免得亂了民心,可那不是旁人,是公主的親衛統領。
他可不信沒有公主的授意,一個沒什麼腦子的武官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種話來。
問題是,公主圖什麼呢?
公主來秦陽這五年,秦陽府要什麼給什麼,商業發達人丁興旺,背靠公主也得了不少好處,有什麼事不能先跟府衙這邊打個招呼商量一下?非要把朝廷的臉面當眾丟在腳下踩?
長史不敢去想,他也想不通。
一直沉默的公主掩面嘆息一聲,「你說得對,是我們沒有關注到軍士們的生活,這是官員的失職,也是我皇室的過錯。」
百姓們懂得公主這是不會遷怒他們的意思,鬆了口氣的同時高呼公主仁慈。
無論是官員職責還是皇室理政,都不關她一個公主的事,公主卻因為愛民如子,攬過責任承認了這樣的過錯,難道還不是公主仁慈嗎?
道觀外的人散去了,斬殺逃兵的人獲得了嘉獎,公主承認了朝廷的失職,百姓們激動地議論紛紛,談的最多的無疑是北狄的戰事,和宣武衛的逃兵。
這些消息隨著府衙長史回到城中,在官員們心頭炸開了鍋。
他們都是讀過書的人,自然明白皇室成員的一舉一動都不可能像表面上那麼簡單,無論是公主還是皇子,她的生母是中宮皇后,這裡是她的封地,她既然代表皇室說出了類似罪己詔的話,就一定會有後續行動,讓百姓和官員記得這些話。
或者說,從一開始,她就是為了展開後續的行動,才公然在百姓面前散布言論。
秦陽府鄭知府狠狠一咬牙,秦陽是不可能與秦鹿公主解綁的,這裡是她的封地,無論秦鹿公主想幹什麼,理論上都不會遭受任何阻礙。既然如此,能讓秦鹿公主步步籌謀才能展開的行動,一定是面向朝堂,而非面向他們秦陽內部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