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秀側目:小小年紀,這小心肝挺黑啊!

  不錯不錯,這才是我老劉家的好子孫嘛!

  【於是,劉肇一直暗中積蓄實力,等待時機。】

  【直到手握重兵的竇憲,從涼州回到京城,身邊的兵力相對分散。】

  【這就意味著劉肇發動政變面臨的外部軍事威脅減小,簡直是天賜良機。】

  【更妙的是,永元四年發生了日食,丁鴻正好借題發揮,果斷上奏暗示天命已變。】

  【這又為劉肇對付竇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政治藉口和輿論支持。】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明朝,朱棣也有閒心嗑兩盤瓜子,聽聽其他朝代的閒聞趣事了。

  「怪不得說人家劉秀是天命之子呢,這一連四代都是拿得出手的明君。」

  朱高煦憨憨一笑:「咱們朱家也不差嘛。」

  朱棣贊同的點點頭,這倒是,瞻基雖然貪玩了些,但也是知道輕重的。

  朱高燧撇撇嘴,低聲嘟囔:「可惜遇上個戰神,一夜回到解放前。」

  朱棣立馬拉著個臉,就要抽這個破壞心情的逆子!

  「臭小子!老子看你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皮癢了是吧?!」

  【劉肇以「到白虎觀講經」為理由,移駕北宮章德殿,命令司徒丁鴻派重兵守衛。】

  【同時緊閉城門,用手中的兵力控制南宮、北宮,將京城的局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命令執金吾和五校尉等分頭捉拿竇憲的親信,將他們全部送監處死。】

  【在竇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劉肇就已經迅速清除了竇家的外圍勢力。】

  【竇憲也沒有想到一向乖乖軟軟的小皇帝會突然發難,直接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沒了這些軍隊的威脅,劉肇派人直入竇家,宣讀詔書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綬。】

  【但並沒有處死竇家的人,只是下令讓竇憲、竇篤、竇景、竇瑰四人前往各自的封國。】

  劉徹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這是幹什麼?

  既然動手了,就應該斬草除根才是。

  這些可都是豺狼虎豹,一次不解決乾淨,難免會留下後患的!

  難不成劉肇居然心軟了嗎?

  第234章 劉徹:選A還是選B,我選擇窒息!

  【腦子疑似有泡的朱祁鎮,再次掌權後都知道斬草除根,難道劉肇不知道?】

  【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竇皇后畢竟是他的母親,劉肇總要顧及她的心情。】

  【誰讓竇皇后如此在意竇家呢?】

  劉秀微微皺眉,這竇氏於劉肇而言,雖有養育之恩,但也算是殺母仇人了。

  不是他說什麼,他們劉家能當上皇帝的,會有這麼心慈手軟的人嗎?

  【於是劉肇先命令竇憲等人返回各自的封國,再勒令幾人自殺。】

  【至於他們幾個願不願意,那就不是他們幾個能做主的了。】

  【不願意自殺的,自然有幫著送你一程的人,總之就是不留活口。】

  【這樣竇皇后和劉肇之間的關係,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你要問為什麼劉肇對竇皇后這麼在意?】

  【害,這是一場不太美麗的意外。】

  劉肇目光複雜,最終還是深深嘆了一口氣。

  縱然太后有千般過錯,幼時的撫育之情卻是不能抹去的。

  更何況漢家以孝治天下,自己這個皇帝就更得以身作則了。

  【劉肇和竇皇后這對表面母子,雖然一直相互防備和不滿。】

  【但劉肇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竇皇后的養子,只以為母后她有點拎不清而已。】

  【誰叫梁貴人剛生下劉肇不久,劉炟就把他抱給了竇氏。】

  【竇氏為後宮之主,前朝竇家又勢大,自然沒有人不開眼去提這件事情。】

  【劉肇就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在宮斗中落敗喪命的梁貴人。】

  劉炟又收到了來自親爹的一記眼刀,不由得摸了摸鼻子。

  這個,抱孩子肯定是越小越好啊!

  朕也是為了他們兩個好,只有這樣才更可能培養出真感情嘛。

  誰知道......

  【直到竇太后因去世之後,這件事才重新被擺到了檯面上。】

  【竇家被劉肇徹底清除,竇太后也被禁止干政,移居南宮居住。】

  【但這個打擊和落差大家懂的都懂,沒過幾年她就因病去世了。】

  【在她去世後,梁貴人的姐姐梁嫕上書劉肇,陳述了梁貴人蒙冤屈死的情況,】

  【劉肇這才得知自己的生母是梁貴人,他為生母梁貴人和劉慶的生母宋貴人都平了反。】

  竇皇后快氣死了,自己斗這斗那鬥了大半輩子,合著白干唄?

  兜兜轉轉,走了個一無所有的結局!

  她有些無措的坐在榻上,一時間不知道自己這樣提拔竇家到底是對是錯了。

  【竇家之事,竇太后也有諸多過錯,她死後,朝臣要求降低竇太后的尊號,不允許她與劉炟合葬。】

  【但劉肇最終還是以「恩不忍離,義不忍虧」為由拒絕了百官,堅持讓二人合葬於敬陵。】

  【無論是真心還是作秀,竇太后並沒有因為竇家的事情遭受嚴厲的清算和牽連。】

  【但其他親近竇家的臣子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該貶的貶,該殺的殺。】

  【同時,也對政變的功臣進行論功行賞,劉肇藉此機會在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

  漢初,劉邦眉開眼笑,心裡美滋滋的。

  怎麼看劉肇都是個明君聖主的樣子,我大漢果真是國運興隆!

  再加上鄧綏這個賢后,簡直是如虎添翼啊!

  呂雉瞟了他一眼,默默地喝了一口茶,且聽著吧。

  【永元之隆可不是浪得虛名,劉肇在當皇帝這方面還是不錯的。】

  【在朝堂大力整頓吏治不說,對於百姓的生活和生產力的發展也非常重視。】

  【在他執政期間,東漢的農業生產力有了不錯的進步,百姓的小日子也算有聲有色。】

  【而且虎視眈眈的匈奴勢力也受到了嚴厲的打擊,邊疆地區的軍事壓力大為減輕,獲得了相對的安寧。】

  【總之,劉肇在位期間,東漢王朝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秦朝,嬴政心情複雜,別人家的孩子,野蠻生長還做出了一番功績。

  怎麼我家的娃,精心教養之下還出了胡亥這個歪瓜裂棗?

  他沉吟了一會兒,難不成是給他們的環境太舒適了?

  嬴政回顧了一下自己的成長過程,不由得點點頭,玉不琢,不成器。

  沒有困難,就給他們製造點困難好了。

  正在溫書的扶蘇不知怎麼的,感覺後背涼颼颼的。

  他搖了搖頭,興許是昨夜有點著涼了。

  看完今天的天幕,還得寫一份觀後感交給父皇批閱呢,自己可得專心點。

  【但繁榮發展的背後,是劉肇嘔心瀝血的付出。】

  【他本來就不是個身體很好的人,為了大漢殫精竭慮,夙興夜寐,對他而言是一種透支。】

  【少時處於竇家的壓迫下,精神壓力極大;掌權後也沒有什麼喘息的時間,身體壓力極大。】

  【也因此劉肇的身體很快就變得很差,疾病纏身之下卻不能放手。】

  【最後,年僅27歲的劉肇因為藥石無醫,早早地就撒手人寰了。】

  劉秀知道鄧綏臨朝攝政之後,就有所猜測,但還是大吃一驚。

  27歲???

  這壽數未免也太短了!

  縱然再是天縱英才,你也得有足夠發揮的時間啊!

  更何況,如此年輕就去世了,就怕皇子年幼得不是一點點。

  葉楚接著說:【所以說,身體的健康才是一切的前提,沒了健康什麼都是虛的。】

  【劉肇這麼年輕就走了,偏偏繼承人還不多,攏共就兩個。】

  【一個是10多歲的長子劉勝,另一個則是100多天的嬰兒劉隆。】

  【更加不巧的是,劉勝自幼患有痼疾,身體狀況不佳,能活多久也不好說。】

  劉徹感覺到了深深的窒息,看似有兩個選擇,實際上沒有選擇。

  這他丫的選誰啊?!

  劉勝可能活不久,但誰又能保證那個嬰兒就能平安長大呢?

  更糟糕的是,這對於皇后來說是一個培養外戚勢力的絕佳機會。

  10歲的劉肇可以反擊,但100天的嬰兒連說話都費勁!

  【本來按照漢朝的嫡長子繼承制,一般來說是由皇后所生的長子即位。】

  【但這兩個皇子都不是皇后所生,而且劉肇也沒有立太子。】

  【這就為皇后留出了可供操作的空間。】

  【而皇后鄧綏,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第235章 陰皇后:畫個小圈圈詛咒你!

  【鄧綏其人,也是出身世家名門的貴女,乃是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後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