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他不想說,她也不逼迫,她不著急,反正他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在一起。
洗漱熄燈,一夜無話。第二日一大早,太子便來了。
「感謝夫人送我兩個護衛,以後孤出行,他們二位跟著孤,若不出去,就讓他們在府內做正副教頭。」
孫瀅笑道:「人我既然給了太子殿下,差事自然由太子殿下安排,二位師兄在我這裡差事做的不錯,從來沒出過差錯。」
她嫁過來,宗瑞和付薪被師父當做陪嫁一起入了鎮北侯府,跟著她在侯府呆了好幾年。這幾年,也算是風平浪靜,剛開始她還怕這倆人太桀驁不馴,難以管理以致雙方出現什麼矛盾。相處下來才知道五毒教的人也有性格安分守時的一面。
兩位既然沒給她惹過什麼麻煩,而且頂著使毒的名聲還嚇跑了不少想暗地裡做小動作的人,簡而言之就是有功。那麼他為他們找個好去處也就是舉手之勞。
太子也非常高興,覺得國師把她最得力的二將給了自己。
三人坐下相聊甚歡,太子不由問起倭人國之行。
孫瀅笑道:「只打聽出現在的實權都掌握在懷良王手中,我和煜之也見了他,感覺此人在當地甚是有威望,但我們提了倭冠侵犯我大夏之事,他以犯事人員是浪人為由,拒絕管教。我已經去過皇宮見過皇上,討了詔書,再去往倭人國,能說服他是最好不過。倭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查過他們的方志和前朝歷史,前朝曾兩次對倭人國出過兵,均未得到想要的結果,我們還是以守為主。」
雖然只見了皇上半個時辰,他明顯地感覺到皇上不想對倭人用兵。
倭人已經成了氣候,想滅掉估計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太子思索片刻道:「孤會派人加強巡防,不讓倭人和海盜擾邊。咱們的水師在蓬萊島訓練,晚上就駐守在那裡。」
孫瀅命人將皇上手書的「神機營」的匾額拿了過來,太子一看到皇上的手書不由眼睛一酸,差點流下淚來。他比孫瀅大一歲,從來沒有離開過皇宮。孫瀅一想到此,便吩咐人道:「將我昨日拿回來的滷牛肉分一半給太子,吃的時候要加熱,放在冰里鎮著的。皇上說了,要你安心做事,不用記掛,想他了可以寫信。」
等太子走了,陸虞問孫瀅:「皇上真說太子想他可以寫信?」
孫瀅想了想道:「我替皇上說的,這不,你看。」
她又將那塊「如朕親臨」掏了出來。
馬上又想到了上次太子看她掏出了這個就跪下行禮,學是不讓陸虞看了。
「皇上還給了我一塊『如朕親臨』的牌子。不給你看了,算了免得你也要向竽上行禮。」
陸虞忙慎重其事地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非必要一定不能讓人知道你有皇上賜的金牌。」
「我沒給別人看,就給你看了。」
「我也……」陸虞本來是想說「不行」的,說到最後卻改口成了,不是不行。「你可以信任我。永遠可以信任我。」
有人可以信任的感覺真好呀。
「煜之,我們要個孩子吧,要一個性格像你的男孩。」孫瀅從背後抱著陸虞說道。
「好。」陸虞點頭,伸手一撈將她打橫抱起。
「我是說正經的。我們成親好幾年了,一直沒有孩子,再沒有孩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大夫吧。」孫瀅一急,一股腦說了出來。
陸虞哭笑不得,「我們是熙寧十年成的親,到現在不過短短几載,哪有什麼好幾年?」
孫瀅點頭道:「你也知道是熙寧十年成的親,現在熙寧十三年了!到今年就整整三個年頭了。」
陸虞失笑,「你今年多大?」
「十七。」
「虧你還是懂醫術的大夫,之前也給難產的婦人接生過……」
「年齡和接生有關……」孫瀅話未說完,已經很快的反應過來,婦人的年齡和生孩子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她的骨骼根本沒有長好,生孩子不僅傷身子,而且還容易難產!
陸虞是怕她年紀太小傷了身子骨所以才決定沒要的孩子?
「你喝了不能生孩子藥。」孫瀅眼中滿是震驚,但語氣不是詢問,她是在肯定。
陸虞能說出這一番話,想必是喝了藥。
他知不知道自己已經快三十了?
「母親也知道?」
「我跟她說過。」
孫瀅上前抱住了陸虞,「你對我可真好。從未有人對我這麼好過。」
「你是我的妻子,是和我相伴一生的人,我對你不好,要對誰好?」
「煜之,我也會盡我所能對你好。會讓你所有的付出都變成有價值。」
「那晚上你在上面……」陸虞說道,不過他說的聲音太小,後面已經聽不清了。
「你個自流氓!」才剛開始誇他,一會兒就原形畢露了。
孫瀅背後身賭氣不理他。
陸虞倒是振振有詞,「我怎麼就臭流氓了?你是我的妻,我們這樣叫恩愛。」說著啄了她一口。
「可是你滿腦子想的都是不正經的……」孫瀅嗔道。
「哪裡不正經了?這是最正經不過的事?你剛才不是還一心想為咱們生個孩子?」陸虞故意逗她。
喜歡看她生起氣來的表情,多了很多煙火氣息。
「我說不贏你。」孫瀅很快就正視起自己的問題。
開玩笑,她怎麼會想著和首輔鬥嘴,那鐵定是沒了贏的希望。
「我說的都是事實。要不然怎麼會有孩子出生?」陸虞說著解開了孫瀅的衣服。
月光偷偷的溜進房內,見證了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那咱們現在要多一些不同類型的船,比如可以放紅夷大炮的,可以單獨乘坐水師兵卒的,就在速度和堅固上面下功夫。」太子說道。
「殿下放心,我已經請來了大夏最優秀的匠人。咱們有的是銀子。」
「對了,賀傑抓到了嗎?」孫瀅問道。
「沒呢已經全城搜捕過好幾次了。」
陸虞一下子明白了孫瀅的意思,「夫人懷疑他跟倭人有勾結?」
孫瀅搖頭道:「平江伯世子有些狂妄自大,性格衝動暴燥,愛慕虛榮,華而不實,空有其表。江平伯卻是一個老狐狸,他就這麼被抓了,著實出乎意料。我總感覺他應該有什麼後手。一個庶子,父親晚上去問責別人,他這個庶子卻直接明目張胆地去了青樓,光這一點就很刻意。跟魏知府說不用找了,我猜測人已經出城了,精力多放在海域吧。」
大夏和倭人也曾有過友好往來,在大夏萬國來朝的鼎盛進期,倭人共派超過二十批數百規模的使者來我大夏,後來就成了雙方友好往來,和和諧共處的局面,但前朝的時候卻出現了關係惡化,前朝的帝王派了使者前去倭人國,意在建立邦交,卻遭到了當權者的回絕,為此前朝兩次派兵攻打倭人國,卻因各種緣由均以失敗告終。
隨後,前朝皇帝遣使者前往倭人國,或因颱風,或使臣被害,文書均未送達,致使邦交斷絕。
直到太祖登基,這種情況才稍稍好轉。
倭人國內亂開始,兩方勢力割據而住,戰亂頗發,眾多戰敗的武士和他的主子因為沒辦法立足,就在海上做起了海盜。這就是百姓和官府所謂的倭寇。
另外,周太祖雖然上位了,但是前朝餘孽並未一,消滅乾淨,他們也和海盜相互勾結,持
續騷擾大夏的百姓。
太祖為避免戰亂,讓胞弟老鎮南王赴嶺南建立衛所,然倭寇行蹤不定,防禦很難。
這是陸虞對孫瀅和太子講的大夏國史。
孫瀅覺得就算再次出使倭人國,也難以和倭人王達成一致對付倭寇的協議,「必須讓倭人和大夏先建立起信任,成為友好之邦。這次咱們先不去,讓太子派東宮的屬官先去探一探虛實再行理論。」
太子派了太子府詹事何士安出使倭人國,何士安帶上朝見的禮品和詔書,欣然前往。
何士安見到了北朝町幕府的大將軍利義,態度倒是很恭敬。嘴上答應得十分乾脆,但一直等到過年,實則根本沒有來大夏的京都朝拜皇上。陸虞和太子府的謀士商量,來年四月再派使者出使倭人國。
利交不僅錯不認罪,而且狡辯道:「倭寇行為乃大夏海盜所為,朝廷線毫不知情。」並以此為由,婉拒了何士安的要求,令其返程。
孫瀅給皇上寫了份摺子,專門提到了此事。
何士安卻求到了太子那裡,想再試一次。
孫瀅有一種無力感,明明來之前的滿滿信心呢?
最後三人協商,同意了何士安的請求,然而這次仍和上一次一樣,無功而返。
消息傳回京都,皇上想了想,派了鴻臚寺張先等五人前往,皇上本來以為利義會歸順大夏,結果人家把張先扣押在了那裡,並且殺了其餘四人。
問其緣由才知道他們這一次並未見到利義而是見到了懷良親王,懷良親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孫瀅前幾次送的詔書,懷良親王不喜皇上的措詞,覺得對他不敬,令他深感蒙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洗漱熄燈,一夜無話。第二日一大早,太子便來了。
「感謝夫人送我兩個護衛,以後孤出行,他們二位跟著孤,若不出去,就讓他們在府內做正副教頭。」
孫瀅笑道:「人我既然給了太子殿下,差事自然由太子殿下安排,二位師兄在我這裡差事做的不錯,從來沒出過差錯。」
她嫁過來,宗瑞和付薪被師父當做陪嫁一起入了鎮北侯府,跟著她在侯府呆了好幾年。這幾年,也算是風平浪靜,剛開始她還怕這倆人太桀驁不馴,難以管理以致雙方出現什麼矛盾。相處下來才知道五毒教的人也有性格安分守時的一面。
兩位既然沒給她惹過什麼麻煩,而且頂著使毒的名聲還嚇跑了不少想暗地裡做小動作的人,簡而言之就是有功。那麼他為他們找個好去處也就是舉手之勞。
太子也非常高興,覺得國師把她最得力的二將給了自己。
三人坐下相聊甚歡,太子不由問起倭人國之行。
孫瀅笑道:「只打聽出現在的實權都掌握在懷良王手中,我和煜之也見了他,感覺此人在當地甚是有威望,但我們提了倭冠侵犯我大夏之事,他以犯事人員是浪人為由,拒絕管教。我已經去過皇宮見過皇上,討了詔書,再去往倭人國,能說服他是最好不過。倭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查過他們的方志和前朝歷史,前朝曾兩次對倭人國出過兵,均未得到想要的結果,我們還是以守為主。」
雖然只見了皇上半個時辰,他明顯地感覺到皇上不想對倭人用兵。
倭人已經成了氣候,想滅掉估計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太子思索片刻道:「孤會派人加強巡防,不讓倭人和海盜擾邊。咱們的水師在蓬萊島訓練,晚上就駐守在那裡。」
孫瀅命人將皇上手書的「神機營」的匾額拿了過來,太子一看到皇上的手書不由眼睛一酸,差點流下淚來。他比孫瀅大一歲,從來沒有離開過皇宮。孫瀅一想到此,便吩咐人道:「將我昨日拿回來的滷牛肉分一半給太子,吃的時候要加熱,放在冰里鎮著的。皇上說了,要你安心做事,不用記掛,想他了可以寫信。」
等太子走了,陸虞問孫瀅:「皇上真說太子想他可以寫信?」
孫瀅想了想道:「我替皇上說的,這不,你看。」
她又將那塊「如朕親臨」掏了出來。
馬上又想到了上次太子看她掏出了這個就跪下行禮,學是不讓陸虞看了。
「皇上還給了我一塊『如朕親臨』的牌子。不給你看了,算了免得你也要向竽上行禮。」
陸虞忙慎重其事地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非必要一定不能讓人知道你有皇上賜的金牌。」
「我沒給別人看,就給你看了。」
「我也……」陸虞本來是想說「不行」的,說到最後卻改口成了,不是不行。「你可以信任我。永遠可以信任我。」
有人可以信任的感覺真好呀。
「煜之,我們要個孩子吧,要一個性格像你的男孩。」孫瀅從背後抱著陸虞說道。
「好。」陸虞點頭,伸手一撈將她打橫抱起。
「我是說正經的。我們成親好幾年了,一直沒有孩子,再沒有孩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大夫吧。」孫瀅一急,一股腦說了出來。
陸虞哭笑不得,「我們是熙寧十年成的親,到現在不過短短几載,哪有什麼好幾年?」
孫瀅點頭道:「你也知道是熙寧十年成的親,現在熙寧十三年了!到今年就整整三個年頭了。」
陸虞失笑,「你今年多大?」
「十七。」
「虧你還是懂醫術的大夫,之前也給難產的婦人接生過……」
「年齡和接生有關……」孫瀅話未說完,已經很快的反應過來,婦人的年齡和生孩子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她的骨骼根本沒有長好,生孩子不僅傷身子,而且還容易難產!
陸虞是怕她年紀太小傷了身子骨所以才決定沒要的孩子?
「你喝了不能生孩子藥。」孫瀅眼中滿是震驚,但語氣不是詢問,她是在肯定。
陸虞能說出這一番話,想必是喝了藥。
他知不知道自己已經快三十了?
「母親也知道?」
「我跟她說過。」
孫瀅上前抱住了陸虞,「你對我可真好。從未有人對我這麼好過。」
「你是我的妻子,是和我相伴一生的人,我對你不好,要對誰好?」
「煜之,我也會盡我所能對你好。會讓你所有的付出都變成有價值。」
「那晚上你在上面……」陸虞說道,不過他說的聲音太小,後面已經聽不清了。
「你個自流氓!」才剛開始誇他,一會兒就原形畢露了。
孫瀅背後身賭氣不理他。
陸虞倒是振振有詞,「我怎麼就臭流氓了?你是我的妻,我們這樣叫恩愛。」說著啄了她一口。
「可是你滿腦子想的都是不正經的……」孫瀅嗔道。
「哪裡不正經了?這是最正經不過的事?你剛才不是還一心想為咱們生個孩子?」陸虞故意逗她。
喜歡看她生起氣來的表情,多了很多煙火氣息。
「我說不贏你。」孫瀅很快就正視起自己的問題。
開玩笑,她怎麼會想著和首輔鬥嘴,那鐵定是沒了贏的希望。
「我說的都是事實。要不然怎麼會有孩子出生?」陸虞說著解開了孫瀅的衣服。
月光偷偷的溜進房內,見證了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那咱們現在要多一些不同類型的船,比如可以放紅夷大炮的,可以單獨乘坐水師兵卒的,就在速度和堅固上面下功夫。」太子說道。
「殿下放心,我已經請來了大夏最優秀的匠人。咱們有的是銀子。」
「對了,賀傑抓到了嗎?」孫瀅問道。
「沒呢已經全城搜捕過好幾次了。」
陸虞一下子明白了孫瀅的意思,「夫人懷疑他跟倭人有勾結?」
孫瀅搖頭道:「平江伯世子有些狂妄自大,性格衝動暴燥,愛慕虛榮,華而不實,空有其表。江平伯卻是一個老狐狸,他就這麼被抓了,著實出乎意料。我總感覺他應該有什麼後手。一個庶子,父親晚上去問責別人,他這個庶子卻直接明目張胆地去了青樓,光這一點就很刻意。跟魏知府說不用找了,我猜測人已經出城了,精力多放在海域吧。」
大夏和倭人也曾有過友好往來,在大夏萬國來朝的鼎盛進期,倭人共派超過二十批數百規模的使者來我大夏,後來就成了雙方友好往來,和和諧共處的局面,但前朝的時候卻出現了關係惡化,前朝的帝王派了使者前去倭人國,意在建立邦交,卻遭到了當權者的回絕,為此前朝兩次派兵攻打倭人國,卻因各種緣由均以失敗告終。
隨後,前朝皇帝遣使者前往倭人國,或因颱風,或使臣被害,文書均未送達,致使邦交斷絕。
直到太祖登基,這種情況才稍稍好轉。
倭人國內亂開始,兩方勢力割據而住,戰亂頗發,眾多戰敗的武士和他的主子因為沒辦法立足,就在海上做起了海盜。這就是百姓和官府所謂的倭寇。
另外,周太祖雖然上位了,但是前朝餘孽並未一,消滅乾淨,他們也和海盜相互勾結,持
續騷擾大夏的百姓。
太祖為避免戰亂,讓胞弟老鎮南王赴嶺南建立衛所,然倭寇行蹤不定,防禦很難。
這是陸虞對孫瀅和太子講的大夏國史。
孫瀅覺得就算再次出使倭人國,也難以和倭人王達成一致對付倭寇的協議,「必須讓倭人和大夏先建立起信任,成為友好之邦。這次咱們先不去,讓太子派東宮的屬官先去探一探虛實再行理論。」
太子派了太子府詹事何士安出使倭人國,何士安帶上朝見的禮品和詔書,欣然前往。
何士安見到了北朝町幕府的大將軍利義,態度倒是很恭敬。嘴上答應得十分乾脆,但一直等到過年,實則根本沒有來大夏的京都朝拜皇上。陸虞和太子府的謀士商量,來年四月再派使者出使倭人國。
利交不僅錯不認罪,而且狡辯道:「倭寇行為乃大夏海盜所為,朝廷線毫不知情。」並以此為由,婉拒了何士安的要求,令其返程。
孫瀅給皇上寫了份摺子,專門提到了此事。
何士安卻求到了太子那裡,想再試一次。
孫瀅有一種無力感,明明來之前的滿滿信心呢?
最後三人協商,同意了何士安的請求,然而這次仍和上一次一樣,無功而返。
消息傳回京都,皇上想了想,派了鴻臚寺張先等五人前往,皇上本來以為利義會歸順大夏,結果人家把張先扣押在了那裡,並且殺了其餘四人。
問其緣由才知道他們這一次並未見到利義而是見到了懷良親王,懷良親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孫瀅前幾次送的詔書,懷良親王不喜皇上的措詞,覺得對他不敬,令他深感蒙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