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頁
海棠聽著,不由得露出了苦笑。
第1130章 閒話
想到自己婚後可能會面臨的人情社交煩惱,海棠的心情就不由得低落了下去。
要不……金家以後還是儘可能減少自己的外戚色彩好了。周家、吳家和康王府這樣的實在親戚與好朋友,金家還是要多多親近的,但其他王府、公主府什麼的,既不熟,又不親近,性情也不相投,還是儘可能少來往的好。雖說許太后熱衷於將「外甥」拉進皇家活動中,金嘉樹每每推託不得,可除去宮中的宴席聚會以外,金家設宴請客想請什麼人,還是能自己做主的吧?
金嘉樹是有心要走科舉路線,做一個純粹些的讀書人,以陶閣老為人生榜樣的。既然陶閣老也不愛與皇親國戚們糾纏,一心以純臣自居,那金嘉樹也當向前輩看齊才是。日後就算時不時還會被許太后與新君召進宮去參加宮宴,並與康王府、周家、吳家等宗室皇親人家保持往來,他也依然可以讓自己的社交圈子更偏向讀書人一些,多與士人相交,省得日後有了功名,入朝為官,世人想起他來,也依然將他視作外戚幸進,而非走科舉正途的進士。
海棠心中暗暗拿定了主意,只等婚後便要向金嘉樹進言。只要金嘉樹少與那些不熟悉的宗室皇親人家來往,她這個做妻子的,就不必煩惱要如何與那些所謂的貴人應酬了。而一般文臣士子家的女眷,她還是有自信能應付得過來的。
馬車行駛了大半個時辰,方才回到了海家。這時候,時間已經不早。海家眾人在前院說了幾句話,也就散了。
祖父海西崖惦記著今日未受到邀請,只能留守家中的義子海長安一家,便先往西跨院看望他們去了。海礁也跟了上去。海棠與嫂嫂莊敏儀便奉祖母馬氏回了正院上房,命丫頭婆子們送了巾帕水盆來,侍候馬氏梳洗。
馬氏換上家常衣裳後,由孫女親手拆去頭上的釵環,整個人都放鬆了許多,也有心情說幾句閒話了:「那幾位王妃、長公主啥的,架子還擺得挺高的,不大瞧得起人。額們幾個小門小戶的過去見禮,人家眼角都不掃一眼,好似沒看見額們似的。得意個啥呀?她們討好承恩侯夫人和周四夫人的時候,可不是這個嘴臉。承恩侯夫人待額們客客氣氣的,周四夫人還管額叫嬸娘咧,她們憑什麼瞧不起額們?有本事就別巴結人呀!」
莊敏儀奉上浸了溫水的巾帕,聞言想起了小姑方才在馬車上說過的話,便道:「想來是幾位王妃、長公主顧慮著承恩侯府背後有太皇太后,周四夫人背後有雪君小姐,因此說話行事都恭謹許多。我們家背後沒有貴人撐腰,貴人們自然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了。」
馬氏哂道:「宗室里如今除了康王,就沒幾個能直起腰杆來的,既然要伏低做小,討好宮裡,就把架子放低些。額們也不是沒來歷的阿貓阿狗,額們家背後也有皇親國戚咧!真把額們家當破落戶了?她們連裝都裝不象,這副樣子能哄得了誰?!額看承恩侯夫人和周四夫人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不過是與她們虛與委蛇罷了,誰還真會認了她們是好人,真心與她們結交,還在宮裡太后娘娘面前為她們說好話呀?!」
莊敏儀看了海棠一眼:「小妹今日與雪君小姐、吳小姐坐在一處,聽說也受了幾位貴女的冷眼。」
馬氏連忙轉頭去看孫女:「可是真的?她們欺負你了?」
海棠笑道:「孫女兒是哪個牌面上的人?那幾位貴女忙著討好周雪君與吳瓊兩位未來的貴人都來不及,哪裡有閒心理會我們這些閒人?不過是態度冷淡些罷了。其實我們也無意與貴女結交,只是大家坐在一處,又是伯府喜宴,當著吳瓊這位主家的面,我們也不好怠慢了別的客人,讓場子冷下來,便只好客客氣氣地應酬著,裝作熱鬧喜慶模樣罷了。如今喜宴既散,下回再遇到那幾位貴女時,誰還有閒心與她們搭話去?全當陌生人就完了。」
馬氏這才緩和了臉色:「這倒罷了。只要面上過得去,全了吳家的體面,旁人咋想都不要緊。眼下你還是五品官的孫女,那些個王府、公主府的人才敢看不起人。等將來你嫁給了小金,做了太后的外甥媳婦,若她們還敢給你臉色瞧,你就向太后告她們的黑狀去!額就不信了,她們一個個都想巴結太皇太后和新君的皇后,難道就真能不把太后放在眼裡了?!」
海棠笑著幫祖母將今日用過的釵環重新放回首飾匣中整理好,道:「就算那幾位貴女心裡真的這麼想,當著面也是不敢胡來的。太后娘娘出身再尋常,也是新君的親生母親。若是怠慢了她,豈不是也怠慢了當今皇上?那幾家王府與公主府既然有心要巴結貴人,自然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這卻是未必,世上總少不了自作聰明的蠢人。」馬氏哂道,「額今兒就看見有人待周奕君的新媳婦客客氣氣地,轉頭卻給文君小姐臉色看。人家妯娌倆好著咧,外人卻要將她們分成三六九等,也不知是犯了什麼蠢。難不成她覺得周奕君的新媳婦是閣老千金,就尊貴幾分,文君小姐的祖父鎮國公已然病重,本人嫁的又是個尋常將軍,外人就不必敬著了?回頭周奕君媳婦向公婆丈夫告上一狀,雪君小姐也知道了,必定合家都記恨上那人,哪裡還會記她的好?!」周文君在娘家可是很得寵的!周雪君才不會原諒膽敢輕慢她長姐的人呢!
莊敏儀聽得瞠目結舌:「是誰如此唐突無禮?!」承恩伯府吳家今日的喜宴,可是周家幫著籌備的。周文君與周奕君之妻陶氏幫著出面招呼賓客,兩人可以說都是主家。誰上門吃席,還要給主家臉色看?這哪裡是來賀喜的?分明是來結仇的吧?!宗室皇親人家就算再勢利,也不至於如此糊塗吧?就因為周奕君之妻是閣老孫女,而周文君祖父病重了?可周家還在呢!
馬氏撇嘴道:「這等白目傻子,還能是誰家的?自然是張家!張家那個三少奶奶,仗著妯娌是公主,自己又是閣老千金,還與王府郡主交好,就敢瞧不起人了。可公主看起來與她也不算親近,她老子又早就不在內閣了,王府郡主自個兒還忙著巴結人咧,她有啥可得意的?額看文君小姐也是看在新娘面上,才忍了這口氣。換作是平日裡,只怕早就噴回去了!」
雖然張家三少奶奶傲慢無禮,甚是可惡,但馬氏還是瞧了笑話的:「今兒你們可瞧見張家人的嘴臉了麼?他們往日瞧不起吳家,把人當破落戶了,只肯將旁支女兒嫁過來,請他們來吃個席,都要擺出一副紆尊降貴的模樣來,好似他們就是席間最尊貴的客人似的。可今兒來了那麼多王府、公主府的貴客,朝中百官也都送了賀禮來,那般排場,只怕他們家閨女出嫁時,拍馬都趕不上。他們家人的臉色多難看呀……」
海棠與莊敏儀對視了一眼,都抿嘴笑了。
第1131章 輿論
張家女眷在承恩伯府婚宴上的失禮行為,在婚宴結束後的日子裡,一度成為京城宗室皇親貴胄圈中的話題。
當日瞧見那位張家三少奶奶對周家妯娌有態度差異的人太多了,當時許多人沒有吭聲,過後發現了張家人的難看臉色後,卻沒少私下拿這件事說笑。
這時候的張家正在走下坡路,連一手捧起來的皇商羅家背後捅他們一刀,轉頭另投新主,他們都僅僅是無能狂怒,除了收回租給羅家的幾間店鋪外,什麼都沒做,足可見張家已經衰弱無比,再也不復從前的威勢了。
這樣的張家,竟然還繼續端起後族皇親的架子,眼裡瞧不起人,誰會忍他們?!
於是,各種嘲諷、笑話的言論便在宗室皇親圈子裡興起,大家剛開始還會避開張家人或是張家親戚,後來發現安王府對相關言論熟視無睹,似乎有幾分默許的意思後,眾人就議論得更加放肆了,甚至不介意被張家人知道。張家人固然是十分生氣,可他們又能做什麼呢?頂多不過是在自家人或親友面前罵幾句罷了,連一點能真正威脅到對方的手段都使不出來。外人見狀,越發確信張家的軟弱,行事也越發沒有顧忌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嘲諷張家的輿論剛剛興起的時候,張家只有那位三少奶奶最倒霉。她父親已經告老致仕,復出無望,娘家顯然已然敗落,她的性子也不是溫柔和氣的類型,平日裡在婆家,除了婆婆與公主妯娌,待其他人都客氣不到哪裡去,人緣極差,如今再被公婆與公主妯娌嫌棄,哪裡還神氣得起來?沒幾天,就有消息傳說,說她「病了」,然後便再也未出現在外人面前,更別說是出門做客飲宴了。她娘家也接受了這個說法,對女兒的處境不聞不問。她這一「病」,要病多長時間,那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外人聽著張家傳出來的消息,隱約也能猜到這位張三少奶奶的「病」是怎麼回事,還有人唏噓地回憶起了她當初嫁入張家時的風光。閣老千金,嫁入後族世家,公主做妯娌,還有宮裡的娘娘撐腰,何等顯耀?!結果才過了幾個月,宮裡的老太妃沒了,之後張家就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張三少奶奶在外頭惹了笑話,張家說把人禁足,就把人禁足,半點情面都不留,回想當初張家三少爺苦苦求娶閣老千金時的情形,怎叫人不感嘆萬分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1130章 閒話
想到自己婚後可能會面臨的人情社交煩惱,海棠的心情就不由得低落了下去。
要不……金家以後還是儘可能減少自己的外戚色彩好了。周家、吳家和康王府這樣的實在親戚與好朋友,金家還是要多多親近的,但其他王府、公主府什麼的,既不熟,又不親近,性情也不相投,還是儘可能少來往的好。雖說許太后熱衷於將「外甥」拉進皇家活動中,金嘉樹每每推託不得,可除去宮中的宴席聚會以外,金家設宴請客想請什麼人,還是能自己做主的吧?
金嘉樹是有心要走科舉路線,做一個純粹些的讀書人,以陶閣老為人生榜樣的。既然陶閣老也不愛與皇親國戚們糾纏,一心以純臣自居,那金嘉樹也當向前輩看齊才是。日後就算時不時還會被許太后與新君召進宮去參加宮宴,並與康王府、周家、吳家等宗室皇親人家保持往來,他也依然可以讓自己的社交圈子更偏向讀書人一些,多與士人相交,省得日後有了功名,入朝為官,世人想起他來,也依然將他視作外戚幸進,而非走科舉正途的進士。
海棠心中暗暗拿定了主意,只等婚後便要向金嘉樹進言。只要金嘉樹少與那些不熟悉的宗室皇親人家來往,她這個做妻子的,就不必煩惱要如何與那些所謂的貴人應酬了。而一般文臣士子家的女眷,她還是有自信能應付得過來的。
馬車行駛了大半個時辰,方才回到了海家。這時候,時間已經不早。海家眾人在前院說了幾句話,也就散了。
祖父海西崖惦記著今日未受到邀請,只能留守家中的義子海長安一家,便先往西跨院看望他們去了。海礁也跟了上去。海棠與嫂嫂莊敏儀便奉祖母馬氏回了正院上房,命丫頭婆子們送了巾帕水盆來,侍候馬氏梳洗。
馬氏換上家常衣裳後,由孫女親手拆去頭上的釵環,整個人都放鬆了許多,也有心情說幾句閒話了:「那幾位王妃、長公主啥的,架子還擺得挺高的,不大瞧得起人。額們幾個小門小戶的過去見禮,人家眼角都不掃一眼,好似沒看見額們似的。得意個啥呀?她們討好承恩侯夫人和周四夫人的時候,可不是這個嘴臉。承恩侯夫人待額們客客氣氣的,周四夫人還管額叫嬸娘咧,她們憑什麼瞧不起額們?有本事就別巴結人呀!」
莊敏儀奉上浸了溫水的巾帕,聞言想起了小姑方才在馬車上說過的話,便道:「想來是幾位王妃、長公主顧慮著承恩侯府背後有太皇太后,周四夫人背後有雪君小姐,因此說話行事都恭謹許多。我們家背後沒有貴人撐腰,貴人們自然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了。」
馬氏哂道:「宗室里如今除了康王,就沒幾個能直起腰杆來的,既然要伏低做小,討好宮裡,就把架子放低些。額們也不是沒來歷的阿貓阿狗,額們家背後也有皇親國戚咧!真把額們家當破落戶了?她們連裝都裝不象,這副樣子能哄得了誰?!額看承恩侯夫人和周四夫人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不過是與她們虛與委蛇罷了,誰還真會認了她們是好人,真心與她們結交,還在宮裡太后娘娘面前為她們說好話呀?!」
莊敏儀看了海棠一眼:「小妹今日與雪君小姐、吳小姐坐在一處,聽說也受了幾位貴女的冷眼。」
馬氏連忙轉頭去看孫女:「可是真的?她們欺負你了?」
海棠笑道:「孫女兒是哪個牌面上的人?那幾位貴女忙著討好周雪君與吳瓊兩位未來的貴人都來不及,哪裡有閒心理會我們這些閒人?不過是態度冷淡些罷了。其實我們也無意與貴女結交,只是大家坐在一處,又是伯府喜宴,當著吳瓊這位主家的面,我們也不好怠慢了別的客人,讓場子冷下來,便只好客客氣氣地應酬著,裝作熱鬧喜慶模樣罷了。如今喜宴既散,下回再遇到那幾位貴女時,誰還有閒心與她們搭話去?全當陌生人就完了。」
馬氏這才緩和了臉色:「這倒罷了。只要面上過得去,全了吳家的體面,旁人咋想都不要緊。眼下你還是五品官的孫女,那些個王府、公主府的人才敢看不起人。等將來你嫁給了小金,做了太后的外甥媳婦,若她們還敢給你臉色瞧,你就向太后告她們的黑狀去!額就不信了,她們一個個都想巴結太皇太后和新君的皇后,難道就真能不把太后放在眼裡了?!」
海棠笑著幫祖母將今日用過的釵環重新放回首飾匣中整理好,道:「就算那幾位貴女心裡真的這麼想,當著面也是不敢胡來的。太后娘娘出身再尋常,也是新君的親生母親。若是怠慢了她,豈不是也怠慢了當今皇上?那幾家王府與公主府既然有心要巴結貴人,自然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這卻是未必,世上總少不了自作聰明的蠢人。」馬氏哂道,「額今兒就看見有人待周奕君的新媳婦客客氣氣地,轉頭卻給文君小姐臉色看。人家妯娌倆好著咧,外人卻要將她們分成三六九等,也不知是犯了什麼蠢。難不成她覺得周奕君的新媳婦是閣老千金,就尊貴幾分,文君小姐的祖父鎮國公已然病重,本人嫁的又是個尋常將軍,外人就不必敬著了?回頭周奕君媳婦向公婆丈夫告上一狀,雪君小姐也知道了,必定合家都記恨上那人,哪裡還會記她的好?!」周文君在娘家可是很得寵的!周雪君才不會原諒膽敢輕慢她長姐的人呢!
莊敏儀聽得瞠目結舌:「是誰如此唐突無禮?!」承恩伯府吳家今日的喜宴,可是周家幫著籌備的。周文君與周奕君之妻陶氏幫著出面招呼賓客,兩人可以說都是主家。誰上門吃席,還要給主家臉色看?這哪裡是來賀喜的?分明是來結仇的吧?!宗室皇親人家就算再勢利,也不至於如此糊塗吧?就因為周奕君之妻是閣老孫女,而周文君祖父病重了?可周家還在呢!
馬氏撇嘴道:「這等白目傻子,還能是誰家的?自然是張家!張家那個三少奶奶,仗著妯娌是公主,自己又是閣老千金,還與王府郡主交好,就敢瞧不起人了。可公主看起來與她也不算親近,她老子又早就不在內閣了,王府郡主自個兒還忙著巴結人咧,她有啥可得意的?額看文君小姐也是看在新娘面上,才忍了這口氣。換作是平日裡,只怕早就噴回去了!」
雖然張家三少奶奶傲慢無禮,甚是可惡,但馬氏還是瞧了笑話的:「今兒你們可瞧見張家人的嘴臉了麼?他們往日瞧不起吳家,把人當破落戶了,只肯將旁支女兒嫁過來,請他們來吃個席,都要擺出一副紆尊降貴的模樣來,好似他們就是席間最尊貴的客人似的。可今兒來了那麼多王府、公主府的貴客,朝中百官也都送了賀禮來,那般排場,只怕他們家閨女出嫁時,拍馬都趕不上。他們家人的臉色多難看呀……」
海棠與莊敏儀對視了一眼,都抿嘴笑了。
第1131章 輿論
張家女眷在承恩伯府婚宴上的失禮行為,在婚宴結束後的日子裡,一度成為京城宗室皇親貴胄圈中的話題。
當日瞧見那位張家三少奶奶對周家妯娌有態度差異的人太多了,當時許多人沒有吭聲,過後發現了張家人的難看臉色後,卻沒少私下拿這件事說笑。
這時候的張家正在走下坡路,連一手捧起來的皇商羅家背後捅他們一刀,轉頭另投新主,他們都僅僅是無能狂怒,除了收回租給羅家的幾間店鋪外,什麼都沒做,足可見張家已經衰弱無比,再也不復從前的威勢了。
這樣的張家,竟然還繼續端起後族皇親的架子,眼裡瞧不起人,誰會忍他們?!
於是,各種嘲諷、笑話的言論便在宗室皇親圈子裡興起,大家剛開始還會避開張家人或是張家親戚,後來發現安王府對相關言論熟視無睹,似乎有幾分默許的意思後,眾人就議論得更加放肆了,甚至不介意被張家人知道。張家人固然是十分生氣,可他們又能做什麼呢?頂多不過是在自家人或親友面前罵幾句罷了,連一點能真正威脅到對方的手段都使不出來。外人見狀,越發確信張家的軟弱,行事也越發沒有顧忌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嘲諷張家的輿論剛剛興起的時候,張家只有那位三少奶奶最倒霉。她父親已經告老致仕,復出無望,娘家顯然已然敗落,她的性子也不是溫柔和氣的類型,平日裡在婆家,除了婆婆與公主妯娌,待其他人都客氣不到哪裡去,人緣極差,如今再被公婆與公主妯娌嫌棄,哪裡還神氣得起來?沒幾天,就有消息傳說,說她「病了」,然後便再也未出現在外人面前,更別說是出門做客飲宴了。她娘家也接受了這個說法,對女兒的處境不聞不問。她這一「病」,要病多長時間,那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外人聽著張家傳出來的消息,隱約也能猜到這位張三少奶奶的「病」是怎麼回事,還有人唏噓地回憶起了她當初嫁入張家時的風光。閣老千金,嫁入後族世家,公主做妯娌,還有宮裡的娘娘撐腰,何等顯耀?!結果才過了幾個月,宮裡的老太妃沒了,之後張家就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張三少奶奶在外頭惹了笑話,張家說把人禁足,就把人禁足,半點情面都不留,回想當初張家三少爺苦苦求娶閣老千金時的情形,怎叫人不感嘆萬分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