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礁沒有跟小妹提起這其中的細節,只是跟新婚妻子略提了一提,自己可能會托幾個好友的福,新近得到一份可觀的產業,但那是屬於他個人的私產,已經事先跟祖父海西崖稟報過了,祖父讓他自己打理,收益也自己收著,不必歸入公中。然而他忙於公務,哪裡有時間料理私產呢?少不得要託付給妻子打理。反正莊敏儀進門後,又不用管家,只是偶爾幫太婆婆與二嬸胡氏料理些家務瑣事罷了,正好有空替丈夫管理一下私房產業,也好打發打發時間。至於這份私產帶來的收入,自然也是他們夫妻的私房錢了,也同樣是要交給她管著的。

  莊敏儀對此十分上心,問明細節後,便鄭重地接過了他交出的帳簿與契書。她沒有跟娘家父祖提起此事,但問明太婆婆後,知道長輩無意插手,而小姑卻是知情人,其未來夫婿也同樣是丈夫的合伙人之一後,便拉上小姑海棠,一起盤起了帳。

  盤帳這種事,對海棠來說並不難。她與嫂嫂一道算著帳,聊著家常,還有閒暇關心外頭的八卦消息。

  平王府前些日子鬧出來的風波,由於平王妃與平王世子妃的有意宣揚,在宗室皇親與書香世宦之家的圈子裡都傳播甚廣。平王世子已經躲回王府稱病了,世子妃反倒在發了一頓脾氣之後,變得大度起來,主動向世子表示,既然丈夫有意於張家女,後者亦是出身不凡的名門閨秀,願意出面為丈夫求娶,納回王府做世子側妃。

  平王世子很感動。他自然知道,張家嫡支千金的出身,足以做自己的正室嫡妻,側妃的身份實在是委屈了她。可他的原配嫡妻還活著,既是嫡親表妹,又與他青梅竹馬,為他生下嫡長女,還對他情深意重,從未有任何錯處,他總不能拋棄原配另娶他人吧?沒有這個道理!反正張氏對他一片真心,親口說過不在乎名分,只願與他相守,那想必也是不在乎做他側妃的。

  再說了,張氏雖是後族出身,又是張家家主之女,但也只不過是落選新君后妃、名聲又不大好的閨秀罷了。他身為平王府世子,將來會繼承父親的親王爵位,他的側妃也是有品級的,非尋常誥命可比,比一般低品階的宮中妃嬪都更體面。張氏入宮不成,嫁給他做個正經側妃,又哪裡委屈了呢?總比嫁給尋常官宦子弟更風光體面吧?

  平王世子看中了張氏,只要能順利把人娶回家,又哪裡在乎她是正室還是側室?只要他能得到美人,父母妻子又都沒有異議,那就一切都好了。至於外界的議論,過上一年半載的就會消失的。他在王府里躲上些時日即可。宅家的日子他早已習慣了,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平王世子愉快地接受了世子妃的提議,只是張家那邊,恐怕心情就沒那麼愉快了。

  第1119章 吃瓜

  自打元宵節前壽康宮賞花小宴後,張恭太妃在人前說了那番話,又打發張家的人往張家送了些東西,張家宅子內外就多了錦衣衛的密探。

  這是宮裡下來的秘令,命錦衣衛監控張家嫡支,以防他們有什麼陰謀詭計。

  海礁在錦衣衛的下屬,有好幾個都是密探出身,轉為正軍後,也沒跟從前的舊友斷絕聯繫,因此時不時的,還能從老朋友那裡聽到些消息。

  不過,張恭太妃自打那天之後,就老老實實縮回了自己寢宮中,沒再鬧出什麼事來,也沒再召見娘家親人——也有可能是召見了,但壽康宮之主許太后不許,她也無可奈何。從張家在那之後的反應來看,那天張恭太妃應該沒給娘家親人送什麼消息或證物。張家嫡支的注意力幾乎都在為嫡女尋找體面的好婚配上,家主夫人偶爾會跟二房的孤女寡母爭閒鬥氣,但都不曾有過出格之舉。錦衣衛的密探們監視了一段時間,沒發現什麼有用的東西,漸漸的也就鬆懈下來了。

  隨著侍郎府案結束,錦衣衛如今沒有別的大案要案要忙活,又接連有人立功升官或請吃喜酒,內部氣氛自然就松乏懶散了許多。除了忙活日常事務以外,眾人也開始在閒暇時尋點樂子。近日在京城中流傳的張家女與平王世子的醜聞,由於錦衣衛密探們有第一手消息的關係,也成了錦衣衛消遣的樂子,大家都很有興趣想知道後續故事,箇中細節,時刻活躍在吃瓜的第一線。

  消息也這麼通過錦衣衛內部人士的口,傳到了海礁耳中,他又再傳給了小妹海棠知道。

  據說張家嫡支本來也是存心要為女兒謀取平王世子繼妃之位的。只要平王世子妃一死,張氏女嫁過去,也同樣能獲得世子妃的誥命。前頭元配只留下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張氏女只要生出男嗣,孩子就是板上釘釘的平王世孫。她這個世孫生母也能跟著水漲船高。時間長了,誰還記得原配是誰?她這個繼室做得比元配還要更風光。這門婚事,可比任何一個官宦子弟都要體面得多。

  要知道,京中與她年紀相當、身份尊貴的未婚兒郎,幾乎都被先帝賜過婚了。她當時錯過了那些好對象,若是不能抓住平王世子這個機會,只怕就真的要屈居堂姐之下,叫人笑話了。這叫她如何能接受?!

  只是張家嫡支算計得再精,也擋不住有自己人背刺。當初他們為說服羅家嫁女為妾,拿平王世孫之位相誘,如今卻瞞著羅家,背信棄義,被那屈身為妾的羅家女告密,也是報應。然而消息走漏,張家嫡支千金名聲掃地,他們一家卻是無論如何也不甘心的。

  平王世子妃看似病重,但一直就是不死,而且看起來三五月之內,都未必會死,不可能空出正妻之位來,讓張家嫡支千金撿漏了。可平王府卻沒有拖延的意思,反倒是趕在外界風波正盛的時候,派人上門談婚事,提的就是讓張氏做世子側妃。若是張家允婚,張氏女嫁進門,不過一兩年,正室就病死了,她這個進門就是側妃的人卻不可能扶正,等到繼妃嫁進來,她豈不是依然還要屈居人下,一輩子翻不了身?!

  如今她不知道平王世子妃挑的繼室是什麼出身,想來也不可能是什麼高門大戶的千金貴女。若是來了個家世平平的小家碧玉,一輩子踩在她頭上,張氏女想到就想吐血。她連嫡親堂姐嫁得比自己好,都容忍不得,更何況是從來都看不起的普通人家女兒呢?

  可若是張家不答應,事情都已經傳出去了,她也不可能再尋得什麼好親事了,倘若拒絕平王世子,只怕反而要得罪人。如今的張家,本來就權勢大不如前,還承受得起這樣的後果嗎?

  本來張家還有安王府為依靠,可安王卻打發了親信來質問張家家主是怎麼回事?為何要瞞著他行此鬼祟之事?就算真的想把女兒嫁給平王世子為繼室,也可以通過他去說合,沒必要私下讓女孩兒去勾搭有婦之夫,鬧得如今外頭沸沸揚揚的,連帶安王府也丟了臉面。不過事已至此,安王催著張家不要再拖延,利索些把女兒嫁了,別鬧得全京城的人看張家笑話。張家家主是有口難言,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擺什麼架子了。

  無論家主夫人如何哀求,家主千金如何哭鬧,張家家主都還是答應了平王府的提親,只是又同時請求平王世子,不要太急著迎娶側妃進門,好歹照足禮數下聘,給張家留一點體面。再怎麼說,張家也是三代后妃之族,老牌外戚,家中還尚了公主哪!只要平王世子禮敬側妃的娘家,張氏女嫁過去,也不至於太丟臉,日後在宗室女眷圈子裡,不至於太過遭人奚落。

  平王世子心裡念著美人,便答應了張家的請求。只是張家家主還有些不甘心,只盼著在女兒出嫁之前,平王世子妃就咽了氣,他還有機會進宮去求恩典,讓女兒從側妃變成繼妃,不至於一輩子給人做妾……

  他不知道,平王妃已經進宮晉見過太皇太后與皇太后了。張氏女的世子側妃名分早已定下,根本不可能再更改了。許太后還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分享給了張恭太妃。張恭太妃被氣得差點兒吐血。她以為自己作為張家後族嫡支女兒,在先帝後宮中只能屈居妃位,就夠委屈的了,沒想到親侄女嫁個宗室親王世子,都做不了正室,越發淪落了。再這樣下去,張家女兒還有再出頭的希望麼?!張家這後族的份量,還能剩得幾分?!

  張恭太妃病倒了,她想召娘家人來探望,卻又被許太后拒絕,只能獨自在寢宮中憋屈著,心裡開始盤算,兄長的幾個小女兒,雖然只是庶出,但據說生得還算清秀,是不是有可能選出一兩個可堪造就的,日後再想法子送進宮來?族裡的女兒就算了,拿去與權臣顯貴家的子弟聯姻即可。張家的榮耀,還是要由嫡支來承擔……

  張恭太妃在籌謀日後了,張家家主也不例外。他聽妻女哭訴抱怨多了,心裡也越發不耐煩起來,不想回正院去受她們的氣,便往妾室屋裡去得多了些。看到幾個庶女也漸漸長大,生得玉立亭亭,算年紀也跟新君匹配,他不由得又生出些新想法來。雖說庶出的身份不好肖想後位,但她們到底是張家女兒,若只是入宮做個寵妃,還是綽綽有餘的。只要張家有女再次進宮,待生下皇嗣,張家就還有東山再起的一日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