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金嘉樹藉此機會,才順利得到太后允許,重回京城家中生活。接下來的幾個月,除了準備自己的婚禮,將未婚妻海棠迎娶回家外,就只剩下專心備考這一件事了。
他是打算要在恩科鄉試里一舉上榜的,頂多再給自己一年機會,今年不中,明年的正科鄉試也要中了。所以,除了婚禮,他接下來半年的功夫估計都顧不上別的事了。他家中的庶務有麻尚儀挑選的管家料理,麻尚儀雖然依然還在溫泉莊子上休養,日後也要在吉園生活,但時不時還能繼續幫襯他,再加上他婚後還會迎來能幹的妻子海棠,倒也不擔心什麼。只是新得的幾處產業,他有些想法,想要提前布置,需得跟海棠商量一二,徵求她的意見。
第1113章 產業
金嘉樹如今名下的產業,除了最早得的賜宅,玉田縣的田莊,還有小湯山的溫泉莊子,就只有新年時剛得的幾處京中商鋪了。
這些商鋪幾乎都是被抄沒的前高官產業,無論位置、大小、格局,都是極好的。
金嘉樹與康王府、承恩伯府分享了這一批商鋪,他本人分得的有六間,其中有兩間已經有了長租客,而且租約還剩下好幾年,暫時不能動,只需要繼續坐收租金即可,剩下的四間,原本都是有租客的,如今租客也被前房主牽連得抄家流放,不可能再繼續續租經營了,便暫時空了下來。
金嘉樹是個讀書人,雖然在長安時,也曾擁有過商鋪物業,但只是出租賺點租錢罷了,本身並不擅長經營之道。由於他與麻尚儀交情很好,想著麻尚儀與吉園親近,他便想著,將這幾間店鋪租給吉園的人經營,自己坐收租金即可。
然而康王府與承恩伯府都得了御賜的商鋪,他們兩家的商鋪無論位置還是大小,都比他名下的商鋪更優越,又剛入股了吉園,同樣也是不擅長經營,只打算賺租金與分紅了事,因此早早就將鋪面交給吉園的掌柜們打理了。吉園的掌柜們雖多,但原本生意規模只是中等,若是不打算換地方開鋪子,倒也不需要那麼多鋪面。
如此一來,金嘉樹名下的鋪子,就只有兩間被吉園的小馮掌柜承租,有了安排,剩下還有兩間,只能空在那裡。
這兩間鋪面,還是他名下商鋪中面積最大的,一間是上下兩層,本來是做酒樓使的,另一間雖然只有一層,但也十分寬敞,後頭還帶了一個院子,院中有倉庫茶房廚房與住人的房間,卻是典型的前鋪後居格局。
這樣的鋪面,吉園的掌柜們都覺得太大太好了,他們暫時還用不上。可若是隨意租出去,又太過可惜。
麻尚儀曾勸金嘉樹,這兩處大鋪面可以留下來,等海棠進門後,再交給海棠這位當家主母經營。因為海西崖在西北時便是出了名的擅長經營之道,又熟悉許多南北貨商,還與西北邊軍的各大作坊管事有交情,海棠若是能求得祖父出手,金嘉樹還怕這兩個鋪面沒了著落麼?況且,光是收租金,又能掙幾個錢呢?若是能開兩個好店,經營得當,金嘉樹日後就再也不用為銀錢發愁了!
在溫泉莊子居住期間,金嘉樹與麻尚儀相處得很親近,又脾氣很好地勸她接幾個身體不好的老朋友去莊上休養,反正溫泉莊子裡有好幾個泉眼,地方又大,他與其他人住不同的院子,互相併不相擾,麻尚儀也能趁機與老朋友們多聚一聚,不致寂寞。麻尚儀從善如流,果然接了幾個老朋友去莊子上做伴,其中就有吉園的主人吉公公。他們無論男女,都是在宮中當差多年的老人,見多識廣,又感念金嘉樹親切仁厚,並不因為他們的卑賤出身而生出輕慢之心,便都願意為他著想,幫他出了不少主意。
金嘉樹聽著他們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他在產業經營上雖然有一點自己的想法,但眼下課業為重,他要專心備考,真的沒辦法分心去考慮這方面的事。他本來也想照著他們建議的那樣,等婚後再把鋪面交給妻子打理,可如今,由於那兩個極好的大鋪面空置數月,已經有不少人上門打聽了,當中還有背景深厚之人。他便覺得,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提前將此事告訴未婚妻,詢問海棠的意見好了。
海棠看完了信,心裡真不知該說什麼好。
那兩個鋪面都位於正陽門大街上,從前據說是日進斗金,只是由於原房主與前租客都被卷進了某個大案中,才被官府封了。鋪面有了新主人之後,這封條自然是撕了的。金家有麻尚儀主事,又選了幾位老成持重的管事,自然沒有將主人家的這兩處新產業棄置不管的道理。但由於金嘉樹沒有發話,因此他們只是打發人過來揭了封條,打掃了鋪面,清理了雜物,如此而已。海棠曾坐車從正陽門大街上走過,瞥見那兩處鋪面空置,也曾好奇過它們的新主人是誰。附近幾處同樣空置多時的鋪面,都有了新主人、新租客,開春後就陸續開門營業了,只有那兩間鋪子一直沒有動靜。她當時還想不明白呢。
如今她總算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海棠嘆氣一聲,瞥見香草提了熱水進屋,侍候自己梳洗,便把信暫時放下,待梳洗完換上家常衣裳,香草收拾了東西告退回屋,她才重新坐回桌面,將信拿出來細看。
這兩處鋪面自然是極好的,前主人與前租客那點事,固然不大吉利,可既然鋪面是御賜得來的,那也就沒有後患了。正如麻尚儀與吉公公他們所言,這樣好的鋪面,只是租出去賺點租金,太過可惜了,自家若能用起來做生意,那當然最好不過。
海棠對自家祖父海西崖的商界人脈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雖然擅長經營,但重新起復過後,便一直專心仕途,只是讓祖母馬氏小打小鬧地買些香料寶石賺差價,還有與人合夥開織布作坊而已。若說正經做生意,那是早就沒有了。若是海棠嫁給金嘉樹後,真打算利用祖父的人脈去進貨開店,那估計就只能賣些香料、寶石或其他土產了吧?
西域商路風險太大了,一年下來,也不知道能走幾回。金家沒有自己的商隊,本金也有限,就算與人合作,又能採購到多少好貨物,能支撐起這麼大的兩間鋪面?
與其買賣西域珍貨,還不如打西北土產的主意呢!
海棠想起了前些時候聽周雪君與吳瓊她們談起的,要將長安出產的玻璃器或葡萄酒帶到京中來的話,心想若是這條商路能打通,倒比香料、寶石都更穩妥些。
海西崖一手辦起了西北邊軍的玻璃作坊與葡萄酒作坊,配方是不愁的,若是長安到京城的商路太遙遠,那直接在直隸辦作坊又如何?只是這兩門生意利益太厚,不是海家小門小戶能撐住的,就算是金嘉樹這個太后外甥,也未必能鎮得住場子。最好是能請動更為尊貴的靠山鎮場,金家跟著吃肉喝湯就好了。
除此之外,織布作坊也是能辦得起來的。馬氏在這方面十分有經驗,而海棠幫著祖母打理產業,其實也頗有心得。
海棠將這些想法一一列在紙上,又在回信中向金嘉樹說明,端看他怎麼選了。
第1114章 和樂
回信寫好了,暫時還未能發出去。
第二天清晨,海棠早早起身梳洗,換上一身新衣,笑吟吟地前往正院上房,陪祖父祖母一道用早膳,再與兄長和新進門的嫂嫂見禮。
海礁與莊敏儀穿著喜慶的新衣,臉色紅潤、面帶羞澀地走進了上房。前者拉著新婚妻子的手,上前給祖父祖母請安。後者羞答答的,十分不好意思,但還是沒掙脫新婚夫婿的手,跟著他一道跪下了。
海西崖開懷大笑,馬氏忙上前把孫兒孫媳都扶了起來,與丈夫一道接受了他們的敬茶,又將事先準備好的見面禮塞到了孫媳婦手中。
海棠笑著與嫂嫂見禮,互相換了稱呼,接著各自就座,敘起家常,都是歡歡喜喜的。
隨後又有海長安一家三口與新侄媳見禮,海礁又帶了妻子去前院拜見表叔公與曹、陸兩位師長,午飯大家是一道在前院正堂里用的。馬氏心情愉快,連著第二天給家中下人發了賞賜,全家上下都喜氣洋洋。
午飯過後,馬氏就把孫子孫媳趕回東廂房歇息去了。她也不急著將家中中饋交給孫媳,年輕小夫妻剛剛成婚,這時候就該多親近相守,旁的都是旁支末節。她雖說是有年紀的人了,但身體一向硬朗,還能替孩子們多管幾年家,讓他們少操點心。等孫媳婦生下了重孫,養好了身體,她再手把手教孫媳婦管家即可,眼下卻沒必要給年輕人添負擔了。
莊敏儀對此毫無異議。她在家裡也管過家,在這方面並不生疏,若是太婆婆讓她進門後立刻接手中饋,她自問也是應付得來的。只是太婆婆與丈夫的話都有道理,她自來身體便偏弱,婚後要生兒育女,少不了吃苦頭,為了能少吃些苦頭,還是抓緊時間養養身體的好。
雖然她並不覺得自己在娘家時虧了身體,可她體弱卻是事實。海家雖是軍戶人家,衣食住行卻頗為講究,又有表叔公謝文載這位杏林好手,擅長給人調理身體,而太婆婆馬氏也曾從交好的麻尚儀處打聽到幾個宮廷養身藥膳的配方,比莊家父子更熟諳此道。莊敏儀很快就接受了丈夫的提議,打算好生吃幾個月的藥膳看看,平日裡也會跟著小姑海棠學幾招和緩些的拳法,不為習武,只當是強身健體了。若是能將她一向偏弱的身體調理好,對她的將來也大有好處不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是打算要在恩科鄉試里一舉上榜的,頂多再給自己一年機會,今年不中,明年的正科鄉試也要中了。所以,除了婚禮,他接下來半年的功夫估計都顧不上別的事了。他家中的庶務有麻尚儀挑選的管家料理,麻尚儀雖然依然還在溫泉莊子上休養,日後也要在吉園生活,但時不時還能繼續幫襯他,再加上他婚後還會迎來能幹的妻子海棠,倒也不擔心什麼。只是新得的幾處產業,他有些想法,想要提前布置,需得跟海棠商量一二,徵求她的意見。
第1113章 產業
金嘉樹如今名下的產業,除了最早得的賜宅,玉田縣的田莊,還有小湯山的溫泉莊子,就只有新年時剛得的幾處京中商鋪了。
這些商鋪幾乎都是被抄沒的前高官產業,無論位置、大小、格局,都是極好的。
金嘉樹與康王府、承恩伯府分享了這一批商鋪,他本人分得的有六間,其中有兩間已經有了長租客,而且租約還剩下好幾年,暫時不能動,只需要繼續坐收租金即可,剩下的四間,原本都是有租客的,如今租客也被前房主牽連得抄家流放,不可能再繼續續租經營了,便暫時空了下來。
金嘉樹是個讀書人,雖然在長安時,也曾擁有過商鋪物業,但只是出租賺點租錢罷了,本身並不擅長經營之道。由於他與麻尚儀交情很好,想著麻尚儀與吉園親近,他便想著,將這幾間店鋪租給吉園的人經營,自己坐收租金即可。
然而康王府與承恩伯府都得了御賜的商鋪,他們兩家的商鋪無論位置還是大小,都比他名下的商鋪更優越,又剛入股了吉園,同樣也是不擅長經營,只打算賺租金與分紅了事,因此早早就將鋪面交給吉園的掌柜們打理了。吉園的掌柜們雖多,但原本生意規模只是中等,若是不打算換地方開鋪子,倒也不需要那麼多鋪面。
如此一來,金嘉樹名下的鋪子,就只有兩間被吉園的小馮掌柜承租,有了安排,剩下還有兩間,只能空在那裡。
這兩間鋪面,還是他名下商鋪中面積最大的,一間是上下兩層,本來是做酒樓使的,另一間雖然只有一層,但也十分寬敞,後頭還帶了一個院子,院中有倉庫茶房廚房與住人的房間,卻是典型的前鋪後居格局。
這樣的鋪面,吉園的掌柜們都覺得太大太好了,他們暫時還用不上。可若是隨意租出去,又太過可惜。
麻尚儀曾勸金嘉樹,這兩處大鋪面可以留下來,等海棠進門後,再交給海棠這位當家主母經營。因為海西崖在西北時便是出了名的擅長經營之道,又熟悉許多南北貨商,還與西北邊軍的各大作坊管事有交情,海棠若是能求得祖父出手,金嘉樹還怕這兩個鋪面沒了著落麼?況且,光是收租金,又能掙幾個錢呢?若是能開兩個好店,經營得當,金嘉樹日後就再也不用為銀錢發愁了!
在溫泉莊子居住期間,金嘉樹與麻尚儀相處得很親近,又脾氣很好地勸她接幾個身體不好的老朋友去莊上休養,反正溫泉莊子裡有好幾個泉眼,地方又大,他與其他人住不同的院子,互相併不相擾,麻尚儀也能趁機與老朋友們多聚一聚,不致寂寞。麻尚儀從善如流,果然接了幾個老朋友去莊子上做伴,其中就有吉園的主人吉公公。他們無論男女,都是在宮中當差多年的老人,見多識廣,又感念金嘉樹親切仁厚,並不因為他們的卑賤出身而生出輕慢之心,便都願意為他著想,幫他出了不少主意。
金嘉樹聽著他們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他在產業經營上雖然有一點自己的想法,但眼下課業為重,他要專心備考,真的沒辦法分心去考慮這方面的事。他本來也想照著他們建議的那樣,等婚後再把鋪面交給妻子打理,可如今,由於那兩個極好的大鋪面空置數月,已經有不少人上門打聽了,當中還有背景深厚之人。他便覺得,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提前將此事告訴未婚妻,詢問海棠的意見好了。
海棠看完了信,心裡真不知該說什麼好。
那兩個鋪面都位於正陽門大街上,從前據說是日進斗金,只是由於原房主與前租客都被卷進了某個大案中,才被官府封了。鋪面有了新主人之後,這封條自然是撕了的。金家有麻尚儀主事,又選了幾位老成持重的管事,自然沒有將主人家的這兩處新產業棄置不管的道理。但由於金嘉樹沒有發話,因此他們只是打發人過來揭了封條,打掃了鋪面,清理了雜物,如此而已。海棠曾坐車從正陽門大街上走過,瞥見那兩處鋪面空置,也曾好奇過它們的新主人是誰。附近幾處同樣空置多時的鋪面,都有了新主人、新租客,開春後就陸續開門營業了,只有那兩間鋪子一直沒有動靜。她當時還想不明白呢。
如今她總算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海棠嘆氣一聲,瞥見香草提了熱水進屋,侍候自己梳洗,便把信暫時放下,待梳洗完換上家常衣裳,香草收拾了東西告退回屋,她才重新坐回桌面,將信拿出來細看。
這兩處鋪面自然是極好的,前主人與前租客那點事,固然不大吉利,可既然鋪面是御賜得來的,那也就沒有後患了。正如麻尚儀與吉公公他們所言,這樣好的鋪面,只是租出去賺點租金,太過可惜了,自家若能用起來做生意,那當然最好不過。
海棠對自家祖父海西崖的商界人脈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雖然擅長經營,但重新起復過後,便一直專心仕途,只是讓祖母馬氏小打小鬧地買些香料寶石賺差價,還有與人合夥開織布作坊而已。若說正經做生意,那是早就沒有了。若是海棠嫁給金嘉樹後,真打算利用祖父的人脈去進貨開店,那估計就只能賣些香料、寶石或其他土產了吧?
西域商路風險太大了,一年下來,也不知道能走幾回。金家沒有自己的商隊,本金也有限,就算與人合作,又能採購到多少好貨物,能支撐起這麼大的兩間鋪面?
與其買賣西域珍貨,還不如打西北土產的主意呢!
海棠想起了前些時候聽周雪君與吳瓊她們談起的,要將長安出產的玻璃器或葡萄酒帶到京中來的話,心想若是這條商路能打通,倒比香料、寶石都更穩妥些。
海西崖一手辦起了西北邊軍的玻璃作坊與葡萄酒作坊,配方是不愁的,若是長安到京城的商路太遙遠,那直接在直隸辦作坊又如何?只是這兩門生意利益太厚,不是海家小門小戶能撐住的,就算是金嘉樹這個太后外甥,也未必能鎮得住場子。最好是能請動更為尊貴的靠山鎮場,金家跟著吃肉喝湯就好了。
除此之外,織布作坊也是能辦得起來的。馬氏在這方面十分有經驗,而海棠幫著祖母打理產業,其實也頗有心得。
海棠將這些想法一一列在紙上,又在回信中向金嘉樹說明,端看他怎麼選了。
第1114章 和樂
回信寫好了,暫時還未能發出去。
第二天清晨,海棠早早起身梳洗,換上一身新衣,笑吟吟地前往正院上房,陪祖父祖母一道用早膳,再與兄長和新進門的嫂嫂見禮。
海礁與莊敏儀穿著喜慶的新衣,臉色紅潤、面帶羞澀地走進了上房。前者拉著新婚妻子的手,上前給祖父祖母請安。後者羞答答的,十分不好意思,但還是沒掙脫新婚夫婿的手,跟著他一道跪下了。
海西崖開懷大笑,馬氏忙上前把孫兒孫媳都扶了起來,與丈夫一道接受了他們的敬茶,又將事先準備好的見面禮塞到了孫媳婦手中。
海棠笑著與嫂嫂見禮,互相換了稱呼,接著各自就座,敘起家常,都是歡歡喜喜的。
隨後又有海長安一家三口與新侄媳見禮,海礁又帶了妻子去前院拜見表叔公與曹、陸兩位師長,午飯大家是一道在前院正堂里用的。馬氏心情愉快,連著第二天給家中下人發了賞賜,全家上下都喜氣洋洋。
午飯過後,馬氏就把孫子孫媳趕回東廂房歇息去了。她也不急著將家中中饋交給孫媳,年輕小夫妻剛剛成婚,這時候就該多親近相守,旁的都是旁支末節。她雖說是有年紀的人了,但身體一向硬朗,還能替孩子們多管幾年家,讓他們少操點心。等孫媳婦生下了重孫,養好了身體,她再手把手教孫媳婦管家即可,眼下卻沒必要給年輕人添負擔了。
莊敏儀對此毫無異議。她在家裡也管過家,在這方面並不生疏,若是太婆婆讓她進門後立刻接手中饋,她自問也是應付得來的。只是太婆婆與丈夫的話都有道理,她自來身體便偏弱,婚後要生兒育女,少不了吃苦頭,為了能少吃些苦頭,還是抓緊時間養養身體的好。
雖然她並不覺得自己在娘家時虧了身體,可她體弱卻是事實。海家雖是軍戶人家,衣食住行卻頗為講究,又有表叔公謝文載這位杏林好手,擅長給人調理身體,而太婆婆馬氏也曾從交好的麻尚儀處打聽到幾個宮廷養身藥膳的配方,比莊家父子更熟諳此道。莊敏儀很快就接受了丈夫的提議,打算好生吃幾個月的藥膳看看,平日裡也會跟著小姑海棠學幾招和緩些的拳法,不為習武,只當是強身健體了。若是能將她一向偏弱的身體調理好,對她的將來也大有好處不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