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眾臣以為是叛軍襲來,霎時面色蒼白,不敢出聲,就在這時,侍衛統領忽而激動地上前稟報,語調高昂:「陛下!是援軍來了!」
宋懷硯面不改色,只是將手中的虎符攥緊了些,對此似乎早有預料。
他是何等思慮縝密之人,早在宋成思被流放嶺川、向他說出那般惡毒的詛咒之時,他便早已預料到這一天了。
如今先帝駕崩,朝局動盪,這自然是宋成思奪得帝權的最好時機。
可宋成思顯然遠遠低估了他這位皇弟的手段。宋懷硯早知他會反,在祭天之前便在城門外秘密布下三萬大軍,只待宋成思乖乖前來,瓮中捉鱉。
遠處援軍已來,重甲擊地塵土飛揚,其餘將士早已將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屆時,宋成思他們將無處可逃。
士兵們一齊湧來,宋懷硯自祭壇徐徐走下,卸下袞服換上玄色輕鎧,登馬而上。
他舉起手中的虎符,黑沉沉的將士們齊齊震聲喊道:「陛下萬歲!」
宋懷硯率馬在前,朝叛軍的方向下達進攻的命令。
冷風席捲,山霧清寒,他聽著眾人一聲聲高呼萬歲,看著所有人激揚踴躍地擁護著他,還是不由得恍惚一瞬。
上輩子,他手染鮮血無惡不做,親自率軍謀反,弒父殺兄,才有了至高無上的帝位。
這輩子,他卻要親自御駕殺敵,竭盡所能守住一個少女,守住一個朝代,守住天下百姓的安寧。
第78章 尾聲·生死
金庭山下, 戎馬飛揚。
殘陽如血,自天邊撕扯出千萬道黯紅色的光,一一映照在軍士們身上, 將他們的金甲盾牌勾勒出一層血邊。
飛鴻盤旋,叫聲如泣如訴。
數不清殺了有多少個叛軍,宋懷硯的視線也漸而有些模糊,只記得原本貧瘠枯黃的塵灰地上, 漸而被一片蒼茫死寂的血紅所覆蓋。
里外夾擊,叛軍節節敗退,只待兩路軍馬將叛軍逼退到金庭山北面夾道, 便可一舉殲滅。
拿下此戰, 他護住這個朝代,穩住天下民心,便再無威脅。
待宋成思死去, 他此生最後的恨意,也終於該有個了結了。
夕陽殘光映照在少年帝王冷峻的面孔上, 他御著高大威武的黑馬, 薄唇緊抿, 鳳眸冷冽,周身殺意肆意席捲。
他指揮著將士們繼續進發,而後拽緊韁繩, 正要跟上前去。
就在這時。
伴隨著一陣血腥氣襲來,劍雲忽而駕馬而上,來到宋懷硯身側,神情是難以掩蓋的驚慌:
「陛下, 信使衛來報,娘娘……娘娘她不見了!」
!
劍雲話說的磕磕絆絆, 語氣虛浮,卻又好似在空中凝成了一柄鋒銳的利刃,徑直插入宋懷硯的心頭。
高馬之上,少年帝王身形微晃,只覺心跳忽而停了一拍。
頓了頓,這才又緩聲啟唇:「你拿著孤的印信,去前方尋陸將軍,讓他及時部署好一切。」
他面色沉靜非常,聲音聽不出一絲起伏的波瀾,唯有緊密撲簌著的睫羽和不停顫抖著的雙手,昭示著他此刻的慌亂。
說完,還不待劍雲反應,他便迅速掉過頭來,孤身縱馬,朝皇宮的方向疾馳而去。
*
殘陽仍孤落落的掛在天上,卻又好似即將沉沒在遠山之中,最後的一片光亮也幾乎要被吞噬殆盡。
龍霄殿內,數十位宮女太監們跪了一地,一個個皆是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亦不敢抬頭看向皇座上的玄衣帝王。
他們已經跪了有一個時辰了,可陛下卻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只言不發,讓人絲毫捉摸不透。
直到殿門再次被人推開,宋懷硯這才有了些動靜。
他蒼白的指端摩挲著腰間的碎玉,抬眸看向進殿的劍云:「查出來了麼?」
「回稟陛下,」劍雲跪地稟報,「娘娘是在宮門前消失的,現今……現今仍不知去向。只是侍衛趕來時便看到所有的宮人們昏倒在偏殿,太醫那邊也查清了,他們方才中的正是西域的槐安迷香。」
槐安迷香,世間難求,據說其無色無味,只飄出輕輕的一縷,便足以迷倒一位正值壯年的男子。
宋懷硯倒是沒想到,他這位好皇兄還有這等手段。
他闔了闔眼,又問:「線索斷在哪裡?」
劍雲忙道:「就在宮門處,旁的再無線索了,只怕是……」
只怕是,早已被宋成思那幫人劫出城外了。
劍雲小心翼翼地覷著宋懷硯的神情,又忙不迭將一件銀簪子遞了上去:「宮門前,只剩下了這個……」
宋懷硯接了過去,眸光也漸漸黯淡下來。手中這件簪子正是他前些日子特地送給寧祈的,他再熟悉不過了。
皇座之上,他深吸一口氣,隨後將簪子緊緊攥住,銳利的尾端將他的掌心刺破,刺得鮮血淋漓,他似乎也毫無所察。
驀地,他曳著玄衣陡然起身,沉聲喝道:「一幫廢物!」
滿殿的宮人們隨之一顫:「陛下……陛下饒命!」
宋懷硯難抑怒火,下意識地想要處死這些沒護好寧祈的宮人。上輩子,他一貫是這樣做的。
可是正欲發作時,他停凝須臾,忽而想到,寧祈最討厭殘戾嗜殺的人了。
她曾說她畏懼屍體,畏懼鮮血,畏懼那些殺人不眨眼的無情人。
思緒淡淡地飄出很遠,又漸而攏回。宋懷硯看著地上戰戰兢兢的眾人,竭力穩住呼吸,最終只是說道:
「都下去吧。」
片刻之間,龍霄殿內便只剩下宋懷硯一人。
他稍稍側目,朝窗外望過去。日頭早已沉下,天幕之上只剩下一彎清冷的弦月,月光霏微如霜,裹挾著寒意靜謐流淌。
他忽而想起前世,在他生命的盡頭,龍霄殿內也是這般孤寂,外頭也是這樣岑冷的月光。
他已孤苦一世,絕望一生,這輩子,難道還要重蹈覆轍嗎?
他不能。
宋懷硯想。
這個時候,寧祈怕是比他還要無助,還要絕望。她一定還在等著他。
夜色如墨,少年帝王悄然邁步而出,命人備馬,親自去尋她。
馬蹄在月下狂奔,他只率了寥寥幾個護衛,尋遍京城街坊,尋遍城外郊原。
夜間風寒,瀰漫著的清霧將他的玄衣漸漸濡濕,少年仍不知疲倦,一遍一遍地追尋著。
可是什麼都沒有。
天地之間,竟好似一瞬間沒了她的蹤跡。
遍尋一夜,直到天幕將亮,皇宮之上是一片淒寒的冷白,淡得好似山野間的白霜,將皇城密不透風地覆著。
宋懷硯駕馬回到宮門前,心中一陣絕望悲戚,只覺得全身無力,險些自馬上栽倒。
這時,在門下守著的劍雲走上前來,支支吾吾,不知要說些什麼。
宋懷硯不耐地問:「有何消息?」
劍雲拱手稟報:「陛下……方才宮門上落了一支箭,其上是叛軍留著的幾行小字,說是娘娘現今被挾持在金庭山崖邊……」
不等劍雲說完,宋懷硯似是鬆了一口氣:「孤這就過去。」
「陛下!」劍雲趕忙扯住宋懷硯的衣袖,顫聲補充:「上面還說……說……說只能您一人前去,軍士不得跟隨,否則就要殺死娘娘!這……這分明是要您拿命去換啊!」
說著,劍雲忙不迭將信條塞給宋懷硯,後者伸手接過,微眯鳳眸看過去。
其上的確是宋成思的親筆字跡,宋懷硯認得清楚。
孤身前去……
宋懷硯自嘲了兩聲。他以為宋成思率軍謀反是自投羅網,是瓮中之鱉,不料宋成思打的是這等主意。
看來,宋成思的確是厭惡透了他。自小在深宮中欺辱他多年,不惜代價在宮外刺殺他,被流放時還要對他下那般惡毒的詛咒。
如今,哪怕丟掉兩萬兵馬,哪怕在懸崖之畔走投無路,丟掉自己的性命。
宋成思也要和他同歸於盡。
晨霧籠罩下,宋懷硯將信條收起,深嘆了一口氣,轉而對劍雲道:「宮中所有心腹,孤最信你。孤此去一程也不知能不能回來。崔相為人清正,若孤遲遲未歸,朝中事宜便暫交由他處理。
「如若……如若孤回不來了,便將這帝王璽交給昭王吧。有他在,定能護住這天下盛世。」
昭王,便是他那位光風霽月的皇兄,宋君則。
想來,如若沒有他,他的這位皇兄也該是一位千古明君,流芳百世。
這話,倒像是在托終了。
劍雲明白他的意思,也知曉他這位主子若是下定了決心,那是九牛也拉不迴轉的。
可他仍不舍地拽住宋懷硯的袖子,聲淚俱下:「陛下三思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懷硯面不改色,只是將手中的虎符攥緊了些,對此似乎早有預料。
他是何等思慮縝密之人,早在宋成思被流放嶺川、向他說出那般惡毒的詛咒之時,他便早已預料到這一天了。
如今先帝駕崩,朝局動盪,這自然是宋成思奪得帝權的最好時機。
可宋成思顯然遠遠低估了他這位皇弟的手段。宋懷硯早知他會反,在祭天之前便在城門外秘密布下三萬大軍,只待宋成思乖乖前來,瓮中捉鱉。
遠處援軍已來,重甲擊地塵土飛揚,其餘將士早已將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屆時,宋成思他們將無處可逃。
士兵們一齊湧來,宋懷硯自祭壇徐徐走下,卸下袞服換上玄色輕鎧,登馬而上。
他舉起手中的虎符,黑沉沉的將士們齊齊震聲喊道:「陛下萬歲!」
宋懷硯率馬在前,朝叛軍的方向下達進攻的命令。
冷風席捲,山霧清寒,他聽著眾人一聲聲高呼萬歲,看著所有人激揚踴躍地擁護著他,還是不由得恍惚一瞬。
上輩子,他手染鮮血無惡不做,親自率軍謀反,弒父殺兄,才有了至高無上的帝位。
這輩子,他卻要親自御駕殺敵,竭盡所能守住一個少女,守住一個朝代,守住天下百姓的安寧。
第78章 尾聲·生死
金庭山下, 戎馬飛揚。
殘陽如血,自天邊撕扯出千萬道黯紅色的光,一一映照在軍士們身上, 將他們的金甲盾牌勾勒出一層血邊。
飛鴻盤旋,叫聲如泣如訴。
數不清殺了有多少個叛軍,宋懷硯的視線也漸而有些模糊,只記得原本貧瘠枯黃的塵灰地上, 漸而被一片蒼茫死寂的血紅所覆蓋。
里外夾擊,叛軍節節敗退,只待兩路軍馬將叛軍逼退到金庭山北面夾道, 便可一舉殲滅。
拿下此戰, 他護住這個朝代,穩住天下民心,便再無威脅。
待宋成思死去, 他此生最後的恨意,也終於該有個了結了。
夕陽殘光映照在少年帝王冷峻的面孔上, 他御著高大威武的黑馬, 薄唇緊抿, 鳳眸冷冽,周身殺意肆意席捲。
他指揮著將士們繼續進發,而後拽緊韁繩, 正要跟上前去。
就在這時。
伴隨著一陣血腥氣襲來,劍雲忽而駕馬而上,來到宋懷硯身側,神情是難以掩蓋的驚慌:
「陛下, 信使衛來報,娘娘……娘娘她不見了!」
!
劍雲話說的磕磕絆絆, 語氣虛浮,卻又好似在空中凝成了一柄鋒銳的利刃,徑直插入宋懷硯的心頭。
高馬之上,少年帝王身形微晃,只覺心跳忽而停了一拍。
頓了頓,這才又緩聲啟唇:「你拿著孤的印信,去前方尋陸將軍,讓他及時部署好一切。」
他面色沉靜非常,聲音聽不出一絲起伏的波瀾,唯有緊密撲簌著的睫羽和不停顫抖著的雙手,昭示著他此刻的慌亂。
說完,還不待劍雲反應,他便迅速掉過頭來,孤身縱馬,朝皇宮的方向疾馳而去。
*
殘陽仍孤落落的掛在天上,卻又好似即將沉沒在遠山之中,最後的一片光亮也幾乎要被吞噬殆盡。
龍霄殿內,數十位宮女太監們跪了一地,一個個皆是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亦不敢抬頭看向皇座上的玄衣帝王。
他們已經跪了有一個時辰了,可陛下卻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只言不發,讓人絲毫捉摸不透。
直到殿門再次被人推開,宋懷硯這才有了些動靜。
他蒼白的指端摩挲著腰間的碎玉,抬眸看向進殿的劍云:「查出來了麼?」
「回稟陛下,」劍雲跪地稟報,「娘娘是在宮門前消失的,現今……現今仍不知去向。只是侍衛趕來時便看到所有的宮人們昏倒在偏殿,太醫那邊也查清了,他們方才中的正是西域的槐安迷香。」
槐安迷香,世間難求,據說其無色無味,只飄出輕輕的一縷,便足以迷倒一位正值壯年的男子。
宋懷硯倒是沒想到,他這位好皇兄還有這等手段。
他闔了闔眼,又問:「線索斷在哪裡?」
劍雲忙道:「就在宮門處,旁的再無線索了,只怕是……」
只怕是,早已被宋成思那幫人劫出城外了。
劍雲小心翼翼地覷著宋懷硯的神情,又忙不迭將一件銀簪子遞了上去:「宮門前,只剩下了這個……」
宋懷硯接了過去,眸光也漸漸黯淡下來。手中這件簪子正是他前些日子特地送給寧祈的,他再熟悉不過了。
皇座之上,他深吸一口氣,隨後將簪子緊緊攥住,銳利的尾端將他的掌心刺破,刺得鮮血淋漓,他似乎也毫無所察。
驀地,他曳著玄衣陡然起身,沉聲喝道:「一幫廢物!」
滿殿的宮人們隨之一顫:「陛下……陛下饒命!」
宋懷硯難抑怒火,下意識地想要處死這些沒護好寧祈的宮人。上輩子,他一貫是這樣做的。
可是正欲發作時,他停凝須臾,忽而想到,寧祈最討厭殘戾嗜殺的人了。
她曾說她畏懼屍體,畏懼鮮血,畏懼那些殺人不眨眼的無情人。
思緒淡淡地飄出很遠,又漸而攏回。宋懷硯看著地上戰戰兢兢的眾人,竭力穩住呼吸,最終只是說道:
「都下去吧。」
片刻之間,龍霄殿內便只剩下宋懷硯一人。
他稍稍側目,朝窗外望過去。日頭早已沉下,天幕之上只剩下一彎清冷的弦月,月光霏微如霜,裹挾著寒意靜謐流淌。
他忽而想起前世,在他生命的盡頭,龍霄殿內也是這般孤寂,外頭也是這樣岑冷的月光。
他已孤苦一世,絕望一生,這輩子,難道還要重蹈覆轍嗎?
他不能。
宋懷硯想。
這個時候,寧祈怕是比他還要無助,還要絕望。她一定還在等著他。
夜色如墨,少年帝王悄然邁步而出,命人備馬,親自去尋她。
馬蹄在月下狂奔,他只率了寥寥幾個護衛,尋遍京城街坊,尋遍城外郊原。
夜間風寒,瀰漫著的清霧將他的玄衣漸漸濡濕,少年仍不知疲倦,一遍一遍地追尋著。
可是什麼都沒有。
天地之間,竟好似一瞬間沒了她的蹤跡。
遍尋一夜,直到天幕將亮,皇宮之上是一片淒寒的冷白,淡得好似山野間的白霜,將皇城密不透風地覆著。
宋懷硯駕馬回到宮門前,心中一陣絕望悲戚,只覺得全身無力,險些自馬上栽倒。
這時,在門下守著的劍雲走上前來,支支吾吾,不知要說些什麼。
宋懷硯不耐地問:「有何消息?」
劍雲拱手稟報:「陛下……方才宮門上落了一支箭,其上是叛軍留著的幾行小字,說是娘娘現今被挾持在金庭山崖邊……」
不等劍雲說完,宋懷硯似是鬆了一口氣:「孤這就過去。」
「陛下!」劍雲趕忙扯住宋懷硯的衣袖,顫聲補充:「上面還說……說……說只能您一人前去,軍士不得跟隨,否則就要殺死娘娘!這……這分明是要您拿命去換啊!」
說著,劍雲忙不迭將信條塞給宋懷硯,後者伸手接過,微眯鳳眸看過去。
其上的確是宋成思的親筆字跡,宋懷硯認得清楚。
孤身前去……
宋懷硯自嘲了兩聲。他以為宋成思率軍謀反是自投羅網,是瓮中之鱉,不料宋成思打的是這等主意。
看來,宋成思的確是厭惡透了他。自小在深宮中欺辱他多年,不惜代價在宮外刺殺他,被流放時還要對他下那般惡毒的詛咒。
如今,哪怕丟掉兩萬兵馬,哪怕在懸崖之畔走投無路,丟掉自己的性命。
宋成思也要和他同歸於盡。
晨霧籠罩下,宋懷硯將信條收起,深嘆了一口氣,轉而對劍雲道:「宮中所有心腹,孤最信你。孤此去一程也不知能不能回來。崔相為人清正,若孤遲遲未歸,朝中事宜便暫交由他處理。
「如若……如若孤回不來了,便將這帝王璽交給昭王吧。有他在,定能護住這天下盛世。」
昭王,便是他那位光風霽月的皇兄,宋君則。
想來,如若沒有他,他的這位皇兄也該是一位千古明君,流芳百世。
這話,倒像是在托終了。
劍雲明白他的意思,也知曉他這位主子若是下定了決心,那是九牛也拉不迴轉的。
可他仍不舍地拽住宋懷硯的袖子,聲淚俱下:「陛下三思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