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的歲歲啊,什麼時候你才願意將秘密告訴我呢?

  當然,只要你不想說,我永遠都不會問。可我真的很想幫到你,讓你不用這麼累。

  可惜誰也幫不了錦歲,她曾經做過試驗,帶錦安進空間,結果錦安進不去。

  也就是說空間只有她本人能進,這讓她不禁想到,等她老死的時候空間會不會消失?

  所以得在自己老死之前,多在空間裡研究技術,把更多先進的工藝技術帶出來。

  辛苦是有所得的,七月的時候因為錦歲從空間取的資料,和對工部工藝的改進,戰船打造技術突飛猛進,進展飛速。

  預期在兩年內就有一批戰艦出港,只要海軍訓練出師,立即就能投入海戰當中。

  越是看到希望,錦歲越是要告誡自己不能急。如今滿朝文武被她那句『倭國有銀礦』帶動的戰意高昂,反而是她本要起到剎車作用。

  一再跟顧長蕭說,在正式開戰之前情報最為重要,燕家的海商跟倭國早有交易,可調霍子安回來,先一步送他去倭地。

  他以燕家商會的身份,到倭國埋伏打探,等我大軍開戰之時,必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霍子安跟寒星在長安就配合默契,他對情報掌控極有心得。顧長蕭認同了她的意見,立即調霍子安回邊城,又與燕九商議派暗探先一步入倭之事。

  這是錦歲自成親後第一次見到燕九,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太久沒見,她總覺得燕九氣質大變,由以前的朗朗公子,變得有點憂鬱。

  一雙眼眸以前像平靜的深山湖泊,如今卻像久未人踏足的深海,悲傷中又帶著克制的深情。

  錦歲都不敢與他對視,嚇得她還跟燕十一打聽:「你大哥怎麼了?」

  燕十一很疑惑:「我大哥很好啊!自從十二娘回家之後,他心情好很多。

  就是最近有點煩人,總催我成親。他一個做大哥的都不成親,還催我成親!」

  錦歲也不敢再往深里打聽,萬一人家有個白月光、硃砂痣啥的,知道皇后亂打聽會擔心被賜婚的。

  沒錯,這年頭皇上和皇后幾乎包辦所有權貴兒女的婚嫁,錦歲現在還沒興趣當媒婆,所以咱就當不知道好了。

  她召燕九進宮主要是聊倭國的事,因為她有倭國的詳細地圖,雖然具體城州位置會有差別,但山川江河是不會有大誤差的。

  有了這份地圖,霍子安和燕九安排人潛伏到倭國也會方便很多。

  不光燕九變化大,霍子安的變化更大,能想像他在長安的工作量,眼前的霍大人完全就是一副被壓榨過頭的牛馬。

  比當初在邊城給屯田營犁地、挑糞當真牛馬時還要滄桑,錦歲嚴重懷疑他官帽下面的頭髮沒剩多少了。

  錦歲不敢跟燕九對視,霍子安則是壓根不敢抬眸看錦歲。

  估計是眼前端莊優雅的皇后娘娘,跟當初讓他做牛馬時的假戾王差別太大,他有點不敢信。

  或者說不管錦歲外表怎麼變化,在霍子安心中已經有了根深地固的惡魔形象,無法輕易改變,反正他在錦歲面前,比在皇帝面前還要緊張。

  錦歲也不為難他倆,把地圖標註的更詳細一點,又把倭國的習俗以及與倭人溝通交際的注意事項說了說,都沒設宴就讓他倆離宮了。

  讓錦歲沒想到的是他倆還給自己帶了禮物,霍子安帶的是傳世近千年的古物,他說聽聞皇后在收集古物,在學院建了博物館,便從長安搜集了獻上,錦歲猜測是他和寒星在長安抄權貴家時找到的。

  燕九則帶了一批才從海上回來的珠寶,其中一顆非常罕見的綠寶石,有嬰兒拳頭那麼大。

  錦歲都心疼,你應該當年禮送的,只是平時進宮送給我,都無法在國庫上註明是燕家主所贈。

  臣子獻上重禮,你做為皇后也不能讓人家空著手回去啊!按理來說錦歲應該賞給他倆的夫人,可惜這倆都是光棍,只好賞本人了。

  給霍子安的是一套海上用的,望遠鏡、六分儀、指南鍾,都是空間出品,質量保證。

  給燕九的回禮就麻煩了,她實在不知道燕家主缺啥,給他送禮比給顧長蕭送禮還讓人費心。

  上一次送的功夫茶具,這一次錦歲在空間轉了半天,最後選中一套禮盒包裝的鋼筆,她拆開給燕九試用,還隨手寫了兩行字: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新式筆,比毛筆用著省事,燕家主留著玩玩。」

  燕九很鄭重地接過:「多謝娘娘,臣,一定珍重保管。」他接過筆盒的時候,還把錦歲隨後寫的那張紙也給放了進去。

  錦歲很不好意思,你送我的能買這一火車筆,擺手道:「不用珍重,就是個新式玩意,寫壞了我再給你新的。」

  兩人離宮時霍子安有點不好意思跟燕家主說話,因為皇后送他的東西明顯樣樣都是千金難得之物,卻只給了燕家主一支筆!

  看來對倭之事,皇后更信任我啊!

  這讓霍子安心中湧現一股得意,當年在皇后年下做真牛馬沒白做,最起碼取得了她的信任。

  他卻不知燕九壓根沒在意,就算錦歲只回他一張紙,或者什麼都不回,只是收了他的禮物,他也是歡喜的。

  更何況,皇后又回了一首親手寫的詩。

  顧長蕭回來的時候問錦歲,召見霍子安和燕九商談的如何?錦歲沒說他倆的態度都很怪,反正地圖也給了,該交待的事也交待了。

  點頭道:「商談的很好,不過具體實施計劃還得他們在倭地隨機應變。」

  錦歲又將兩人送的禮物給顧長蕭看:「這些古物我要放在學院的博物館。」

  顧長蕭假模假樣地看一圈,假裝隨口問:「歲歲喜歡這些海外寶石?」

  錦歲笑道:「沒什麼喜不喜歡的,燕家主一片心意我總不能不要吧?」

  寶石誰不喜歡!更何況是這樣稀有少見的寶石,她知道顧長蕭對燕九有意見,自然不能表現出喜歡。

  顧長蕭果然沒看出來,笑道:「歲歲喜歡什麼?朕送你!天下的寶貝,都是歲歲的。」

  ……

  轉眼到了八月,天下百姓都開始忙秋收,朝廷也一樣,又到了一年最關鍵的秋收時節。不過今年戶部對秋收糧稅最為放心。

  因為就算有三成地區欠收,光是燕地內種的新農作物也足夠彌補!

  哪怕去年已經看過了,但今年去看土豆、紅薯的豐收,還是讓人瞠目結舌,太高產了!高產的寫記錄的官員都覺得在吹牛。

  而明年更勝,因為女官和凌道長在中原推廣新農作物,還有高產小麥、黃豆、糜子。高產農作物的出現,讓朝廷對天災州城格外寬容。

  皇帝下旨免了水患、蟲災、乾旱等州城的秋糧稅,要擱以往朝廷能吵上好幾天,但這一次沒有一個官員反對,都道是天子恩隆,賜福萬民。

  連一些死板固執的御史都沒多說,因為他們的家鄉也在特赦免秋稅之中。

  雖說為官多年,早期為家鄉謀福的心成早在官場沉浮中沒了,但若皇帝為家鄉免稅,而你還要反對的話,會被鄉親唾罵,無顏見祖墳的。

  而家鄉沒在特赦名冊上的官員也沒反對的原因是,難保未來沒有自己的家鄉,今年你反對,下回輪到自己老家的時候自然也有別人反對。

  反正是陛下特赦,年初開恩科,年中治水患,秋收免一部份糧稅,天下人皆得好處,皆大歡喜,誰會在這個時候唱反調。

  顧長蕭忙著軍事政務,錦風則忙著醫院的落成,這個時代又不用擔心甲醛,木材、石頭、磚頭為主要材料建成的房子,再塗個天然漆,落成之後就能入住。

  醫院也一樣,帝後兩人都催著,工部一點也不敢耽誤進度,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錦歲親自蒞臨,參加了婦幼醫院的開幕式。

  國都第一所公立醫院正式落成,除了學院結業的一批女子醫院入駐,錦歲還把一些已經歸隱的老太醫請出山,又有一批太醫院擅長婦幼的太醫入駐。

  咱們這所婦幼醫院可謂是地表最強!太醫之所以樂意入駐的原因,不光是能領雙層俸祿,還因為他們自從遷都之後太閒了!

  太醫院主要是為皇室和權貴們治醫,當然官員和士族也能請太醫上門。結果遷都之後,皇帝的後宮只有一個皇后,再難復以往太醫出入後宮各妃嬪院所的場面。

  錦歲還曾腹誹,後世改寫顧長蕭的影視劇時,少了宮斗,還少了太醫給皇上戴綠帽子的情節,看點太少,估計沒多少改編。

  不過自己嫁入皇家之後才知道,影視劇有多誇張!太醫和護衛給皇上戴綠帽子的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

  呃,言歸正傳,後宮人少,太醫院出現前所未有的清閒,皇后一邀請,不光能多領一份俸祿,還有名望,並且皇后那還有很多孤本醫書可以看,還能跟學院的醫師探討醫學。

  為什麼要拒絕?所以婦幼醫院一落成,醫師們的畫像和擅長醫治的病例往大廳一掛,那景象簡直比孔聖堂掛七十二賢還讓人震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