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一旁的流云:……
陛下說錯了,天上的神仙已經下凡了!你抱著的就是。
轉眼到了五月,燕十一動身去長安接十二娘,錦歲為他準備了很多禮物,應該說是為十二娘準備的。
全新的四輪大馬車,床墊加了彈簧,這樣一來長途也不會顛簸。怕只有燕家護衛安全不保證,又派了一支黑羽營隊隨行。
畢竟寒星在長安殺了不少人,肯定會有想報復的。錦歲詔見燕十一,跟他說了說寒星的情況。
燕十一認真地道:「這些事我兄長也有說過,娘娘放心,我一定將十二娘平安帶回來。」
所謂樂極生悲就是錦歲和顧長蕭對五月的感覺,三、四月的春耕順利得讓滿朝官員,都想拍皇帝馬屁,讓他去泰山封禪了。
結果五月雨汛一至,正該搶收夏麥之時,中原發來急訊,暴雨連綿不絕,黃河決堤在即。
滿朝驚駭,黃河決堤過很多次,每一次都造成生靈塗炭。以前這種情況沒決堤之前地方官都不敢上報,生怕上面追責先砍他們的頭平民憤。
但因為閩州的事,倭盜搶了幾個村子都趕緊上報,他們弄不明白新帝的脾氣,生怕上報完了也要砍頭,這才在雨訊期就趕緊上報朝廷。
顧長蕭立即派人去偵察,發現決堤已不可避免,最少會有幾十萬百姓受災。追查修堤官員都得往後,目前以救災火第一要事。
天災時必會有人罵皇帝,果然,長安那邊又開始新一輪遊說,因為陛下遷都影響國運,這是天罰!
這樣的消息由長安傳到災區,人心浮動,一場民變眼看就要發起。
然後這次顧長蕭和錦歲齊心協力,讓天下人看看,新帝和皇后是怎麼治災的?
讓天下百姓都看清楚,新帝跟先帝不同,新國都跟長安也不同。
皇帝選治災欽差是程榆,毫無疑問,程榆是顧長蕭最信任也是最實幹的官員。
同時派出黑羽營協助程榆,百官反對,開始就派出軍隊,會讓百姓恐惶。顧長蕭直接說:「百姓恐惶的從來不是軍隊,而是剝削欺壓他們的軍隊!朕的黑羽營是不同的。」
黑羽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陛下的話,他們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在水災中救助百姓,帶著煤氣燈在深夜轉移災區百姓。
用身體在洪水中組成防線,讓百姓從自己的肩上踏過去……
從開始百姓對軍隊的排斥和恐懼,到後面的信任和尊敬,一場天災讓曾經『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言論,徹底成為歷史。
從此以後,我們的黑羽營既是最忠心的保皇軍,也是百姓的兵。
因為災區轉移及時,讓受災百姓比預期的少,死傷只有幾千人,跟以往黃河決堤死屍遍布的情況完全不同。
而黑羽營在這場開災中死了數百將士,每一個都被封為烈士。他們的遺體和受災而死的百姓一起,在黃河邊立建了一座陵園,紀念這場水患。
一場本應該會成為打擊帝、後,引發民變的天災,反而讓百姓更加信任皇帝。
如果說皇上派的欽差是強力的救援,救了百姓的命。那皇后則是事後的安撫以及引領他們邁向新生活,救了他們的精神和靈魂。
皇后派的是陳芸娘與女子學院的醫護隊,以及格物學院的全體學生。他們帶去了大量物資,這其中也有燕家為首的士族商隊幫忙。
帶去的水泥和鋼鐵成為修復河堤的利器,因為及時改了水的流向,雖然犧牲了處於下游區的三個縣,讓這三個縣完全被淹,但提前轉移了百姓,沒有千萬大規模死傷。
這三個縣朝廷決定改為河渠,重新規劃黃河水流向,三縣百姓全部遷移,朝廷給安家費。皇后給種子、農具、衣物、糧食。
百姓分別遷往西北和東北,也算是分散人口過多的中原,讓百姓人均擁有的土地變多。
長安那邊的人等著在暗地裡挑起民變,結果發現根本挑不起來,甚至他們的反應速度還沒有朝廷治災的速度快。
而在此期間霍子安和寒星配合,又殺了一波意圖巔峰朝綱的逆賊,其中包括不少皇親權貴,長安徹底沒了作亂的底氣。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錦歲連夜讓人從國都送了很多防疫藥物到災區,沒想到第一所公立醫院不是在國都開設的,而是在中原建立的。
錦歲本來想親自去一趟災區安撫百姓,顧長蕭不同意。錦歲便說,災後若有皇親前往,災民會士氣大漲,同時還能鞏固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這個人選跟欽差不同,最好是皇室中人。顧長蕭不讓錦歲去,可別的皇子成員要麼在長安,要麼名望不足。
沒辦法,顧長蕭在長安殺了太多皇親。這個時候最好有個得信任的公主去視察,結果也選不出來。
顧長蕭有點愧疚:「是朕失誤,沒有提撥一個宗親。」應該說他跟宗親的關係太差,之前殺太多了。
錦歲安慰他:「沒事,現在沒有能做這個差事的公主,等咱們的女兒長大就有了。」
女兒還沒影呢,已經肩負重任了。
第241章 十二娘懷孕了
兩人為難之時,凌爺爺來了:「老道去!中原本是老道的家鄉,老道身為皇后的祖父,也算皇親。
剛好道觀生產治時疫的藥,我去正合適。」
錦歲開始不同意,哪能讓阿爺跑這麼遠,災區又不安全。但架不住阿爺固執,甚至很生氣地問錦歲:
「你是覺得阿爺老胳膊老腿不頂用了嗎?咱們前些年還在山裡跟狼和老虎賽跑呢!除非半載身子埋土裡,不然誰也別想阻止我去!」
他說完還孩子氣地拱手胳膊,讓錦歲看他粗壯的大臂:「阿爺我還年輕著呢!」
最終錦歲認輸了,同意由阿爺帶這批藥物和糧食去災區安撫百姓,流雲提議由他保護凌道長,錦歲和顧長蕭立即就答應了。
流雲別有深意地看著凌爺爺,師姐不願修仙要當皇后,那凌道長是不是也懂修仙功法呢?趁此機會一定要打探一下。
凌爺爺是奉皇命去災區的,因為拉了很多物資,燕九看到後以燕家的名義也送了十幾車物資,豎著『燕家捐獻災區』的旗子隨凌爺爺的隊伍一起前往災區。
顧長蕭這個雙簧唱的極好,立即當朝表演燕家,給燕家發了一聲義匾,一時燕地士族、富商有樣學樣,紛紛送糧食、藥材、生活用品跟隨凌爺爺。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皇帝賞義匾,但一路從國都到災區,被圍觀了千里路,這些士族富商都出了名,在民間得到好名聲。
後面效仿的人太多,朝廷不得不派人監管,這些物資誰也不能貪污,全部用於災後重建,有些百姓被遷移到別的州城,也能領到一份豐厚的安家費。
五月初發生水患,五月中旬便搶救完成,頭批欽差程榆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往災區,五月底凌爺爺又以皇家宗親的身份趕來。
這場巨大的天災,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被救援。讓那些想在天災期間挑事的亂黨,還沒計劃周全,災情就結束了。
六月初百姓開始天南地北地遷徙,凌道長留守災區建醫院、重組災後重建。這些滿朝官員和天下百姓,都見識到新帝的辦事速度。
同時還有一個組織也出了名,那就是以陳芸娘為代表,隸屬皇后的女官組織。她們的醫護團隊心細醫術高明,為受災百姓的救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為天熱,災後極易爆發時疫,但因為有她們在,提前預防,竟然頭一次出現大災之後大疫未有爆發。
除此之外,女官還負責發物救濟物資,跟之前賑災的官員不同,她們溫柔心細,並且對救援很熟悉,非常快地協助官員統計人口,按村分配,不論是孤兒還是獨居的老人,都沒有落下。
以前災後最活躍的就是人伢子,這個時候的男女童非常便宜,一袋糧食就能讓人賣兒賣女,典妻鬻子,最慘之時還會有易子而食。
而這次大災卻無一個孩子被賣身為奴,就因為有女官們在,她們沒讓一個人餓死。期間在凌道長的糧食還未送到,大家只能喝稀米粥時。
她們和災民一樣喝稀米粥,這一舉動讓所有災民打心底敬佩女官。同時也知道了女官是皇后所派,跟朝廷派的官員不同,她們不求民不求利,一心為百姓謀福祉。
後來陳芸娘帶著女官離開時,百姓灑淚相送,讓一些地方官看的眼饞無比,這就是民情民意啊!如果他們離開時能有這樣的民情,那對他們的仕途太有幫助了。
六月初災民穩定,主要開始災後重建,還有整修黃河。這兩件事都與錦歲無關,是朝廷要辦的事。
錦歲收到陳芸娘的信,安置一批女醫護會留在災民,隨凌爺爺一起建公立醫院,其她人會回陳芸娘回國都。
她又從自己的私庫取了些銀子,又從空間取了一些特效藥送去給凌爺爺,便安心投入新的工作當中。
她的新工作是和工部研討戰艦,沒錯,這種一聽就不關皇后的事,卻由她這個皇后主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陛下說錯了,天上的神仙已經下凡了!你抱著的就是。
轉眼到了五月,燕十一動身去長安接十二娘,錦歲為他準備了很多禮物,應該說是為十二娘準備的。
全新的四輪大馬車,床墊加了彈簧,這樣一來長途也不會顛簸。怕只有燕家護衛安全不保證,又派了一支黑羽營隊隨行。
畢竟寒星在長安殺了不少人,肯定會有想報復的。錦歲詔見燕十一,跟他說了說寒星的情況。
燕十一認真地道:「這些事我兄長也有說過,娘娘放心,我一定將十二娘平安帶回來。」
所謂樂極生悲就是錦歲和顧長蕭對五月的感覺,三、四月的春耕順利得讓滿朝官員,都想拍皇帝馬屁,讓他去泰山封禪了。
結果五月雨汛一至,正該搶收夏麥之時,中原發來急訊,暴雨連綿不絕,黃河決堤在即。
滿朝驚駭,黃河決堤過很多次,每一次都造成生靈塗炭。以前這種情況沒決堤之前地方官都不敢上報,生怕上面追責先砍他們的頭平民憤。
但因為閩州的事,倭盜搶了幾個村子都趕緊上報,他們弄不明白新帝的脾氣,生怕上報完了也要砍頭,這才在雨訊期就趕緊上報朝廷。
顧長蕭立即派人去偵察,發現決堤已不可避免,最少會有幾十萬百姓受災。追查修堤官員都得往後,目前以救災火第一要事。
天災時必會有人罵皇帝,果然,長安那邊又開始新一輪遊說,因為陛下遷都影響國運,這是天罰!
這樣的消息由長安傳到災區,人心浮動,一場民變眼看就要發起。
然後這次顧長蕭和錦歲齊心協力,讓天下人看看,新帝和皇后是怎麼治災的?
讓天下百姓都看清楚,新帝跟先帝不同,新國都跟長安也不同。
皇帝選治災欽差是程榆,毫無疑問,程榆是顧長蕭最信任也是最實幹的官員。
同時派出黑羽營協助程榆,百官反對,開始就派出軍隊,會讓百姓恐惶。顧長蕭直接說:「百姓恐惶的從來不是軍隊,而是剝削欺壓他們的軍隊!朕的黑羽營是不同的。」
黑羽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陛下的話,他們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在水災中救助百姓,帶著煤氣燈在深夜轉移災區百姓。
用身體在洪水中組成防線,讓百姓從自己的肩上踏過去……
從開始百姓對軍隊的排斥和恐懼,到後面的信任和尊敬,一場天災讓曾經『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言論,徹底成為歷史。
從此以後,我們的黑羽營既是最忠心的保皇軍,也是百姓的兵。
因為災區轉移及時,讓受災百姓比預期的少,死傷只有幾千人,跟以往黃河決堤死屍遍布的情況完全不同。
而黑羽營在這場開災中死了數百將士,每一個都被封為烈士。他們的遺體和受災而死的百姓一起,在黃河邊立建了一座陵園,紀念這場水患。
一場本應該會成為打擊帝、後,引發民變的天災,反而讓百姓更加信任皇帝。
如果說皇上派的欽差是強力的救援,救了百姓的命。那皇后則是事後的安撫以及引領他們邁向新生活,救了他們的精神和靈魂。
皇后派的是陳芸娘與女子學院的醫護隊,以及格物學院的全體學生。他們帶去了大量物資,這其中也有燕家為首的士族商隊幫忙。
帶去的水泥和鋼鐵成為修復河堤的利器,因為及時改了水的流向,雖然犧牲了處於下游區的三個縣,讓這三個縣完全被淹,但提前轉移了百姓,沒有千萬大規模死傷。
這三個縣朝廷決定改為河渠,重新規劃黃河水流向,三縣百姓全部遷移,朝廷給安家費。皇后給種子、農具、衣物、糧食。
百姓分別遷往西北和東北,也算是分散人口過多的中原,讓百姓人均擁有的土地變多。
長安那邊的人等著在暗地裡挑起民變,結果發現根本挑不起來,甚至他們的反應速度還沒有朝廷治災的速度快。
而在此期間霍子安和寒星配合,又殺了一波意圖巔峰朝綱的逆賊,其中包括不少皇親權貴,長安徹底沒了作亂的底氣。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錦歲連夜讓人從國都送了很多防疫藥物到災區,沒想到第一所公立醫院不是在國都開設的,而是在中原建立的。
錦歲本來想親自去一趟災區安撫百姓,顧長蕭不同意。錦歲便說,災後若有皇親前往,災民會士氣大漲,同時還能鞏固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這個人選跟欽差不同,最好是皇室中人。顧長蕭不讓錦歲去,可別的皇子成員要麼在長安,要麼名望不足。
沒辦法,顧長蕭在長安殺了太多皇親。這個時候最好有個得信任的公主去視察,結果也選不出來。
顧長蕭有點愧疚:「是朕失誤,沒有提撥一個宗親。」應該說他跟宗親的關係太差,之前殺太多了。
錦歲安慰他:「沒事,現在沒有能做這個差事的公主,等咱們的女兒長大就有了。」
女兒還沒影呢,已經肩負重任了。
第241章 十二娘懷孕了
兩人為難之時,凌爺爺來了:「老道去!中原本是老道的家鄉,老道身為皇后的祖父,也算皇親。
剛好道觀生產治時疫的藥,我去正合適。」
錦歲開始不同意,哪能讓阿爺跑這麼遠,災區又不安全。但架不住阿爺固執,甚至很生氣地問錦歲:
「你是覺得阿爺老胳膊老腿不頂用了嗎?咱們前些年還在山裡跟狼和老虎賽跑呢!除非半載身子埋土裡,不然誰也別想阻止我去!」
他說完還孩子氣地拱手胳膊,讓錦歲看他粗壯的大臂:「阿爺我還年輕著呢!」
最終錦歲認輸了,同意由阿爺帶這批藥物和糧食去災區安撫百姓,流雲提議由他保護凌道長,錦歲和顧長蕭立即就答應了。
流雲別有深意地看著凌爺爺,師姐不願修仙要當皇后,那凌道長是不是也懂修仙功法呢?趁此機會一定要打探一下。
凌爺爺是奉皇命去災區的,因為拉了很多物資,燕九看到後以燕家的名義也送了十幾車物資,豎著『燕家捐獻災區』的旗子隨凌爺爺的隊伍一起前往災區。
顧長蕭這個雙簧唱的極好,立即當朝表演燕家,給燕家發了一聲義匾,一時燕地士族、富商有樣學樣,紛紛送糧食、藥材、生活用品跟隨凌爺爺。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皇帝賞義匾,但一路從國都到災區,被圍觀了千里路,這些士族富商都出了名,在民間得到好名聲。
後面效仿的人太多,朝廷不得不派人監管,這些物資誰也不能貪污,全部用於災後重建,有些百姓被遷移到別的州城,也能領到一份豐厚的安家費。
五月初發生水患,五月中旬便搶救完成,頭批欽差程榆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往災區,五月底凌爺爺又以皇家宗親的身份趕來。
這場巨大的天災,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被救援。讓那些想在天災期間挑事的亂黨,還沒計劃周全,災情就結束了。
六月初百姓開始天南地北地遷徙,凌道長留守災區建醫院、重組災後重建。這些滿朝官員和天下百姓,都見識到新帝的辦事速度。
同時還有一個組織也出了名,那就是以陳芸娘為代表,隸屬皇后的女官組織。她們的醫護團隊心細醫術高明,為受災百姓的救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為天熱,災後極易爆發時疫,但因為有她們在,提前預防,竟然頭一次出現大災之後大疫未有爆發。
除此之外,女官還負責發物救濟物資,跟之前賑災的官員不同,她們溫柔心細,並且對救援很熟悉,非常快地協助官員統計人口,按村分配,不論是孤兒還是獨居的老人,都沒有落下。
以前災後最活躍的就是人伢子,這個時候的男女童非常便宜,一袋糧食就能讓人賣兒賣女,典妻鬻子,最慘之時還會有易子而食。
而這次大災卻無一個孩子被賣身為奴,就因為有女官們在,她們沒讓一個人餓死。期間在凌道長的糧食還未送到,大家只能喝稀米粥時。
她們和災民一樣喝稀米粥,這一舉動讓所有災民打心底敬佩女官。同時也知道了女官是皇后所派,跟朝廷派的官員不同,她們不求民不求利,一心為百姓謀福祉。
後來陳芸娘帶著女官離開時,百姓灑淚相送,讓一些地方官看的眼饞無比,這就是民情民意啊!如果他們離開時能有這樣的民情,那對他們的仕途太有幫助了。
六月初災民穩定,主要開始災後重建,還有整修黃河。這兩件事都與錦歲無關,是朝廷要辦的事。
錦歲收到陳芸娘的信,安置一批女醫護會留在災民,隨凌爺爺一起建公立醫院,其她人會回陳芸娘回國都。
她又從自己的私庫取了些銀子,又從空間取了一些特效藥送去給凌爺爺,便安心投入新的工作當中。
她的新工作是和工部研討戰艦,沒錯,這種一聽就不關皇后的事,卻由她這個皇后主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