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周家四房,海家兄妹也沒別的門路能打聽到相關消息了。倒是過了十來天后,表叔公謝文載才從好友陶閣老那裡,聽到了一些風聲,據說鎮國公病情不樂觀,興許撐不了多久了,周家雪君小姐掛念祖父母,新君便安慰她,說將來可以接鎮國公夫人到京城來長住,那樣雪君小姐日後想見親人時,隨時都可以召人進宮晉見。

  周雪君從小就是由祖母與母親帶大的,對她們的感情很深。如今她雖然能與母親團聚,卻又宮裡宮外分開住著,見面的時候不多,更別說還要與祖母分隔千里,極有可能今生都難以再相見了。新君擔心未婚妻,想要接來未婚妻的祖母,緩解她思親之情,也是他對周雪君的關愛之心。只是這個安排有可能不是鎮國公夫人或周家其他人想要的而已。

  謝文載表示:「陶閣老曾經勸過新君,但內閣中卻有不少人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有鎮國公夫人在京中養老,想來周家幾位少將軍在邊疆鎮守,行事也會更加謹慎。」

  就差明說要留鎮國公夫人在京城為質了。

  陶閣老如今在內閣雖是首輔,但也做不到一言堂。內閣成員成分複雜,各有思量,有時候難免會與陶閣老意見相左。人家有人家的道理,陶閣老也不能隨意駁斥,只能儘可能在其中斡旋,爭取最理想的結果。比如這一回,新君未必就是想讓鎮國公夫人進京為質,純粹只是想讓未婚妻好過一些,好心辦了壞事,可內閣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倒讓周家人為難了。

  謝文載心裡是不贊同鎮國公夫人進京的。一來鎮國公如今還健在,人還沒死就惦記著要把人家的夫人弄進京城做人質,這想法也太涼薄了些,先帝在時這麼做不奇怪,可新君繼位後,正該表現出寬仁來,讓世人知道新君與先帝行事作風不同,免得官場風聲繼續糜爛下去;二來,鎮國公夫人本人年紀也不小了,又一直生活在長安,咋然換到京城生活,且不說車馬勞頓,她老人家是否能支撐得住,萬一進京後水土不服,又怎麼辦?她是功臣之妻,太皇太后長嫂,未來周皇后的祖母,乃是皇室的長輩,又一向賢德,沒事折騰她做什麼?

  謝文載也這麼勸陶閣老了,陶閣老亦有同感。無奈內閣意見不能統一,而昔日站在周家這邊的吳門故生們,自打返京回朝後,反倒不能再象從前那般,明火執仗地公開支持周家了。眼下孫家已經倒台,周家擁立救駕有功,在朝中沒有了明晃晃的政敵,吳門故生們就得與周家疏遠開來,免得引來宮中與內閣的猜忌,很多時候都不方便直接為周家說話。

  如今,新君還未公開下旨召鎮國公夫人進京,鎮國公府也沒明說要分家,周四將軍更是隻字不提接老母進京奉養的話,各方都安安靜靜地等待著長安與宮中的進一步消息,吳門故生們又能以什麼立場,開口進言呢?

  謝文載為此煩惱著,心裡倒覺得進京之後,辦事遠不如在長安時方便了。

  海棠與海礁便去安慰他,又拿學堂的事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多操心一下學堂建設與招生事宜,才讓他稍稍忘卻了心中的煩惱。

  謝、曹、陸三人合辦的學堂,由於本身就有吳家外圍宅院的房舍為基礎,結構格局又相對簡單,在各家開春後動工的一系列工程里,是進度最快的,眼下已經基本成形,只剩下內部裝飾了。曹耕雲自打送走了兒孫親人,便天天往工地上跑,偶爾才回曹家宅子睡覺,其他時候,就索性搬回來與謝文載、陸栢年作伴。在他的帶領下,陸栢年也時常往學堂那邊去,反倒是謝文載,由於有許多其他事要操心,到學堂的次數比兩位友人都要少一些。

  可即使謝文載有再多的事要操心,也不可能丟下學堂不管不顧的。如今海棠與海礁拿出招生章程與課程安排詢問他的意見,又問他日後要授課的學舍與居住的私宅要如何布置,他便也認認真真地思考起來。

  學堂的工程已經完成了大半,而海礁在正院裡住的東廂房,卻已經徹底完工了。

  整間屋子裡外兩間,修補了屋瓦牆面,更換了雕花玻璃窗,重修了火炕,粉刷了白牆。如今屋裡屋外煥然一新,只等莊家送來陪嫁的家具擺設,新人成親時就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了!

  完工那日,海棠拉著兄長海礁,跟著祖父母到新房來參觀,有什麼不足之處都能及時發現,做出整改,務必保證嫂子莊敏儀住進來之後,能過得舒心自在。為此,海棠沒少充當兄長的信使,給暫住在附近的未來嫂子莊敏儀送信,詢問她對新房家具擺設的要求,也好從一開始就將新房布置得處處合嫂子喜好,免得日後再折騰著換擺設了。

  莊敏儀雖然羞澀,但與海家認識多年,相處得久了,倒也不扭捏。她私下跟海棠說了不少自己對新家的想法,又拉著海棠去看父祖找人為自己打造的陪嫁家具。海棠趁機把家具都量了尺寸,回家畫出圖紙來,也好方便海礁去揣度新房該如何布置。

  莊家為莊敏儀準備的陪嫁家具,基本已經齊備了,只等吉日到來,就能搬進海家。而海家為海棠準備的陪嫁家具,卻剛剛上完了第一道漆,要真正完工,還得再等些時日。

  這些家具雖然是海棠參與了挑選與設計的,事先也向金嘉樹打聽過金宅正院的房屋尺寸與格局,但在完工之前,還存在許多變數,海棠也不敢大意。

  只可惜她如今沒法打發人去金家宅子正院量尺寸,想問金嘉樹,他又還在溫泉莊子上休養,還帶走了與海家人相熟的心腹們,暫未回歸,海棠想找也沒處找人去。

  不過,隨著海家正院東廂房的完工,以及莊家嫁妝日益齊備,海礁與莊敏儀的婚禮日期也漸漸近了。海家給金嘉樹下了帖子,邀請他到家中觀禮飲宴。金嘉樹也到了應該回京的時候了。

  第1111章 海礁大婚

  三月末,暮春時節,天氣晴暖,花木繁盛。

  海礁終於將未婚妻莊敏儀迎娶回家,完成了一項人生大事。

  海家宴開二十二席,分別在前院、跨院、正院與側院擺桌,招待前來賀喜的男女賓客。前院請的是海礁的上司同僚與相識已久的好友同年們,西跨院請的則是與海家交情莫逆的吳門故生,正院招待的是親友家中的女客們,而年輕未婚的女孩兒,便都聚在海棠所住的小側院中,擺了兩桌。

  海棠在西北長大,相熟的閨蜜多是將門女兒,與吳門故生家的女兒、孫女很少打交道。而今天她不但是東道主,還要將特地從宮中出來給友人道喜的周雪君與吳瓊招待好,又要為兩方人馬引見,介紹大家認識,肩上負擔頗重。

  幸好周雪君與吳瓊都是脾氣再好不過的小姑娘了,而今日隨家中長輩來海家喝喜酒的吳門故生千金們,又多是書香世宦之家出身、性情沉靜又端莊知禮的姑娘。剛開始大家都還陌生時,稍稍尷尬了一下,過後海棠介紹眾人互相認識,又拉起了話題,氣氛很快就熱烈起來了。

  吳門故生的女兒們知道自家父祖叔伯昔日流放西北時,曾受過鎮國公府大恩,如今見了周家女兒,自然也心存好感,再一接觸下,發現周雪君不是她們以為的那般粗獷率直,反倒飽讀詩書、博聞強記,才學不亞於她們這般書香門第的女兒,好感就更深了。雙方很快就熟絡起來,有說有笑的。而周雪君也不忘拉上吳瓊參與到談話中來,連帶的後者也結識了不少新朋友。

  其實,吳瓊的身世背景,本該與這些吳門故生家的女孩兒更相熟才是。無奈她自打出生,便一直寄人籬下,幾乎不曾見過故人,生母生前的名聲又不大好,哪裡認得什麼吳門故生家的閨秀?就連她的堂兄吳珂,其實與祖父的門生故舊們也不熟悉。可今日她意外在海家喜宴上認識了這些年紀相仿的姑娘,只覺得人人和氣,個個友善,顯然並不曾因為父祖貶官流放的遭遇便記恨他們吳家,更願意與她交好,她心中豈會不歡喜?比起周雪君只是熱衷於跟新朋友聊近來看過的新書,她很快就與她們約定了,日後要參加什麼聚會、一同結伴去採買什麼物件,又或是要保持書信往來了。

  周雪君還要再等幾年,才能迎來大婚,平日裡住在慈寧宮,難有在外行走的機會。可吳瓊再過不久,就要嫁給康王做正妃,入住康王府,日後有的是閒暇出門會友。她與新朋友們約定了來往,頂多不過是耽擱兩三個月罷了。可這份人脈能給她帶來的好處,卻是難以估量的。吳瓊心裡已經迅速拿定了主意,等自己與這些新朋友混熟了,便要把人介紹給即將進門的嫂嫂張迎鳳,也好讓堂兄這個吳家繼承人早日把祖父留下的人脈重新經營起來。

  眼看著老朋友與新朋友們相談甚歡,海棠這個東道主總算鬆了口氣。她迅速抓緊時間吃了點東西填肚子,又向眾人告了罪,往正院裡去瞧了瞧祖母與二嬸,還親自送了些熱騰騰的新鮮點心進新房,讓嫂子莊敏儀能悄悄墊補一下,方才重新折返自己的小院。

  中途,周文君帶著另一個年輕媳婦與她會合,一同走進了側院的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