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霍珣若有所思地點頭,沉默了半日。
之後趕路困頓,便安靜地窩在角落裡睡覺。
馬車因加速而顛簸,霍珣一路都沒有睡好。
只隱約聽到抽泣聲和男人低哄的聲音,他怕看見什麼不該看見的,便一路裝聾作啞,閉著眼睛。
他們中途在驛站里休息了一夜,第二日繼續趕路。
霍令儀比起昨日,似乎更憔悴了些,眼睛有些浮腫,唇色蒼白,精神上倒還好,起碼能與他說話。
霍珣安慰她:「阿姐,你沒事吧?世事無常,你要節哀順變。」
霍令儀淡聲道:「我沒事。我只是不敢相信,這種事怎會發生在她身上,她平素里極難出門,卻在成婚前夕,與父親出遠門登山,還在山上發生意外,總覺得哪兒透出了一種古怪來。」
越少珩沉聲回道:「或有人蓄意為之。」
他像是知道些什麼,霍令儀往他身邊挪近:「誰與她有仇啊?她一個與世無爭的少女,上哪兒結仇家去。」
越少珩回神,安撫地握緊她的手:「未必是仇家,只是有人想讓她消失。」
霍令儀問:「是誰?」
越少珩沉吟片刻後答道:「一個不想讓她出嫁的人。」
霍令儀咂摸他話里的意思,什麼人不想她出嫁,難不成有位高權重者看上了孟玄朗,想取而代之?
可這是聖上賜下的婚事,誰敢碰他,不要命了?
霍令儀想了半日功夫,還是沒對應上人,不由心急:「你別跟我打啞謎了,你查到了什麼?」
越少珩沉聲說道:「她與柳靖在七夕前一日出了一趟遠門,不遠千里來到倉山附近登山,卻意外墜崖,屍骨撿回來時,面目已不可辨,當中蹊蹺眾多,但因為是意外,平陽侯不報案,只上報戶部和禮部,上報戶部是為消戶籍,上報禮部,是因為她與孟玄朗有我皇兄賜的婚約在身。」
霍令儀皺眉思索:「除了出遠門有些奇怪,消戶籍和上報禮部,都在情理之中。」
「是,所以才會覺得一切都順理成章,沒有任何疑點。可如果你知道……」越少珩看了眼睜大眼睛看他的霍珣,餘下的話都斷在了喉嚨里。
這件事,他知道一些,但畢竟事關女子清譽,他不好在霍珣面前多言。
「知道什麼,你別說一半勾起我好奇心,又不說了。」霍令儀焦心不已,搖著他的手臂追問。
越少珩搖頭:「沒什麼,一會你到他府上,仔細觀察柳靖的反應,回來與我說。」
霍令儀坐直了身子:「你不陪我去?」
越少珩摸著她的秀髮,很是無奈道:「我如何露面?我如今帶罪之身,理應留在王府。」
*
馬車進了城,便馬不停蹄來到了平陽侯府。
府門外懸掛著白布經幡。
停靈已經有段時日,頭七已過,棺槨已經下葬。
平陽侯獨女命喪黃泉,聖上體恤他悽苦,便許他休息一段時日。
前些時日,偶有平陽侯的友人登門,今日府門前門可羅雀,只有奴僕在灑掃。
霍令儀與霍珣登門,前來迎客的是侯府管事。
霍令儀與他有過一面之交,想起當初登門,被他拒之門外一事便來氣。
不過今日她不是來與他來討要說法的。
管事面帶笑意上前迎客:「霍小姐,霍公子,什麼風將你們二位吹來了。」
霍令儀說道:「聽說青驪出了事,我特意趕回來為她弔唁。」
眼看著這個管事面露為難,肯定又在想些什麼手段驅趕她離開,霍令儀便沉下臉來:「我與青驪有師生情誼,老師下葬時,我來不及趕回來,如今來弔唁,你要冷血冷情地將我趕走,這便是你們侯府的待客之道?」
「不敢不敢,二位請。」管事見她態度強硬,聲量還不小,他怕惹事,便將他們迎進府內。
府里什麼也沒有,她進來也無妨。
霍令儀跟在他身後往靈堂走去,沿途景致如常,但廊下不掛白簾白燈籠,路上不見紙錢,不見哀色。
明明外界都傳,平陽侯疼愛女兒,怎麼會人走茶涼。
霍令儀問:「你們家主人呢?」
管事垂頭斂眉道:「主人有事外出,不在府里。」
說話間,三人來到了靈堂。
靈堂內布置又無可指摘,梁下垂掛十二道白幡,檀香裊裊,長明燈晝夜不歇。
堂前應置棺之處已經撤走,惟余堂上放著柳青驪的牌位。
二人到堂前弔唁上香,霍令儀看著柳青驪的牌位,默默垂淚。
「青驪,你我相識不過半載,但姐妹情誼不以年歲論長短,你年紀比我小,但你性子穩重,有時我還要與你學習,可惜天妒紅顏,讓你先走了,願你下輩子投個好胎,不求大富大貴,但起碼家庭美滿,又有手足相伴,再嫁個如意郎君,日子順風順遂,安享百年,再入輪迴。」
三拜後上香,她才與霍珣走出靈堂。
管事將她送出門外,霍令儀忽然問道:「你家小姐在何處下葬,我想去她墳前敬杯酒。」
管事怔楞片刻,這位霍小姐怎的總喜歡做些刨根問底,麻煩人的事,有靈堂弔唁了不夠,還非得到人家墓前叨擾。
管事婉拒道:「老爺不喜歡別人打擾小姐,霍小姐您到靈堂前弔唁即可,小姐泉下有知,會收到您的情意的。」
霍令儀又問:「那我可以去她屋子裡看看嗎?」
管事面露難色:「霍小姐,您別難為小人了,讓您進來弔唁,已經是小人唯一能做的事了。」
他不應允,霍令儀也無法擅闖,只能帶著一腔遺憾離去。
上了馬車,越少珩伸手將她扶了進來。
「如何,見著柳靖了嗎?」
霍令儀如實道:「沒有,他不在家,管家說他外出了。」
越少珩不置可否,又問她是要回家還是回莊子,霍令儀卻說要去見孟玄朗一面。
想起這人對孟玄朗頗為在意,霍令儀馬上解釋道:「你別誤會,我只是擔心他是否因青驪之事傷心,想去看看罷了。」
越少珩無奈輕嘆:「我沒那樣小氣。」
霍令儀隨口打趣道:「真不知道是誰求我疼……唔唔。」
越少珩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望著馬車裡那個伸長了耳朵的霍珣,無奈道:「你少說兩句吧。」
霍令儀坐下後,一腳踹在對面的霍珣腿上:「你進來做什麼,不知道避嫌。」
霍珣撇嘴道:「我不走,娘交代了,不許你們單獨待著。」
……
*
三人特意繞道去見了孟玄朗一面。
霍令儀下了馬車,發現他們來的並非綠楊巷,而是西錦巷附近的一處私人宅子。
霍珣去敲門,開門的是一個小廝。
得知是主人舊友,他趕忙進屋內通傳,不多會,穿著麻衣的孟玄朗從後院出現接待他們三人。
孟玄朗將他們三人請入堂屋,親自為他們沏茶,他依舊如故,溫潤平和:「剛喬遷新居,尚未來得及購置新茶,都是些陳茶。」
霍令儀打量起這個宅子,比之綠楊巷狹小的一方庭院,此處的宅子二進二出,庭院更寬敞。
孟玄朗見她到處張望,溫聲解釋道:「想著就要成婚,自然不能讓青驪屈居陋室,便購置下這間稍大的宅子做婚房,買了幾個奴僕婢女伺候,甚至已經請人回去接我母親上京,可惜天意弄人。」
霍令儀垂下眼睛,掩飾住傷懷,不知說些什麼安慰,便一言不發。
越少珩卻出聲問道:「你尚未娶妻,為何披麻?」
孟玄朗解釋道:「雖今生無緣,但在我心中,已經認定青驪為我妻子,她尚未過門,我也不能替她做些什麼,便在後院設了個靈堂,悄悄祭拜。」
越少珩低聲讚許:「倒是個一往情深的。」
孟玄朗苦笑道:「特意選了西錦巷,只因這兒離霍家近,我想著她與令儀關係好,日後還能多走動。」
霍令儀聽完後
再也忍不住,起身離開去尋個僻靜處落淚,越少珩跟著起身追了過去。
他將她攬進懷中,替她擦淚:「誰說自己是個堅強的女子。」
昨夜在驛站的時候,他與她的屋子僅一牆之隔,可以聽到她哭泣的聲音,只是哭了一會又歇了,歇了許久,不知怎的又哭。
他想敲門,但驛站太小,客房又少,他與霍珣擠一間,不好再去尋她。
霍令儀眼睛濕潤,鼻頭泛紅,抽噎著說道:「再堅強的人,碰上生離死別,想哭也是在所難免。更何況,他們二人距離成親只有半月不到,卻遭此厄運,人生最大遺憾便是愛人生死相隔,明明幸福這麼近,觸手可及,卻……」
她說不下去了,埋進他懷裡,掩飾住哭聲。
不知哭了多久才平緩下來,越少珩替她打了井水,擦拭乾淨臉上的淚水。
與孟玄朗匆匆道別,三人商議過後,決定還是回莊子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之後趕路困頓,便安靜地窩在角落裡睡覺。
馬車因加速而顛簸,霍珣一路都沒有睡好。
只隱約聽到抽泣聲和男人低哄的聲音,他怕看見什麼不該看見的,便一路裝聾作啞,閉著眼睛。
他們中途在驛站里休息了一夜,第二日繼續趕路。
霍令儀比起昨日,似乎更憔悴了些,眼睛有些浮腫,唇色蒼白,精神上倒還好,起碼能與他說話。
霍珣安慰她:「阿姐,你沒事吧?世事無常,你要節哀順變。」
霍令儀淡聲道:「我沒事。我只是不敢相信,這種事怎會發生在她身上,她平素里極難出門,卻在成婚前夕,與父親出遠門登山,還在山上發生意外,總覺得哪兒透出了一種古怪來。」
越少珩沉聲回道:「或有人蓄意為之。」
他像是知道些什麼,霍令儀往他身邊挪近:「誰與她有仇啊?她一個與世無爭的少女,上哪兒結仇家去。」
越少珩回神,安撫地握緊她的手:「未必是仇家,只是有人想讓她消失。」
霍令儀問:「是誰?」
越少珩沉吟片刻後答道:「一個不想讓她出嫁的人。」
霍令儀咂摸他話里的意思,什麼人不想她出嫁,難不成有位高權重者看上了孟玄朗,想取而代之?
可這是聖上賜下的婚事,誰敢碰他,不要命了?
霍令儀想了半日功夫,還是沒對應上人,不由心急:「你別跟我打啞謎了,你查到了什麼?」
越少珩沉聲說道:「她與柳靖在七夕前一日出了一趟遠門,不遠千里來到倉山附近登山,卻意外墜崖,屍骨撿回來時,面目已不可辨,當中蹊蹺眾多,但因為是意外,平陽侯不報案,只上報戶部和禮部,上報戶部是為消戶籍,上報禮部,是因為她與孟玄朗有我皇兄賜的婚約在身。」
霍令儀皺眉思索:「除了出遠門有些奇怪,消戶籍和上報禮部,都在情理之中。」
「是,所以才會覺得一切都順理成章,沒有任何疑點。可如果你知道……」越少珩看了眼睜大眼睛看他的霍珣,餘下的話都斷在了喉嚨里。
這件事,他知道一些,但畢竟事關女子清譽,他不好在霍珣面前多言。
「知道什麼,你別說一半勾起我好奇心,又不說了。」霍令儀焦心不已,搖著他的手臂追問。
越少珩搖頭:「沒什麼,一會你到他府上,仔細觀察柳靖的反應,回來與我說。」
霍令儀坐直了身子:「你不陪我去?」
越少珩摸著她的秀髮,很是無奈道:「我如何露面?我如今帶罪之身,理應留在王府。」
*
馬車進了城,便馬不停蹄來到了平陽侯府。
府門外懸掛著白布經幡。
停靈已經有段時日,頭七已過,棺槨已經下葬。
平陽侯獨女命喪黃泉,聖上體恤他悽苦,便許他休息一段時日。
前些時日,偶有平陽侯的友人登門,今日府門前門可羅雀,只有奴僕在灑掃。
霍令儀與霍珣登門,前來迎客的是侯府管事。
霍令儀與他有過一面之交,想起當初登門,被他拒之門外一事便來氣。
不過今日她不是來與他來討要說法的。
管事面帶笑意上前迎客:「霍小姐,霍公子,什麼風將你們二位吹來了。」
霍令儀說道:「聽說青驪出了事,我特意趕回來為她弔唁。」
眼看著這個管事面露為難,肯定又在想些什麼手段驅趕她離開,霍令儀便沉下臉來:「我與青驪有師生情誼,老師下葬時,我來不及趕回來,如今來弔唁,你要冷血冷情地將我趕走,這便是你們侯府的待客之道?」
「不敢不敢,二位請。」管事見她態度強硬,聲量還不小,他怕惹事,便將他們迎進府內。
府里什麼也沒有,她進來也無妨。
霍令儀跟在他身後往靈堂走去,沿途景致如常,但廊下不掛白簾白燈籠,路上不見紙錢,不見哀色。
明明外界都傳,平陽侯疼愛女兒,怎麼會人走茶涼。
霍令儀問:「你們家主人呢?」
管事垂頭斂眉道:「主人有事外出,不在府里。」
說話間,三人來到了靈堂。
靈堂內布置又無可指摘,梁下垂掛十二道白幡,檀香裊裊,長明燈晝夜不歇。
堂前應置棺之處已經撤走,惟余堂上放著柳青驪的牌位。
二人到堂前弔唁上香,霍令儀看著柳青驪的牌位,默默垂淚。
「青驪,你我相識不過半載,但姐妹情誼不以年歲論長短,你年紀比我小,但你性子穩重,有時我還要與你學習,可惜天妒紅顏,讓你先走了,願你下輩子投個好胎,不求大富大貴,但起碼家庭美滿,又有手足相伴,再嫁個如意郎君,日子順風順遂,安享百年,再入輪迴。」
三拜後上香,她才與霍珣走出靈堂。
管事將她送出門外,霍令儀忽然問道:「你家小姐在何處下葬,我想去她墳前敬杯酒。」
管事怔楞片刻,這位霍小姐怎的總喜歡做些刨根問底,麻煩人的事,有靈堂弔唁了不夠,還非得到人家墓前叨擾。
管事婉拒道:「老爺不喜歡別人打擾小姐,霍小姐您到靈堂前弔唁即可,小姐泉下有知,會收到您的情意的。」
霍令儀又問:「那我可以去她屋子裡看看嗎?」
管事面露難色:「霍小姐,您別難為小人了,讓您進來弔唁,已經是小人唯一能做的事了。」
他不應允,霍令儀也無法擅闖,只能帶著一腔遺憾離去。
上了馬車,越少珩伸手將她扶了進來。
「如何,見著柳靖了嗎?」
霍令儀如實道:「沒有,他不在家,管家說他外出了。」
越少珩不置可否,又問她是要回家還是回莊子,霍令儀卻說要去見孟玄朗一面。
想起這人對孟玄朗頗為在意,霍令儀馬上解釋道:「你別誤會,我只是擔心他是否因青驪之事傷心,想去看看罷了。」
越少珩無奈輕嘆:「我沒那樣小氣。」
霍令儀隨口打趣道:「真不知道是誰求我疼……唔唔。」
越少珩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望著馬車裡那個伸長了耳朵的霍珣,無奈道:「你少說兩句吧。」
霍令儀坐下後,一腳踹在對面的霍珣腿上:「你進來做什麼,不知道避嫌。」
霍珣撇嘴道:「我不走,娘交代了,不許你們單獨待著。」
……
*
三人特意繞道去見了孟玄朗一面。
霍令儀下了馬車,發現他們來的並非綠楊巷,而是西錦巷附近的一處私人宅子。
霍珣去敲門,開門的是一個小廝。
得知是主人舊友,他趕忙進屋內通傳,不多會,穿著麻衣的孟玄朗從後院出現接待他們三人。
孟玄朗將他們三人請入堂屋,親自為他們沏茶,他依舊如故,溫潤平和:「剛喬遷新居,尚未來得及購置新茶,都是些陳茶。」
霍令儀打量起這個宅子,比之綠楊巷狹小的一方庭院,此處的宅子二進二出,庭院更寬敞。
孟玄朗見她到處張望,溫聲解釋道:「想著就要成婚,自然不能讓青驪屈居陋室,便購置下這間稍大的宅子做婚房,買了幾個奴僕婢女伺候,甚至已經請人回去接我母親上京,可惜天意弄人。」
霍令儀垂下眼睛,掩飾住傷懷,不知說些什麼安慰,便一言不發。
越少珩卻出聲問道:「你尚未娶妻,為何披麻?」
孟玄朗解釋道:「雖今生無緣,但在我心中,已經認定青驪為我妻子,她尚未過門,我也不能替她做些什麼,便在後院設了個靈堂,悄悄祭拜。」
越少珩低聲讚許:「倒是個一往情深的。」
孟玄朗苦笑道:「特意選了西錦巷,只因這兒離霍家近,我想著她與令儀關係好,日後還能多走動。」
霍令儀聽完後
再也忍不住,起身離開去尋個僻靜處落淚,越少珩跟著起身追了過去。
他將她攬進懷中,替她擦淚:「誰說自己是個堅強的女子。」
昨夜在驛站的時候,他與她的屋子僅一牆之隔,可以聽到她哭泣的聲音,只是哭了一會又歇了,歇了許久,不知怎的又哭。
他想敲門,但驛站太小,客房又少,他與霍珣擠一間,不好再去尋她。
霍令儀眼睛濕潤,鼻頭泛紅,抽噎著說道:「再堅強的人,碰上生離死別,想哭也是在所難免。更何況,他們二人距離成親只有半月不到,卻遭此厄運,人生最大遺憾便是愛人生死相隔,明明幸福這麼近,觸手可及,卻……」
她說不下去了,埋進他懷裡,掩飾住哭聲。
不知哭了多久才平緩下來,越少珩替她打了井水,擦拭乾淨臉上的淚水。
與孟玄朗匆匆道別,三人商議過後,決定還是回莊子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