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剛寺里遇上的,我見他可憐,就順手照看一下。」甘采兒回道。
「我看這孩子身上衣品不俗,別是哪家走丟的小公子吧?」韋夫人上下打量著。
甘采兒默默回頭,看了眼她精心打扮的杜恪。她都已經將杜恪身上衣服扯成碎布條,還拿泥灰滾了幾遍......就這,韋夫人還能看出衣品不俗來?早知道這樣,就該讓小紅去偷件破舊的僧衣。
「是嗎?呵呵,還是韋夫人眼力好,我倒沒瞧出來。既是如此,一會到了城裡,我便送他去京兆府,讓他也能早些歸家。」
「正該如此。」韋夫人點頭,「不過,也不急在一時。寺里明日有場法會,我已經定了後寺的禪院,明日我們聽完法會再下山。」
甘采兒想了想,一動不如一靜。既然刺客還沒來,顯然是還沒人知道杜恪的行蹤。
如此也好。
第255章 滿城風雨
玄鶯的信沒能送成。
「什麼!京都所有城門都緊閉,禁止出入了?」甘采兒一臉震驚。
「是的,所有門全都關了。」玄鶯神色凝重。
「全部?!」小紅失聲道。
「嗯,全部。」
京都有很多城門。
京都城分為內外中三層,最中間一層是皇城,也是皇宮所在,設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皇城外面是內城,一般是朝廷官員和商賈,還有一些家境優渥的平民在此居住,共設有九門。內城之外,便是外城,是最普通民眾的居住區城,因地域大,所以設有十八個門。
從雍朝立國以來,還未出現過所有門全部關閉的情況。一旦所有城門關閉,京都城全被分隔成完全不相通的三個區域。這代表,京都城裡有重大變故。
佛光寺位於京都城東郊,地處外城。現在所有的城門一關閉,相當於她們就被困在了外城。
「你們也沒辦法進城嗎?」甘采兒問。
玄鶯搖搖頭。
「城門上是全副甲冑的軍士,任何人不讓進出,拿衛國公府的令牌也不行。只有等天全黑了,我和玄荷翻牆試試。」
「蘭夫人,現在情況不明,這段時間你別離開佛光寺。佛光寺里名氣大,僧人多,一時半會亂不到此處。」
甘采兒點點頭,而後扭頭對小紅道
「你速速去找一套杜恪能穿的女孩衣服回來。」
半個時辰後,小紅拿了一套粉紅的裙子回來。甘采兒本以為要花許多口舌勸杜恪易裝,但誰知杜恪並沒說什麼,任由甘采兒將他變做了一個清秀的小姑娘。
「蘭夫人,可是京都出事了?」杜恪問。
「嗯,聽說城裡戒嚴了。」甘采兒點頭。
「是因為我嗎?」
「當然不是。」甘采兒揉了揉他的頭,柔聲安撫,「若是要對付你,只需派刺客和暗衛就夠了。」
「那會因為什麼?」杜恪望著她。
甘采兒搖著頭,無法回答。她也很想知道到底為什麼,心底隱約不安。前世,並沒有出現這件事。
夜深人靜之時,玄鶯又來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全城戒嚴,是因攝政王反了。
城門守衛全都是京都兵馬司的人,是攝政王的親兵。
攝政王之所以會反,是因在查朱貴妃之死時,牽扯出了另一樁驚天的叛國大案。
朱貴妃之死,事關國祚,公孫睿親自下令由三堂會審。公孫奕更是震怒,他牽頭親自督辦此案。
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內務府參與此案的官員有六七十人,幾個月下來,將整個後宮來來回回清查了五六遍,甚至連每一寸地皮都查過。
這一查便查出無數秘密,有各宮室間的暗道、密室,有私藏的各種寶貝,還有好多具無名陳年屍骨......於是,一宗案件變成了一堆案件。
其中最關鍵的,是在貴妃的寢殿內找到了一大疊來自阿克族的書信,代表著她生前與阿克族有頻繁的聯絡。
阿克族與大雍朝似敵似敵,雖在北疆邊境有衝突和摩擦,但兩國之間的來往並不曾中斷過,特別是民間的商貿,還算頻繁。
所以,朱貴妃與阿克族有所聯繫,儘管讓人詬病,但也不算天大的錯。可問題就出在這些書信,信中講到了大雍北疆的布防,還有孟家在京都的動向,甚至連梅孟兩家聯姻之事,都有提及。
這就不僅僅是普通書信,而是密報。查抄到書信的大理寺官員,不敢瞞報,立即將信件呈給了陛下。
後宮貴妃,通敵叛國。這個罪名可非同小可,一石激起千層浪!調查貴妃之死的風頭,瞬間轉成了調查其叛國是栽贓陷害,還是屬實。
那幾日,甘采兒在府中忙得不亦樂乎時,朝堂上卻人人自危。一個後宮嬪妃,深居皇宮,上哪裡去知道邊防布置?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變天了。
那些信自然全是真的,只是收件人不是朱貴妃,而是攝政王。它們原本是在攝政王書房的暗閣里,不知何時竟被移到朱貴妃寢殿暗閣里。
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內務府幾十名官員努力下,只兩三天時間,便很快查到了攝政王府。
查一個后妃之死,三個月查不明白,查后妃叛國,三天就查明白了。公孫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看來他這位十弟,真的是長大了。
公孫奕的反應十分果斷,他懶得廢話,並不去為自己開脫什麼罪名,而是突然發動兵變,直接率京都兵馬司和飛虎營,將皇城團團圍住,他要親自送公孫睿賓天。
兵貴神速,公孫奕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從傳言書信與攝政王府有關,到公孫奕起兵,前後不過半天。
而這一日,甘采兒一大早坐上了韋家的馬車,同朱小筱一道上了佛光寺,杜恪則是自己偷偷溜出姚家,也到了佛光寺。於是,他們都幸運地躲過了京都城內的血流成河。
許多年後,甘采兒回憶起這一日,只覺得很神奇,沒有早一分,也沒有晚一分,恰好這一刻,就躲過了,仿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佛光寺第二日的法會自然是沒有能舉行。除了京都各處的城門緊閉之外,公孫奕還要求每家每戶的人都閉門不出。若無令牌外出的,全部當街誅殺。
甘采兒等人被困在了佛光寺,山門下來了一隊兵士,約百來人。他們強行要求佛光寺大門緊閉,不讓任何人出入。
兩日後,甘采兒又見到了玄鶯。玄鶯說,京都的內城爆發了大規模的對抗,禁軍、玄鷹衛、還有好幾位將軍的府軍,聯合在一起,在內城與京都兵馬司展開了殊死的戰鬥。
只是兩邊的兵力太懸殊,一邊只有三五萬,而另一邊有近十萬人馬
她說內城到處是人馬嘶喊,每條巷道都堆著無數殘肢斷骸,大街上滿是鮮血,戰況十分慘烈。
杜恪的消息,她傳回去了。孟煜讓她掩護甘采兒等人離開,等事成之後,再派人來接她們,倘若事敗,則讓她們隱姓埋名逃離京都。
玄鶯說著就目露擔憂,京都內城街道縱橫,房屋眾多,與北疆的環境完全不同,孟煜率領的玄鷹衛完全展不開手腳,打得很吃力......
甘采兒的心狠狠揪成了一團。攝政王竟是提前這麼多年反了!
她此時十分痛恨自己,前世攝政王反的時候,她沒在京都城,完全不知道攝政王是怎麼敗的。要是後來能多打聽一下,該有多好。然而,更讓她絕望的是,孟煜那時也不在京都。
甘采兒不信神佛,但從這日起,她天天跪在大雄寶殿裡,誠心禱告,只求攝政王早日伏誅,只求城內所有她關心的人平安。
玄鶯回來後,就開始籌劃怎麼帶甘采兒和杜恪離開。
可還沒等她計劃好,佛光寺的大門,就讓人砸開了。
第256章 生死劫(一)
佛光寺是千年古寺,大雍朝還未建立時,它便在了,其聲名甚隆。在京都老百姓心中,佛光寺威望很高,就連皇室對其也會客氣幾分。
所以,前來執行戒嚴的軍隊對佛光寺也很客氣,他們只在山門外二三百米處駐守、巡邏,只保證無可疑人員進出寺廟即可,從不進寺打擾。
公孫奕起兵十分突然,而且動作極快,在所有人都沒任何防備之時,他發動了兵變。不到一個時辰,他就將整座京都城完全鎖死。整座城,像是被他忽地凍住。
幾乎他所有的敵人和絆腳石,全被困在內城。所以,從一開始,他的重心便是在內城,重中之重,是皇城。而外城,只要不亂就好。
因而,這場兵變之下的外城,相對很平和。雖然也在戒嚴,但也就僅僅是不讓外出而已。
甘采兒在佛光寺的這幾日,過得還算安穩,每日除了去大雄寶殿祈福誦經,就是回到禪舍里閉門不出。
朱小筱此時已知曉杜恪的身份,不由十分擔憂他的處境。
「阿采,你還是早些帶杜八公子走吧。」
「已經在安排了,只是眼下到處在戒嚴,冒然出去反而會引人注意。若他一旦被人抓到,就只有死路一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看這孩子身上衣品不俗,別是哪家走丟的小公子吧?」韋夫人上下打量著。
甘采兒默默回頭,看了眼她精心打扮的杜恪。她都已經將杜恪身上衣服扯成碎布條,還拿泥灰滾了幾遍......就這,韋夫人還能看出衣品不俗來?早知道這樣,就該讓小紅去偷件破舊的僧衣。
「是嗎?呵呵,還是韋夫人眼力好,我倒沒瞧出來。既是如此,一會到了城裡,我便送他去京兆府,讓他也能早些歸家。」
「正該如此。」韋夫人點頭,「不過,也不急在一時。寺里明日有場法會,我已經定了後寺的禪院,明日我們聽完法會再下山。」
甘采兒想了想,一動不如一靜。既然刺客還沒來,顯然是還沒人知道杜恪的行蹤。
如此也好。
第255章 滿城風雨
玄鶯的信沒能送成。
「什麼!京都所有城門都緊閉,禁止出入了?」甘采兒一臉震驚。
「是的,所有門全都關了。」玄鶯神色凝重。
「全部?!」小紅失聲道。
「嗯,全部。」
京都有很多城門。
京都城分為內外中三層,最中間一層是皇城,也是皇宮所在,設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皇城外面是內城,一般是朝廷官員和商賈,還有一些家境優渥的平民在此居住,共設有九門。內城之外,便是外城,是最普通民眾的居住區城,因地域大,所以設有十八個門。
從雍朝立國以來,還未出現過所有門全部關閉的情況。一旦所有城門關閉,京都城全被分隔成完全不相通的三個區域。這代表,京都城裡有重大變故。
佛光寺位於京都城東郊,地處外城。現在所有的城門一關閉,相當於她們就被困在了外城。
「你們也沒辦法進城嗎?」甘采兒問。
玄鶯搖搖頭。
「城門上是全副甲冑的軍士,任何人不讓進出,拿衛國公府的令牌也不行。只有等天全黑了,我和玄荷翻牆試試。」
「蘭夫人,現在情況不明,這段時間你別離開佛光寺。佛光寺里名氣大,僧人多,一時半會亂不到此處。」
甘采兒點點頭,而後扭頭對小紅道
「你速速去找一套杜恪能穿的女孩衣服回來。」
半個時辰後,小紅拿了一套粉紅的裙子回來。甘采兒本以為要花許多口舌勸杜恪易裝,但誰知杜恪並沒說什麼,任由甘采兒將他變做了一個清秀的小姑娘。
「蘭夫人,可是京都出事了?」杜恪問。
「嗯,聽說城裡戒嚴了。」甘采兒點頭。
「是因為我嗎?」
「當然不是。」甘采兒揉了揉他的頭,柔聲安撫,「若是要對付你,只需派刺客和暗衛就夠了。」
「那會因為什麼?」杜恪望著她。
甘采兒搖著頭,無法回答。她也很想知道到底為什麼,心底隱約不安。前世,並沒有出現這件事。
夜深人靜之時,玄鶯又來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全城戒嚴,是因攝政王反了。
城門守衛全都是京都兵馬司的人,是攝政王的親兵。
攝政王之所以會反,是因在查朱貴妃之死時,牽扯出了另一樁驚天的叛國大案。
朱貴妃之死,事關國祚,公孫睿親自下令由三堂會審。公孫奕更是震怒,他牽頭親自督辦此案。
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內務府參與此案的官員有六七十人,幾個月下來,將整個後宮來來回回清查了五六遍,甚至連每一寸地皮都查過。
這一查便查出無數秘密,有各宮室間的暗道、密室,有私藏的各種寶貝,還有好多具無名陳年屍骨......於是,一宗案件變成了一堆案件。
其中最關鍵的,是在貴妃的寢殿內找到了一大疊來自阿克族的書信,代表著她生前與阿克族有頻繁的聯絡。
阿克族與大雍朝似敵似敵,雖在北疆邊境有衝突和摩擦,但兩國之間的來往並不曾中斷過,特別是民間的商貿,還算頻繁。
所以,朱貴妃與阿克族有所聯繫,儘管讓人詬病,但也不算天大的錯。可問題就出在這些書信,信中講到了大雍北疆的布防,還有孟家在京都的動向,甚至連梅孟兩家聯姻之事,都有提及。
這就不僅僅是普通書信,而是密報。查抄到書信的大理寺官員,不敢瞞報,立即將信件呈給了陛下。
後宮貴妃,通敵叛國。這個罪名可非同小可,一石激起千層浪!調查貴妃之死的風頭,瞬間轉成了調查其叛國是栽贓陷害,還是屬實。
那幾日,甘采兒在府中忙得不亦樂乎時,朝堂上卻人人自危。一個後宮嬪妃,深居皇宮,上哪裡去知道邊防布置?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變天了。
那些信自然全是真的,只是收件人不是朱貴妃,而是攝政王。它們原本是在攝政王書房的暗閣里,不知何時竟被移到朱貴妃寢殿暗閣里。
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內務府幾十名官員努力下,只兩三天時間,便很快查到了攝政王府。
查一個后妃之死,三個月查不明白,查后妃叛國,三天就查明白了。公孫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看來他這位十弟,真的是長大了。
公孫奕的反應十分果斷,他懶得廢話,並不去為自己開脫什麼罪名,而是突然發動兵變,直接率京都兵馬司和飛虎營,將皇城團團圍住,他要親自送公孫睿賓天。
兵貴神速,公孫奕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從傳言書信與攝政王府有關,到公孫奕起兵,前後不過半天。
而這一日,甘采兒一大早坐上了韋家的馬車,同朱小筱一道上了佛光寺,杜恪則是自己偷偷溜出姚家,也到了佛光寺。於是,他們都幸運地躲過了京都城內的血流成河。
許多年後,甘采兒回憶起這一日,只覺得很神奇,沒有早一分,也沒有晚一分,恰好這一刻,就躲過了,仿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佛光寺第二日的法會自然是沒有能舉行。除了京都各處的城門緊閉之外,公孫奕還要求每家每戶的人都閉門不出。若無令牌外出的,全部當街誅殺。
甘采兒等人被困在了佛光寺,山門下來了一隊兵士,約百來人。他們強行要求佛光寺大門緊閉,不讓任何人出入。
兩日後,甘采兒又見到了玄鶯。玄鶯說,京都的內城爆發了大規模的對抗,禁軍、玄鷹衛、還有好幾位將軍的府軍,聯合在一起,在內城與京都兵馬司展開了殊死的戰鬥。
只是兩邊的兵力太懸殊,一邊只有三五萬,而另一邊有近十萬人馬
她說內城到處是人馬嘶喊,每條巷道都堆著無數殘肢斷骸,大街上滿是鮮血,戰況十分慘烈。
杜恪的消息,她傳回去了。孟煜讓她掩護甘采兒等人離開,等事成之後,再派人來接她們,倘若事敗,則讓她們隱姓埋名逃離京都。
玄鶯說著就目露擔憂,京都內城街道縱橫,房屋眾多,與北疆的環境完全不同,孟煜率領的玄鷹衛完全展不開手腳,打得很吃力......
甘采兒的心狠狠揪成了一團。攝政王竟是提前這麼多年反了!
她此時十分痛恨自己,前世攝政王反的時候,她沒在京都城,完全不知道攝政王是怎麼敗的。要是後來能多打聽一下,該有多好。然而,更讓她絕望的是,孟煜那時也不在京都。
甘采兒不信神佛,但從這日起,她天天跪在大雄寶殿裡,誠心禱告,只求攝政王早日伏誅,只求城內所有她關心的人平安。
玄鶯回來後,就開始籌劃怎麼帶甘采兒和杜恪離開。
可還沒等她計劃好,佛光寺的大門,就讓人砸開了。
第256章 生死劫(一)
佛光寺是千年古寺,大雍朝還未建立時,它便在了,其聲名甚隆。在京都老百姓心中,佛光寺威望很高,就連皇室對其也會客氣幾分。
所以,前來執行戒嚴的軍隊對佛光寺也很客氣,他們只在山門外二三百米處駐守、巡邏,只保證無可疑人員進出寺廟即可,從不進寺打擾。
公孫奕起兵十分突然,而且動作極快,在所有人都沒任何防備之時,他發動了兵變。不到一個時辰,他就將整座京都城完全鎖死。整座城,像是被他忽地凍住。
幾乎他所有的敵人和絆腳石,全被困在內城。所以,從一開始,他的重心便是在內城,重中之重,是皇城。而外城,只要不亂就好。
因而,這場兵變之下的外城,相對很平和。雖然也在戒嚴,但也就僅僅是不讓外出而已。
甘采兒在佛光寺的這幾日,過得還算安穩,每日除了去大雄寶殿祈福誦經,就是回到禪舍里閉門不出。
朱小筱此時已知曉杜恪的身份,不由十分擔憂他的處境。
「阿采,你還是早些帶杜八公子走吧。」
「已經在安排了,只是眼下到處在戒嚴,冒然出去反而會引人注意。若他一旦被人抓到,就只有死路一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