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可意外出現了,屬於他們的封閉漁村被打破了殼,她走出去,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人世間,品嘗了情愛的滋味,於是年少時的美好終究化為回憶,她回不去了。
這時,葉寒突然道:「這幾日,我尋了鎮子口的王娘子。」
阿嫵記得,王娘子是鎮子口開鋪子的,平時也會幫人做媒。
她疑惑地看著葉寒。
葉寒墨睫垂著,看著一旁的一簇什麼花兒,那花兒小小白白的,不過卻開得很好。
阿嫵略猶豫了下,還是問道:「你……找她做什麼?」
葉寒:「說親。」
阿嫵有些意外,雖然她覺得葉寒早晚會有屬於自己的家,可她還是覺得,他是不是太急了?
葉寒便提起自己打算,要找王娘子幫自己說媒,要成親,要好好過日子。
阿嫵沉默了好一會,才道:「這樣極好。」
葉寒的視線緩緩落在阿嫵眼睛上。
阿嫵也看著葉寒。
她看到他墨黑的眼睛帶著笑,清冷又溫柔。
她鼻子發酸,有些難受。
她想,如果不是遭遇景熙帝,她一定會嫁給葉寒,他們一定會生——
阿嫵止住了想法,不能再想了。
葉寒:「我會娶妻生子,我一定會好好疼愛我的妻子。」
阿嫵點頭:「嗯,阿寒哥哥一定會姻緣美滿。」
對於這點,她相信的,她覺得葉寒是說話算話的,娶了人家,一定會對人家好。
漁民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皇帝太子身份高,想要幾個娘子就有幾個娘子,漁民娶個娘子不容易,娶到家都會對娘子好。
葉寒看了阿嫵很長的一眼,之後垂下眼,掩下眸底的眷戀。
事到如今,如果說有什麼是他能為她做的,那就是娶妻,給自己一段好姻緣,從此後,再無瓜葛。
皇城中的帝王心胸既寬廣又狹窄,他看著阿嫵的目光充滿了獨占的愛意,如果說陸允鑒是那位帝王心中的一根刺,那葉寒知道自己也是一根刺。
他要拔掉這根刺。
於是他抿唇笑了下:「我……走了。」
阿嫵聽著,只覺他的聲音很輕,很溫柔,卻又決絕。
她有些失落,但也莫可奈何。
她低下頭:「嗯,阿寒哥哥,再會。」
**********
葉寒突然要娶親,其實阿嫵多少感覺,也許是要避嫌,不過無論如何,她不想說破。
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各自安好,那就盼著葉寒能夠另尋一段姻緣。
剛開始阿嫵有些失落,不過很快也就釋然了,如今幾位阿兄都回來了,家裡熱鬧得很,每天吃吃喝喝,出去逛逛,再多的不快也沖淡了。
這一日,阿嫵和阿兄們出去看祭海祈福,又購置了鮮魚乾果糕點等。
誰知道正熱鬧著,就聽有相熟的街坊急匆匆地趕來,卻是道:「你們家來貴客了,你們竟還在這裡玩,還不趕緊回去!」
兄妹幾個一聽,面面相覷。
他們隱約知道,東海一戰圓滿,各樣政務稍告一段落後,皇帝應該是會來他們家,算是正式的提親,但具體後續怎麼樣,他們問寧蔭槐,寧蔭槐不說,他們也只能耐心等著。
於阿嫵來說,陸允鑒一事終於解決了,她也懶得多想,反正現在日子自在得很。
如今聽說貴客登門,自然下意識想到了,應該是景熙帝,當下趕緊回去。
回到家中,卻見車馬華麗,校尉林立,待進去家門,才知道這次前來家中的並不是景熙帝,而是自皇都遠道而來的扈國公,並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楊斌。
這兩位都是先帝時的老臣,年紀一把鬍子花白,這次受景熙帝所託前來寧家提親。
阿嫵意外不已,要知道自己在皇都已經是皇貴妃了,這會兒他又來提親,也虧他能想得出來,還勞動了這麼兩位老人。
因涉及婚事,阿嫵不好露面,便進了自己房中靜待,一時自窗戶往外看,有校尉內侍將那些捆了紅絲綢的扁擔箱籠往家裡搬,顯然這是聘禮。
那些箱籠就這麼一箱子一個箱子地往院子裡搬,小院子放不下了,只能往廂房搬,又摞起來,倒是惹得鄉鄰都來看熱鬧。
有那知道的,翹首好奇,羨慕議論:「這是皇帝來寧家下聘了。」
其實尋常市井百姓,他們對於過往的事自然不太懂,只是聽個熱鬧,於是在那裡胡亂猜測著:「寧家要出皇后了呢,聽說這次來的可是天大的官!」
此時遠處是祭海的鑼鼓喧天,家裡則是喜慶喧嚷,里外都是熱鬧,待到這貴客終於離去,阿嫵和寧三郎好奇地去看那些箱籠,可真齊全。
有諸如花髻、銷金蓋頭、花扇、花粉和畫彩錢果這等禮儀上的水禮,也有實打實的金銀器皿,古玩珍奇,綢緞綾羅,各樣奢華之物堆山塞海的,便是寧家幾位郎君遊歷諸國有些見識,都不免讚嘆,好生奢靡!
阿嫵看著,自是心花怒放,雖說她已經入了他的後宮,並生育了一雙兒女,可如今皇帝大有「重新來過」的樣子,並不提過往,反而鄭重其事地請了那麼兩位,千里迢迢來家裡提親,也算是給足了她面子。
算他有些誠意!
而接下來,便是按照當地風俗進行納吉、納徽、告期禮等,一直到了這一日,景熙帝終於親自登門造訪了。
這一次倒是輕車簡從,只帶了一列校尉,並不太惹眼,以至於他來時,阿嫵背著籮筐,拎著草繩正準備出門。
自祭海後,鎮子上的海市格外熱鬧,這會兒正好想過去看看呢,或許能買些新鮮魚蝦海味。
可誰知道,恰就看到他來了。
阿嫵只看了景熙帝一眼,便略低下頭。
他衣著好生華貴講究,而自己呢,只樸素的家常藍布襖裙,還背著草筐,提著草繩,可真真就是灰頭土臉小漁女一個!
她扁著唇,有些哀怨地瞥他一眼,早不來晚不來,也不說聲,她好歹打扮打扮啊!
景熙帝接收到了她的視線,唇邊便緩緩勾起溫柔的笑意。
阿嫵瞬間臉紅,她扭過身去,準備先回房。
誰知這時,寧蔭槐卻吩咐下來,要寧二郎寧三郎帶著阿嫵出去海市,看看有沒有新到的海貨,若是有,買一些來午膳用。
寧三郎摸不著頭腦,寧二郎卻懂了。
他知道父親和皇帝有話要說,故意支開老三和阿嫵。
陸允鑒那裡的孩子是阿嫵的血脈,這件事總歸要解決,他如今也大概從父親那裡聽說了皇帝的意思,這件事他已經和阿嫵談過了,在阿嫵那裡,這個孩子就是這樣了,不必提及,由他和寧家來安排處置就是。
這次帝王親自前來,且是常服而來,應該是和父親詳細談及聘禮,阿妹的將來,也包括那個孩子具體的安置問題。
這些顯然不適宜讓阿嫵聽到,乾脆讓她避開罷了。
當下寧二郎便張羅著阿嫵和寧三郎出去外面,阿嫵隱約也猜到了,便也聽從安排,換了一身裙子出門。
待走過院中時,卻見花廳的門開著,裡面茶氣氤氳,自己阿爹正陪著景熙帝說話。
今日天氣好,陽光恰好灑在景熙帝身上,襯得他鼻樑高挺,五官薄銳,好生俊美明艷的郎君!
卻就在這時,景熙帝仿佛察覺到了什麼,突然側首看過來,於是阿嫵便瞬間被籠入男人溫柔含笑的目光中。
她抿唇一笑,有些羞澀,也有些小得意,趕緊跟著自己阿兄出去了。
海祭過後的十幾日都是沿海最熱鬧的時候,又因景熙帝放開海禁,此時沿海成形的海市比往日更為繁華,寧三郎和阿嫵一起穿過街市,只看得眼花繚亂。
自南洋而歸的商人帶來了琳琅滿目的奇品珍貨,珠璣、香料、珍禽異獸,當然也有馬鈴薯、番石榴和黑椒等。
寧三郎帶著阿嫵看了一個稀奇,順便還買了不少,逛了一個心滿意足。
恰這時退潮了,有不少人吆喝著去撿拾海貨,阿嫵和寧三郎也跑過去撿貝殼,這麼撿著間,寧三郎看到那邊似有許多寶船行駛而來,他驚奇:「看那邊!」
這時不少人留意到了,那邊好多船,大家都去看熱鬧。
阿嫵卻沒什麼興致,便自己一個人漫步在沙灘,撿撿貝殼。
此時日落時分了,夕陽灑在海水中,顏色很美。
她小心地走在碎石間,拿了小鏟子扒拉著,在裡面慢慢尋找好看的小貝殼。
不遠處浪花衝擊著礁石,發出海的聲響,這是阿嫵熟悉的,也是伴隨阿嫵成長的聲音。
這讓阿嫵感到溫暖和穩妥,也許曾經的家園不在了,阿娘也不在了,可這裡是萬年不變的東海,是仿佛永恆的浪花和貝殼,當然還有阿爹以及阿兄們。
當她身如浮萍流落在外時,便是積攢多少銀兩,心裡依然不能踏實,可是現在回到家,有家人陪伴著,哪怕身無分文,她依然滿足,夢都是彩色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時,葉寒突然道:「這幾日,我尋了鎮子口的王娘子。」
阿嫵記得,王娘子是鎮子口開鋪子的,平時也會幫人做媒。
她疑惑地看著葉寒。
葉寒墨睫垂著,看著一旁的一簇什麼花兒,那花兒小小白白的,不過卻開得很好。
阿嫵略猶豫了下,還是問道:「你……找她做什麼?」
葉寒:「說親。」
阿嫵有些意外,雖然她覺得葉寒早晚會有屬於自己的家,可她還是覺得,他是不是太急了?
葉寒便提起自己打算,要找王娘子幫自己說媒,要成親,要好好過日子。
阿嫵沉默了好一會,才道:「這樣極好。」
葉寒的視線緩緩落在阿嫵眼睛上。
阿嫵也看著葉寒。
她看到他墨黑的眼睛帶著笑,清冷又溫柔。
她鼻子發酸,有些難受。
她想,如果不是遭遇景熙帝,她一定會嫁給葉寒,他們一定會生——
阿嫵止住了想法,不能再想了。
葉寒:「我會娶妻生子,我一定會好好疼愛我的妻子。」
阿嫵點頭:「嗯,阿寒哥哥一定會姻緣美滿。」
對於這點,她相信的,她覺得葉寒是說話算話的,娶了人家,一定會對人家好。
漁民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皇帝太子身份高,想要幾個娘子就有幾個娘子,漁民娶個娘子不容易,娶到家都會對娘子好。
葉寒看了阿嫵很長的一眼,之後垂下眼,掩下眸底的眷戀。
事到如今,如果說有什麼是他能為她做的,那就是娶妻,給自己一段好姻緣,從此後,再無瓜葛。
皇城中的帝王心胸既寬廣又狹窄,他看著阿嫵的目光充滿了獨占的愛意,如果說陸允鑒是那位帝王心中的一根刺,那葉寒知道自己也是一根刺。
他要拔掉這根刺。
於是他抿唇笑了下:「我……走了。」
阿嫵聽著,只覺他的聲音很輕,很溫柔,卻又決絕。
她有些失落,但也莫可奈何。
她低下頭:「嗯,阿寒哥哥,再會。」
**********
葉寒突然要娶親,其實阿嫵多少感覺,也許是要避嫌,不過無論如何,她不想說破。
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各自安好,那就盼著葉寒能夠另尋一段姻緣。
剛開始阿嫵有些失落,不過很快也就釋然了,如今幾位阿兄都回來了,家裡熱鬧得很,每天吃吃喝喝,出去逛逛,再多的不快也沖淡了。
這一日,阿嫵和阿兄們出去看祭海祈福,又購置了鮮魚乾果糕點等。
誰知道正熱鬧著,就聽有相熟的街坊急匆匆地趕來,卻是道:「你們家來貴客了,你們竟還在這裡玩,還不趕緊回去!」
兄妹幾個一聽,面面相覷。
他們隱約知道,東海一戰圓滿,各樣政務稍告一段落後,皇帝應該是會來他們家,算是正式的提親,但具體後續怎麼樣,他們問寧蔭槐,寧蔭槐不說,他們也只能耐心等著。
於阿嫵來說,陸允鑒一事終於解決了,她也懶得多想,反正現在日子自在得很。
如今聽說貴客登門,自然下意識想到了,應該是景熙帝,當下趕緊回去。
回到家中,卻見車馬華麗,校尉林立,待進去家門,才知道這次前來家中的並不是景熙帝,而是自皇都遠道而來的扈國公,並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楊斌。
這兩位都是先帝時的老臣,年紀一把鬍子花白,這次受景熙帝所託前來寧家提親。
阿嫵意外不已,要知道自己在皇都已經是皇貴妃了,這會兒他又來提親,也虧他能想得出來,還勞動了這麼兩位老人。
因涉及婚事,阿嫵不好露面,便進了自己房中靜待,一時自窗戶往外看,有校尉內侍將那些捆了紅絲綢的扁擔箱籠往家裡搬,顯然這是聘禮。
那些箱籠就這麼一箱子一個箱子地往院子裡搬,小院子放不下了,只能往廂房搬,又摞起來,倒是惹得鄉鄰都來看熱鬧。
有那知道的,翹首好奇,羨慕議論:「這是皇帝來寧家下聘了。」
其實尋常市井百姓,他們對於過往的事自然不太懂,只是聽個熱鬧,於是在那裡胡亂猜測著:「寧家要出皇后了呢,聽說這次來的可是天大的官!」
此時遠處是祭海的鑼鼓喧天,家裡則是喜慶喧嚷,里外都是熱鬧,待到這貴客終於離去,阿嫵和寧三郎好奇地去看那些箱籠,可真齊全。
有諸如花髻、銷金蓋頭、花扇、花粉和畫彩錢果這等禮儀上的水禮,也有實打實的金銀器皿,古玩珍奇,綢緞綾羅,各樣奢華之物堆山塞海的,便是寧家幾位郎君遊歷諸國有些見識,都不免讚嘆,好生奢靡!
阿嫵看著,自是心花怒放,雖說她已經入了他的後宮,並生育了一雙兒女,可如今皇帝大有「重新來過」的樣子,並不提過往,反而鄭重其事地請了那麼兩位,千里迢迢來家裡提親,也算是給足了她面子。
算他有些誠意!
而接下來,便是按照當地風俗進行納吉、納徽、告期禮等,一直到了這一日,景熙帝終於親自登門造訪了。
這一次倒是輕車簡從,只帶了一列校尉,並不太惹眼,以至於他來時,阿嫵背著籮筐,拎著草繩正準備出門。
自祭海後,鎮子上的海市格外熱鬧,這會兒正好想過去看看呢,或許能買些新鮮魚蝦海味。
可誰知道,恰就看到他來了。
阿嫵只看了景熙帝一眼,便略低下頭。
他衣著好生華貴講究,而自己呢,只樸素的家常藍布襖裙,還背著草筐,提著草繩,可真真就是灰頭土臉小漁女一個!
她扁著唇,有些哀怨地瞥他一眼,早不來晚不來,也不說聲,她好歹打扮打扮啊!
景熙帝接收到了她的視線,唇邊便緩緩勾起溫柔的笑意。
阿嫵瞬間臉紅,她扭過身去,準備先回房。
誰知這時,寧蔭槐卻吩咐下來,要寧二郎寧三郎帶著阿嫵出去海市,看看有沒有新到的海貨,若是有,買一些來午膳用。
寧三郎摸不著頭腦,寧二郎卻懂了。
他知道父親和皇帝有話要說,故意支開老三和阿嫵。
陸允鑒那裡的孩子是阿嫵的血脈,這件事總歸要解決,他如今也大概從父親那裡聽說了皇帝的意思,這件事他已經和阿嫵談過了,在阿嫵那裡,這個孩子就是這樣了,不必提及,由他和寧家來安排處置就是。
這次帝王親自前來,且是常服而來,應該是和父親詳細談及聘禮,阿妹的將來,也包括那個孩子具體的安置問題。
這些顯然不適宜讓阿嫵聽到,乾脆讓她避開罷了。
當下寧二郎便張羅著阿嫵和寧三郎出去外面,阿嫵隱約也猜到了,便也聽從安排,換了一身裙子出門。
待走過院中時,卻見花廳的門開著,裡面茶氣氤氳,自己阿爹正陪著景熙帝說話。
今日天氣好,陽光恰好灑在景熙帝身上,襯得他鼻樑高挺,五官薄銳,好生俊美明艷的郎君!
卻就在這時,景熙帝仿佛察覺到了什麼,突然側首看過來,於是阿嫵便瞬間被籠入男人溫柔含笑的目光中。
她抿唇一笑,有些羞澀,也有些小得意,趕緊跟著自己阿兄出去了。
海祭過後的十幾日都是沿海最熱鬧的時候,又因景熙帝放開海禁,此時沿海成形的海市比往日更為繁華,寧三郎和阿嫵一起穿過街市,只看得眼花繚亂。
自南洋而歸的商人帶來了琳琅滿目的奇品珍貨,珠璣、香料、珍禽異獸,當然也有馬鈴薯、番石榴和黑椒等。
寧三郎帶著阿嫵看了一個稀奇,順便還買了不少,逛了一個心滿意足。
恰這時退潮了,有不少人吆喝著去撿拾海貨,阿嫵和寧三郎也跑過去撿貝殼,這麼撿著間,寧三郎看到那邊似有許多寶船行駛而來,他驚奇:「看那邊!」
這時不少人留意到了,那邊好多船,大家都去看熱鬧。
阿嫵卻沒什麼興致,便自己一個人漫步在沙灘,撿撿貝殼。
此時日落時分了,夕陽灑在海水中,顏色很美。
她小心地走在碎石間,拿了小鏟子扒拉著,在裡面慢慢尋找好看的小貝殼。
不遠處浪花衝擊著礁石,發出海的聲響,這是阿嫵熟悉的,也是伴隨阿嫵成長的聲音。
這讓阿嫵感到溫暖和穩妥,也許曾經的家園不在了,阿娘也不在了,可這裡是萬年不變的東海,是仿佛永恆的浪花和貝殼,當然還有阿爹以及阿兄們。
當她身如浮萍流落在外時,便是積攢多少銀兩,心裡依然不能踏實,可是現在回到家,有家人陪伴著,哪怕身無分文,她依然滿足,夢都是彩色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