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第262章
直搗王庭
聽到這裡,六皇子也起了懷疑,
「那他把這封密信,難道送給了當時的林翰林?」
明親王狠狠一點頭,
「正是!老夫當時也是很好奇,硬是湊上去再瞄了一眼,那信封上分明寫有林翰林幾個字!胡御醫與林翰林交好,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他桌子上正擺著蠟粒和印章,顯然是要製作火漆密封。你說,關於女人的密信,他寫給林翰林做什麼?這豈不是很明顯了麼!」
六皇子眼睛一亮,也覺得這事靠譜了!
「有道理!最大的可能就是,胡御醫知道老五是掉包來的,但出於某種原因,他不能說,那就只好寫下來托好友保管,這是為防冤沉海底,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個證據!」
明親王欣然點頭,
「老皇帝的破事,老夫本來不想管。可現在你要爭奪太子之位,那就說不得了。所以你要儘快再派一批人馬,假借老三或者老五的名義都無所謂,爭取把密信找出來!有了密信,你不用再做任何事情,太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六皇子大喜,
「好,感謝皇叔垂愛,我再派人加急去找!務必找到此信!」
「我說了,你我之間不必客氣。」明親王給予了肯定和鼓勵的神色,「最遲明早,你就該派人去了,越快越好。必要時,可以不擇手段!你要明白,現在這封信對於你的重要性!」
六皇子狠狠點頭,
「侄兒明白!」
……
棉娘跟著盛寒山,深入到了北戎境內。
兩萬大軍,加上她們一行人,全都騎馬,速度很快。
北戎的地域真是平坦遼闊,跑半天才能見到一個部落,基本上都是搭帳篷,偶爾會有一些籬笆圍起來的寨子。
這些人,看著大元的騎兵,眼神中都充滿著敵意。
當然也有懼意,畢竟對方兵馬多。
三郎已經有經驗了,他制定了一個規矩,三百人以下的部落就不管,超過三百人的,就把他們的壯年馬匹全部擄走。
但凡反抗,就殺到他們崩潰為止。
棉娘有時候還有些不忍心,問不能採取懷柔之策嗎?
三郎回答說不行,只有你擁有絕對的實力,懷柔之策才管用,不然別人就要以為你實力也就一般,是在忌憚他,一有機會他就會跳起來。
很顯然,大元國現在沒有這個實力。
棉娘就不管了,反正這些用不著她頭疼。她也只是還沒適應這種大量砍殺的事情,想一想對方是敵人,心裡的彎就轉過來了。
……
京城的街坊巷裡,氣氛都很壓抑,聽說北邊告急,朝廷又有徵兵的意圖,人人臉上都掛上了憂愁之色,一起交談的都是唉聲嘆氣,走路的人步伐都快了許多。
盛老爺子一路行一路嗟嘆,京城裡都是如此景象,不知地方上更是什麼模樣,窮苦百姓們又要遭罪了啊!
他是帶著五郎三妹和童學出來散心的,可是眼見得如此景象,心情又怎麼好得起來呢?
「我想三嫂和三哥了。」三妹嘟嘴道。
「阿爺,我們幾個哥哥和三嫂,不會有事吧?」五郎也憂心道。
「放心吧,他們不會有事的,他們都是有本事的人。」
盛老爺子安慰道。
童學話少些,也開口道,「這世上沒有打仗,就好了。」
盛老爺子苦笑,
「是啊,世上沒有戰爭,該多好。可是,這只是異想天開罷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自古如此,概莫能外。」
五郎道:
「阿爺是說人的欲望沒有止境嗎?」
三妹卻接口道:
「沒有戰爭,也是可能的!那就是擁有絕對的實力,可以碾壓其他所有人,那自然沒人敢打仗了。」
盛老爺子一笑,
「你說的,也有道理。可是哪個國家能做到呢?這種可能性何其之小。而且這股力量必須掌握在愛好和平的人手裡,不然,戰禍更甚!所以說,這些想法只能是異想天開。」
幾個小的垂下頭,一臉沮喪。
但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兩天後,盛寒山的又一封戰報傳來,這回卻是捷報,不僅奪回了鐵坎城,而且全殲了北戎國的胡兒朵大軍!
探馬一路急奔,一路高聲疾呼,大肆宣揚這一輝煌戰果。
朝廷上下,朝野內外,頓時一片歡呼之聲。
人們奔走相告,都在歡呼自家不用遭罪出物資了,也不用再派人遠赴戰場了,頭頂的烏雲就此散開,人人稱讚盛家三郎英勇無敵,力挽狂瀾,是大元國的又一柱石!
老皇帝都有點不敢相信,八萬敵軍一戰全滅,這是什麼概念?
說書的都不敢這麼編啊!
他把戰報看了一遍又一遍,戰報中詳細通報了此次殲敵的經過,連棉娘送去的爆竹煙花派上了大用場,也作了特別點明。
真的,確實是真的!
老皇帝大喜過望,不枉他對此子寄予厚望也!
心情舒暢之下,給盛家派了大量賞賜。
幾乎所有朝臣都向盛老爺子送上了祝賀,讚美之聲溢於言表。
接下來的好幾天時間,盛家三小都是高挺胸膛走路的。
……
棉娘跟著大軍,可以說一路很是順利,沒有遇上一次像樣的抵抗,因為與大元國長年戰爭的原因,北戎國的壯年男子也並不多了。
她也了解到了普通北戎人的生活水平,基本上一家一個帳篷,人數有多有少,帳篷有大有小,並不規範。
她們的穿著基本都是寬大的袍子和長筒靴子,袍子一般很破,靴子都很陳舊,卻有很多是牛羊皮製成的,舊一些也不礙事。
他們的神情和風貌,跟大元國的普通百姓也差不多,一般都是面顯愁苦。
直到到了北戎王庭,棉娘才見到了像模像樣的城池。
至於這座城的大小,嗯,看著比她的故鄉金門縣城,還是要大一點的。論高大堅固程度,好像還不如之前的邊城望元城。
國家這麼窮,還一直跟大元國打仗!
靠搶就能過上好日子嗎?
棉娘無力吐槽。
而且看城內的模樣,兵力好像並不多,這隻怕就是窮兵黷武的後果了。
大元的遠征軍長途奔襲而來,北戎高層自然早就得知消息了,已經派人四處糾集部落男丁,奈何其它地方也遭到了大元軍的突襲,最後只是湊到了八千多人,想要跟盛寒山碰一碰。
盛寒山先讓俘虜胡津大王喊話,讓城裡的人投降。
第263章
平定北戎
但北戎王庭並不是鐵板一塊,胡津大王還有兄弟子侄的,不缺野心家,胡津大王喊破嗓子,也沒人舉白旗,反而從城內衝出了一支先頭部隊。
但大元的這支隊伍是精銳之師,連一向因為缺馬而騎術不精的短板在長途奔襲中也練上來了,並不弱於這些臨時湊起來的隊伍。
加上盛寒山和遊方元勇不可擋,棉娘的幾十鐵衛也是一邊倒的屠殺,北戎派出來試水的這支部隊很快就丟下一地的屍體,倉皇逃回。
順便說一句,棉娘的這批鐵衛有馬也有甲了。攻下鐵坎城後,遍地的鐵甲任他們挑選,一個個全都披上了最好的山文鎖子甲,一文錢沒花。
三皇子費盡心血寄予厚望打造的三千鐵騎,一個泡都沒冒,就全滅了。
也不知他當時心裡是何感想。
棉娘還另收了幾十件鐵甲,打算分配給留守在京城的鐵衛們。
北戎王庭的先頭部隊敗退後,就選擇了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盛寒山不急不忙,一道道軍令下達出去。
遠征軍無法帶上笨重的投石車,但相應的工具卻帶了,加上他們一路收集了很多牛筋,再找到一處山林伐木,很快便造出了三十輛投石車。
然後就近收割乾草,再將這些乾草綁上石塊,一起投入城中。
接下來就是如法炮製,攻打鐵坎城的一幕再次上演,將這座王城變成了一座火海!
棉娘攜帶的爆竹煙花數量有限,已經沒有了,效果沒有鐵坎城的那次好,但王城的守兵也不多,城牆也不高呀!
很快,遠征軍就攻下了王城,將北戎高層一股腦的綁上了。
然後押上這些人,班師回朝!
至於更遠些的北方部落,那種苦寒之地人煙更是稀少,這次胡兒朵幾乎是傾力來戰,全數被滅,不值得再跑一趟了。
經此一役,北戎元氣大傷,很長時間都要喘不過氣來了。
……
隨著盛寒山的勝利班師,消息已經先一步傳到了京城。
整個京城隨之沸騰了!
拉鋸戰持續了一二十年,經年不休反覆遭遇襲擾的北境,就這麼平息了?
具體如何一般人還不太清楚,可探馬一路喊出來的話可是:北關大捷,活捉胡王,北戎平定!
什麼叫平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直搗王庭
聽到這裡,六皇子也起了懷疑,
「那他把這封密信,難道送給了當時的林翰林?」
明親王狠狠一點頭,
「正是!老夫當時也是很好奇,硬是湊上去再瞄了一眼,那信封上分明寫有林翰林幾個字!胡御醫與林翰林交好,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他桌子上正擺著蠟粒和印章,顯然是要製作火漆密封。你說,關於女人的密信,他寫給林翰林做什麼?這豈不是很明顯了麼!」
六皇子眼睛一亮,也覺得這事靠譜了!
「有道理!最大的可能就是,胡御醫知道老五是掉包來的,但出於某種原因,他不能說,那就只好寫下來托好友保管,這是為防冤沉海底,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個證據!」
明親王欣然點頭,
「老皇帝的破事,老夫本來不想管。可現在你要爭奪太子之位,那就說不得了。所以你要儘快再派一批人馬,假借老三或者老五的名義都無所謂,爭取把密信找出來!有了密信,你不用再做任何事情,太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六皇子大喜,
「好,感謝皇叔垂愛,我再派人加急去找!務必找到此信!」
「我說了,你我之間不必客氣。」明親王給予了肯定和鼓勵的神色,「最遲明早,你就該派人去了,越快越好。必要時,可以不擇手段!你要明白,現在這封信對於你的重要性!」
六皇子狠狠點頭,
「侄兒明白!」
……
棉娘跟著盛寒山,深入到了北戎境內。
兩萬大軍,加上她們一行人,全都騎馬,速度很快。
北戎的地域真是平坦遼闊,跑半天才能見到一個部落,基本上都是搭帳篷,偶爾會有一些籬笆圍起來的寨子。
這些人,看著大元的騎兵,眼神中都充滿著敵意。
當然也有懼意,畢竟對方兵馬多。
三郎已經有經驗了,他制定了一個規矩,三百人以下的部落就不管,超過三百人的,就把他們的壯年馬匹全部擄走。
但凡反抗,就殺到他們崩潰為止。
棉娘有時候還有些不忍心,問不能採取懷柔之策嗎?
三郎回答說不行,只有你擁有絕對的實力,懷柔之策才管用,不然別人就要以為你實力也就一般,是在忌憚他,一有機會他就會跳起來。
很顯然,大元國現在沒有這個實力。
棉娘就不管了,反正這些用不著她頭疼。她也只是還沒適應這種大量砍殺的事情,想一想對方是敵人,心裡的彎就轉過來了。
……
京城的街坊巷裡,氣氛都很壓抑,聽說北邊告急,朝廷又有徵兵的意圖,人人臉上都掛上了憂愁之色,一起交談的都是唉聲嘆氣,走路的人步伐都快了許多。
盛老爺子一路行一路嗟嘆,京城裡都是如此景象,不知地方上更是什麼模樣,窮苦百姓們又要遭罪了啊!
他是帶著五郎三妹和童學出來散心的,可是眼見得如此景象,心情又怎麼好得起來呢?
「我想三嫂和三哥了。」三妹嘟嘴道。
「阿爺,我們幾個哥哥和三嫂,不會有事吧?」五郎也憂心道。
「放心吧,他們不會有事的,他們都是有本事的人。」
盛老爺子安慰道。
童學話少些,也開口道,「這世上沒有打仗,就好了。」
盛老爺子苦笑,
「是啊,世上沒有戰爭,該多好。可是,這只是異想天開罷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自古如此,概莫能外。」
五郎道:
「阿爺是說人的欲望沒有止境嗎?」
三妹卻接口道:
「沒有戰爭,也是可能的!那就是擁有絕對的實力,可以碾壓其他所有人,那自然沒人敢打仗了。」
盛老爺子一笑,
「你說的,也有道理。可是哪個國家能做到呢?這種可能性何其之小。而且這股力量必須掌握在愛好和平的人手裡,不然,戰禍更甚!所以說,這些想法只能是異想天開。」
幾個小的垂下頭,一臉沮喪。
但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兩天後,盛寒山的又一封戰報傳來,這回卻是捷報,不僅奪回了鐵坎城,而且全殲了北戎國的胡兒朵大軍!
探馬一路急奔,一路高聲疾呼,大肆宣揚這一輝煌戰果。
朝廷上下,朝野內外,頓時一片歡呼之聲。
人們奔走相告,都在歡呼自家不用遭罪出物資了,也不用再派人遠赴戰場了,頭頂的烏雲就此散開,人人稱讚盛家三郎英勇無敵,力挽狂瀾,是大元國的又一柱石!
老皇帝都有點不敢相信,八萬敵軍一戰全滅,這是什麼概念?
說書的都不敢這麼編啊!
他把戰報看了一遍又一遍,戰報中詳細通報了此次殲敵的經過,連棉娘送去的爆竹煙花派上了大用場,也作了特別點明。
真的,確實是真的!
老皇帝大喜過望,不枉他對此子寄予厚望也!
心情舒暢之下,給盛家派了大量賞賜。
幾乎所有朝臣都向盛老爺子送上了祝賀,讚美之聲溢於言表。
接下來的好幾天時間,盛家三小都是高挺胸膛走路的。
……
棉娘跟著大軍,可以說一路很是順利,沒有遇上一次像樣的抵抗,因為與大元國長年戰爭的原因,北戎國的壯年男子也並不多了。
她也了解到了普通北戎人的生活水平,基本上一家一個帳篷,人數有多有少,帳篷有大有小,並不規範。
她們的穿著基本都是寬大的袍子和長筒靴子,袍子一般很破,靴子都很陳舊,卻有很多是牛羊皮製成的,舊一些也不礙事。
他們的神情和風貌,跟大元國的普通百姓也差不多,一般都是面顯愁苦。
直到到了北戎王庭,棉娘才見到了像模像樣的城池。
至於這座城的大小,嗯,看著比她的故鄉金門縣城,還是要大一點的。論高大堅固程度,好像還不如之前的邊城望元城。
國家這麼窮,還一直跟大元國打仗!
靠搶就能過上好日子嗎?
棉娘無力吐槽。
而且看城內的模樣,兵力好像並不多,這隻怕就是窮兵黷武的後果了。
大元的遠征軍長途奔襲而來,北戎高層自然早就得知消息了,已經派人四處糾集部落男丁,奈何其它地方也遭到了大元軍的突襲,最後只是湊到了八千多人,想要跟盛寒山碰一碰。
盛寒山先讓俘虜胡津大王喊話,讓城裡的人投降。
第263章
平定北戎
但北戎王庭並不是鐵板一塊,胡津大王還有兄弟子侄的,不缺野心家,胡津大王喊破嗓子,也沒人舉白旗,反而從城內衝出了一支先頭部隊。
但大元的這支隊伍是精銳之師,連一向因為缺馬而騎術不精的短板在長途奔襲中也練上來了,並不弱於這些臨時湊起來的隊伍。
加上盛寒山和遊方元勇不可擋,棉娘的幾十鐵衛也是一邊倒的屠殺,北戎派出來試水的這支部隊很快就丟下一地的屍體,倉皇逃回。
順便說一句,棉娘的這批鐵衛有馬也有甲了。攻下鐵坎城後,遍地的鐵甲任他們挑選,一個個全都披上了最好的山文鎖子甲,一文錢沒花。
三皇子費盡心血寄予厚望打造的三千鐵騎,一個泡都沒冒,就全滅了。
也不知他當時心裡是何感想。
棉娘還另收了幾十件鐵甲,打算分配給留守在京城的鐵衛們。
北戎王庭的先頭部隊敗退後,就選擇了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盛寒山不急不忙,一道道軍令下達出去。
遠征軍無法帶上笨重的投石車,但相應的工具卻帶了,加上他們一路收集了很多牛筋,再找到一處山林伐木,很快便造出了三十輛投石車。
然後就近收割乾草,再將這些乾草綁上石塊,一起投入城中。
接下來就是如法炮製,攻打鐵坎城的一幕再次上演,將這座王城變成了一座火海!
棉娘攜帶的爆竹煙花數量有限,已經沒有了,效果沒有鐵坎城的那次好,但王城的守兵也不多,城牆也不高呀!
很快,遠征軍就攻下了王城,將北戎高層一股腦的綁上了。
然後押上這些人,班師回朝!
至於更遠些的北方部落,那種苦寒之地人煙更是稀少,這次胡兒朵幾乎是傾力來戰,全數被滅,不值得再跑一趟了。
經此一役,北戎元氣大傷,很長時間都要喘不過氣來了。
……
隨著盛寒山的勝利班師,消息已經先一步傳到了京城。
整個京城隨之沸騰了!
拉鋸戰持續了一二十年,經年不休反覆遭遇襲擾的北境,就這麼平息了?
具體如何一般人還不太清楚,可探馬一路喊出來的話可是:北關大捷,活捉胡王,北戎平定!
什麼叫平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