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火車北行不到一天,到達北京近郊豐臺鎮迤北京漢鐵路之起點的馬家堡車站。這裡距離北京南大門的永定門車站,大約15華里,火車不准入城,可以乘坐電車。
這天下午三點,專列開入馬家堡車站。北京城內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鮮衣華服地前往車站跪迎聖駕。各國公使和夫人、外國人士和官民百姓,也來到車站,都想看看這位垂簾聽政長達數十年的皇太后和大權旁落、憂愁終日的光緒皇帝。
慈禧太后走出車站,人聲鼎沸,萬頭攢動,人們蜂湧上前,一時秩序大亂。更有甚者,手拿冒煙的閃光燈,大膽地搶拍皇太后的照片,這在《大清律》上犯的是大不敬罪,要處極刑。可是,逃亡回來的慈禧太后,對此淡然置之,無之如何。
從馬家堡車站到天安門,沿途禁衛森嚴,道路警蹕。御駕經過的大道上,都是黃土鋪地,平平坦坦。身穿黃馬褂、斜掛腰刀的八旗兵士,持槍站崗。鑾儀衛也翻出了全套家當,氣勢恢宏地迎接皇太后,並用嶄新的八抬暖轎,迎皇太后回宮。
巍峨的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也都是新刷上紅灰,煥然一新。但是,牆壁上深淺不一的彈痕,仍然清晰可見。這些彈痕,記載著八國聯軍入京時的中國軍民的堅決抵抗和不屈的血戰。
慈禧太后領教了外國軍隊的力量,領教了洋鬼子,她深知,自己無論如何是鬥不過洋人的。她決定,一旦消停下來,就要著力改善與外國的關係,特別是英、德、法、美諸國的關係,不僅要接見各國公使,還要隆重地招待公使夫人。
回到宮中,一切恍如隔世。
一身淡裝的慈禧太后在御花園漫步,信步走到東部的降雪軒。這座飄蕩著楠木清香的小殿,是乾隆皇帝喜歡盤桓的地方,乾隆皇帝曾在這裡題寫了大匾:視履考祥。
大匾兩邊,是三組楹聯。
正堂是:東壁煥圖書,琳琅滿目;西清瞻典冊,經緯從心。
右室是:樹和暖煦輕籠牖,花與香風併入簾。
內室是:花初經雨紅猶淺,樹欲成蔭綠漸稠。
軒前有一個方形花池,池周是五色琉璃瓦緣邊。當年,這花池之中,裁種著古本海棠,枝繁葉茂,覆蓋了整個池子。每年海棠盛開,從蒼翠欲滴的一片綠色海洋之中,紛紛飄落著一片片粉紅色的海棠花!這些花雨,就成為宮中皇帝、后妃們賞心悅目的一大風景。
乾隆時期,這裡的海棠最為茂盛,風流倜儻的乾隆皇帝曾無數次地站在這裡,觀賞絳雪一般的海棠。乾隆皇帝感嘆:
丹砂煉就笑顏微,開處春巡恰乍歸。
暇日高軒成小立,東風絳雪未酣霏。
當年,咸豐皇帝也曾站在這裡賞花,他是如此地痴迷這粉色的花雪!
現在,剛剛從西安逃亡歸來,慈禧太后感慨萬千,不禁悲從中來,獨自傷心落淚。
不知何時,海棠已經故去,這座花池,空空蕩蕩的,只有長長的野蒿,任其生長。
李蓮英輕聲說:老佛爺,剛從南海進獻來了一種特別的花,您看栽在哪裡?
慈禧太后奇怪:什麼花?
李蓮英回答:太平花。
問:太平花?
答:是,老佛爺。這種花,初夏時開,花四瓣,白色,十分甜香。
問:能種活嗎?
答:回老佛爺,英華殿的菩提樹,不就是從南海移植來的嗎?都說活不了,九蓮菩薩的皇太后一說能活,真的活了,還比南海的生長得更好。只要您老佛爺開金口,這太平花,肯定很茂盛!
慈禧太后笑了起來:好,在這花池,就栽種太平花吧!但願能一年比一年旺盛!
李蓮英難得地笑著說:老佛爺,聽說,這太平花,能預示著王朝盛世哩。
慈禧太后笑著點頭:好,但願太平花開!
這年夏天,太平花真的開得很旺。然而,大清王朝的盛世,讓慈禧太后望眼欲穿,並沒有到來。
一二三
7
在外國人眼裡,能夠控制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真是一個難解之謎。
特別是那些外國大使夫人們,她們聽說了許多關於慈禧太后的傳聞,她們稱她為:母龍。
一九〇二年六月,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後,沒多久,清廷就向駐華各使館的外交官太太們發出了去宮裡覲見慈禧太后宴會的邀請。
外交官太太們很興奮,事先到一處使館開會,一起磋商如何應對此事。
第一件事,就是商議乘坐什麼交通工具,一致的意見是:坐轎子。
第二件事,就是引見禮儀的問題。
有人提議:一哄而上,這樣,誰也不會占先了,每個人機會平等!既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又可以隨意觀察這位東方母龍!
這時,一個微弱的聲音說:要不要行屈膝禮?
眾太太們幾乎脫口而出,驚呼:什麼,屈膝禮?!
一位反應過來的太太大聲抗議說:要我們向她行屈膝禮?還不如讓她跪拜在我們面前,求我們原諒她想開槍打死我們呢!
幾天後,正式覲見,當這些太太們和那些袍服華麗的格格、福晉們一起走進朝會大殿時,一切都改變了。
她們抬眼望去,慈禧太后高高地端坐在丹陛之上的金龍寶座上,左邊坐著的是光緒皇帝,旁邊跪著的是軍機大臣。
這天下午三點,專列開入馬家堡車站。北京城內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鮮衣華服地前往車站跪迎聖駕。各國公使和夫人、外國人士和官民百姓,也來到車站,都想看看這位垂簾聽政長達數十年的皇太后和大權旁落、憂愁終日的光緒皇帝。
慈禧太后走出車站,人聲鼎沸,萬頭攢動,人們蜂湧上前,一時秩序大亂。更有甚者,手拿冒煙的閃光燈,大膽地搶拍皇太后的照片,這在《大清律》上犯的是大不敬罪,要處極刑。可是,逃亡回來的慈禧太后,對此淡然置之,無之如何。
從馬家堡車站到天安門,沿途禁衛森嚴,道路警蹕。御駕經過的大道上,都是黃土鋪地,平平坦坦。身穿黃馬褂、斜掛腰刀的八旗兵士,持槍站崗。鑾儀衛也翻出了全套家當,氣勢恢宏地迎接皇太后,並用嶄新的八抬暖轎,迎皇太后回宮。
巍峨的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也都是新刷上紅灰,煥然一新。但是,牆壁上深淺不一的彈痕,仍然清晰可見。這些彈痕,記載著八國聯軍入京時的中國軍民的堅決抵抗和不屈的血戰。
慈禧太后領教了外國軍隊的力量,領教了洋鬼子,她深知,自己無論如何是鬥不過洋人的。她決定,一旦消停下來,就要著力改善與外國的關係,特別是英、德、法、美諸國的關係,不僅要接見各國公使,還要隆重地招待公使夫人。
回到宮中,一切恍如隔世。
一身淡裝的慈禧太后在御花園漫步,信步走到東部的降雪軒。這座飄蕩著楠木清香的小殿,是乾隆皇帝喜歡盤桓的地方,乾隆皇帝曾在這裡題寫了大匾:視履考祥。
大匾兩邊,是三組楹聯。
正堂是:東壁煥圖書,琳琅滿目;西清瞻典冊,經緯從心。
右室是:樹和暖煦輕籠牖,花與香風併入簾。
內室是:花初經雨紅猶淺,樹欲成蔭綠漸稠。
軒前有一個方形花池,池周是五色琉璃瓦緣邊。當年,這花池之中,裁種著古本海棠,枝繁葉茂,覆蓋了整個池子。每年海棠盛開,從蒼翠欲滴的一片綠色海洋之中,紛紛飄落著一片片粉紅色的海棠花!這些花雨,就成為宮中皇帝、后妃們賞心悅目的一大風景。
乾隆時期,這裡的海棠最為茂盛,風流倜儻的乾隆皇帝曾無數次地站在這裡,觀賞絳雪一般的海棠。乾隆皇帝感嘆:
丹砂煉就笑顏微,開處春巡恰乍歸。
暇日高軒成小立,東風絳雪未酣霏。
當年,咸豐皇帝也曾站在這裡賞花,他是如此地痴迷這粉色的花雪!
現在,剛剛從西安逃亡歸來,慈禧太后感慨萬千,不禁悲從中來,獨自傷心落淚。
不知何時,海棠已經故去,這座花池,空空蕩蕩的,只有長長的野蒿,任其生長。
李蓮英輕聲說:老佛爺,剛從南海進獻來了一種特別的花,您看栽在哪裡?
慈禧太后奇怪:什麼花?
李蓮英回答:太平花。
問:太平花?
答:是,老佛爺。這種花,初夏時開,花四瓣,白色,十分甜香。
問:能種活嗎?
答:回老佛爺,英華殿的菩提樹,不就是從南海移植來的嗎?都說活不了,九蓮菩薩的皇太后一說能活,真的活了,還比南海的生長得更好。只要您老佛爺開金口,這太平花,肯定很茂盛!
慈禧太后笑了起來:好,在這花池,就栽種太平花吧!但願能一年比一年旺盛!
李蓮英難得地笑著說:老佛爺,聽說,這太平花,能預示著王朝盛世哩。
慈禧太后笑著點頭:好,但願太平花開!
這年夏天,太平花真的開得很旺。然而,大清王朝的盛世,讓慈禧太后望眼欲穿,並沒有到來。
一二三
7
在外國人眼裡,能夠控制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真是一個難解之謎。
特別是那些外國大使夫人們,她們聽說了許多關於慈禧太后的傳聞,她們稱她為:母龍。
一九〇二年六月,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後,沒多久,清廷就向駐華各使館的外交官太太們發出了去宮裡覲見慈禧太后宴會的邀請。
外交官太太們很興奮,事先到一處使館開會,一起磋商如何應對此事。
第一件事,就是商議乘坐什麼交通工具,一致的意見是:坐轎子。
第二件事,就是引見禮儀的問題。
有人提議:一哄而上,這樣,誰也不會占先了,每個人機會平等!既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又可以隨意觀察這位東方母龍!
這時,一個微弱的聲音說:要不要行屈膝禮?
眾太太們幾乎脫口而出,驚呼:什麼,屈膝禮?!
一位反應過來的太太大聲抗議說:要我們向她行屈膝禮?還不如讓她跪拜在我們面前,求我們原諒她想開槍打死我們呢!
幾天後,正式覲見,當這些太太們和那些袍服華麗的格格、福晉們一起走進朝會大殿時,一切都改變了。
她們抬眼望去,慈禧太后高高地端坐在丹陛之上的金龍寶座上,左邊坐著的是光緒皇帝,旁邊跪著的是軍機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