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算了,她還是繼續走馬幫。
「顧嬤嬤,後天我們回萬縣,預收明年的春茶和藕粉。明年租船運到達州,再由張全知賣到北方。」
「好。」顧嬤嬤看看沙漏,去準備午飯。
俞荷偷偷摸摸去後山腳下看劁豬,老遠就聽得豬仔扯著嗓子叫。
走近了,只見小譚穿著牛皮罩衣兩隻手按豬四條腿,連生有條不紊割,連魚幫忙止血包紮。
「小譚,弄好幾隻了?」
「八隻。」
看兩個表哥頭上冒汗,俞荷連忙說:「連生表哥,不著急,這隻弄好就休息,下午再干。」
「好。小譚力氣大,幫了大忙。刀子下得快,小豬容易活。」連生直起腰擦汗,笑著說。
「不著急。現在天氣冷,小豬傷口癒合的快。表哥給個建議,我再買幾十頭小豬一起養著嗎?」
「不用。留三頭母豬,一頭公豬,一年母豬下兩次小豬,明年豬仔就夠養了。」
等著這頭小豬不流血了,俞荷帶著連生連魚小譚回來洗漱休息。
莊裡的房子建了兩排低矮的石頭院,前院後院一共十四間房,坐落在出城的路邊,除了看門的胡老頭祖孫兩個,就住了他們七個,餵豬的王大花和李桂香是附近的村民。
「二妹,我和連魚想留下幫忙養豬。」到了吃飯的時候,連生突然說。
「好啊。我給大姑父寫信,你們願意留下幫忙,我求之不得。等以後豬養成,我準備城裡開店自己賣,你們一年四季都有的忙。」俞荷笑著說,要是表哥們在這邊找了媳婦,大姑父和姑姑會怪她的。
連生連魚很高興,白水鎮有阿爹和明輝,就那麼點人,這邊一州的人吃豬肉,他們更有用武之地。
「兩位表哥,有沒有興趣在我們五十里外的二百畝地邊建兩個養豬場,我們三家一起發財。建豬圈的材料我們一人一半,豬養好我負責回收。豬糞給我就行。」
「我們要寫信回去問問爹娘的意思。」連生沒有立刻答應,考慮一下,鄭重的說。
「好。那你們儘快,信件走官驛,半個月就能到。」
「好。」
吃過飯兩個人借了紙筆回去寫信,俞荷去村里找人,現在村里都是老幼,年輕的男子和婦女都去象郡做工了。
找到四個姓張的老漢晚上守豬圈,連生連魚不放心也跟著一起守著。
五天後,除一頭小豬死了,其餘三十四頭都開始吃食,算度過了危險期。
俞荷去城裡拉了兩車陳米和谷糠,買了一個石碾安裝在豬圈草房裡,和小譚磨米伴著豬草餵豬。
精細餵養了半個月,小譚去村里收豬草,連生和連魚帶著六個人餵豬。
俞荷帶著顧嬤嬤小譚回到萬縣,已經是臘月初五,馬上過年。
晚上一家人坐下吃飯,俞荷還沒見成城,問道。
「阿娘,我哥呢?」
「回白水鎮了,說要去北地遊學,走了有十天了。」
「他今年要在老家過年嗎?」
「你阿爹的意思也是,讓他在家過年,多陪陪你爺奶。」
李二娘給俞荷夾菜,看一眼默不作聲的丈夫。
「哦!」啥情況,要去北方遊學,怎麼不去象州找她。
——
冬月二十五,成城帶著年禮從萬縣出發,在家休息了一天,坐船到達州,將給鄧郎中的年禮帶給張全知。
牙行買了兩個厲害的婆子,租了一個馬車,一路向北,經過靈丘縣,徑直找到趙明鏡家。
文娟知道俞荷議親的第一時間就把消息告訴了已經懷孕的俞梅,暴露了脾氣,得意洋洋的嘲笑俞梅不如妹妹。
現在俞梅懷孕快八個月,挺著個大肚子還要做一日三餐伺候公婆丈夫,一刻不得閒。
冬月初,實在沒辦法,她偷偷寫信給阿爹,希望家裡能接她回白水鎮生活。
「看你這圓桶肚子,就知道你懷的女孩,我們家十幾個女孩,不稀罕。」文娟送走丈夫和兒子,立刻換了臉,來了俞梅的房間嘲諷。
「你不稀罕,我喜歡。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養。」俞梅這幾個月總算見識了什麼叫人心險惡,什麼叫面善心奸,她這婆婆比戲子都厲害,公公兒子面前願意給她端尿盆,轉過頭能將屎尿潑到她身上來。
「你養,你什麼能耐,你養!」
「我有錢。有嫁妝。」陪嫁的一百兩給丈夫買了一個小吏的官,她還有私房。
「我爹,我哥,我妹妹也不會坐視不理。」俞梅笑著說,「你哄我,讓我和我妹妹生分,也斷不了我們之間的血脈聯繫。」
「想得倒美,一口吐沫一口釘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磨滅不了,這麼長時間誰管你了!」文娟突然將尿盆倒在俞梅頭上,瘋了一樣哈哈大笑。
俞梅頭髮濕透,心裡恨死了這個老虔婆,腰背挺直,挖苦道:「下午你還不是要幫我洗乾淨!現在有又什麼好得意?」
成城站在茅草土胚院子外面聽了半天,讓馬車師傅多叫些人來。
帶著兩個婆子一腳踢開大門,嚇得文娟連忙出來看。城裡花銷大,老爺讓在城郊租的房,中午一般不回來,也沒有鄰居上門。
「成城,救我!」俞梅挺著肚子出來,看到成城,哭道。
拿了錢的幾個村民本來是看熱鬧的,聞到俞梅身上的味道,義憤填膺,對著文娟一陣指指點點。
「天哪,這婆娘每天吹噓她對高嫁的兒媳婦多好多好,就是這樣好的嗎?」
「人家娘家來人,怎麼還把屎尿往兒媳婦頭上倒呢!」
「平日裡她可能就是這麼壞的。」
成城拿了一兩銀子叫人將趙家父子從城裡叫回來,兩個婆子要幫忙給俞梅洗澡,讓成城給攔住了。
「小弟,我想帶明鏡回白水鎮生活。」俞梅老遠站著,看著一臉冷意的成城說。
「我知道了。」
趙伯安和趙明鏡接到消息,很快回來,趙明鏡跟著衙役前段時間收稅,接著又天天去村里看百姓服勞役,當監工,曬黑了,也憔悴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
趙伯安一身綢緞眼睛裡透著精明,當他聞到味道,衝上去對著文娟就是一腳,踢得她半天沒從地上爬起來。
兒媳婦一百兩的嫁妝,他在城裡買了兩間房,要是讓人知道,他的老臉也丟盡了。
「我天天說,天天勸,你怎麼就改不了脾氣呢,兒媳婦離家幾百里和我們來靈丘,又懷了身孕,這就是你答應我每天都好好照顧她的!」
趙明鏡看到成城黑臉,急忙上來看俞梅,聞到味道,忙拿了手絹給她擦臉,哭腔道:「媳婦,是我的不是,都是我不好。我不知道,阿娘怎麼這麼狠心對你。」
「明鏡,我沒事。你不知道,不怪你。」俞梅笑著說,才跟著婆子去洗漱。
「他小舅,都是我們不好。你看這——」趙伯安看看圍觀的百姓,這裡是不能再住了。
「要麼,你休妻,要麼,我帶我姐和我姐夫回白水鎮。」
成城冷笑著看了眼地上的文娟,道:「以後你們趙家大房,有我姐,沒有這個人!」
「趙伯安,你不是喜歡在靈丘當官嗎?那以後就別回白水鎮了,我們家花錢,讓你一輩子好好的把這個官做到死。」
屋裡,俞梅抱著趙明鏡一陣哭訴,把這段時間受的委屈都哭出來。
趙明鏡心疼的抱著她,跟著一起哭,他哭自己太天真,早知道出來日子這麼難過,還不如在家跟著爺爺管私塾的舍間,雖然每月只有三百文錢,也不用這樣風吹日曬的辛苦。
夫妻倆越哭越傷心。
附近的鄰居跟著同情心起,不知道這家小媳婦看了多少臉色,受了多少委屈,跟著恨上了文娟和裝聾作啞的趙伯安。
成城打發李婆子去買飯,回來看著俞梅和趙明鏡狼吞虎咽,笑著說:「大姐,現在還覺著俞荷掙錢沒有用嗎?」
「你當初,借著血親的名義跟著個外人傷害自己的親姐妹,可有後悔?我今天能來,也是借了俞荷的勢。」
俞梅一愣,默默地掉起了眼淚。
趙明鏡眼珠子開始亂轉。
「大姐,是他給你的自信嗎?」俞梅跟著成城,視線落在趙明鏡身上,看得趙明鏡更慌張。
「姐夫,我姐這幾個月都經歷了什麼,你真的一點都不知道嗎?」
「姐這麼大的肚子,坐都沒法坐,你不知道,扶一扶!」
李婆子趕緊上前扶著俞梅。
——
「俞荷,俞梅是不是給你寫信,說你克她,不讓你參加他們的成親宴。」俞有地把俞荷單獨叫進書房。
俞荷還以為是什麼要緊的事。
「阿爹,這不算什麼。你也知道我姐耳根子軟,又是新婚燕爾,難免小心翼翼。女孩子嘛,把一輩子都寄託良人,誰不希望自己婚姻幸福呢!」
俞荷笑著說,又指了指自己,「當然了,我是個例外。」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顧嬤嬤,後天我們回萬縣,預收明年的春茶和藕粉。明年租船運到達州,再由張全知賣到北方。」
「好。」顧嬤嬤看看沙漏,去準備午飯。
俞荷偷偷摸摸去後山腳下看劁豬,老遠就聽得豬仔扯著嗓子叫。
走近了,只見小譚穿著牛皮罩衣兩隻手按豬四條腿,連生有條不紊割,連魚幫忙止血包紮。
「小譚,弄好幾隻了?」
「八隻。」
看兩個表哥頭上冒汗,俞荷連忙說:「連生表哥,不著急,這隻弄好就休息,下午再干。」
「好。小譚力氣大,幫了大忙。刀子下得快,小豬容易活。」連生直起腰擦汗,笑著說。
「不著急。現在天氣冷,小豬傷口癒合的快。表哥給個建議,我再買幾十頭小豬一起養著嗎?」
「不用。留三頭母豬,一頭公豬,一年母豬下兩次小豬,明年豬仔就夠養了。」
等著這頭小豬不流血了,俞荷帶著連生連魚小譚回來洗漱休息。
莊裡的房子建了兩排低矮的石頭院,前院後院一共十四間房,坐落在出城的路邊,除了看門的胡老頭祖孫兩個,就住了他們七個,餵豬的王大花和李桂香是附近的村民。
「二妹,我和連魚想留下幫忙養豬。」到了吃飯的時候,連生突然說。
「好啊。我給大姑父寫信,你們願意留下幫忙,我求之不得。等以後豬養成,我準備城裡開店自己賣,你們一年四季都有的忙。」俞荷笑著說,要是表哥們在這邊找了媳婦,大姑父和姑姑會怪她的。
連生連魚很高興,白水鎮有阿爹和明輝,就那麼點人,這邊一州的人吃豬肉,他們更有用武之地。
「兩位表哥,有沒有興趣在我們五十里外的二百畝地邊建兩個養豬場,我們三家一起發財。建豬圈的材料我們一人一半,豬養好我負責回收。豬糞給我就行。」
「我們要寫信回去問問爹娘的意思。」連生沒有立刻答應,考慮一下,鄭重的說。
「好。那你們儘快,信件走官驛,半個月就能到。」
「好。」
吃過飯兩個人借了紙筆回去寫信,俞荷去村里找人,現在村里都是老幼,年輕的男子和婦女都去象郡做工了。
找到四個姓張的老漢晚上守豬圈,連生連魚不放心也跟著一起守著。
五天後,除一頭小豬死了,其餘三十四頭都開始吃食,算度過了危險期。
俞荷去城裡拉了兩車陳米和谷糠,買了一個石碾安裝在豬圈草房裡,和小譚磨米伴著豬草餵豬。
精細餵養了半個月,小譚去村里收豬草,連生和連魚帶著六個人餵豬。
俞荷帶著顧嬤嬤小譚回到萬縣,已經是臘月初五,馬上過年。
晚上一家人坐下吃飯,俞荷還沒見成城,問道。
「阿娘,我哥呢?」
「回白水鎮了,說要去北地遊學,走了有十天了。」
「他今年要在老家過年嗎?」
「你阿爹的意思也是,讓他在家過年,多陪陪你爺奶。」
李二娘給俞荷夾菜,看一眼默不作聲的丈夫。
「哦!」啥情況,要去北方遊學,怎麼不去象州找她。
——
冬月二十五,成城帶著年禮從萬縣出發,在家休息了一天,坐船到達州,將給鄧郎中的年禮帶給張全知。
牙行買了兩個厲害的婆子,租了一個馬車,一路向北,經過靈丘縣,徑直找到趙明鏡家。
文娟知道俞荷議親的第一時間就把消息告訴了已經懷孕的俞梅,暴露了脾氣,得意洋洋的嘲笑俞梅不如妹妹。
現在俞梅懷孕快八個月,挺著個大肚子還要做一日三餐伺候公婆丈夫,一刻不得閒。
冬月初,實在沒辦法,她偷偷寫信給阿爹,希望家裡能接她回白水鎮生活。
「看你這圓桶肚子,就知道你懷的女孩,我們家十幾個女孩,不稀罕。」文娟送走丈夫和兒子,立刻換了臉,來了俞梅的房間嘲諷。
「你不稀罕,我喜歡。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養。」俞梅這幾個月總算見識了什麼叫人心險惡,什麼叫面善心奸,她這婆婆比戲子都厲害,公公兒子面前願意給她端尿盆,轉過頭能將屎尿潑到她身上來。
「你養,你什麼能耐,你養!」
「我有錢。有嫁妝。」陪嫁的一百兩給丈夫買了一個小吏的官,她還有私房。
「我爹,我哥,我妹妹也不會坐視不理。」俞梅笑著說,「你哄我,讓我和我妹妹生分,也斷不了我們之間的血脈聯繫。」
「想得倒美,一口吐沫一口釘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磨滅不了,這麼長時間誰管你了!」文娟突然將尿盆倒在俞梅頭上,瘋了一樣哈哈大笑。
俞梅頭髮濕透,心裡恨死了這個老虔婆,腰背挺直,挖苦道:「下午你還不是要幫我洗乾淨!現在有又什麼好得意?」
成城站在茅草土胚院子外面聽了半天,讓馬車師傅多叫些人來。
帶著兩個婆子一腳踢開大門,嚇得文娟連忙出來看。城裡花銷大,老爺讓在城郊租的房,中午一般不回來,也沒有鄰居上門。
「成城,救我!」俞梅挺著肚子出來,看到成城,哭道。
拿了錢的幾個村民本來是看熱鬧的,聞到俞梅身上的味道,義憤填膺,對著文娟一陣指指點點。
「天哪,這婆娘每天吹噓她對高嫁的兒媳婦多好多好,就是這樣好的嗎?」
「人家娘家來人,怎麼還把屎尿往兒媳婦頭上倒呢!」
「平日裡她可能就是這麼壞的。」
成城拿了一兩銀子叫人將趙家父子從城裡叫回來,兩個婆子要幫忙給俞梅洗澡,讓成城給攔住了。
「小弟,我想帶明鏡回白水鎮生活。」俞梅老遠站著,看著一臉冷意的成城說。
「我知道了。」
趙伯安和趙明鏡接到消息,很快回來,趙明鏡跟著衙役前段時間收稅,接著又天天去村里看百姓服勞役,當監工,曬黑了,也憔悴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
趙伯安一身綢緞眼睛裡透著精明,當他聞到味道,衝上去對著文娟就是一腳,踢得她半天沒從地上爬起來。
兒媳婦一百兩的嫁妝,他在城裡買了兩間房,要是讓人知道,他的老臉也丟盡了。
「我天天說,天天勸,你怎麼就改不了脾氣呢,兒媳婦離家幾百里和我們來靈丘,又懷了身孕,這就是你答應我每天都好好照顧她的!」
趙明鏡看到成城黑臉,急忙上來看俞梅,聞到味道,忙拿了手絹給她擦臉,哭腔道:「媳婦,是我的不是,都是我不好。我不知道,阿娘怎麼這麼狠心對你。」
「明鏡,我沒事。你不知道,不怪你。」俞梅笑著說,才跟著婆子去洗漱。
「他小舅,都是我們不好。你看這——」趙伯安看看圍觀的百姓,這裡是不能再住了。
「要麼,你休妻,要麼,我帶我姐和我姐夫回白水鎮。」
成城冷笑著看了眼地上的文娟,道:「以後你們趙家大房,有我姐,沒有這個人!」
「趙伯安,你不是喜歡在靈丘當官嗎?那以後就別回白水鎮了,我們家花錢,讓你一輩子好好的把這個官做到死。」
屋裡,俞梅抱著趙明鏡一陣哭訴,把這段時間受的委屈都哭出來。
趙明鏡心疼的抱著她,跟著一起哭,他哭自己太天真,早知道出來日子這麼難過,還不如在家跟著爺爺管私塾的舍間,雖然每月只有三百文錢,也不用這樣風吹日曬的辛苦。
夫妻倆越哭越傷心。
附近的鄰居跟著同情心起,不知道這家小媳婦看了多少臉色,受了多少委屈,跟著恨上了文娟和裝聾作啞的趙伯安。
成城打發李婆子去買飯,回來看著俞梅和趙明鏡狼吞虎咽,笑著說:「大姐,現在還覺著俞荷掙錢沒有用嗎?」
「你當初,借著血親的名義跟著個外人傷害自己的親姐妹,可有後悔?我今天能來,也是借了俞荷的勢。」
俞梅一愣,默默地掉起了眼淚。
趙明鏡眼珠子開始亂轉。
「大姐,是他給你的自信嗎?」俞梅跟著成城,視線落在趙明鏡身上,看得趙明鏡更慌張。
「姐夫,我姐這幾個月都經歷了什麼,你真的一點都不知道嗎?」
「姐這麼大的肚子,坐都沒法坐,你不知道,扶一扶!」
李婆子趕緊上前扶著俞梅。
——
「俞荷,俞梅是不是給你寫信,說你克她,不讓你參加他們的成親宴。」俞有地把俞荷單獨叫進書房。
俞荷還以為是什麼要緊的事。
「阿爹,這不算什麼。你也知道我姐耳根子軟,又是新婚燕爾,難免小心翼翼。女孩子嘛,把一輩子都寄託良人,誰不希望自己婚姻幸福呢!」
俞荷笑著說,又指了指自己,「當然了,我是個例外。」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