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不由多問幾句。
「其實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洪秀秀放下筷子,「手裡有些閒錢,想要回饋社會,但是簡單地捐錢捐物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趙處長點頭表示理解,「確實如此。一次性的物質幫助效果有限。」
「那依您看,應該如何做才更有意義呢?」洪秀秀真誠地請教。
趙處長思索片刻,「就我們目前在推行的那個項目,主要是給一些需要的人提供機會,和綠燈。
或者是扶持本地的助農創業者,讓他們能自己';造血';,而不只是靠輸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吧。」倒是和她的想法不謀而合。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
周安以為自己媽會立馬回京都,後面發現並沒有,洪秀秀在她房子住了下來,並且有長久住下的打算。
接下來的時間,洪秀秀跑了好多個地方。
見了很多人。
還又去周安工作的地方,讓趙處長引薦,接觸了一些人。
洪秀秀第一筆投資,決定就在本市。
在政府相關單位的推動下,投資一家家政服務學院:針對女性勞動力,培訓月嫂,老年護理員,開荒保潔,保姆這些技能。
洪秀秀也是做了相關調研才選擇這個。
就他們本市而言,月嫂月薪已達5000-8000元,持證上崗率不足30%,專業化培訓可搶占中高端市場。
還有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員缺口超5萬人,未來民政部門可以優先推薦就業。
同時洪秀秀還查了很多同類型的項目成功案例。
就比如說某地陽光大姐,迄今為止已經培訓超過十二萬人,之前新聞中被上面考察點讚。
培訓不收費,包就業但工資10%返捐培訓慈善基金,直到還清學費為止。
這也好讓這個項目能夠運行下去。
培訓的人員,有相關部門推薦,前期就選一些家庭比較困難的家庭婦女。
前期需要投入的錢就有要一百五十萬,洪秀秀這個項目投了三百萬,剩下的錢做備用金,支撐前期項目運行下去。
項目直接對接失業婦女,困難家庭群體,符合「重點群體就業幫扶」要求,政府有動力將其包裝為政績工程。
這種好事,前期錢不要國家出,私人捐贈,如果推廣得到能解決不少人的就業問題。
影響多個家庭。
也符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政策方向。
相關單位立馬積極配合洪秀秀。
另外還牽頭幫洪秀秀聯繫了本省一些連鎖的家政和中介機構。
用人單位說了,只要符合她們的用工標準,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可以直接上工,大量急缺。
洪秀秀很快的租了適合培訓的場地。
重金挖了一些專業做了很多年的從業者,還有一些相關培訓導師。
編寫採購教材,先給老師們系統的培訓。
還招聘了一些普通的日常運營的工作人員。
從這些人中選拔了一些人,做教學設備,辦公用品,水電費,人員工資等的採購和財務工作。
萬事俱備,通過相關單位的宣傳,學員們也就位了。
洪秀秀並不是什麼人都要,參考一些大廠的入職篩選模式,試訓淘汰制過濾一些消極人員,她做的就是先一起基礎培訓幾天,然後分班學習適合的工作。
如果有好吃懶做,偷奸耍滑,身體這疼那癢的人,這類人也會在第一輪篩查後退回。
除了洪秀秀前期投入的錢,後續學員學費返還後,所有賺的錢都用來維繫這個培訓學校的日常運營。
按照她的規劃,應該只要兩年左右,就能實現資金自循環,到時候可轉型為混合所有制企業讓政府參股。
她完全的退出。
第279章 沒那麼有負擔的起飛
趙國強走進辦公室,把公文包放在桌上。
他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樑。
最近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太不真實了。
周安是他老朋友的學生,一個系統,朋友拜託他提點一二。
小伙子工作認真,為人處世也周到得體。
趙國強越相處越喜歡,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想把周安介紹給自家女兒趙硯秋。
女兒一心撲在學習上,對個人問題毫不上心,這讓他們夫妻有點著急。
他盤算著,周安年輕,長得不錯,人看著也很上進,雖然比女兒小三歲,但不是說女大三抱金磚嗎?
他就一個女兒,女兒的性格又是不喜人情世故的,所以他不打算讓女兒高嫁,最好是嫁一個他能震懾的住的。
最好需要他家的幫助,不如他家的。
他打聽了周安的情況,有姐姐有弟弟,父親去世就一個母親。
名下是有兩套房子,一套是爺爺那邊繼承過來的,一套是拆遷分的。
多子女家庭,這些是他大概率是能從家裡拿到的大頭資源了。
學歷不如女兒,家庭不如自己家,個人條件又不是特別差,很符合他對未來女婿的期望。
更重要的是,他和周安兩人都在一個系統工作,將來也好有個照應,退休自己不讓自己的人脈資源沒人繼承。
於是就有了那個飯局,原本只是想讓兩個年輕人見個面,互相了解一下。
具體能不能成也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
趙國強沒想到,周安的母親洪秀秀,會給他帶來這麼大的驚喜。
很多企業家也會做慈善,捐錢捐物。
抵稅博名聲,沒有像洪秀秀這樣,她好像真的想改變一些事。
像她說的,想幫助更多人,不是提供物品,而是長久的幫助。
她先是拿了三百萬投資家政培訓學校。
後面和她女兒聊天,知道女兒參與的項目的最終目的,又捐了100萬給他們目前在研究的科研項目。
不僅僅如此,她參加了一些創業大會,投了很多項目的天使輪。
她只要覺得不錯的項目,她就會投錢。
投的項目五花八門,既有果農,茶山。
還有小零食,服裝針織工藝品。
寵物糧食,貓砂。
還有一些沒有實體的網站,遊戲,網際網路。
這屬於投資,說不定就會有項目給她帶來回報。
一些有錢人都會做投資。
只覺得她閒錢比較多。
她慈善也沒停,和家政培訓機構一樣,有出不入的那種慈善事業。
做家政培訓機構的同時,她幫助了本地的一些流浪貓狗救助站。
帶頭捐錢,捐物,呼籲其他人一起救助。
他們系統內有困難家庭子女高校入學資助項目,由團省委聯合教育廳,民政廳審核學生信息,資助人可通過此類項目定向獲取學生名單,洪秀秀知道後,她名下的慈善基金會和他們對接,二次核實,基本上包攬了他們市,所有困難家庭的女孩子高校上學的機會。
他媳婦在省委工作,這件事兩人聯繫的比較多,洪秀秀和自己媳婦說,一些相對偏遠貧窮的地區更覺得有限的資源用於男孩的教育比較好,男孩才是根本。
雖然這些女孩子們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但是一些女孩子的家長會覺得貸款還要還,花費太高,還完貸款結婚別人家的人了。
就像投資,一些家長會覺得會虧本。
認為女孩遲早要嫁人,讀書用處不大。
她資助的錢不需要償還。
她說:她們能考上大學真的很不容易。
雞窩裡飛出的金鳳凰,她希望她們能沒那麼重的負擔起飛。
他媳婦回來感慨很多,覺得洪秀秀真的是有大愛。
她自己有兒有女,以為會重男輕女,但是表現出來的一點都不。
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同為女性的人撐傘。
「老趙呀,這周末,周安約你閨女去看電影。你說要不要算了吧,別讓硯秋去了。」陳麗華滿臉糾結的和自己丈夫說。
趙國強心裡有些不安。
周安媽媽太有錢了,她錢多的好像源源不斷花不完一樣。這和他之前預想的差距太大了。
「先別摻和了,讓兩個孩子自己接觸吧。」
話是這樣說,趙國強沒忍住,還是找個機會,準備問問周安。
問的是他媽媽的情況。
說了他媽媽最近做的事。
「你媽媽真的是有大愛的人,不過周安,你家很有錢嗎?」
周安點頭,他媽做這些事,也簡單和他說了,他最近和趙妍秋約會了幾次,兩人對對方的感覺都挺好的,想到對方可能是自己未來老丈人,他覺得一些話還是提前說明白比較好。
「趙叔叔,我媽媽很有錢,不過我媽媽的錢是我媽媽的,和我關係不大,金錢上面我媽大概率不會給予我們姐弟三人什麼。」
趙國強面露不解,不理解周安此話怎講。
「我家和一些傳統家庭不一樣,對於我媽媽的生意,錢,房子,都是屬於我媽媽自己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其實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洪秀秀放下筷子,「手裡有些閒錢,想要回饋社會,但是簡單地捐錢捐物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趙處長點頭表示理解,「確實如此。一次性的物質幫助效果有限。」
「那依您看,應該如何做才更有意義呢?」洪秀秀真誠地請教。
趙處長思索片刻,「就我們目前在推行的那個項目,主要是給一些需要的人提供機會,和綠燈。
或者是扶持本地的助農創業者,讓他們能自己';造血';,而不只是靠輸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吧。」倒是和她的想法不謀而合。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
周安以為自己媽會立馬回京都,後面發現並沒有,洪秀秀在她房子住了下來,並且有長久住下的打算。
接下來的時間,洪秀秀跑了好多個地方。
見了很多人。
還又去周安工作的地方,讓趙處長引薦,接觸了一些人。
洪秀秀第一筆投資,決定就在本市。
在政府相關單位的推動下,投資一家家政服務學院:針對女性勞動力,培訓月嫂,老年護理員,開荒保潔,保姆這些技能。
洪秀秀也是做了相關調研才選擇這個。
就他們本市而言,月嫂月薪已達5000-8000元,持證上崗率不足30%,專業化培訓可搶占中高端市場。
還有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員缺口超5萬人,未來民政部門可以優先推薦就業。
同時洪秀秀還查了很多同類型的項目成功案例。
就比如說某地陽光大姐,迄今為止已經培訓超過十二萬人,之前新聞中被上面考察點讚。
培訓不收費,包就業但工資10%返捐培訓慈善基金,直到還清學費為止。
這也好讓這個項目能夠運行下去。
培訓的人員,有相關部門推薦,前期就選一些家庭比較困難的家庭婦女。
前期需要投入的錢就有要一百五十萬,洪秀秀這個項目投了三百萬,剩下的錢做備用金,支撐前期項目運行下去。
項目直接對接失業婦女,困難家庭群體,符合「重點群體就業幫扶」要求,政府有動力將其包裝為政績工程。
這種好事,前期錢不要國家出,私人捐贈,如果推廣得到能解決不少人的就業問題。
影響多個家庭。
也符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政策方向。
相關單位立馬積極配合洪秀秀。
另外還牽頭幫洪秀秀聯繫了本省一些連鎖的家政和中介機構。
用人單位說了,只要符合她們的用工標準,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可以直接上工,大量急缺。
洪秀秀很快的租了適合培訓的場地。
重金挖了一些專業做了很多年的從業者,還有一些相關培訓導師。
編寫採購教材,先給老師們系統的培訓。
還招聘了一些普通的日常運營的工作人員。
從這些人中選拔了一些人,做教學設備,辦公用品,水電費,人員工資等的採購和財務工作。
萬事俱備,通過相關單位的宣傳,學員們也就位了。
洪秀秀並不是什麼人都要,參考一些大廠的入職篩選模式,試訓淘汰制過濾一些消極人員,她做的就是先一起基礎培訓幾天,然後分班學習適合的工作。
如果有好吃懶做,偷奸耍滑,身體這疼那癢的人,這類人也會在第一輪篩查後退回。
除了洪秀秀前期投入的錢,後續學員學費返還後,所有賺的錢都用來維繫這個培訓學校的日常運營。
按照她的規劃,應該只要兩年左右,就能實現資金自循環,到時候可轉型為混合所有制企業讓政府參股。
她完全的退出。
第279章 沒那麼有負擔的起飛
趙國強走進辦公室,把公文包放在桌上。
他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樑。
最近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太不真實了。
周安是他老朋友的學生,一個系統,朋友拜託他提點一二。
小伙子工作認真,為人處世也周到得體。
趙國強越相處越喜歡,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想把周安介紹給自家女兒趙硯秋。
女兒一心撲在學習上,對個人問題毫不上心,這讓他們夫妻有點著急。
他盤算著,周安年輕,長得不錯,人看著也很上進,雖然比女兒小三歲,但不是說女大三抱金磚嗎?
他就一個女兒,女兒的性格又是不喜人情世故的,所以他不打算讓女兒高嫁,最好是嫁一個他能震懾的住的。
最好需要他家的幫助,不如他家的。
他打聽了周安的情況,有姐姐有弟弟,父親去世就一個母親。
名下是有兩套房子,一套是爺爺那邊繼承過來的,一套是拆遷分的。
多子女家庭,這些是他大概率是能從家裡拿到的大頭資源了。
學歷不如女兒,家庭不如自己家,個人條件又不是特別差,很符合他對未來女婿的期望。
更重要的是,他和周安兩人都在一個系統工作,將來也好有個照應,退休自己不讓自己的人脈資源沒人繼承。
於是就有了那個飯局,原本只是想讓兩個年輕人見個面,互相了解一下。
具體能不能成也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
趙國強沒想到,周安的母親洪秀秀,會給他帶來這麼大的驚喜。
很多企業家也會做慈善,捐錢捐物。
抵稅博名聲,沒有像洪秀秀這樣,她好像真的想改變一些事。
像她說的,想幫助更多人,不是提供物品,而是長久的幫助。
她先是拿了三百萬投資家政培訓學校。
後面和她女兒聊天,知道女兒參與的項目的最終目的,又捐了100萬給他們目前在研究的科研項目。
不僅僅如此,她參加了一些創業大會,投了很多項目的天使輪。
她只要覺得不錯的項目,她就會投錢。
投的項目五花八門,既有果農,茶山。
還有小零食,服裝針織工藝品。
寵物糧食,貓砂。
還有一些沒有實體的網站,遊戲,網際網路。
這屬於投資,說不定就會有項目給她帶來回報。
一些有錢人都會做投資。
只覺得她閒錢比較多。
她慈善也沒停,和家政培訓機構一樣,有出不入的那種慈善事業。
做家政培訓機構的同時,她幫助了本地的一些流浪貓狗救助站。
帶頭捐錢,捐物,呼籲其他人一起救助。
他們系統內有困難家庭子女高校入學資助項目,由團省委聯合教育廳,民政廳審核學生信息,資助人可通過此類項目定向獲取學生名單,洪秀秀知道後,她名下的慈善基金會和他們對接,二次核實,基本上包攬了他們市,所有困難家庭的女孩子高校上學的機會。
他媳婦在省委工作,這件事兩人聯繫的比較多,洪秀秀和自己媳婦說,一些相對偏遠貧窮的地區更覺得有限的資源用於男孩的教育比較好,男孩才是根本。
雖然這些女孩子們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但是一些女孩子的家長會覺得貸款還要還,花費太高,還完貸款結婚別人家的人了。
就像投資,一些家長會覺得會虧本。
認為女孩遲早要嫁人,讀書用處不大。
她資助的錢不需要償還。
她說:她們能考上大學真的很不容易。
雞窩裡飛出的金鳳凰,她希望她們能沒那麼重的負擔起飛。
他媳婦回來感慨很多,覺得洪秀秀真的是有大愛。
她自己有兒有女,以為會重男輕女,但是表現出來的一點都不。
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同為女性的人撐傘。
「老趙呀,這周末,周安約你閨女去看電影。你說要不要算了吧,別讓硯秋去了。」陳麗華滿臉糾結的和自己丈夫說。
趙國強心裡有些不安。
周安媽媽太有錢了,她錢多的好像源源不斷花不完一樣。這和他之前預想的差距太大了。
「先別摻和了,讓兩個孩子自己接觸吧。」
話是這樣說,趙國強沒忍住,還是找個機會,準備問問周安。
問的是他媽媽的情況。
說了他媽媽最近做的事。
「你媽媽真的是有大愛的人,不過周安,你家很有錢嗎?」
周安點頭,他媽做這些事,也簡單和他說了,他最近和趙妍秋約會了幾次,兩人對對方的感覺都挺好的,想到對方可能是自己未來老丈人,他覺得一些話還是提前說明白比較好。
「趙叔叔,我媽媽很有錢,不過我媽媽的錢是我媽媽的,和我關係不大,金錢上面我媽大概率不會給予我們姐弟三人什麼。」
趙國強面露不解,不理解周安此話怎講。
「我家和一些傳統家庭不一樣,對於我媽媽的生意,錢,房子,都是屬於我媽媽自己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