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豐年聽著將士們開心的聲音,就知道前線戰事進行得很順利,眾人都十分滿意。

  而戎人這邊,已經焦頭爛額了。

  「大夏朝那是什麼東西?破壞力那般強,不是說咱們戎人才是天神的子民嗎?為何天神不眷顧我們,反而是那些大夏人,占據了富饒的土地,又擁有了這樣的神兵利器,我們還能贏嗎?」

  戎人王帳士氣低落,各種聲音不斷,塔堅殺了一個又一個動搖軍心的,氣急敗壞之下,竟聽聞妹妹金聖派了使者去見大夏的將軍,頓時各種陰謀論都想出來了。

  大夏這邊,聽聞金聖王派了使者要見大夏這場戰事的統領,眾人下意識將目光看向了趙豐年。

  「趙大人,你看?」

  「彭將軍,你才是將軍,自行做主便是。」

  話是如此,只是,眾人早就將趙豐年當作軍師般的人物,彭將軍想了想,「既是使者,不如召見聽聽怎麼說吧。」

  那人上來後,操著一口不太順暢的話中原話,意思是,金聖願意臣服大夏,但是希望大夏只認她是戎族唯一的王,倘若大夏答應,她可以帶著她的人馬,一起搗毀戎人王庭。

  茲事體大,必須要告知了朝廷,朝廷同意後,他們才能進一步行動,是以,告訴了那人後,便將此事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而京城,自從一道道的捷報傳來之後,滿朝文武都對這場戰役沒有任何懸念,如今聽聞戎人願臣服,主和的一派立馬就勸天元帝答應下來。

  「如此一來,也避免繼續勞民傷財。」

  「可我軍如今形式大好,完全可以一舉踏破戎人王庭,又何需那戎人王女協助?這裡面萬一是敵人的緩兵之計,屆時功虧一簣,豈不可惜?戎人野蠻,不知禮節,遲早叛變,不如悉數剿滅,也免我邊疆不穩。」

  「趙大人畢竟是文人,又過於年輕,還是太過天真仁慈,說什麼要同化戎人,實在是不可取。」

  雙方爭執不休,太子卻站了出來。

  「各位,此戰我軍能贏不假,倘若能用極小的代價贏下來對我朝只有好處沒有壞出,至於擔心戎人再生反叛之心,諸位以為,打贏了就足以嗎?就能安康無事嗎?且看多年前的北地,北定府,被戎人贏去後,戎人可是就太平無事了?據我所知,戎人此後頻頻武力鎮壓,跟北地大夏百姓水火不容,七年前,北地百姓裡應外合,助我大夏士兵打走戎人,焉知戎地被強行打下後,不會是下一個北地?」

  眾人沉默。

  「諸位可曾看過趙侍郎這回送回來的摺子?這帖子倒叫我想起了趙侍郎此前在赴任北定府知府之前所言,想要讓百姓認可自己的身份,就要同化他們,倘若戎地果真能臣服我大夏,按照趙侍郎的意思,鼓勵大夏百姓遷徙戎地定居,讓兩地百姓通婚,建立學堂,學習大夏文字書籍,一代人認定自己是戎人,兩代人,三代、四代人,他們住著跟大夏百姓同樣的屋子,吃著同樣的食物,說著同樣的話,還會認為自己是戎人嗎?」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陛下,想我泱泱大國,自然該有大國的氣概,今日我們拒絕戎地的投降示好,未來其他邊境小國未免不會心生膽怯,便是想要投降的,都會心有顧慮,從而反抗到底。」

  說這話的是國子監祭酒,周立民。

  而北境這邊,眾人接到朝廷的旨意,接受金聖王的投降與交易。

  兩天後,金聖王帶著人來到了鎮北軍大營。

  「我可以帶領我的部屬臣服大夏,幫助你們踏平塔堅的王帳,但是你們得讓我見見那位北地的知府。」

  出乎所有人意料,金聖王竟然會說中原話,只是她想要見齊晟更加讓人疑惑。

  趙豐年跟拓九對視一眼,拓九走上前。

  「你要見我們齊大人?你認識他?」

  金聖王看了眼拓九,「你有戎人的血脈,卻在大夏的官員行列里,你是誰?」

  「我是北地牧縣縣令,你要見的齊大人是我的長官。」

  「那你很幸運,我不認識你的齊大人,但是我聽說過他,他是一位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人,能讓天河水流向沙漠,能叫貧瘠的土壤長出糧食,羊群快樂地吃草,乾枯的古樹掛滿果實。」

  這番很有戎人調調的話一說完,眾人當即就愣住了。

  「你確定,要找的是齊知府?」拓九再次疑惑。

  趙豐年也面露微妙。

  彭昌也樂呵呵地瞧向了趙豐年。

  「自然是齊知府,我問過了,說的就是你們北地的知府,是個不小的官。」

  「你要見我們大人做什麼?」

  說到這裡,金聖王雙目放光,「自然是請他指點迷津,教我如何讓部族的人過上好日子!」

  「哦,那你找錯人了,做下這些事,帶我們北地人過上好日子的,可不是如今的齊大人,雖然齊大人也不錯。」拓九一臉驕傲,「你很有眼光!」

  眼看著話題跑遍,趙豐年咳嗽了一聲,拓九笑眯眯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金聖王,你想要子民過上好日子,大夏也想要戎人過上好日子,這樣大家的日子都好,也不至於紛爭不斷,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目標一致,所以你放心,大夏朝絕對不會不管戎人百姓。」

  「好個俊秀的小哥,你瞧著如此年輕,能做主?」

  孫昭也回過神來了,見狀笑了笑,「趙大人乃此番和談主官之一,自然能做主。」

  趙豐年無奈笑了。

  金聖王答應了。

  而接下來,就是彭將軍跟金聖王的事了。

  半月後,鎮北軍大獲全勝,直接活捉了塔堅。

  塔堅被俘虜的時候還罵罵咧咧。

  「金聖,你好歹是我戎族的王族,竟然伙勾結大夏人,你無恥!」

  金聖也不慣著他。

  「呸,你只知道吃喝享樂,讓兒郎們燒殺搶掠,讓你當王,子民們照樣生活水深火熱之中!阿爸生病之前就說過,跟大夏打架遲早打不過,要帶領族人回大草原深處去定居,放牧為生,你卻違背他的意思,再次跟大夏打架!」

  「那你呢,你投降,你就是叛徒!」

  「我比你們聰明,我要讓大夏人幫我們也過上好日子!」

  趙豐年聽了全程,只覺得這位金聖王倒是十分聰明。

  許是留意到他的目光,金聖王轉頭對上了他的視線。

  「大夏的官,別這樣盯著我,我不喜歡你這樣搜弱的小男人,我喜歡他這樣的。」

  剛好來找趙豐年,卻被指住的拓九,一臉驚恐。

  「我可不喜歡你這樣的!我有喜歡的人了!再說,你個話都說不明白,是『瘦弱』,不是『』搜弱『!」

  「手熱?」

  「瘦弱!」

  趙豐年失笑,這金聖王還真是跟拓九有點像。

  第85章

  「你就是北地的那位知府?」

  這天下午,金聖跑到了趙豐年面前,問了這句話。

  趙豐年想了想,「如果你說的是種田養羊的知府,那我確實是那位知府。」

  只見金聖雙眼奇亮無比,「竟然就是你,你能跟著我去戎地嗎?我不叫你當知府,這樣,你當國師!」

  「首先,如今戎地已經歸屬於大夏了,按照大夏的稱法,是為北戎府,而你作為外姓王,雖然也叫金聖王,卻只有王府,而非王國,王府自然不需要國師,其次,戎族原來信奉國師這一套嗎?」

  趙豐年在紙上記

  了下來。

  金聖不明所以看向了大胖,大胖見怪不怪,「大人在記錄戎地的事,好方便對症下藥治理。」

  「可是,我們沒病,不需要下藥治。」

  「所謂對症,說的是針對你們戎地的情況來發展,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北地適合的,北戎府未必合適,我瞧了你們的情況,無非是草原多,耕種地方少,糧食不足。」

  金聖連連點頭。

  「所以,你們要放大自身的優勢,放牧,就是你們的優勢。」

  「可是,養羊養牛養不活子民。」金聖有些失望。

  「那就養到極致,打出自己的名頭,讓全大夏都知道,北戎府的牛羊是整個大夏最鮮美、品質最好的牛羊肉,你們可以參考北定府,牧牛放羊,做副食品加工,牛肉乾就是個好東西,還有羊毛,紡織羊毛布,可以去北定府走走,跟那邊的紡織廠合作,互通有無。」

  金聖雙眼放光。

  「果然,北地知府就是厲害!果然,我聽你的直接不做附屬國才是對的!」

  對於談判時候,趙豐年說做附屬國是戎地納貢,大夏接受臣服,而歸到大夏版圖就能享受大夏一樣的待遇,起初聽到的眾人都是震驚的,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位金聖王信以為真答應了。

  「因為她是個聰明人,知道哪一種方式對子民更好。」

  趙豐年從來不懷疑金聖對子民的關心。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她有信心帶著整個戎族反抗她的兄長吧,因為她有民心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