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吉時未到,一行道長和侯爺與一家子老爺少爺們坐在前廳說話,本來一行道長一個出家人,沒這麼大體面得此番尊敬,只是,前些日子平南侯府把他引薦進宮,為陛下獻了丹藥,陛下沉疴頓愈,早朝上瞧著也是精氣神大好,聽宮裡的消息,是有將一行道長留在石清觀的意思。
石清觀乃大國師修行之處,觀里三清前供奉的是我大秦國運,陛下此意,這一行道長日後怕是有大作為。李家有先見之明,提前請了一行道長來做法會,外頭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羨慕呢。
不過說些交好之話,有辛家二小子在,場面倒也活絡,一行道長問起前些日子府上屬牛、鼠屬相的好命格,李鶴楨淡淡一笑,只提了家裡二兄弟。
侯爺聽到誇獎自家二小子,面上也覺光彩,「從前我帶他去大相國寺,主持也誇他聰慧機敏,是個好孩子,只是他年輕貪玩,用在玩耍上的精力有一半拿來念書,造詣未必不如他兄長。」
賓客相公跟著誇讚,旁人也不好左了他的意,只得跟著表揚兩句,唯有李鶴楨面色沉沉,心情不甚高興。
一行道長笑著朝他招手,二人自耳房出來,一行道長點著指頭笑他不誠實。
李鶴楨失落在從未得到過父親的偏愛,叫他這麼一打趣,面上也覺得羞,搪塞話也沒了,只如實道那人是個府上女眷,身份卻不好講,「道長要見她?」
「命格相剋,其中不可言,不可說的多了,若能以觀其貌,倒也可知之甚多。」
一行道長這話未免有些僭越,李鶴楨前頭已經說了是個女眷,他不避諱,反倒直言有意求見,幸而這會兒李鶴楨心境低落,覺察不出這些,想了一下,便點頭應了,叫了路喜親自跑一趟,把文姝帶到吳竹院。
又一刻,文姝才匆匆趕來,李鶴楨站在院子外頭,笑著示意她進去。
「我一個人?」文姝怯生生不敢,要拉他的手,被他避開。
「我在外頭等著,你放心進去就是。」
「好……好吧。」文姝忐忑應下,手上帕子絞成了一條。
走十幾步到院子中間,老道悠悠然轉身,文姝斂起膽怯的神色,瞧見他只覺親切,眸中喜色,眼淚再也忍不住的落下:「錚哥哥,你還好麼?」
一行道長稽首,嘴裡唱出來的卻不是道音:「妹妹受苦了。」
「不苦。」文姝搖頭,朝外面李鶴楨站著的地方看一眼,「我拿了他金山銀山,以後都是好日子,我一點兒也不覺得苦。」她擦去眼淚,說起關切的話,「我聽人說,你去給皇帝煉丹了?」
「京都多勢力,我不做大魚餌,他們豈願乖乖上鉤。」單單一個平南侯府,可左右不了李鶴楨的意見。
「都說伴君如伴虎,道長從前也說過,丹藥修行,在外不在里,只解一時困頓,若是日後皇帝出了差錯,那你……」她手上帕子攥緊,眼睫再抬起,便滿是眼淚,「姐夫,若是阿姐泉下有知,她也不忍心叫你走這一步的。」
「不怕這些,便是我這刻死了,下到閻王爺跟前兒,能教我再見她一眼,教她跟我說一句話,再喊一聲我的名字,我也願意。」一行道長笑著回她,抱緊拂塵的手指節捏的泛白。
「咱們……」文姝垂下腦袋,似是說給他聽,也仿佛在囑咐自己,「咱們還是得回去的,我爹娘都在瓜州,阿姐也在,我家沒有旁支親戚,咱們不回去,日後連個給他們掃墓的人都沒。」
她背著身子,便是李鶴楨在看,也瞧不見她落淚的模樣,一行道長想要上前扶她,又不敢上前去扶,只藹了些音色,哄她道:「好妹妹,好居浥,你,你不要哭,為你阿姐報了仇,我親手殺了李家幾個畜牲,咱們就回去,我送你回去。」
「我沒哭。」文姝嘴上倔強,眼淚卻怎麼也擦不干,沒瞧見親人的時候,她受再多的苦也能扛過去,她什麼也不怕,只怕不能手刃仇人,不能叫阿姐在下面安心,可好容易瞧見了親人,她在李鶴楨跟前兒經受的委屈,就全湧上心頭。
「謝居浥。」一行道長輕聲喚她的名字,他眼睛裡似乎有著能叫她鎮定的本事,「擦掉眼淚,咱們都走到這一步了,不要功虧一簣。」
他手上遞出一張保平安的符咒,符咒底下則是封折起的書信,文姝收在袖中,聽他一一交代。看她目光怔怔,一行道長怕她記不住,又問幾遍,重重叮囑:「茲事體大,這東西查出來就是掉腦袋的事兒,你得趕在舉義那日之前走,你去欲晚樓找花姐,她送你出城,我隨後就來。」
「我記住了。」文姝捂好那封書信,「待會兒我仍舊哭著出去,你告訴他,我身有虧欠,不易有孕,我傷心,才跑掉的。」
一行道長搖頭應是,再告訴她:「今晚我就叫那老虔婆先死,你安生躲在屋裡,莫要出來湊熱鬧。」
「那藥,她吃了一半,人已經瘋了,我要留那廚娘的性命,不敢全下了。」
一行道長笑道:「無礙,讓她的寶貝兒子,親手殺了她,才算暢快。好妹妹,你自珍重,等我的好消息。」
「嗯。」文姝點頭,然後一手垂淚,一手按在心口,抽抽噎噎,就往外頭跑。
她似是沒看見路,一頭扎進李鶴楨懷裡,問她哭什麼,她也不說,嘴裡只罵牛鼻子老道胡言亂語,李鶴楨不好叫一行道長聽見,哄她兩句,便打發路喜把人送回青山院。
再來問一行道長緣由,道長搖頭但笑,指著文姝跑出去的方向,無奈道:「女施主問我她命中應有几子,我窺天機,其乃招財增福的命格,民間俗稱『三旺』,在家旺父,出嫁旺夫,夫死旺子。偏這命格獨有一樣不為人喜。」
「何不喜?」李鶴楨追問。
一行道長湊近了與他一人說:「道法自然,月尚有陰晴圓缺,何況人呼?既有旺夫命,又增福壽,自然不易受孕,子嗣難得了。」
李鶴楨緊張的神情忽然舒展,笑笑道:「我當是什麼大事呢,只是子嗣難得,無礙。」文姝不易生孩子,那便讓別人生了報給她養就是了,況且,她是個妾室,便是得了孩子,要想孩子日後尊貴,也不能記在她的名下,有沒有的,無關痛癢。
「道友這般豁達,才是好修行呢。」一行道長笑著稱讚,又誇他得天命人,必有大運,李鶴楨心底陰鬱全散,看這老道也越發順延。
前頭有小子來報吉時,二人才不緊不慢,往前廳去。
文姝回了青山院,打發走跟前伺候的眾人,才敢展開那封書信,信上種種不論,信尾清晰落有二皇子的私印。這是一封二皇子勾結李鶴楨以天璣營起兵,逼宮奪位的憑證。她不敢多留,當即就夾在了自己隨手看的一本遊記里,叫了管事婆子一道,去李鶴楨書房替換閒書。
再說大太太這裡,外頭法會做了一日,大太太躺在床上也熬了一日,賓客皆已散去,張姨娘實在看不過去,求了侯爺,讓一行道長給大太太也驅一驅邪祟。
一行道長卻笑著推脫:「貧道明日還要進宮面聖,實在難分精力出來,不過……」他話音一轉,「貧道或是能先去看看尊夫人的症狀,再論治癒之法。」
辛二作陪,一行道長與永安侯府眾人一起到大太太院子裡,以觀病容。
「可有法子?」忙碌一日,辛二急著家去,本家主人還沒開口,他便催促起來。
「簡單,不必貧道施法,只需夫人的親生子女,便能驅邪,除了這奸祟。」辛二大喜,又催他快快把方法交給李鶴楨,也不管李鶴楨學沒學會,就拖著老道匆匆離去。
「二哥哥試試吧。」三爺也困了,打了個哈欠,倦倦道。
李鶴楨還在猶豫,侯爺發話,他才拿起老道給的那柄龍泉劍。
照著老道教他的方法,挽出劍花,生硬舞劍,口中念念有詞地唱著咒詞,最後一點落在大太太眉心,本該點到為止,卻不料大太太苦苦呻I吟了一日,抬頭的力氣都沒,李鶴楨劍鋒點在她額心的那一刻,大太太忽然起身,迎著那劍刃就撞了上去。
李鶴楨怔住,屋裡所有的人都愣在原地。
鮮血從寶劍墜下,大太太的腦袋也掉在枕頭上,紅彤彤的血咕咕往外冒,如泉涌,如溪流,張姨娘嚇得抱住侯爺的胳膊不敢鬆手。
直到寶劍落地,發出錚錚之音,張姨娘才哭著大喊:「殺人啦!」
聲音之大,驚起飛鳥與小鬼。
二爺爬在青山院的牆頭上窺探美色,那對兒他精心打造的銀耳墜,在燈火下熠熠生光,耳墜好看,美人也好看。
被張姨娘這一嗓子吼的,他也嚇了一跳,當是張姨娘出了事兒,兩難抉擇,最後還是妥協,狠狠拍了下牆頭,跳了回去,領著貼身小廝,撒腿就往上房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石清觀乃大國師修行之處,觀里三清前供奉的是我大秦國運,陛下此意,這一行道長日後怕是有大作為。李家有先見之明,提前請了一行道長來做法會,外頭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羨慕呢。
不過說些交好之話,有辛家二小子在,場面倒也活絡,一行道長問起前些日子府上屬牛、鼠屬相的好命格,李鶴楨淡淡一笑,只提了家裡二兄弟。
侯爺聽到誇獎自家二小子,面上也覺光彩,「從前我帶他去大相國寺,主持也誇他聰慧機敏,是個好孩子,只是他年輕貪玩,用在玩耍上的精力有一半拿來念書,造詣未必不如他兄長。」
賓客相公跟著誇讚,旁人也不好左了他的意,只得跟著表揚兩句,唯有李鶴楨面色沉沉,心情不甚高興。
一行道長笑著朝他招手,二人自耳房出來,一行道長點著指頭笑他不誠實。
李鶴楨失落在從未得到過父親的偏愛,叫他這麼一打趣,面上也覺得羞,搪塞話也沒了,只如實道那人是個府上女眷,身份卻不好講,「道長要見她?」
「命格相剋,其中不可言,不可說的多了,若能以觀其貌,倒也可知之甚多。」
一行道長這話未免有些僭越,李鶴楨前頭已經說了是個女眷,他不避諱,反倒直言有意求見,幸而這會兒李鶴楨心境低落,覺察不出這些,想了一下,便點頭應了,叫了路喜親自跑一趟,把文姝帶到吳竹院。
又一刻,文姝才匆匆趕來,李鶴楨站在院子外頭,笑著示意她進去。
「我一個人?」文姝怯生生不敢,要拉他的手,被他避開。
「我在外頭等著,你放心進去就是。」
「好……好吧。」文姝忐忑應下,手上帕子絞成了一條。
走十幾步到院子中間,老道悠悠然轉身,文姝斂起膽怯的神色,瞧見他只覺親切,眸中喜色,眼淚再也忍不住的落下:「錚哥哥,你還好麼?」
一行道長稽首,嘴裡唱出來的卻不是道音:「妹妹受苦了。」
「不苦。」文姝搖頭,朝外面李鶴楨站著的地方看一眼,「我拿了他金山銀山,以後都是好日子,我一點兒也不覺得苦。」她擦去眼淚,說起關切的話,「我聽人說,你去給皇帝煉丹了?」
「京都多勢力,我不做大魚餌,他們豈願乖乖上鉤。」單單一個平南侯府,可左右不了李鶴楨的意見。
「都說伴君如伴虎,道長從前也說過,丹藥修行,在外不在里,只解一時困頓,若是日後皇帝出了差錯,那你……」她手上帕子攥緊,眼睫再抬起,便滿是眼淚,「姐夫,若是阿姐泉下有知,她也不忍心叫你走這一步的。」
「不怕這些,便是我這刻死了,下到閻王爺跟前兒,能教我再見她一眼,教她跟我說一句話,再喊一聲我的名字,我也願意。」一行道長笑著回她,抱緊拂塵的手指節捏的泛白。
「咱們……」文姝垂下腦袋,似是說給他聽,也仿佛在囑咐自己,「咱們還是得回去的,我爹娘都在瓜州,阿姐也在,我家沒有旁支親戚,咱們不回去,日後連個給他們掃墓的人都沒。」
她背著身子,便是李鶴楨在看,也瞧不見她落淚的模樣,一行道長想要上前扶她,又不敢上前去扶,只藹了些音色,哄她道:「好妹妹,好居浥,你,你不要哭,為你阿姐報了仇,我親手殺了李家幾個畜牲,咱們就回去,我送你回去。」
「我沒哭。」文姝嘴上倔強,眼淚卻怎麼也擦不干,沒瞧見親人的時候,她受再多的苦也能扛過去,她什麼也不怕,只怕不能手刃仇人,不能叫阿姐在下面安心,可好容易瞧見了親人,她在李鶴楨跟前兒經受的委屈,就全湧上心頭。
「謝居浥。」一行道長輕聲喚她的名字,他眼睛裡似乎有著能叫她鎮定的本事,「擦掉眼淚,咱們都走到這一步了,不要功虧一簣。」
他手上遞出一張保平安的符咒,符咒底下則是封折起的書信,文姝收在袖中,聽他一一交代。看她目光怔怔,一行道長怕她記不住,又問幾遍,重重叮囑:「茲事體大,這東西查出來就是掉腦袋的事兒,你得趕在舉義那日之前走,你去欲晚樓找花姐,她送你出城,我隨後就來。」
「我記住了。」文姝捂好那封書信,「待會兒我仍舊哭著出去,你告訴他,我身有虧欠,不易有孕,我傷心,才跑掉的。」
一行道長搖頭應是,再告訴她:「今晚我就叫那老虔婆先死,你安生躲在屋裡,莫要出來湊熱鬧。」
「那藥,她吃了一半,人已經瘋了,我要留那廚娘的性命,不敢全下了。」
一行道長笑道:「無礙,讓她的寶貝兒子,親手殺了她,才算暢快。好妹妹,你自珍重,等我的好消息。」
「嗯。」文姝點頭,然後一手垂淚,一手按在心口,抽抽噎噎,就往外頭跑。
她似是沒看見路,一頭扎進李鶴楨懷裡,問她哭什麼,她也不說,嘴裡只罵牛鼻子老道胡言亂語,李鶴楨不好叫一行道長聽見,哄她兩句,便打發路喜把人送回青山院。
再來問一行道長緣由,道長搖頭但笑,指著文姝跑出去的方向,無奈道:「女施主問我她命中應有几子,我窺天機,其乃招財增福的命格,民間俗稱『三旺』,在家旺父,出嫁旺夫,夫死旺子。偏這命格獨有一樣不為人喜。」
「何不喜?」李鶴楨追問。
一行道長湊近了與他一人說:「道法自然,月尚有陰晴圓缺,何況人呼?既有旺夫命,又增福壽,自然不易受孕,子嗣難得了。」
李鶴楨緊張的神情忽然舒展,笑笑道:「我當是什麼大事呢,只是子嗣難得,無礙。」文姝不易生孩子,那便讓別人生了報給她養就是了,況且,她是個妾室,便是得了孩子,要想孩子日後尊貴,也不能記在她的名下,有沒有的,無關痛癢。
「道友這般豁達,才是好修行呢。」一行道長笑著稱讚,又誇他得天命人,必有大運,李鶴楨心底陰鬱全散,看這老道也越發順延。
前頭有小子來報吉時,二人才不緊不慢,往前廳去。
文姝回了青山院,打發走跟前伺候的眾人,才敢展開那封書信,信上種種不論,信尾清晰落有二皇子的私印。這是一封二皇子勾結李鶴楨以天璣營起兵,逼宮奪位的憑證。她不敢多留,當即就夾在了自己隨手看的一本遊記里,叫了管事婆子一道,去李鶴楨書房替換閒書。
再說大太太這裡,外頭法會做了一日,大太太躺在床上也熬了一日,賓客皆已散去,張姨娘實在看不過去,求了侯爺,讓一行道長給大太太也驅一驅邪祟。
一行道長卻笑著推脫:「貧道明日還要進宮面聖,實在難分精力出來,不過……」他話音一轉,「貧道或是能先去看看尊夫人的症狀,再論治癒之法。」
辛二作陪,一行道長與永安侯府眾人一起到大太太院子裡,以觀病容。
「可有法子?」忙碌一日,辛二急著家去,本家主人還沒開口,他便催促起來。
「簡單,不必貧道施法,只需夫人的親生子女,便能驅邪,除了這奸祟。」辛二大喜,又催他快快把方法交給李鶴楨,也不管李鶴楨學沒學會,就拖著老道匆匆離去。
「二哥哥試試吧。」三爺也困了,打了個哈欠,倦倦道。
李鶴楨還在猶豫,侯爺發話,他才拿起老道給的那柄龍泉劍。
照著老道教他的方法,挽出劍花,生硬舞劍,口中念念有詞地唱著咒詞,最後一點落在大太太眉心,本該點到為止,卻不料大太太苦苦呻I吟了一日,抬頭的力氣都沒,李鶴楨劍鋒點在她額心的那一刻,大太太忽然起身,迎著那劍刃就撞了上去。
李鶴楨怔住,屋裡所有的人都愣在原地。
鮮血從寶劍墜下,大太太的腦袋也掉在枕頭上,紅彤彤的血咕咕往外冒,如泉涌,如溪流,張姨娘嚇得抱住侯爺的胳膊不敢鬆手。
直到寶劍落地,發出錚錚之音,張姨娘才哭著大喊:「殺人啦!」
聲音之大,驚起飛鳥與小鬼。
二爺爬在青山院的牆頭上窺探美色,那對兒他精心打造的銀耳墜,在燈火下熠熠生光,耳墜好看,美人也好看。
被張姨娘這一嗓子吼的,他也嚇了一跳,當是張姨娘出了事兒,兩難抉擇,最後還是妥協,狠狠拍了下牆頭,跳了回去,領著貼身小廝,撒腿就往上房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