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一旦像鎢一樣的重離子稍微多一些,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等離子體車禍,造成等離子體束破裂,從而把熱量瞬間傳遞給第一壁,造成燒毀甚至爆炸的事故。

  所以,在使用鎢為基底研發新合金材料,這些都是要克服的版塊。

  「除了鎢,我們也可以考慮下碳,從耐受熱環境來說,自然是熔點越高的物質越好。自然界中最耐熱的物質當屬碳了,只要沒有氧氣,碳材料可以耐受3500多攝氏度的高溫,比鎢的耐受溫度還要高一百多攝氏度,同時一些碳材料的導熱性能也很不錯,有利於表面熱量的導出。

  所以一些核聚變裝置會選擇用碳材料來製作第一壁。但是碳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吸收!核聚變的燃料主要是氘和氚,它倆都是氫的同位素,具有氫的化學性質。

  這兩種物質的高溫等離子體,一旦撞上碳材料,很容易被碳給吸收掉,除了有吸附作用以外,還有化學作用,把碳變成有機物。這樣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會改變材料的性質,影響第一壁性能的發揮!

  另一方面,也會消耗核聚變的燃料,降低核聚變的效率,尤其是對於昂貴且具有放射性的氚元素的吸收,是我們很不希望看到的。」

  一項項材料的優缺點被逐一提出擺放、排列,成為他們嘗試改進以及篩選的備選條件,大家暢所欲言著,揣摩怎麼改進。

  他們已經度過了害怕出錯,不敢輕易出口的階段,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這樣的研討會議,他們已經在吳總的鼓勵下,建立了足夠的信心。

  無論他們的想法多天馬行空,只要是有一定依據的,不是胡編亂造,都是吳總鼓勵的,哪怕是錯的,吳總也會幫他們指點出來,那個地方出錯,為什麼錯,讓他們在錯誤中進步。

  所以,他們不怕出錯,每一次這樣的機會,都會是他們進步的階梯。

  「如果沿用常規鎢板的話,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從塗層材料開始著手,可以考慮從」塗層也算是他們的拿手板塊,他們和吳總初相識,輔助吳總完成的研發項目,就是耐高溫塗層,後期他們吃到獨自研發宏利的,依然是塗層材料,在吳總指點,和參考吳總研發的基礎上,做出的加固塗層。」

  可以說,塗層材料,也算是他們的拿手項目,這個建議的提出,並不讓在場人意外,基於常理行考慮,大家肯定會首先從自己熟悉、擅長的版塊著手。

  吳桐和成老,在上首,傾聽者會議室內,團隊成員積極踴躍的發言,不由都眼含笑意。吳桐是欣喜於團隊的參與感濃厚和活躍積極,她算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鑄就了不錯的開端。

  成老則更多,是為了吳桐團隊對科研的積極熱切,從內而外的自發性感到欣慰,科研上,最需要的,莫過於這種無畏的上進積極!

  這種蓬勃的生命力,正式科研發展的基石,科研的進步,需要這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加持!

  第408章

  風雲動

  年輕人好呀!這是年輕人的戰場!

  這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是他們這個年紀,已經進入暮年的科研工作者最嚮往的心境,他們已經被所謂的經驗綁架,反倒是失去了曾經年輕時那份大無畏的心境,變得躊躇起來,變得有些畏懼失敗。

  他們正逐漸老去,但是因為,有這樣的接班人,即使閉眼,也能含笑九泉。

  聽取完所有的發言,吳桐已經極快的在腦海中推衍著每一個提議的可能性,針對每一分發言,吳桐都進行了指點和剖析,最終定了了,三個方向進行實驗,出具更多數據後,再繼續篩選。

  鎢的改善研發、碳材料的深入研發,以及塗層材料研發,這三個方向,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是目前,比較有可能的存在,甚至,吳桐大膽在想,能不能將之結合起來,進行更有效的利用呢?

  一切的可能,都在研發之間,在沒有真正的成果出現之前,神也無法斷定,什麼樣的想法,能夠出奇蹟。吳桐能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憑著寥寥的資料,圈定三個極有可能的研發方向,已經是她知識儲備足夠豐富,以及敏銳的科研直覺的福氣。

  畢竟是困擾世界多少年的第一壁材料,這是個究極難啃的硬骨頭,吳桐若是能分分鐘給出結果,她也會覺得,她就是材料之神,可惜的是,她不是。

  但是,吳桐並不貪心,能夠順利確認出三個研發方向,且團隊的積極表現,踴躍的敢於試錯,這才是她最高興的。至於最終成果,那是一步一步往下實驗推衍的事情,他們腳踏實地一步不得來,不妄想,不自卑,終有出結果的時候。

  囑咐阮成旭和陶然帶著團隊成員設計分組進行實驗設計,吳桐在散會後,和老師說了說話,再和傅川唐了解了下目前項目進展動態。目前整個項目的外部對接,暫時有傅川唐擔當盯著,蔡毅和安雯書輔助打打下手,老師坐鎮。

  吳桐的精力,大多數還是投注在研發之山,關於項目的初期跟盯,以及對接人員就位情況這些瑣碎事情,就先由她身邊的人暫時支應起來。

  鎢板、碳高能材料、塗層材料,回到辦公室內,吳桐即刻進入心無旁騖的深度研發狀態,在草稿紙上,逐一列下這三個她初步篩選出來的方向,開始進入了深入的推到演算,判定著這三個方向,下一步的研發設計,以及最有可能的研發選擇。

  在吳桐開始深入研究的時候,國內的動靜,也在悄然的進行展開著。國內某個隱秘的可控核聚變貼吧,這個貼吧審核嚴密,只有一定聚變基礎的人,才能進來,算是一個小型內部人交流的小圈子。

  此時,沉寂的貼吧里,有人冒泡,試探性的發言:「吧里的各位大佬,最近圈子裡是不是有什麼大動作?我怎麼感覺,大佬們都在動作呢?」

  「應該是有什麼大動作,我們老闆上京了!」

  「一樣,我們老闆,也上京了!」吧里要說,真正的頂尖大佬,那是沒有,但是越是這種不上不下位置的人,才是對消息和動作比較敏感的。

  「呵呵總不會是國內聚變領域要有大動作了吧?要是真有,吧里可以放煙花了,咱們聚變人盼了多少年,就盼著國內聚變有突破!」這是積極的,在吧里,他們都有一個統稱的身份,聚變人。

  此時,暗光之下,也有隱秘的消息互相傳達,那些不敢露頭的老鼠們,也不由得活躍起來。

  「中華是不是要有什麼大動作?」

  「查清楚,再有像是他們威龍、鯤鵬、蒼龍那樣的

  大事件,我們都可以切腹了!「作為耳目,失去了耳目的作用,他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沒有存在價值的,豈不是要被拋棄?

  國內,安全部門此時此刻,也在召開著會議。

  「這一次,趁著上面的東風,都務必要打起精神,趁著引蛇出洞,多抓些那不敢見人的老鼠,你們給我當好了貓捉老鼠的職責!」那些人不動則已,動了就要做好被抓的準備,中華不允許,破壞國內穩定和安危的存在。

  在外界有敏銳感觸的時候,風起雲動的時候,上京某會議室,也有秘密會議在召開著。

  「我們把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這樣的壓力,交到一個年輕學者手裡,是否是有些極端了?」

  可控核聚變的成果無疑是誘人的,清潔乾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彎道超車的可能

  「人類的發展歷史其實也是人類對地球各種資源利用的歷史,從最開始學會使用石器、銅器和鐵器,到現在使用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人類只用了幾千年的歷史。隨著全世界人口的增多,人類對各種不可再生資源過度的使用,終有一天,這些不可再生資源會隨著人類的發展,逐漸消耗殆盡。

  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地開發新的清潔能源,比如風能和太陽能,但是這些獲取能量的方式比較傳統,能量利用率極低,很難滿足人類的日常使用。可控核聚變,是我們必須拿下的堡壘!「另一端,低沉的聲音嚴肅的響起來。

  70多年前,人類成功通過核裂變和核聚變的方式研製出了原子彈和氫彈,緊隨其後,人類開始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

  可控核聚變被稱為人造太陽,其原因是太陽通過核聚變的方式發光發熱,為地球提供能量。由於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對於各種資源的使用越來越多,能源危機逐漸籠罩在全人類的身上。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個核裂變電站的建成,只用了9年時間。但是從第一顆氫彈爆炸到人類的第一個核聚變電站建成,人類至今還沒有實現,由此可見實現可控核裂變與實現可控核聚變的難度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但是,她不是一般人呀,她是我們的奇蹟吳總,我們該對她包郵足夠的信任和支持!」

  第409章

  風險

  想要有多大的收穫,必然要承擔多大的風險,風險與收穫,總是成正比的。這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天上掉餡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