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容與會人員有待質疑反應,褚恆元已經再次開口,「吳桐吳總,哥德巴赫猜想,NS-方程、以及BSD猜想證明者,沃爾夫數學激昂、阿貝爾數學獎得主,這是吳總為國內為世界數學做出的傑出貢獻,除數學以外,吳桐吳總,在材料研發和工程上,亦有超越表現,不亞於數學成就,前段時間的科學大家應該都留意,那只是吳總的部分研究成果。

  實際上,吳桐吳總帶隊,已經在超導材料做出率先研發突破!」

  聚變項目,國內走磁約束的路子,超導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吳桐在材料方面的突破,那就相

  當於能讓國內聚變項目再進一步,還真的能肖想一下,示範堆建立的可能。

  國內還是個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大集體,雖然,對於上面,選擇一個如此年輕的學者,作為聚變項目這樣諾大工程的總負責人,但是,吳桐的成就和履歷,卻是無法忽視的閃耀。上面對吳桐的保護,外界基本少有見到吳桐的影像資料流傳。

  所以,之前會議室內,與會眾人,並無太多人認出吳桐。但是,這會兒說起吳桐數學上的成就,那就瞬間與坐眾人都不陌生了。他們也基本是首次將那些成就所代表的吳桐,與真正的吳桐本人畫上等號,有了直觀印象。

  只是,畢竟,吳桐那些成就都是數學上的卓絕,雖然大家都明白,如吳桐那樣的頂尖數學學者,如果轉入應用領域,有極大可能。或者說必定能帶來大的進步驚喜,但是聽明白褚恆元後面話里代表的內容,一眾人饒是大多都到了波瀾不驚的地位依然為那所代表的內容而震驚失色。

  「超導材料有突破了?具體是什麼突破,目前能做到什麼樣的臨界表現?」與會人員中,有執著於技術進步的耿直科研人員,著急的直接詢問出聲!

  褚恆元把詢問的目光看向吳桐,這樣的專業問題,需要吳總親自給予回應。

  褚恆元褚部把台子給她搭建起來,吳桐自然不會拖後腿,當即沉聲給出明確回應:「常溫常壓,202K,已形成可實用導線。」這是給予初次超導材料研發基礎上,她們後期有更進一步的成果。

  這幾個數據一出,在做聚變人,都明白這些代表什麼。聚變反應,當溫度足夠高時,電子會飛離原子核,這就是等離子體。如果加上磁場,所有帶電粒子都會圍繞磁力線運動——有了磁場,粒子就被約束住了,磁場越強,約束力就越強。

  突破性的超導材料,也就代表著,他們可以突破目前的瓶頸限制,擁有更大可控磁場的基礎。

  這樣的材料數據,是生生拉開世界水平不知多少條街,能被拿出來在這裡說出來,必定是經過驗證,切實存在的數據。

  轉念間,與會人員都不由得萬分動容,無外乎,上面下了那麼大的本錢,支持這位年輕過分,對他們來說,都能稱之為娃娃的年輕學者,立項這樣諾大的項目,這一份超導材料的進步,就生生甩開了他們很多聚變團隊,不知多少年的積累和努力!

  吳桐天才之名,果然不凡!

  頂尖數學學者轉入應用領域的突破,真得是讓人佩服!有這樣的成果打底,沒人再追究吳桐的年齡!

  數十年的埋頭苦研,不如靈光一現,做科研的,誰不明白才能的重要性。經驗只不過是無法突破的熟練積累,真正能突破,誰不想突破進步!

  「下面,我將本次會議主導交由吳總發言,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聚攏大家為本次聚變項目,金烏工程,定下章程!」成功將吳桐引出,褚恆元就消減了自己的存在感,直接在吳桐手邊落座,將會議的重心轉交到吳桐身上,而他,則是做上面支持的代表,為吳桐保駕護航,坐鎮會議。

  隨著褚恆元的話音落下,與會人員不由把目光,轉而緊緊盯在吳桐身上,他們雖然是受上面的調遣前來參與項目,但是如果吳桐不能拿出真本事,讓他們心服口服,想讓他們燃燒自己,給吳桐做嫁衣,鑄就吳桐的名聲,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吳桐沒有真正在聚變領域的真本事,就不要怪他們掀桌子抗議。

  相反,若是吳桐拿出來了真本事,讓他們心服口服,他們心甘情願給吳桐打下手,廢寢忘食、堵上他們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

  他們聚變人,就是這麼較真!

  這其中,唯有陸驍目光是帶著真正的期待和先知先覺的笑意,吳總親自下手的項目,他很看好,也做好了見證奇蹟的準備!

  第416章

  肯定

  重大場合,吳桐自然不會讓自己掉鏈子,調整了下話筒,吳桐當即沉聲開口:「可控核聚變領域,大家都是我的前輩,可控核聚變的優勢,我只在這裡簡單為大家闡述,拋磚引玉。」這是她對在做聚變人,孜孜不倦努力,為了國內聚變事業進步的尊重。

  對於業界先行者,吳桐歷來,都是報以尊重敬重的態度,她的進步和研發,很多不乏都是建立在先輩們奠定的基礎上。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告訴我們,哪怕只有一點點質量,只要引發原子核級別的反應,瞬間就能釋放出巨大能量。因為儘管質量只有一克,但乘以光速的平方,能量就非常巨大。這就是太陽可以穩定燃燒幾十億年的原理,也是浩瀚宇宙中大部分恆星發光發熱的原因。

  核聚變則具有固有安全性,即永遠都是安全的。

  根據核聚變的原理,首先是要把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熱到上億度,這要保持住非常難,但要停下來很容易。而它的產物只有氦氣和中子——氦氣本來就是乾淨的,而中子我們用水就可以將其吸收,其能量會讓水變成蒸氣,用來發電。

  所以,核聚變設施不釋放二氧化碳,也沒有長壽命放射性元素,是甚至可以建在城市中心,清潔且高性價比的優勢能源。

  作為聚變人,大家種太陽,最重要的另一個因素,肯定是核聚變的另一個優勢是資源無限。

  一升海水可以提取0.03克氘,釋放的能量高於340升汽油燃燒產生的能量,全世界海水裡有40萬噸氘——可供人類使用100億年,比太陽和地球的壽命都長。

  而且,核聚變電站對資源的消耗非常低,功率密度又很高。一個聚變電站一年只需要用150公斤的重水和150公斤的鋰,而一個100萬千瓦的煤電站一年要燒200萬噸煤,一個裂變電站一年需要30噸鈾。

  清潔廉價無污染,充沛源源不斷的能源,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夙願,對於氫的可控核聚變研究,人類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征程,在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方案中,磁約束被認為是最適合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

  可控核聚變技術不僅是人類先進技術的搖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能真正體現人類命運休戚相關。也是我們,必須去突破的技術難關!」

  「目前國內,大家的研究,主要以磁約束慣性約束,托卡馬克為主,本次金烏工程,不準備走常規路線,當然,仿星器裝置,各位前輩應該也不陌生!」

  「凌雲?」

  「德意志的WEGA?螺旋石X--7?」頓時,兩道聲音幾乎同時響起來,是華南研究所的萬院士和西南研究所的賀院士。

  作為聚變領域的帶頭羊,他們對國內外聚變領域的信息,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吳桐提起仿星器裝置,他們頓時就反應過來,這也是與會眾人慢半拍後,信息敏銳,根底紮實的眾人同樣的反應。

  只是,好好地成熟經驗托卡馬克不去走,反倒去摸索算是冷門的仿星器裝置,這就是年輕學者做項目的通病,想一出是一出嗎?國家也要拿這諾大的工程陪個娃娃玩嗎?凌雲當年的失敗,上面已經忘卻了?

  有那性情急躁的,已經忍不住就要脫口而出,只是被身邊還算理智敏感的同伴阻攔,但是室內此刻,盡皆一片寂靜,近乎質問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吳桐身上。若是不能給他們足夠立足的理由,不能說服他們,恐怕項目就到此為止了,他們絕對不會陪著年輕人胡鬧,拿他們一生夙願追求開玩笑!

  「我知道,托卡馬克裝置對大家來說,這是研究日久的主流,大家對我有質疑,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大家作為聚變人,仿星器裝置的優越性,諸位前輩應該都清楚的!或者我不禮貌的問大家一句,大家對托卡馬克裝置,有成功走下去,示範堆點火的完善可能嗎?」

  這個問題的拋出,現場更加寂靜了。專業的事情,其實還是專業的人更明白。雖然國內外不乏對ITRE的吹捧,國內也不乏有諸多媒體對EAST的每一次成果的歡呼雀躍,花好朵好,似乎可控核聚變實現真正掌控就在眼前

  但是,真正從事於這一領域工作的諸位院士學者,則是相對要謹慎的多。

  因為很多東西,在外行看來或許是一

  件激動人心的事情,但對於內行而言,甚至連階段性的成果都不能算的。他們甚至早就不發有人悲哀感嘆,多少年還是在以秒做單位的托卡馬克裝置,可能是一條無法走通的絕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