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趙豐年微笑,「諧音梗就不要玩了。」
總而言之,北地終於有了第一家學堂——五樹學堂。
平平無奇,卻蘊含著無限的生機。
「不少學子是外縣,甚至是府城送過來的,只能住宿,食宿都在學堂里,好在此前就根據大人的圖紙建了住處,倒是不愁地方安置了,就是麻煩了些,本來定的是半月可休一日,只是考慮到路程,是不是要多增加兩日?」
楊菱去五樹學堂待過一陣子後,帶來了反饋。
「比起其他縣,五樹縣的路不太好走,樹林子也多,就更耽誤功夫了。」趙有志也補上了一句。
五樹縣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個縣樹多,「五」跟「九」在北地都屬於極數,而剛好五樹縣縣衙門口又有五顆老樹,是以才有了這麼一個名字,其實趙有志還真沒說錯,五樹縣
的「五樹」,還就也有個「無數」的意思。
趙青青想了想,「其實,無論是小河縣,還是牧縣,又或者是已經在籌備制油廠的沙沙縣,如今都建了廠房作坊,目前是產量還沒跟上去,只在周圍販賣,但是大人肯定是希望這些廠房在各縣遍地生花,屆時總歸都是要往外運貨的,而那時候,這些縣的路就不夠看了。
這些縣裡,除了沙沙縣地處平坦,又多沙石,路況這才稍微好些,其他縣的路大多不好走,前些日子,幾個縣的大人們圍在一起的時候,也提起過這事,都想問問大人意思,咱們是不是該修一修路了,只是又考慮到,天河計劃是北地大規劃,挖河道那邊是絕對不可少了人手的,而修路也是個大工程,當真一起做起來,怕是要耽誤了天河計劃的工期,所以大家便又都猶豫了。」
趙豐年也不是沒有想過修路,只是趙青青說的沒錯,北地人太少了,一部分去挖河道了,再抽調人修路,怕是百姓家中幹活的人手就要不足,即便是好事,屆時百姓們勞心勞力之下,怕是免不了要起怨恨的。
但是,路又不能不修,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個亘古不變的真理。
「這確實是個事,容我再想想。」
第74章
當天下午,趙豐年就拉著工房的幾位老師傅一起商量修路材料的事了。
「石灰石北地不怎麼見著,倒是粘土跟沙礫不少,大人是想用粘土沙礫混合後鋪路嗎?北地石料不易得,用沙礫確實是個好辦法。」
「是一種新的材料,不過我也不太熟悉,還要等東西找齊了,我們一起試一試才能知道行不行得通。」
趙豐年說的自然就是水泥了,不過他只記得簡單的法子跟材料,至於具體的比例,以及還需要什麼加入什麼進去,都需要工房的匠人們一步步實驗。
很快,府衙上下都知道了趙豐年帶著工房的人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每日早出晚歸,閉門不見,眾人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只聽說是跟修路的材料有關。
終於,一個月後,水泥做好了,得知消息眾人紛紛趕到工房,趙豐年二話不說,直接讓工房的人現場用水泥鋪了一條小道。
眾人看著那軟趴趴的小道,不明所以。
「這還是半成品,得等它幹了,才是路,近來天氣好,等到明天,這條路差不多就成了。」
眾人好奇了沒一會兒就各自散了幹活去了,只等明天再來看看。
等到第二天,王文是第一個發現那路不對勁的。
「這麼平坦光滑,就像是一整塊石板放在這裡似的!」
可大家昨日都是親眼瞧見的,哪裡有什麼石板,昨天還是灰不溜秋的泥漿呢。
楊菱上去走了幾個來回,不住地點頭,「確實跟石板沒什麼兩樣,甚至還要更加平坦,只是不知造價如何?」
旁邊工房的匠人便笑了,「除了石灰石,都是北地隨處可見的東西,比起石料而言,可便宜太多了,而且這些原料經過處理後,是可以直接運到修路的地方去,用的時候再用水調和,往地上鋪平整了就成,不但方便運輸,而且能省不少人力畜力。」
「那確實是好東西!」楊菱讚嘆不已,當即就去見趙豐年,想要把五樹縣那邊的路先修一修。
「五樹縣的路是要修,不管五樹縣,其他縣,包括府城的路,都要好好修一修,只是也要先規劃一番,這樣,你通知下去,讓各縣來開會吧。」
楊菱領命下去。
得知知府大人準備修路,各縣的人也很快就到了府衙,然後見識到了水泥,當然參觀的還是工房那條小道。
何縣丞第一個跳出來說要修路。
「很多商戶都想要我們縣的豐收油,奈何路途遙遠,又都是罈子,不便運輸,倘若修了路,就方便多了,這樣平坦的路,正適合運油罈子呢。」
沙沙縣縣令也是一臉心動,如今他們縣也在準備開制油廠,後面肯定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路肯定是要修好些才好做大生意。
「我們縣有紡織廠,還有牛羊,那我們也要修。」
趙豐年找他們過來當然就是為了解決這事,見他們都沒意見,便把話說下去了,總的意思就是,府衙不日會建水泥廠,屆時從這裡生產水泥原材料,各縣都可以按需購買,自己組織人手鋪路修路,府衙會派工房的人去做顧問。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說什麼,都趕著回去通知下去了。
得知要修路,各縣百姓本能有些抗拒,知道聽說是知府大人下令修的,百姓們瞬間就接受了。
「既然是知府大人的命令,那鐵定沒錯的,就知不知道給多少,不過哪怕就是五文錢,我都願意去。」
「我家人多,去了兩個挖河道,如今家裡也用不上這麼多人幹活,索性去修路,路修好了,往後去縣城去府城趕集都方便。」
不過這回百姓們可是想岔了,縣城裡根本沒召集人幹活,直接招了人成立了官方的修路隊,就開始在各縣城裡先修了起來。
有好奇的百姓進縣城瞧了後,回到村里就開始宣揚。
「那路好啊,只見兩個人把泥漿一樣的東西鋪在路上,又給攤平了,蓋上麥秸,怎麼瞧都不像路,可人家說了,大太陽一曬,第二天就能走了,我一摸那前一日做好的,嘿,你們猜怎麼著,那頭一天還軟趴趴泥漿一樣的東西,竟然變得比石頭還硬了!而且平坦得不像話,一條縫都找不到,都能直接躺上去睡一覺了!」
去縣城的人越來越多,夸路好的人也越來越多,眾人都等著什麼時候路就修到了自家村里。
就在全北地都在風風火火修路的時候,柳小尺回到了北地,帶回了趙豐年想要的牛羊,還有馬匹。
「好樣的!小尺哥!」
柳小尺還要跑商隊,不能在北地久待,阿珠要跟著一起順道回臨縣,走的時候,幾人都戀戀不捨。
「這人走走停停,聚聚散散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咱們能再回趙家村瞧瞧了。」巧娘不禁感嘆。
「等北地這裡生活都好了,阿年能離開了,到時候咱們回趙家村住些時候也行。」
趙豐年聽著爹娘的談話,心裡也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建設好北地。
八月迎來了小麥收穫季,小河縣不負所望,成為了北地產糧大縣,而今年五樹縣吸取了教訓,也緊跟著小河縣,正如趙豐年所說,成為了北地第二個糧倉。
眾人看著漸漸充實的糧倉,感動不已。
而等到九月的大豆收穫期,沙沙縣制油廠的第一批油也流動到了市場上。
就在大家都慶祝著豐收之時,趙豐年卻收到了京城的來信。
太子被關禁閉了。
趙青青見他眉頭緊皺,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消息,聽聞太子被關了禁閉,也是驚訝不已。
「我記得小顧大人曾多次提過,太子殿下是個難得的好儲君。」
「難怪年前就說要有欽差來北地,到如今都沒動靜,只怕是如今京城也不安穩了。」
皇子長大,皇帝年老,總歸繞不開一個奪嫡,不到最後,誰都不知道最後贏家是誰,顧子升說如今朝廷里五皇子的風頭最甚,但是趙豐年在京城那會兒,還沒聽說過五皇子的名頭,可見這些都是猜不到,也摸不準的。
「傅先生曾是太子太傅,你又師從傅先生,可會被五皇子記恨?」
「我如今遠離朝廷,遠離京城,這池水再怎麼攪動也攪動不到我這裡來,我只是擔心,老師一家會成為博弈的棋子。」
上一回收到傅家的信還是兩月前,那時候想必太子還沒被皇帝訓斥關在東宮,不然傅青雲不至於一字未提。
趙豐年想了想,斟酌著寫了信送去京城。
只是他這信才發出去,不過幾日,他就先收到了傅青雲的信。
信中也提到了
太子被關,五皇子勢力擴張,另外,重提了兩家婚約一事。
趙豐年有些怔愣,隨即反應過來,五皇子已經在拉攏傅家了,籌碼就是後位。
只是不等趙豐年想好怎麼回信,北地也出現了新的情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總而言之,北地終於有了第一家學堂——五樹學堂。
平平無奇,卻蘊含著無限的生機。
「不少學子是外縣,甚至是府城送過來的,只能住宿,食宿都在學堂里,好在此前就根據大人的圖紙建了住處,倒是不愁地方安置了,就是麻煩了些,本來定的是半月可休一日,只是考慮到路程,是不是要多增加兩日?」
楊菱去五樹學堂待過一陣子後,帶來了反饋。
「比起其他縣,五樹縣的路不太好走,樹林子也多,就更耽誤功夫了。」趙有志也補上了一句。
五樹縣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個縣樹多,「五」跟「九」在北地都屬於極數,而剛好五樹縣縣衙門口又有五顆老樹,是以才有了這麼一個名字,其實趙有志還真沒說錯,五樹縣
的「五樹」,還就也有個「無數」的意思。
趙青青想了想,「其實,無論是小河縣,還是牧縣,又或者是已經在籌備制油廠的沙沙縣,如今都建了廠房作坊,目前是產量還沒跟上去,只在周圍販賣,但是大人肯定是希望這些廠房在各縣遍地生花,屆時總歸都是要往外運貨的,而那時候,這些縣的路就不夠看了。
這些縣裡,除了沙沙縣地處平坦,又多沙石,路況這才稍微好些,其他縣的路大多不好走,前些日子,幾個縣的大人們圍在一起的時候,也提起過這事,都想問問大人意思,咱們是不是該修一修路了,只是又考慮到,天河計劃是北地大規劃,挖河道那邊是絕對不可少了人手的,而修路也是個大工程,當真一起做起來,怕是要耽誤了天河計劃的工期,所以大家便又都猶豫了。」
趙豐年也不是沒有想過修路,只是趙青青說的沒錯,北地人太少了,一部分去挖河道了,再抽調人修路,怕是百姓家中幹活的人手就要不足,即便是好事,屆時百姓們勞心勞力之下,怕是免不了要起怨恨的。
但是,路又不能不修,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個亘古不變的真理。
「這確實是個事,容我再想想。」
第74章
當天下午,趙豐年就拉著工房的幾位老師傅一起商量修路材料的事了。
「石灰石北地不怎麼見著,倒是粘土跟沙礫不少,大人是想用粘土沙礫混合後鋪路嗎?北地石料不易得,用沙礫確實是個好辦法。」
「是一種新的材料,不過我也不太熟悉,還要等東西找齊了,我們一起試一試才能知道行不行得通。」
趙豐年說的自然就是水泥了,不過他只記得簡單的法子跟材料,至於具體的比例,以及還需要什麼加入什麼進去,都需要工房的匠人們一步步實驗。
很快,府衙上下都知道了趙豐年帶著工房的人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每日早出晚歸,閉門不見,眾人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只聽說是跟修路的材料有關。
終於,一個月後,水泥做好了,得知消息眾人紛紛趕到工房,趙豐年二話不說,直接讓工房的人現場用水泥鋪了一條小道。
眾人看著那軟趴趴的小道,不明所以。
「這還是半成品,得等它幹了,才是路,近來天氣好,等到明天,這條路差不多就成了。」
眾人好奇了沒一會兒就各自散了幹活去了,只等明天再來看看。
等到第二天,王文是第一個發現那路不對勁的。
「這麼平坦光滑,就像是一整塊石板放在這裡似的!」
可大家昨日都是親眼瞧見的,哪裡有什麼石板,昨天還是灰不溜秋的泥漿呢。
楊菱上去走了幾個來回,不住地點頭,「確實跟石板沒什麼兩樣,甚至還要更加平坦,只是不知造價如何?」
旁邊工房的匠人便笑了,「除了石灰石,都是北地隨處可見的東西,比起石料而言,可便宜太多了,而且這些原料經過處理後,是可以直接運到修路的地方去,用的時候再用水調和,往地上鋪平整了就成,不但方便運輸,而且能省不少人力畜力。」
「那確實是好東西!」楊菱讚嘆不已,當即就去見趙豐年,想要把五樹縣那邊的路先修一修。
「五樹縣的路是要修,不管五樹縣,其他縣,包括府城的路,都要好好修一修,只是也要先規劃一番,這樣,你通知下去,讓各縣來開會吧。」
楊菱領命下去。
得知知府大人準備修路,各縣的人也很快就到了府衙,然後見識到了水泥,當然參觀的還是工房那條小道。
何縣丞第一個跳出來說要修路。
「很多商戶都想要我們縣的豐收油,奈何路途遙遠,又都是罈子,不便運輸,倘若修了路,就方便多了,這樣平坦的路,正適合運油罈子呢。」
沙沙縣縣令也是一臉心動,如今他們縣也在準備開制油廠,後面肯定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路肯定是要修好些才好做大生意。
「我們縣有紡織廠,還有牛羊,那我們也要修。」
趙豐年找他們過來當然就是為了解決這事,見他們都沒意見,便把話說下去了,總的意思就是,府衙不日會建水泥廠,屆時從這裡生產水泥原材料,各縣都可以按需購買,自己組織人手鋪路修路,府衙會派工房的人去做顧問。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說什麼,都趕著回去通知下去了。
得知要修路,各縣百姓本能有些抗拒,知道聽說是知府大人下令修的,百姓們瞬間就接受了。
「既然是知府大人的命令,那鐵定沒錯的,就知不知道給多少,不過哪怕就是五文錢,我都願意去。」
「我家人多,去了兩個挖河道,如今家裡也用不上這麼多人幹活,索性去修路,路修好了,往後去縣城去府城趕集都方便。」
不過這回百姓們可是想岔了,縣城裡根本沒召集人幹活,直接招了人成立了官方的修路隊,就開始在各縣城裡先修了起來。
有好奇的百姓進縣城瞧了後,回到村里就開始宣揚。
「那路好啊,只見兩個人把泥漿一樣的東西鋪在路上,又給攤平了,蓋上麥秸,怎麼瞧都不像路,可人家說了,大太陽一曬,第二天就能走了,我一摸那前一日做好的,嘿,你們猜怎麼著,那頭一天還軟趴趴泥漿一樣的東西,竟然變得比石頭還硬了!而且平坦得不像話,一條縫都找不到,都能直接躺上去睡一覺了!」
去縣城的人越來越多,夸路好的人也越來越多,眾人都等著什麼時候路就修到了自家村里。
就在全北地都在風風火火修路的時候,柳小尺回到了北地,帶回了趙豐年想要的牛羊,還有馬匹。
「好樣的!小尺哥!」
柳小尺還要跑商隊,不能在北地久待,阿珠要跟著一起順道回臨縣,走的時候,幾人都戀戀不捨。
「這人走走停停,聚聚散散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咱們能再回趙家村瞧瞧了。」巧娘不禁感嘆。
「等北地這裡生活都好了,阿年能離開了,到時候咱們回趙家村住些時候也行。」
趙豐年聽著爹娘的談話,心裡也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建設好北地。
八月迎來了小麥收穫季,小河縣不負所望,成為了北地產糧大縣,而今年五樹縣吸取了教訓,也緊跟著小河縣,正如趙豐年所說,成為了北地第二個糧倉。
眾人看著漸漸充實的糧倉,感動不已。
而等到九月的大豆收穫期,沙沙縣制油廠的第一批油也流動到了市場上。
就在大家都慶祝著豐收之時,趙豐年卻收到了京城的來信。
太子被關禁閉了。
趙青青見他眉頭緊皺,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消息,聽聞太子被關了禁閉,也是驚訝不已。
「我記得小顧大人曾多次提過,太子殿下是個難得的好儲君。」
「難怪年前就說要有欽差來北地,到如今都沒動靜,只怕是如今京城也不安穩了。」
皇子長大,皇帝年老,總歸繞不開一個奪嫡,不到最後,誰都不知道最後贏家是誰,顧子升說如今朝廷里五皇子的風頭最甚,但是趙豐年在京城那會兒,還沒聽說過五皇子的名頭,可見這些都是猜不到,也摸不準的。
「傅先生曾是太子太傅,你又師從傅先生,可會被五皇子記恨?」
「我如今遠離朝廷,遠離京城,這池水再怎麼攪動也攪動不到我這裡來,我只是擔心,老師一家會成為博弈的棋子。」
上一回收到傅家的信還是兩月前,那時候想必太子還沒被皇帝訓斥關在東宮,不然傅青雲不至於一字未提。
趙豐年想了想,斟酌著寫了信送去京城。
只是他這信才發出去,不過幾日,他就先收到了傅青雲的信。
信中也提到了
太子被關,五皇子勢力擴張,另外,重提了兩家婚約一事。
趙豐年有些怔愣,隨即反應過來,五皇子已經在拉攏傅家了,籌碼就是後位。
只是不等趙豐年想好怎麼回信,北地也出現了新的情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