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李鶴楨先意味深長地看向未來二舅哥,再將目光抽回,笑著請教一行道長:「一時竟找不出來這人,道長可還有更詳細的指點麼?」
一行道長復又掐訣,緩聲道:「這衝撞之人年方二八,乃是一女子。」他睜開眼,笑容滿面,「此女命格尊貴,與其說是此人衝撞了府上幾人,也是牽累勉強了些,說到底是南風敗給了北風。」
一行道長目光看過辛二,忽然清明,回身又補了一句:「風在天上吹,哪有刻意的?」辛二面上和善許多,幾步來到近前,立於一行道長身後,是為袒護,也有讓他慎言之意。
若說李鶴楨先前只是揣測,可見辛二如此,他反倒可以確定,一行道長口中那個衝撞之人,必是辛家小姐無異。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李鶴楨同著一行說話,話里的意思卻為說給他身後的人聽,「我母親畢竟是長輩,又有些年紀了,衝撞不衝撞的先放一放,道長可有安神之法,便是像我二兄弟那樣,人清醒過來也好。」
「壞就壞在這安神上頭。」一行道長招手,引他到小路僻靜處耳語,寥寥幾語,將惡奴欺主,擅自給主子胡亂吃藥的事情說了,李鶴楨大為震驚,詫異於一行竟知他府中秘辛,感慨之後又謝道長大義,為自己留足了體面,沒在外人面前將這些點明。
「好辦,被衝撞的必不止令堂一人,大人只需將府上凡屬牛、鼠兩個屬相的,從中找出其已無礙的,常在令堂身邊走動,便有奇效。」
「那符紙呢?或是什麼開過光的玉石器物,道長不必為我省錢,只要能治的好我母親,多少錢也使得。」
一行道長擺手笑道:「遊方弄虛知術,又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東西,還值得當畫符請神?大人若還不放心,去石清觀李師兄那裡討一碗供過三清的淨水,比一百張符都要好呢。」
李鶴楨依言,送他們二人出府,另封了二百兩銀子,給一行道長,也全了辛二跟著跑一遭的體面。
至於一行道長說的那些話,他不全信,也不全不信,尤其是那番屬羊的女子衝撞到大太太的言論,倒是好叫辛二為他掃清豫州的那點子頑疾。
因禍得福,李鶴楨哪還有不高興的道理。
再回青山院,就瞧見一抹鶯黃色,她雙手托腮,坐著從周屋搬出來的杌凳,應是困極了,腳踩在凳子杈上假寐。
「姨娘。」瞧見來人,紅柳忙笑著提醒。
文姝睜眼,看到他就笑,黃鶯鳥似的嘰喳喳朝他懷裡撲,「我當你今晚再不回來了呢!」
她雙手雙腳將人緊緊扒住,比平時更為熱烈肆意,若是放在平常,他定要出聲斥責,說她不懂禮教,可這會兒他心情好,又覺一行道長是個有用的,回來看到她,也覺得是自己小福星了。
「我明兒就走了,只想讓你今晚陪陪我。」她擁在他的脖頸,應是病氣未過,力氣不大,說話的聲音也不大,「陪我說說話,也是好的,我只怕再見不到你了。」
李鶴楨抱著人進屋,放她在椅子上站著,壓下眉眼間的喜色,告訴她暫不用往莊子裡去的消息。
「當真?」文姝高興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爺還騙你不成?」男人淨手擦完,帕子丟在盆里,沖她勾手,叫她來伺候更衣,文姝反倒站在椅子上也學著他的樣子勾手指,「李鶴楨,你過來。」
「怎麼?」
她笑著叫他轉身,軟綿綿的小人兒就服帖的攀在了他後背,喜悅的話疲憊且聒噪,非要嚷嚷著要出去,讓他再背著走進來一趟,「我才來的第一日,你就是背著我進的這院子,既不攆我走了,那你再背我一回,我心裡才踏實。」
「胡鬧。」男人笑著斥她,並不理會,而是叫了丫鬟來伺候更衣。
狸奴未能如意,化身小雀兒,在一旁嘰嘰喳喳,李鶴楨嫌她聒噪,洗漱熄燈,張口銜住了她的舌頭。吻的她沒有力氣,終於安靜下來。
「我只是想要個孩子,李鶴楨,萬一哪天你不要我了,我有個賴在你跟前兒不走的理由。」她貼在他心口說話,單薄的身子隨著他的呼吸微動。
「你還病著呢,等你病好了……」他撫摸她的臉,輕輕搵去她的眼淚。可憐見的,正是這時,才是狸奴最惹人憐愛的地方。
「我不怕疼!」她抬手從床欄上抓下那支細鞭,著急往他手裡塞,「我不怕的,我只想要你,你再也不丟掉我,李鶴楨,我想你愛我。」
她哭的綿綿軟弱,一點兒也沒有往日的活力。
縱是李鶴楨一貫是個自持冷靜的人,所有的女人於他,都是用來泄怒的工具,他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她們痛苦,觀察她們在泥淖中掙扎反抗,她們臉上細微的不屈,是他用以慰藉的最好收穫。
就連他的生身母親,在他眼中也不過是一個可以為他收拾那些爛攤子的工具,助他高升,助他平步青雲,往更高的權利攀登。
現在,遽然有一個女人說愛他,那是他養過的最好的狸奴,她明亮的眼睛裡只映著他,她聒噪又不失狡黠,她還生出妄念,想得到他的愛。
「聽話。」李鶴楨少有的收起眼底譏諷,揉捏她的面腮,捉住她放縱的手,攥在手心兒,另一隻胳膊將人壓住,牢牢將人禁錮在懷中。
「李鶴楨!」她微微生出怒意,嗔怪的語調也拉長,望著被丟在地上的那根細鞭,苦於不得自由,只能狠狠用腦袋抵在他的下巴。
「閉上眼,睡覺。」男人聲音冷冰冰的。文姝不情不願,卻也不敢再鬧,偎在他懷中,安靜瞌眼。
房檐底下鴉雀無聲,礙不著上頭吵吵鬧鬧,打架的小鳥蹦跳跳在瓦片上相互踩影子,有風自樹梢吹過,嘩啦啦的葉子勾頭挽留,卻叫陣風生了惱怒,狠狠一扯,連小尾巴也不肯留下。
吹散了雲彩,月牙兒才明晃晃露出來,清輝底下亮堂堂的,又變回一派和睦景象。
轉天早起,身邊已經不見他的身影,再看外頭天還黑著,便叫了人進來。
抓一撮好眠的香塊,紅柳蹙眉道:「五更里外頭來了人叫,說是鐘鼓樓走水了,喊了咱家大爺過去。這會兒還沒個消息呢,有皮小子爬梯子上房頂去看,說是鐘鼓樓那一片都起著煙呢,紅彤彤的,好不駭人。」
李鶴楨是管著天璣營,又暫理天璣營統領一職,京都城十之有九的兵都在他手裡,鐘鼓樓起火,地方衙門怕是沒那麼多人手去安排救火,還得是天璣營的差事。
「打發人去看看!」文姝不滿,「這麼大的事兒,怎麼不叫我起來?」
紅柳笑著來伺候她穿鞋,又拿了件紅梅報喜的披風,給她搭在肩上,「原是要喊的,只是大爺說,姨娘一早要去大太太屋裡坐著,不叫我們攪了姨娘好夢。」
文姝站在廡郎底下,隨手揪起探進廊下的花枝骨朵,一瓣一瓣扯碎,她望著天邊有微微紅光的地方,漫不經心地問,「叫我去大太太那兒做什麼?大太太不是還病著麼?」
管家婆子也趕了過來,替紅柳回答:「昨兒夜裡來個老道,說是有通天的能耐呢,那算來算去,數咱們姨娘福氣最旺,那老道指了個法子,叫姨娘去大太太屋裡每日坐一坐,過不了幾日,大太太就能醒了。」
福氣旺這番話是管家婆子自己給添上的,可意思還是那麼個意思,話卻說的格外好聽些。
「我?」文姝把手中剩下的花骨朵擲在地上,「我有什麼好福氣?」
第22章
鐘鼓樓走水,李鶴楨救火有功,當夜又查出了縱火的奸細,上報朝廷,陛下愁郁多日的病容上終於見了喜色。
開口便是賞賜,玉如意,紅瑪瑙,寶貝連成片的往永安侯府上送。又著吏部遞來告身,正式任命李鶴楨為天璣營統領,掌管京都城內兵力調動。這可是個手裡有兵的實差,自由同僚紛紛上門道賀,侯府門前,車水馬龍,熱鬧似過年一樣。
「快些,快些,哎呦,毛手毛腳的猴子,趴窩也不找個好死的地兒,屋裡那是御賜的寶貝,摔死了你不可惜,打壞了東西,仔細你的皮!」看庫的婆子一手捏緊了鑰匙,催促著要鎖門。
來抬東西的小廝被她沒頭臉罵了一通,臉上也不高興,「嫂子罵天罵地,還罵到我們頭上了?東西是大爺叫取的,明兒個府里要擺三元朝科法會,咱們家的親朋故友也請了不少,嫂子不高興給東西,回頭失了體面,大爺怪罪,嫂子可擔待得起?」
婆子見他還敢頂嘴,掐著腰威風起來:「少拿大爺壓派人,我跟著大太太這些年了,交到我手裡的差事,就沒出過紕漏,你們耗子偷油,襯得了東西往懷裡踹,還想栽贓到我頭上?」
另一個小廝也急,叫大傢伙放下屏風,仔細與這婆子論起理:「誰栽贓誰啊?嫂子說咱們偷東西,咱們都是老鼠,好呀,咱們是賊,且叫不是賊的來當差吧!」
都是十六七的半大小子,剛懂事沒懂事兒的年紀,虎頭虎腦,又忖著攛掇鬧事兒的心思,婆子一鬧,他們撂挑子不干,還七嘴八舌,將庫房的門給堵了。本該是一樣領出去,交了對牌,再有另一個再來領,結果卡在他們這兒,管家跟前兒擠做一團石榴了,還沒瞧見要使的屏風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行道長復又掐訣,緩聲道:「這衝撞之人年方二八,乃是一女子。」他睜開眼,笑容滿面,「此女命格尊貴,與其說是此人衝撞了府上幾人,也是牽累勉強了些,說到底是南風敗給了北風。」
一行道長目光看過辛二,忽然清明,回身又補了一句:「風在天上吹,哪有刻意的?」辛二面上和善許多,幾步來到近前,立於一行道長身後,是為袒護,也有讓他慎言之意。
若說李鶴楨先前只是揣測,可見辛二如此,他反倒可以確定,一行道長口中那個衝撞之人,必是辛家小姐無異。
「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李鶴楨同著一行說話,話里的意思卻為說給他身後的人聽,「我母親畢竟是長輩,又有些年紀了,衝撞不衝撞的先放一放,道長可有安神之法,便是像我二兄弟那樣,人清醒過來也好。」
「壞就壞在這安神上頭。」一行道長招手,引他到小路僻靜處耳語,寥寥幾語,將惡奴欺主,擅自給主子胡亂吃藥的事情說了,李鶴楨大為震驚,詫異於一行竟知他府中秘辛,感慨之後又謝道長大義,為自己留足了體面,沒在外人面前將這些點明。
「好辦,被衝撞的必不止令堂一人,大人只需將府上凡屬牛、鼠兩個屬相的,從中找出其已無礙的,常在令堂身邊走動,便有奇效。」
「那符紙呢?或是什麼開過光的玉石器物,道長不必為我省錢,只要能治的好我母親,多少錢也使得。」
一行道長擺手笑道:「遊方弄虛知術,又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東西,還值得當畫符請神?大人若還不放心,去石清觀李師兄那裡討一碗供過三清的淨水,比一百張符都要好呢。」
李鶴楨依言,送他們二人出府,另封了二百兩銀子,給一行道長,也全了辛二跟著跑一遭的體面。
至於一行道長說的那些話,他不全信,也不全不信,尤其是那番屬羊的女子衝撞到大太太的言論,倒是好叫辛二為他掃清豫州的那點子頑疾。
因禍得福,李鶴楨哪還有不高興的道理。
再回青山院,就瞧見一抹鶯黃色,她雙手托腮,坐著從周屋搬出來的杌凳,應是困極了,腳踩在凳子杈上假寐。
「姨娘。」瞧見來人,紅柳忙笑著提醒。
文姝睜眼,看到他就笑,黃鶯鳥似的嘰喳喳朝他懷裡撲,「我當你今晚再不回來了呢!」
她雙手雙腳將人緊緊扒住,比平時更為熱烈肆意,若是放在平常,他定要出聲斥責,說她不懂禮教,可這會兒他心情好,又覺一行道長是個有用的,回來看到她,也覺得是自己小福星了。
「我明兒就走了,只想讓你今晚陪陪我。」她擁在他的脖頸,應是病氣未過,力氣不大,說話的聲音也不大,「陪我說說話,也是好的,我只怕再見不到你了。」
李鶴楨抱著人進屋,放她在椅子上站著,壓下眉眼間的喜色,告訴她暫不用往莊子裡去的消息。
「當真?」文姝高興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爺還騙你不成?」男人淨手擦完,帕子丟在盆里,沖她勾手,叫她來伺候更衣,文姝反倒站在椅子上也學著他的樣子勾手指,「李鶴楨,你過來。」
「怎麼?」
她笑著叫他轉身,軟綿綿的小人兒就服帖的攀在了他後背,喜悅的話疲憊且聒噪,非要嚷嚷著要出去,讓他再背著走進來一趟,「我才來的第一日,你就是背著我進的這院子,既不攆我走了,那你再背我一回,我心裡才踏實。」
「胡鬧。」男人笑著斥她,並不理會,而是叫了丫鬟來伺候更衣。
狸奴未能如意,化身小雀兒,在一旁嘰嘰喳喳,李鶴楨嫌她聒噪,洗漱熄燈,張口銜住了她的舌頭。吻的她沒有力氣,終於安靜下來。
「我只是想要個孩子,李鶴楨,萬一哪天你不要我了,我有個賴在你跟前兒不走的理由。」她貼在他心口說話,單薄的身子隨著他的呼吸微動。
「你還病著呢,等你病好了……」他撫摸她的臉,輕輕搵去她的眼淚。可憐見的,正是這時,才是狸奴最惹人憐愛的地方。
「我不怕疼!」她抬手從床欄上抓下那支細鞭,著急往他手裡塞,「我不怕的,我只想要你,你再也不丟掉我,李鶴楨,我想你愛我。」
她哭的綿綿軟弱,一點兒也沒有往日的活力。
縱是李鶴楨一貫是個自持冷靜的人,所有的女人於他,都是用來泄怒的工具,他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她們痛苦,觀察她們在泥淖中掙扎反抗,她們臉上細微的不屈,是他用以慰藉的最好收穫。
就連他的生身母親,在他眼中也不過是一個可以為他收拾那些爛攤子的工具,助他高升,助他平步青雲,往更高的權利攀登。
現在,遽然有一個女人說愛他,那是他養過的最好的狸奴,她明亮的眼睛裡只映著他,她聒噪又不失狡黠,她還生出妄念,想得到他的愛。
「聽話。」李鶴楨少有的收起眼底譏諷,揉捏她的面腮,捉住她放縱的手,攥在手心兒,另一隻胳膊將人壓住,牢牢將人禁錮在懷中。
「李鶴楨!」她微微生出怒意,嗔怪的語調也拉長,望著被丟在地上的那根細鞭,苦於不得自由,只能狠狠用腦袋抵在他的下巴。
「閉上眼,睡覺。」男人聲音冷冰冰的。文姝不情不願,卻也不敢再鬧,偎在他懷中,安靜瞌眼。
房檐底下鴉雀無聲,礙不著上頭吵吵鬧鬧,打架的小鳥蹦跳跳在瓦片上相互踩影子,有風自樹梢吹過,嘩啦啦的葉子勾頭挽留,卻叫陣風生了惱怒,狠狠一扯,連小尾巴也不肯留下。
吹散了雲彩,月牙兒才明晃晃露出來,清輝底下亮堂堂的,又變回一派和睦景象。
轉天早起,身邊已經不見他的身影,再看外頭天還黑著,便叫了人進來。
抓一撮好眠的香塊,紅柳蹙眉道:「五更里外頭來了人叫,說是鐘鼓樓走水了,喊了咱家大爺過去。這會兒還沒個消息呢,有皮小子爬梯子上房頂去看,說是鐘鼓樓那一片都起著煙呢,紅彤彤的,好不駭人。」
李鶴楨是管著天璣營,又暫理天璣營統領一職,京都城十之有九的兵都在他手裡,鐘鼓樓起火,地方衙門怕是沒那麼多人手去安排救火,還得是天璣營的差事。
「打發人去看看!」文姝不滿,「這麼大的事兒,怎麼不叫我起來?」
紅柳笑著來伺候她穿鞋,又拿了件紅梅報喜的披風,給她搭在肩上,「原是要喊的,只是大爺說,姨娘一早要去大太太屋裡坐著,不叫我們攪了姨娘好夢。」
文姝站在廡郎底下,隨手揪起探進廊下的花枝骨朵,一瓣一瓣扯碎,她望著天邊有微微紅光的地方,漫不經心地問,「叫我去大太太那兒做什麼?大太太不是還病著麼?」
管家婆子也趕了過來,替紅柳回答:「昨兒夜裡來個老道,說是有通天的能耐呢,那算來算去,數咱們姨娘福氣最旺,那老道指了個法子,叫姨娘去大太太屋裡每日坐一坐,過不了幾日,大太太就能醒了。」
福氣旺這番話是管家婆子自己給添上的,可意思還是那麼個意思,話卻說的格外好聽些。
「我?」文姝把手中剩下的花骨朵擲在地上,「我有什麼好福氣?」
第22章
鐘鼓樓走水,李鶴楨救火有功,當夜又查出了縱火的奸細,上報朝廷,陛下愁郁多日的病容上終於見了喜色。
開口便是賞賜,玉如意,紅瑪瑙,寶貝連成片的往永安侯府上送。又著吏部遞來告身,正式任命李鶴楨為天璣營統領,掌管京都城內兵力調動。這可是個手裡有兵的實差,自由同僚紛紛上門道賀,侯府門前,車水馬龍,熱鬧似過年一樣。
「快些,快些,哎呦,毛手毛腳的猴子,趴窩也不找個好死的地兒,屋裡那是御賜的寶貝,摔死了你不可惜,打壞了東西,仔細你的皮!」看庫的婆子一手捏緊了鑰匙,催促著要鎖門。
來抬東西的小廝被她沒頭臉罵了一通,臉上也不高興,「嫂子罵天罵地,還罵到我們頭上了?東西是大爺叫取的,明兒個府里要擺三元朝科法會,咱們家的親朋故友也請了不少,嫂子不高興給東西,回頭失了體面,大爺怪罪,嫂子可擔待得起?」
婆子見他還敢頂嘴,掐著腰威風起來:「少拿大爺壓派人,我跟著大太太這些年了,交到我手裡的差事,就沒出過紕漏,你們耗子偷油,襯得了東西往懷裡踹,還想栽贓到我頭上?」
另一個小廝也急,叫大傢伙放下屏風,仔細與這婆子論起理:「誰栽贓誰啊?嫂子說咱們偷東西,咱們都是老鼠,好呀,咱們是賊,且叫不是賊的來當差吧!」
都是十六七的半大小子,剛懂事沒懂事兒的年紀,虎頭虎腦,又忖著攛掇鬧事兒的心思,婆子一鬧,他們撂挑子不干,還七嘴八舌,將庫房的門給堵了。本該是一樣領出去,交了對牌,再有另一個再來領,結果卡在他們這兒,管家跟前兒擠做一團石榴了,還沒瞧見要使的屏風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