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今日,這些世家大族竟敢公然為三司衙門的主審官求情,甚至以此指責他的責罰有失公允。他們何曾將皇權放在眼裡?何曾將長公主的冤屈放在心上?
「陛下,臣以為,三司衙門主審官瀆職枉法,誹謗長公主,罪無可赦。」諸葛玄玉的聲音清朗而堅定,打破了殿內的沉寂。他微微躬身,目光直視蘇秦淮,毫無畏懼之色。
蘇秦淮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心中稍感寬慰。諸葛玄玉雖出身世家,卻從不與那些沆瀣一氣的權臣同流合污。他是朝中少有的清流,也是蘇秦淮為數不多可以信賴的臣子之一。
「諸葛愛卿所言極是。」蘇秦淮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充滿威嚴,「長公主乃朕的親妹,自幼聰慧善良,卻不幸命喪芙蓉樓。如今,她屍骨未寒,竟有人敢污她名聲,稱她為『災星』。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朕若不嚴懲,何以告慰長公主在天之靈?何以正朝綱、肅法紀?」
他的話音未落,跪在地上的上官世家家主上官鴻便抬起頭,語氣恭敬卻暗含鋒芒:「陛下,臣等並非為三司衙門開脫,只是此事牽涉甚廣,若貿然處置,恐引起朝野動盪。還請陛下三思。」
「三思?」蘇秦淮冷笑一聲,目光如冰,「上官鴻,你口口聲聲為朝廷著想,可曾想過長公主的冤屈?可曾想過朕的心痛?」
「你們這些世家大族,平日裡結黨營私、欺上瞞下,朕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今日,你們竟敢在朕面前為誹謗長公主之人求情,真當朕是軟柿子嗎?」
上官鴻被蘇秦淮的目光逼得低下頭,額上滲出冷汗。他雖為世家家主,權勢滔天,卻也深知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道理。
此刻,他不敢再輕易開口,只能默默抬頭看向軒轅世家的家主,皇后的生父,以尋求助力。
與上官鴻不同的是,軒轅世家家主不曾開口,儘管朝堂上軒轅世家與上官世家以及他們交好的群臣進諫吵得亂成一鍋粥一般,軒轅家主始終正襟而立,沉默不語,並不表態。
清和殿內一片死寂,唯有蘇秦淮的聲音在迴蕩。天子之怒,群臣到底無法回駁。
「陛下,臣有事啟奏,」諸葛玄玉見陛下已然明確態度,而朝堂之上這把火已經燃起,可以再加點柴。
「阿玉愛卿,但奏無妨。」蘇秦淮覺得有些疲憊,但此時,他還想聽聽諸葛玄玉所奏何事。
諸葛玄玉一向是個穩妥的孩子,必定是要事,才會在清和殿議政之時,隨身攜帶奏章啟奏。
「陛下,」諸葛玄玉跪地啟奏,「臣一奏京兆衙門以權謀私,假傳皇后懿旨,查抄南海仙姑府邸,隨意抓府內治病百姓,搜刮錢財,凌辱百姓。」
「陛下,臣二奏,金烏衛府衙,收到長公主殿下狀告上官世家與軒轅世家的部分官僚,貪贓枉法,草芥欺凌百姓,掠奪百姓錢財,血書人證為證。」
諸葛玄玉啞聲道,「罪證歷歷在目,求陛下殿上宣證人入殿,親自呈血書,以示正聽。」
蘇秦淮聽見長公主殿下五個字時,忽得,便被諸葛玄玉的言語,驚的說不出話。
「宣!給朕宣!」蘇秦淮啞聲道。
只見清和殿殿前侍奉太監一聲傳喚,眾人回頭,只見蘇櫻雪一身白色喪服,無妝容,悲痛萬分,身披數米長的血書絲帛,眸色淒楚,儘是紅絲。
她一步一步,堅定又決絕地捧著血書,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手捧數米長的血書跪地,用明明是嬌柔的女聲,卻用不可輕視的氣場,一字一句,含淚控訴,擲地有聲。
「皇兄在上,皇妹蘇櫻雪,特攜百姓血書,替民申冤,替己申冤。」
蘇櫻雪跪地,高舉血書,一身喪服,即使跪地,卻是挺拔的脊樑。擲地有聲的控訴,聲聲泣血,聞者無不動容。
「皇兄,皇妹一奏,芙蓉樓起火當日,京兵、京兆府衙擅離職守,瀆職在先,放任芙蓉樓大火燒盡,百姓身消魂滅,依舊未曾等來救援。」
「皇妹二奏,起火當日,皇后近臣莫離先生,攜京軍假扮殺手,以火攻焚樓,以軍隊弓箭滅口欲爬繩逃離芙蓉樓的百姓!」
「此乃當日皇妹救下的百姓的口供,百姓人證皆在外,被弓箭屠戮百姓屍首有仵作驗屍的口供人證俱在,皆可傳喚。」
「皇妹三告,京兆府衙受上官世家指令,串通菩提祖師,以莫須有罪名造謠生事,誹謗皇族,此乃三方勾結罪證。」
「皇妹三告,上官世家軒轅世家半數以上官吏,執政期間,貪污民脂民膏、草芥魚肉百姓,數不清的累累罪證人證皆在。」
「世家官吏官官相護,百姓血冤上告無門,求皇兄,為這些年受盡冤屈的百姓申冤,求皇兄,以公正律法為劍,還百姓一個公道,還皇妹一個公道!」
「皇妹四告,三司衙門不顧案情真相,罔顧證據,以權謀私,私定案件,製造冤假錯案,誹謗皇室!」
蘇櫻雪每說一段,便磕響頭一個。明明是極其瘦弱的女娘,可是那一刻,她瘦弱的身軀,不屈的陳詞,為民請命的決心與擲地有聲的控訴,無不感染在場,清官文流的心,也感染了蘇秦淮的心。
「皇妹,受苦了。」蘇秦淮看著蘇櫻雪蒼白的臉,布滿血絲與眼淚盈眶的眼睛。她本就嬌弱的身軀,如今愈發瘦削。
蘇櫻雪身著喪服,反而喪服顯得寬大,襯得她身形愈發憔悴瘦小,那鮮紅的血書,字字血淚,極致的紅與她喪服的白,成了鮮明對比。
蘇秦淮見著這般的蘇櫻雪,心中只有憐惜。蘇櫻雪自小養在宮內,過得的是金枝玉葉的生活。
雖說以往有些任性驕奢,公主脾氣,但到底,是他蘇秦淮捧在心尖上的么妹。他不願意她受半點委屈。
而如今,蘇櫻雪那些話語,字字都在他心底捅刀子。可是,蘇秦淮心中,卻只關心,她是不是受苦了,受委屈了。
幾乎在蘇秦淮開口的一瞬間,那些被蘇櫻雪點名上奏狀告的內容相關的官員,在看見蘇秦淮的話語與態度的一瞬間,面色蒼白如紙。
帝王的偏愛,才是蘇櫻雪這個長公主殿下多年以來頂著罵名橫行宮廷的底牌。這些官員一瞬間意識到,這一次,他們踢到鐵板了,冒犯到蘇秦淮的底線了。
有蘇秦淮對蘇櫻雪的盛寵,他們遲早被秋後算帳,毫無勝算。
第269章 別離終有時,再見
蘇櫻雪跪地,抬頭的一瞬間,眼眶慢慢濕潤,熱淚盈眶。
蘇秦淮,真的是一個極好的兄長,給了蘇櫻雪無與倫比的偏愛與寵愛。
他最關心的最不能釋懷的,居然是她受苦這件事。
蘇櫻雪在聽見那句話時,被蘇秦淮這份發自內心的關懷,來自兄長的溫暖,觸動了心間柔軟的部分。
「皇兄,皇妹終是活下來了,再見到皇兄,真好。」蘇櫻雪明白,此刻她的眼淚,既有真情,又是勝訴的砝碼。
蘇櫻雪在賭,賭他蘇秦淮對她的盛寵,足以讓他堅定決心,為她討回公道。
果然,蘇秦淮扶起她之後,對著清和殿的群臣道,「諸葛玄玉,長公主所奏之事,通通交於你審查。」
「不論是三司衙門主審官,還是京兆府衙,亦或是京兵,朝臣,朕賜你尚方寶劍一柄,見劍如見朕。」
「朕給你一月時間為期,將那些涉事世家官吏,還有魚肉百姓,欺凌長公主殿下放火燒芙蓉樓的人,查清楚,查個水落石出!」
諸葛玄玉聞言,跪地接劍謝恩領命。
這一次,諸葛玄玉不僅是陛下近臣,金烏衛衙門的首領,更是自開國以來,大盛第一位被帝王親授尚方寶劍此等殊榮的權臣,這也意味著,諸葛世族,將被寫入大盛王朝的史書。
蘇秦淮冷冷掃視眾人,語氣森然:「今日之事,朕希望諸位愛卿引以為戒。」
「長公主之事,諸葛愛卿必定親自徹查,絕不姑息任何宵小之徒。若有人再敢興風作浪,必要時刻,可越級先斬後奏!以振朝綱!」
群臣聞言紛紛低頭,不敢再發一言。他們心中清楚,此次天子的怒火,或許難以平息。
這是沉重的一日。
長公主殿下蘇櫻雪死而復生一事,在南海仙姑與了真大師的卜卦神算下,再由特地安排的百姓添油加醋地傳了又傳,很快蘇櫻雪就成了百姓口中心中認定的,起死回生的,紫薇星轉世的下凡謫仙的存在。
一時間,蘇櫻雪在大盛王朝百姓中的名望高漲,甚至不少百姓富紳聽聞蘇櫻雪清和殿前,身著喪服手持血書為民伸冤時,不少富紳甚至自發為她籌錢修繕了一座供奉紫薇星的香火廟。
這一下子,對蘇櫻雪的名聲來說,倒是好了不少。
蘇櫻雪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回到長公主殿,她把所有的證據都轉交給諸葛玄玉,也讓手下人盯著金烏衛衙門的動向。
第二日,蘇櫻雪扮成宮女偷溜出宮,在宮外別院,穿了一件浮光錦的衣衫,拿著楚星沉送她的那盞燈籠,乘馬車去了那日的那座高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陛下,臣以為,三司衙門主審官瀆職枉法,誹謗長公主,罪無可赦。」諸葛玄玉的聲音清朗而堅定,打破了殿內的沉寂。他微微躬身,目光直視蘇秦淮,毫無畏懼之色。
蘇秦淮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心中稍感寬慰。諸葛玄玉雖出身世家,卻從不與那些沆瀣一氣的權臣同流合污。他是朝中少有的清流,也是蘇秦淮為數不多可以信賴的臣子之一。
「諸葛愛卿所言極是。」蘇秦淮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充滿威嚴,「長公主乃朕的親妹,自幼聰慧善良,卻不幸命喪芙蓉樓。如今,她屍骨未寒,竟有人敢污她名聲,稱她為『災星』。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朕若不嚴懲,何以告慰長公主在天之靈?何以正朝綱、肅法紀?」
他的話音未落,跪在地上的上官世家家主上官鴻便抬起頭,語氣恭敬卻暗含鋒芒:「陛下,臣等並非為三司衙門開脫,只是此事牽涉甚廣,若貿然處置,恐引起朝野動盪。還請陛下三思。」
「三思?」蘇秦淮冷笑一聲,目光如冰,「上官鴻,你口口聲聲為朝廷著想,可曾想過長公主的冤屈?可曾想過朕的心痛?」
「你們這些世家大族,平日裡結黨營私、欺上瞞下,朕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今日,你們竟敢在朕面前為誹謗長公主之人求情,真當朕是軟柿子嗎?」
上官鴻被蘇秦淮的目光逼得低下頭,額上滲出冷汗。他雖為世家家主,權勢滔天,卻也深知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道理。
此刻,他不敢再輕易開口,只能默默抬頭看向軒轅世家的家主,皇后的生父,以尋求助力。
與上官鴻不同的是,軒轅世家家主不曾開口,儘管朝堂上軒轅世家與上官世家以及他們交好的群臣進諫吵得亂成一鍋粥一般,軒轅家主始終正襟而立,沉默不語,並不表態。
清和殿內一片死寂,唯有蘇秦淮的聲音在迴蕩。天子之怒,群臣到底無法回駁。
「陛下,臣有事啟奏,」諸葛玄玉見陛下已然明確態度,而朝堂之上這把火已經燃起,可以再加點柴。
「阿玉愛卿,但奏無妨。」蘇秦淮覺得有些疲憊,但此時,他還想聽聽諸葛玄玉所奏何事。
諸葛玄玉一向是個穩妥的孩子,必定是要事,才會在清和殿議政之時,隨身攜帶奏章啟奏。
「陛下,」諸葛玄玉跪地啟奏,「臣一奏京兆衙門以權謀私,假傳皇后懿旨,查抄南海仙姑府邸,隨意抓府內治病百姓,搜刮錢財,凌辱百姓。」
「陛下,臣二奏,金烏衛府衙,收到長公主殿下狀告上官世家與軒轅世家的部分官僚,貪贓枉法,草芥欺凌百姓,掠奪百姓錢財,血書人證為證。」
諸葛玄玉啞聲道,「罪證歷歷在目,求陛下殿上宣證人入殿,親自呈血書,以示正聽。」
蘇秦淮聽見長公主殿下五個字時,忽得,便被諸葛玄玉的言語,驚的說不出話。
「宣!給朕宣!」蘇秦淮啞聲道。
只見清和殿殿前侍奉太監一聲傳喚,眾人回頭,只見蘇櫻雪一身白色喪服,無妝容,悲痛萬分,身披數米長的血書絲帛,眸色淒楚,儘是紅絲。
她一步一步,堅定又決絕地捧著血書,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手捧數米長的血書跪地,用明明是嬌柔的女聲,卻用不可輕視的氣場,一字一句,含淚控訴,擲地有聲。
「皇兄在上,皇妹蘇櫻雪,特攜百姓血書,替民申冤,替己申冤。」
蘇櫻雪跪地,高舉血書,一身喪服,即使跪地,卻是挺拔的脊樑。擲地有聲的控訴,聲聲泣血,聞者無不動容。
「皇兄,皇妹一奏,芙蓉樓起火當日,京兵、京兆府衙擅離職守,瀆職在先,放任芙蓉樓大火燒盡,百姓身消魂滅,依舊未曾等來救援。」
「皇妹二奏,起火當日,皇后近臣莫離先生,攜京軍假扮殺手,以火攻焚樓,以軍隊弓箭滅口欲爬繩逃離芙蓉樓的百姓!」
「此乃當日皇妹救下的百姓的口供,百姓人證皆在外,被弓箭屠戮百姓屍首有仵作驗屍的口供人證俱在,皆可傳喚。」
「皇妹三告,京兆府衙受上官世家指令,串通菩提祖師,以莫須有罪名造謠生事,誹謗皇族,此乃三方勾結罪證。」
「皇妹三告,上官世家軒轅世家半數以上官吏,執政期間,貪污民脂民膏、草芥魚肉百姓,數不清的累累罪證人證皆在。」
「世家官吏官官相護,百姓血冤上告無門,求皇兄,為這些年受盡冤屈的百姓申冤,求皇兄,以公正律法為劍,還百姓一個公道,還皇妹一個公道!」
「皇妹四告,三司衙門不顧案情真相,罔顧證據,以權謀私,私定案件,製造冤假錯案,誹謗皇室!」
蘇櫻雪每說一段,便磕響頭一個。明明是極其瘦弱的女娘,可是那一刻,她瘦弱的身軀,不屈的陳詞,為民請命的決心與擲地有聲的控訴,無不感染在場,清官文流的心,也感染了蘇秦淮的心。
「皇妹,受苦了。」蘇秦淮看著蘇櫻雪蒼白的臉,布滿血絲與眼淚盈眶的眼睛。她本就嬌弱的身軀,如今愈發瘦削。
蘇櫻雪身著喪服,反而喪服顯得寬大,襯得她身形愈發憔悴瘦小,那鮮紅的血書,字字血淚,極致的紅與她喪服的白,成了鮮明對比。
蘇秦淮見著這般的蘇櫻雪,心中只有憐惜。蘇櫻雪自小養在宮內,過得的是金枝玉葉的生活。
雖說以往有些任性驕奢,公主脾氣,但到底,是他蘇秦淮捧在心尖上的么妹。他不願意她受半點委屈。
而如今,蘇櫻雪那些話語,字字都在他心底捅刀子。可是,蘇秦淮心中,卻只關心,她是不是受苦了,受委屈了。
幾乎在蘇秦淮開口的一瞬間,那些被蘇櫻雪點名上奏狀告的內容相關的官員,在看見蘇秦淮的話語與態度的一瞬間,面色蒼白如紙。
帝王的偏愛,才是蘇櫻雪這個長公主殿下多年以來頂著罵名橫行宮廷的底牌。這些官員一瞬間意識到,這一次,他們踢到鐵板了,冒犯到蘇秦淮的底線了。
有蘇秦淮對蘇櫻雪的盛寵,他們遲早被秋後算帳,毫無勝算。
第269章 別離終有時,再見
蘇櫻雪跪地,抬頭的一瞬間,眼眶慢慢濕潤,熱淚盈眶。
蘇秦淮,真的是一個極好的兄長,給了蘇櫻雪無與倫比的偏愛與寵愛。
他最關心的最不能釋懷的,居然是她受苦這件事。
蘇櫻雪在聽見那句話時,被蘇秦淮這份發自內心的關懷,來自兄長的溫暖,觸動了心間柔軟的部分。
「皇兄,皇妹終是活下來了,再見到皇兄,真好。」蘇櫻雪明白,此刻她的眼淚,既有真情,又是勝訴的砝碼。
蘇櫻雪在賭,賭他蘇秦淮對她的盛寵,足以讓他堅定決心,為她討回公道。
果然,蘇秦淮扶起她之後,對著清和殿的群臣道,「諸葛玄玉,長公主所奏之事,通通交於你審查。」
「不論是三司衙門主審官,還是京兆府衙,亦或是京兵,朝臣,朕賜你尚方寶劍一柄,見劍如見朕。」
「朕給你一月時間為期,將那些涉事世家官吏,還有魚肉百姓,欺凌長公主殿下放火燒芙蓉樓的人,查清楚,查個水落石出!」
諸葛玄玉聞言,跪地接劍謝恩領命。
這一次,諸葛玄玉不僅是陛下近臣,金烏衛衙門的首領,更是自開國以來,大盛第一位被帝王親授尚方寶劍此等殊榮的權臣,這也意味著,諸葛世族,將被寫入大盛王朝的史書。
蘇秦淮冷冷掃視眾人,語氣森然:「今日之事,朕希望諸位愛卿引以為戒。」
「長公主之事,諸葛愛卿必定親自徹查,絕不姑息任何宵小之徒。若有人再敢興風作浪,必要時刻,可越級先斬後奏!以振朝綱!」
群臣聞言紛紛低頭,不敢再發一言。他們心中清楚,此次天子的怒火,或許難以平息。
這是沉重的一日。
長公主殿下蘇櫻雪死而復生一事,在南海仙姑與了真大師的卜卦神算下,再由特地安排的百姓添油加醋地傳了又傳,很快蘇櫻雪就成了百姓口中心中認定的,起死回生的,紫薇星轉世的下凡謫仙的存在。
一時間,蘇櫻雪在大盛王朝百姓中的名望高漲,甚至不少百姓富紳聽聞蘇櫻雪清和殿前,身著喪服手持血書為民伸冤時,不少富紳甚至自發為她籌錢修繕了一座供奉紫薇星的香火廟。
這一下子,對蘇櫻雪的名聲來說,倒是好了不少。
蘇櫻雪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回到長公主殿,她把所有的證據都轉交給諸葛玄玉,也讓手下人盯著金烏衛衙門的動向。
第二日,蘇櫻雪扮成宮女偷溜出宮,在宮外別院,穿了一件浮光錦的衣衫,拿著楚星沉送她的那盞燈籠,乘馬車去了那日的那座高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