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她這才後知後覺想起,她好像,忘記了給他行禮送行。
這在宮中,乃是大不敬之罪。
可是如今,卻好像無人在意。
她是因為害羞忘記,而他呢?
是跟她一樣不記得了,還是壓根不在乎?
他那樣事無巨細的一個人,如何也不可能是前者。
他不介意她的失禮,願意包容她的過失,無論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
他甚至,願意給她在那種地方上藥,天子的手,是用來提硃筆、握御刀、安邦定國的,如今卻去為她做那種事。
事實上,從知道他有些喜歡自己之後,她便已經幾次三番在他面前做出越矩之舉。
她同他生氣、拒絕他、在他面前不再自稱‘民女’……可他從頭到尾都未曾表示過不滿,反而總是帶著一股寵溺的眼神看她,好似她只是個未長大的孩子般。
她不怎麼喜歡‘寵’這個字眼,可她卻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皇帝在有意無意將自己滲透到她的身體和精魂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寵愛她。
強勢卻並不急切,步步為營卻又不叫人覺得壓抑,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她的意念為先。
其實,以他的身份,想要將她納了,不過一句話的事兒,而他卻因她的排斥和猶豫,一直在推遲這一進程。
荷回想到這些,一顆心有些發脹,酸澀中帶著些許甜蜜。
若她不是早被暗地裡指給李元淨,又或者,他不是李元淨的父親,那該有多好。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
姚朱最終還是從王太醫那裡尋來了避孕湯,只不過等荷回終於喝上之時,離她和皇帝做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兩日。
她不知這時喝下去還有沒有效果,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好在在她服藥的第二日,她便來了月事,在看到褻褲上那攤發紅的血跡時,她心中一顆大石頭終於放下。
荷回因為要‘養傷’,因此在之後的幾日裡,都留在帳子裡未曾出去,其實,是她自己因為經歷了那事,還未曾想好要如何面對旁人,因此便藉故躲在帳子裡。
等她終於從帳中走出來時,這才發現不對勁。
慶嬪不見了。
雖然人人都說她是因生了病,才不得已回宮,但私底下都在傳,是她不知怎麼得罪了皇帝,這才被厭棄,叫人提前被送回宮去。
有人甚至說,在慶嬪離去的前一|夜,皇帝曾去過她帳中,隨即便聽到慶嬪的哭求聲,待皇帝一走,慶嬪便徹底沒了聲響,翌日便被送回京師。
荷回聽那些宮女嘰嘰喳喳的說話,半晌才反應過來,原來那日害自己的,是慶嬪。
可她為何要害她?難不成,是她已經知曉了自己同皇帝那見不得人的關係?
一想到這個可能,荷回便再次緊張起來,深怕有人同慶嬪一般發現了什麼。
索性觀察了好幾日,也不曾察覺到可疑之人,提起的心又被稍稍放下。
皇帝事忙,那日之後,不曾再來找她,兩人偶然遇見,會當著眾人的面說幾句客套話,除此之外再無交流,仿佛當真只是有些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而只有荷回自己知道,在與皇帝表演彼此生分之時,那日他在自己胸口留下的齒痕還在隱隱作痛。
她太過緊張,以至於不曾注意到李元淨望向自己和皇帝的眼神,與平常有些不一樣。
“淨兒。”安王拍上李元淨的肩膀,“瞧什麼呢。”
“皇叔。”李元淨身子一僵,瞧見是安王,這才回過神來,鬆了口氣,“沒什麼,只是閒著無聊,隨便看看罷了。”
他撒謊的技術著實有些拙劣,安王看著不免笑了,卻也沒拆穿他。
“明日聖駕就要迴鑾,你不好好到處跑著玩兒去,倒在這裡混日子,這圍場還有什麼好看的。”
李元淨勉強笑了笑,沒吭聲。
他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了,若是往年,他根本閒不住,非要每日到外頭去看看,打街走馬,玩兒個盡興才成,畢竟他出宮的機會著實不多。
可他這幾日卻並不想出去,總是神色懨懨的。
追其緣由,不過是慶嬪出事後,姚司司總是用盡各種辦法逼著他去打聽慶嬪被提前送回宮的緣由。
他知道她們兩人關係好,可慶嬪一眼就能看出是得罪了父皇才有如此下場,他一個小輩,去打聽這些做什麼,沒得叫父皇知道,惹他厭煩。
原本他就因為沒處理好幾件朝政,而招致來了父皇的不滿。
上個月有言官在朝堂上再次提出立太子一事,父皇罕見地不曾像從前那般說等明年開春再定,而是直接將提出此事的言官晾在了那裡,奏章
留中不發。
一時間,朝堂上一片譁然,都在猜父皇此舉究竟是何意?畢竟大臣的奏章
不管同意與否,都要批覆下發回來,而留中不發,其中的意味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此事下了朝,掀起的風波也不小,甚至有人傳言,父皇瞧他不堪大用,已經不打算立他當太子。
這話雖然只是少數,且並沒有多少人信,卻還是在他心裡紮下了深深的烙印。
父皇他當真要棄了他嗎?
不可能,他是父皇唯一的兒子,除了他,他還能立誰?
如此這般安慰自己,可內心深處依舊惴惴不安。
正心神不寧間,姚司司還一個勁兒攛掇他去打聽慶嬪的消息,觸父皇的眉頭,他自然心生不滿。
他總感覺,姚司司不再像從前那般善解人意,身上好似藏著什麼目的似的。
想散散心,一轉眼卻碰見皇帝和沈荷回在說話。
雖然周圍還有不少人,且他們兩人不過彼此寒暄幾句,說完便沒再搭腔,非但如此,彼此更是連給對方一個眼神都無,瞧起來關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不知怎麼的,他心裡就是覺得奇怪。
這正常嗎?
答案是正常的,他們瞧起來,就是尋常長輩同晚輩的關係,每一句話一個眼神,都天衣無縫,叫人無可指摘。
可李元淨眼前偏偏就開始浮現出那一日,他的父皇將沈荷回帶回來的場景。
兩人同乘一騎,彼此挨得那樣近,皇帝的手甚至都落在了沈荷回的腰間,而她恍若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半點排斥的意思都沒有。
雖然知道
事出有因,但如今想起來,他們當時也著實太過親密。
而如今,他們又太過陌生。
好似那日的那一幕,只是他的錯覺,從未發生過似的。
沈荷回他了解,一直是那般謹慎守禮的模樣,如此做派不稀奇。
他的父親,當今聖上,面對他曾經救過的姑娘,寒暄過後,竟連一個眼神都沒落到她身上過。
這太正常,反而透出幾絲詭異來。
有時候,對有些人來說,越是表面忽視,心中便是越在意。
然而,這終究只不過是他腦海中一瞬間的錯覺罷了。
他是這些日子煩心事太多,才會這般膽大包天,竟下意識將自己的父親同祖母要他娶的姑娘聯繫起來,覺得他們私下有何不可告人的關係。
李元淨抬手,輕輕錘了錘自己的腦門,對安王道:“明日就該啟程,侄兒哪裡還能亂跑。”
安王頷首,“說的是。”
轉頭卻又看了看那邊,道:“沈姑娘同之前比,好似有些變了樣?”
“如何變了?”他最近對沈荷回好似比往日留意許多,他有些懷疑是他身上屬於男人的劣根性開始顯現,她越是不在意他,他便越想將目光落在她身上。
明明從前她追著她跑時,他半點不在乎她,非但如此,還很是厭惡。
安王想了想,道:“變得更嬌媚了些,身上有了婦人的韻味,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已然成親。”
他蹙眉,湊過來,小心問道:“你告訴皇叔,你們私下有沒有……”
“自然沒有!”李元淨耳朵漲得通紅,回答得斬釘截鐵。
他心裡有些不喜歡安王這般說沈荷回,可是目光遠遠再度落到她身上,卻發覺,她好似當真如安王所說的那般,眉眼間忽然添了許多媚態,那是從身體裡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味道,好似一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被人灌了水,悄無聲息地綻放開來。
他不知道那是否屬於婦人的韻味,但他確實能明顯感覺到。
沈荷回,她同從前不一樣了。
若不是安王特意提醒他,他還不一定會注意到。
安王聽見他的回答,笑道:“是嗎?”
隨即眼底帶著玩味,拍了拍李元淨的肩膀,“看來是你小子有福氣啊。”
李元淨總覺得他這話怪怪的,可究竟哪裡怪,又一時說不上來,只能岔開話題。
-
翌日一大早,聖駕便按原路返回京城,一路上,眾人顯然都比來時要疲憊些許,於是大部分時間,他們都用來在馬車上休息,除了到各地行宮,甚少會下來走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在宮中,乃是大不敬之罪。
可是如今,卻好像無人在意。
她是因為害羞忘記,而他呢?
是跟她一樣不記得了,還是壓根不在乎?
他那樣事無巨細的一個人,如何也不可能是前者。
他不介意她的失禮,願意包容她的過失,無論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
他甚至,願意給她在那種地方上藥,天子的手,是用來提硃筆、握御刀、安邦定國的,如今卻去為她做那種事。
事實上,從知道他有些喜歡自己之後,她便已經幾次三番在他面前做出越矩之舉。
她同他生氣、拒絕他、在他面前不再自稱‘民女’……可他從頭到尾都未曾表示過不滿,反而總是帶著一股寵溺的眼神看她,好似她只是個未長大的孩子般。
她不怎麼喜歡‘寵’這個字眼,可她卻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皇帝在有意無意將自己滲透到她的身體和精魂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寵愛她。
強勢卻並不急切,步步為營卻又不叫人覺得壓抑,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她的意念為先。
其實,以他的身份,想要將她納了,不過一句話的事兒,而他卻因她的排斥和猶豫,一直在推遲這一進程。
荷回想到這些,一顆心有些發脹,酸澀中帶著些許甜蜜。
若她不是早被暗地裡指給李元淨,又或者,他不是李元淨的父親,那該有多好。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
姚朱最終還是從王太醫那裡尋來了避孕湯,只不過等荷回終於喝上之時,離她和皇帝做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兩日。
她不知這時喝下去還有沒有效果,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好在在她服藥的第二日,她便來了月事,在看到褻褲上那攤發紅的血跡時,她心中一顆大石頭終於放下。
荷回因為要‘養傷’,因此在之後的幾日裡,都留在帳子裡未曾出去,其實,是她自己因為經歷了那事,還未曾想好要如何面對旁人,因此便藉故躲在帳子裡。
等她終於從帳中走出來時,這才發現不對勁。
慶嬪不見了。
雖然人人都說她是因生了病,才不得已回宮,但私底下都在傳,是她不知怎麼得罪了皇帝,這才被厭棄,叫人提前被送回宮去。
有人甚至說,在慶嬪離去的前一|夜,皇帝曾去過她帳中,隨即便聽到慶嬪的哭求聲,待皇帝一走,慶嬪便徹底沒了聲響,翌日便被送回京師。
荷回聽那些宮女嘰嘰喳喳的說話,半晌才反應過來,原來那日害自己的,是慶嬪。
可她為何要害她?難不成,是她已經知曉了自己同皇帝那見不得人的關係?
一想到這個可能,荷回便再次緊張起來,深怕有人同慶嬪一般發現了什麼。
索性觀察了好幾日,也不曾察覺到可疑之人,提起的心又被稍稍放下。
皇帝事忙,那日之後,不曾再來找她,兩人偶然遇見,會當著眾人的面說幾句客套話,除此之外再無交流,仿佛當真只是有些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而只有荷回自己知道,在與皇帝表演彼此生分之時,那日他在自己胸口留下的齒痕還在隱隱作痛。
她太過緊張,以至於不曾注意到李元淨望向自己和皇帝的眼神,與平常有些不一樣。
“淨兒。”安王拍上李元淨的肩膀,“瞧什麼呢。”
“皇叔。”李元淨身子一僵,瞧見是安王,這才回過神來,鬆了口氣,“沒什麼,只是閒著無聊,隨便看看罷了。”
他撒謊的技術著實有些拙劣,安王看著不免笑了,卻也沒拆穿他。
“明日聖駕就要迴鑾,你不好好到處跑著玩兒去,倒在這裡混日子,這圍場還有什麼好看的。”
李元淨勉強笑了笑,沒吭聲。
他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了,若是往年,他根本閒不住,非要每日到外頭去看看,打街走馬,玩兒個盡興才成,畢竟他出宮的機會著實不多。
可他這幾日卻並不想出去,總是神色懨懨的。
追其緣由,不過是慶嬪出事後,姚司司總是用盡各種辦法逼著他去打聽慶嬪被提前送回宮的緣由。
他知道她們兩人關係好,可慶嬪一眼就能看出是得罪了父皇才有如此下場,他一個小輩,去打聽這些做什麼,沒得叫父皇知道,惹他厭煩。
原本他就因為沒處理好幾件朝政,而招致來了父皇的不滿。
上個月有言官在朝堂上再次提出立太子一事,父皇罕見地不曾像從前那般說等明年開春再定,而是直接將提出此事的言官晾在了那裡,奏章
留中不發。
一時間,朝堂上一片譁然,都在猜父皇此舉究竟是何意?畢竟大臣的奏章
不管同意與否,都要批覆下發回來,而留中不發,其中的意味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此事下了朝,掀起的風波也不小,甚至有人傳言,父皇瞧他不堪大用,已經不打算立他當太子。
這話雖然只是少數,且並沒有多少人信,卻還是在他心裡紮下了深深的烙印。
父皇他當真要棄了他嗎?
不可能,他是父皇唯一的兒子,除了他,他還能立誰?
如此這般安慰自己,可內心深處依舊惴惴不安。
正心神不寧間,姚司司還一個勁兒攛掇他去打聽慶嬪的消息,觸父皇的眉頭,他自然心生不滿。
他總感覺,姚司司不再像從前那般善解人意,身上好似藏著什麼目的似的。
想散散心,一轉眼卻碰見皇帝和沈荷回在說話。
雖然周圍還有不少人,且他們兩人不過彼此寒暄幾句,說完便沒再搭腔,非但如此,彼此更是連給對方一個眼神都無,瞧起來關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不知怎麼的,他心裡就是覺得奇怪。
這正常嗎?
答案是正常的,他們瞧起來,就是尋常長輩同晚輩的關係,每一句話一個眼神,都天衣無縫,叫人無可指摘。
可李元淨眼前偏偏就開始浮現出那一日,他的父皇將沈荷回帶回來的場景。
兩人同乘一騎,彼此挨得那樣近,皇帝的手甚至都落在了沈荷回的腰間,而她恍若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半點排斥的意思都沒有。
雖然知道
事出有因,但如今想起來,他們當時也著實太過親密。
而如今,他們又太過陌生。
好似那日的那一幕,只是他的錯覺,從未發生過似的。
沈荷回他了解,一直是那般謹慎守禮的模樣,如此做派不稀奇。
他的父親,當今聖上,面對他曾經救過的姑娘,寒暄過後,竟連一個眼神都沒落到她身上過。
這太正常,反而透出幾絲詭異來。
有時候,對有些人來說,越是表面忽視,心中便是越在意。
然而,這終究只不過是他腦海中一瞬間的錯覺罷了。
他是這些日子煩心事太多,才會這般膽大包天,竟下意識將自己的父親同祖母要他娶的姑娘聯繫起來,覺得他們私下有何不可告人的關係。
李元淨抬手,輕輕錘了錘自己的腦門,對安王道:“明日就該啟程,侄兒哪裡還能亂跑。”
安王頷首,“說的是。”
轉頭卻又看了看那邊,道:“沈姑娘同之前比,好似有些變了樣?”
“如何變了?”他最近對沈荷回好似比往日留意許多,他有些懷疑是他身上屬於男人的劣根性開始顯現,她越是不在意他,他便越想將目光落在她身上。
明明從前她追著她跑時,他半點不在乎她,非但如此,還很是厭惡。
安王想了想,道:“變得更嬌媚了些,身上有了婦人的韻味,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已然成親。”
他蹙眉,湊過來,小心問道:“你告訴皇叔,你們私下有沒有……”
“自然沒有!”李元淨耳朵漲得通紅,回答得斬釘截鐵。
他心裡有些不喜歡安王這般說沈荷回,可是目光遠遠再度落到她身上,卻發覺,她好似當真如安王所說的那般,眉眼間忽然添了許多媚態,那是從身體裡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味道,好似一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被人灌了水,悄無聲息地綻放開來。
他不知道那是否屬於婦人的韻味,但他確實能明顯感覺到。
沈荷回,她同從前不一樣了。
若不是安王特意提醒他,他還不一定會注意到。
安王聽見他的回答,笑道:“是嗎?”
隨即眼底帶著玩味,拍了拍李元淨的肩膀,“看來是你小子有福氣啊。”
李元淨總覺得他這話怪怪的,可究竟哪裡怪,又一時說不上來,只能岔開話題。
-
翌日一大早,聖駕便按原路返回京城,一路上,眾人顯然都比來時要疲憊些許,於是大部分時間,他們都用來在馬車上休息,除了到各地行宮,甚少會下來走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