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能不著急嗎?

  眼看大皇子都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爹了,可太子就只有周燦一個孩子。還有倭寇之事,和倭奴的關係一直不冷不熱,但他們這些年的擾邊行為也沒斷過。也沒有解決的辦法!

  「老太太,您給陸愛卿寫封家書吧,就說朕來給他和夫人道歉了,朕請他們回來繼續在以前的職位上繼續為我大夏效力。」

  顧老太太道:「臣妾也不知道他們夫婦身在何地,上上前年托人帶回來一封信,要妾身轉交給皇上。」

  杜嬤嬤拿出了一封快要磨破皮的用火漆封著信件。

  「有信您怎麼不送到宮裡呢?」皇上大喜。

  顧老太太道:「瀅丫頭行意交待了您如果來問,就讓我交出此信。若是不來,就證明她的占卜出了問題。」

  皇上一聽,火速拿出了信,先是一目十行地看完,接著又盯著信件許久,忽然臉色已經陰沉得可以滴出水來。

  「回宮!」

  信裡面寫著,若太子子嗣艱難,皇上可從太后那裡入手。皇上看到此話,又想起這麼多年東宮裡唯有一個皇長孫,便覺得心口一陣鈍痛。

  皇上回宮後就在御書房內召見了太子,父子倆商量了兩個多時辰。

  太子回到東宮,便悄悄地向太子妃道:「孤找人算了一卦,說咱們子嗣不豐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腳。」

  太子妃大驚,「什麼樣的高僧連這樣的事也能算出來?」

  那豈不是也能算出她當年算計過孫瀅的事?

  「太子殿下,臣妾要……向您坦白一件事?」太子好似下定決心一般,吞吞吐吐地說道。

  太子笑著握住了太子妃的手,道:「咱們成親十幾年了,雖然你是父皇為孤挑選的妻子,但這十幾年,咱們榮辱與共,利益和目標一致,相知相守走到今天,有什麼話你儘管說。」

  太子妃的眼淚一下子流了下來,一邊抽泣一邊道:「殿下自明州回來那一日,妾身去城門口迎接您,孫夫人在前面,我看您看她的眼神有崇拜有迷戀有不舍……」

  「你是在說國師陸首輔的夫人?」

  「對,就是她。」太子妃像是個等待判決的犯人。

  「孤承認,她長得很漂亮,又懂得許多常人摸不著邊際的玄門知識。但孤守先是個儲君,是父皇的兒子,是燦兒的父親,是東宮的太子,然後才是自己。孤對她有欣賞,有喜歡,有崇敬但唯獨沒有男女之情。」

  太子妃慘白了臉,不死心地問道:「為什麼唯獨沒有愛?」

  「你覺得陸大人是吃素的?母后是陸家人,所以陸大人是孤的天然的盟軍,孤怎麼敢對這樣的人有男女之情?規矩是什麼?就是事先劃出來的邊框,你放心,孤是不會越界的。孤可不是……」太子沒有再說下去。

  是的,他不是陸彬,明知道孫瀅是自己的嬸嬸還緊追著不放,天下呢?前途呢?

  「人跟動物最本質的共別在於,動物才想到什麼就直接擭取,人會受規矩的約束,克制自己。」

  太子妃的淚如同斷了線珍珠,怎麼也止不住,「妾身知道了,殿下。」跟太子比起來,她這個太子妃的心思太齷齪,她沒有勇氣再往下說了。

  「都是妾身太小心眼,妾身一定將下毒之人揪出來。」太子妃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自那日起,太子妃將東宮所有人一個全個地排除,發現疑點最大是東宮膳房裡的吳大廚。

  吳大廚有個乾兒子叫吳庸,是慈寧宮裡燒灶的,每隔段時間會給吳大廚送來一盒糕點,有時候是吳庸親自送來,偶爾會由田姑姑捎帶過來。

  田姑姑是太后身邊的掌事宮女,三十出頭,跟太子是打小的情分。

  太子幼時太后對他很嚴厲,經常在太后宮中受罰,事後都是這位田姑姑在安慰他,太子三歲的時候就認識了田姑姑。

  不過那時候她還是剛被安排進慈寧宮中的小宮女。

  田姑姑做事勤勞,人美心善,很多主子對她印象都挺不錯。

  是以她生次順帶幫吳大廚捎帶吃食,一直都沒引起大家的懷疑。

  自打太子回去跟太子妃說了是吃食有問題,太子妃就格外留神東宮的膳房,每隔兩三天總會去一次。

  這一次她進門的時候,正好看到田姑姑提著一盒精美的山藥糕,「這是吳庸托我帶給你的,剛好順路。」

  吳大廚和田姑姑是同鄉,田姑姑也明確地表示了對吳掌廚有好感。每次她來送糕點,大家都一致認為她是來見老相好,也沒人敢過問,畢竟是太子看重的人。

  但太子妃這次聽了太子話,想到飲食,不由脫口說了句:「這桂花糕做得不錯。」

  田姑姑不由笑道:「是呢,這是吳庸送給吳大廚的心意,奴婢就不能孝敬太子妃了。」她不好意地朝太子妃笑笑,將糕點遞給了吳大廚。

  吳大廚正欲伸手去接,卻被太子妃奪了過去。

  從下人手裡搶吃食的事太子妃還是頭一次做,尷尬極了。

  但抬頭就看到了田姑姑和吳大廚兩人頭上都冒了汗,太子妃越發篤定這糕點有問題,不動聲色給了跟著的的婆子。

  那婆子拿起糕點就往嘴裡塞,邊塞邊含糊不清地道:「好吃。」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吳大廚撲上去就奪,哪裡還奪得到,宮裡點心本來就做得不多,以精緻小巧為主,轉眼她就吞掉了五六個,剩下的攥在手心。

  「等一下,裡面怎麼有東西?」她噎得話都說不利索了,脖子一伸一伸的,但誰也沒有

  在意,都盯著她的手心。

  她手心裡有一個牛皮紙團,打開裡面是一包藥粉。

  吳大廚著急地掰她的手,但這就是一個粗使的婆子,太妃看中她就是覺得她有力氣。現在又有了證據,不由一腳將吳大廚踹了老遠。

  「來人,將人拿下!」太子妃喝道。

  田姑姑和吳大廚很快就被太子妃的人控制了起來。

  經太醫院的掌院親自判定,此物是一點紅的種子研磨而成。

  「此物長期服用有慢性藥的作用,可以損傷腎臟,孕婦忌用,可能會流產。此藥也叫做羊蹄草、千日紅。」

  太子妃突然想起,每年春末吳大廚會用一種野菜給她東宮裡的人煮湯喝!

  一喝就喝了十幾年,居然也沒有一個懂藥理的人來告訴她們喝了會不孕不育。

  田姑姑在地牢中熬不過苦刑,終於招了,「太后命奴婢做的,我的父母兄弟都在太后手裡……」

  「沒想到太后居然布局了那麼久。」

  皇上怒不可遏,將慈寧宮封了起來,不允許太后和人接觸,也不允許宮內的人再伺候太后。

  太后又哭又笑,像瘋了一樣。

  「總有一天,哀家會告訴你們一個天大的秘密!」每當一個人的時候,太后就會低聲喃喃自語。

  對,她在下一盤大棋。

  「皇上啊,上次哀家告訴你的那個傳言是真的,你和鎮南王就是親兄弟,但哀家肯定不會揭穿這個身份,這個秘密哀家要帶到棺材裡面去,皇上啊,這個消息就由吳大伴告訴你吧。」

  太后不知道是,皇上就在牆外面,他將牆挖了個洞,悄悄的站在外面聽太后的「秘密」。

  皇上現在後悔極了,他真的不應該不信任孫瀅,早知不撤銷孫瀅的國師之職,如此就可以約束她,不讓她到海外。

  有孫瀅在京都坐鎮,日子肯定會好過很多。

  皇上想了想寫了封聖旨,意思就是讓孫瀅恢復國師之職,陸虞仍是首輔,還賞了孫瀅一萬兩黃金,讓吳大伴送去了鎮北侯府。

  老太太見到聖旨高興極了,一疊聲地問「瀅丫頭是不是要回來了?」

  吳大伴哪裡知道孫瀅此時在天竺逍遙極了。

  她當時怕皇上不同意她們到海外,所以只帶了金子、銀票、和匠人。到了天竺之後就在當地建起了手工作坊,她沒敢造鐵器,但是師父留下了不少札記,比如說做胰子、香膏之類。

  一下子賺到了很多銀子,而且日子過得很逍遙,就是每逢節日的時候會想念生母和婆婆。

  可惜的是,她和陸虞一直沒有孩子。

  「煜之,你說咱們會不會一直沒有孩子?」孫瀅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沒有就沒有,如果有一個孩子,天天在照顧孩子,我會吃醋。」陸虞說得理所當然。

  話雖這話說,但是在街上迎面看到有小孩,陸虞總是若無其事地低下頭。

  她猜測,他是喜歡孩子的。他們已經成親第十八年頭了。

  「孩子有了咱們就要,沒有就不要,順其自然吧。」

  孫瀅點點頭,「我有點怕,怕我是學道的,會三缺五不全。」

  陸虞搖頭笑道:「那也沒事,都是上天註定好的,我們只管順其自然。」

  皇上一個人獨自去了太平鎮北的長春道觀。

  只見他一個人上了香,念叨著:「國師啊,是朕誤會了,原來你到明州去,是為了平亂。都是朕心裡太小了些。如今朕主動認錯,祖師爺肯這早些讓國師回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