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見人笑得喘不上氣,江映華不輕不重的拍了她一下,「快些起來。」說罷,便自顧自走去了妝檯前,替人選起了首飾。
顏皖知腳步虛浮的下了床榻,打身後環上江映華,慵懶道:「選這些作甚,我又不能出去拋頭露面的,頭髮隨意挽了就是。」
「不成,不出去就不打扮,感情你打扮給別人看的?你是我的,我還沒見過你一身女兒衣裳的模樣呢。」江映華起身,拉著顏皖知坐了下來,繞到了人的身後,抬手拿著步搖比了比,柔聲道:「這步搖不錯,我叫青雲來,給你盤發。」
江映華興沖沖的跑出去開門喚人,才跨過屏風,殿門吱呀一聲自己開了,江映華瞧見來人,笑容盡皆僵在了臉上,頗為尷尬的向後退了好幾步。
「涼國的河陽郡主到訪,昭王不奏稟於朕,要教郡主怪大楚無禮了。」
第74章 闔家團圓
寒冬的陽光如躲懶的嬌娥, 沒了以往的金光大盛,反倒學起清夜裡那皎皎月華的柔波來,微弱的光華透穿雲彩, 少了幾分氣勢。
私自擄掠已經成為涼國郡主的顏皖知歸京, 並非是一樁輕而易舉的小事。江映華有膽子金屋藏嬌, 贏楓卻不敢知情不報。陛下昨夜就得了這消息, 但礙於她們重逢不易, 又兼一路車馬勞頓,也未急著攪擾。她本想著,江映華今晨該同她說清楚的。
這二人可倒好, 令人苦等許久, 連個影子都沒有。江映華回了宮來, 直接撂挑子躲了今日的朝會, 怕是高興過了頭,連自己身上中書令的職分都忘了。堂堂宰執缺朝不報,滿堂臣工大眼瞪小眼。
原本眉飛色舞的江映華瞧見陛下孤身前來,悄無聲息的立在房中,委實是受了些驚嚇。比她反應更甚的, 乃是寢殿內的顏皖知。大殿雖寬敞,可終究不隔音的。
多年不曾聽見,可這一股子陰陽怪調的清冷話音入耳, 還是令顏皖知登時就從座位上竄了下來。聽見椅子腿磕碰的聲音, 江映華飛快地回身去找人, 握住顏皖知的手,將人半擋在了自己的身後, 低聲開解道:「莫怕。」
陛下背著手幽幽的入內,瞧見這幅場面, 倒是有些哭笑不得。江映華護短的本事她還沒見過呢。不過現下最惹人注目的,是這二人還無人收拾過的,一頭雜亂的秀髮,和滿床的凌亂無章。不必問,便知道這二人廝混了些什麼。
墨色織金的裙擺入眼的剎那,顏皖知下意識掙脫了江映華的手,一閃身朝著人拜了下去,身子伏的很低很低,要多老實有多老實。江映華瞧著她的動作行雲流水,暗地裡損了句慫包,面色略帶尷尬。
本還想言語為難一番的陛下,見了人這個反應,好似也明白了江映華緣何私自就敢帶人回來了。中規中矩在陛下心頭的印象總是好的,她冷眼瞧著,暗地裡倒也滿意。
剛剛將顏皖知貶損一通的江映華杵在原地,隱隱覺得眼前射來了一道不大友善的目光。她小心的掀起眼皮去瞄了一眼,就見陛下冷著臉丟給了她一記眼刀,森然道:「你也跪下。」
聞言,江映華撇了撇嘴角,聽話的跪了下去。身側的顏皖知暗道,還以為你多硬氣,原來都是誆人的,這不和以前沒什麼兩樣。
「郡主既在涼國認祖歸宗,怎又來了楚廷?」陛下在不遠處的椅子上落座,語氣甚是疏離。
「皖知是臣帶……」
「放肆,朕在問河陽郡主,閉上你的嘴。」不等顏皖知回話,江映華便要替人開解。陛下只為探聽人的態度,豈會由著江映華多嘴多舌。
伏在地上的顏皖知手心滲出了些微的薄汗來,纖弱的聲音幽幽傳出:「陛下恕罪。此處沒有河陽郡主,臣昔年赴任生變,未能復命,是臣失職。臣生長在楚地,父兄皆為楚臣,此生無有二心,不侍二主,萬望陛下明鑑。」
「話說得輕巧,你心裡的主子,是送你認親的那位,還是你身邊的那個,嗯?」陛下幽幽的目光落在顏皖知的身上,「抬起頭來,看著朕說。」
聽了這話,江映華不由得蹙了眉頭,這等問題,未免有些難為人了。她餘光瞥了顏皖知一眼,看著她緩緩挺直了脊背,羽睫忽閃不停,就知這人緊張不已。「陛下,皖知她有苦衷的。」江映華忍不住,想替人辯解幾句。
陛下一記狠厲的眼刀掃過,「你不聽就出去,再插話莫怪朕掌你的嘴。」
江映華的手攥了攥衣裙,垂眸沒再多嘴。顏皖知謹小慎微的抬眸望了陛下一眼,堅定道:
「臣與陛下的萬千臣民一樣,願窮盡畢生愛戴、盡忠於大楚的君主。昭王與臣皆蒙天恩眷顧,得以報效朝廷社稷,同心所向。至於脅迫臣的嘉陵王,臣與他虛與委蛇本為摸入敵營,密查陰謀,臣恨人入骨,絕無投效之意。」
「如此說來,顏卿一腔孤勇,乃是為君為國的俠肝義膽之士。只朕不明白,昭王入西北一趟,杳無音信的你也回朝來,這是大計功成了?顏卿帶了怎樣重要的必敗賊人的線索,竟能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陛下聽了顏皖知的回應,敏銳的抓住了嘉陵王這一關鍵的癥結。果不出江映華的猜測,這幕後之人將手伸去了別國,情勢危急。
顏皖知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俯身叩首道:「臣無能。」
陛下沉了臉色,「這是暴露了逃回來的?」
「不,不是。是…是昭王殿下將臣迷暈了綁回來的,按照籌謀,尚需時日。」顏皖知小聲囁嚅著,把江映華直接給賣了。
江映華西行一趟,消息封鎖的嚴實。她趕路匆忙,也顧不上往京中遞送消息。秘司如今皆聽她調遣,陛下精力不濟,的確兩眼一抹黑。可聽得顏皖知這般說,陛下憤然拍案而起。顏皖知人在西涼,江映華若沒孤身闖邊,能把人綁回來就怪了。
晦暗不明的神色直接轉去了江映華身上,此時的她心虛的垂著腦袋,裝得甚是乖巧本分。一道黑影逼近,覆蓋在江映華的視線里,龐然大物一樣的威壓席捲,江映華怯懦的縮了縮脖子,顫聲道:
「陛下莫動怒,臣一五一十跟您交待明白就是,事急從權,臣沒有莽撞胡為,您莫聽她一面之詞。」
陛下拎著人的衣領子將人從地上提起,湊上江映華的耳廓,雖是氣音卻滿是壓抑的惱火:「你這混帳,若有閃失,是要母親拖著年邁病體白髮人送黑髮人,再去西涼贖你不成?」
江映華大驚失色,倏的俯身在地,「臣萬萬不敢,陛下息怒。」
稍一動怒便是一陣暈眩,江鏡澈無力的坐了回去,緩了許久。此來只為試探顏皖知的立場,問了個大差不差也就放下心來,「顏皖知的身份暫見不得光,午後你二人入承明殿,嘉陵王謀逆之事,還得仔細商議。現下,都去奉先殿,太后在那兒等著。」
話音方落,二人面面相覷,怔愣了須臾,江映華大著膽子問:「陛下確定是,太后叫我二人去,奉先殿?」
陛下甩了她一記白眼,起身便走。江映華忽閃著眼睛思量了半晌,戳了戳顏皖知的肩頭,「慫包,起來更衣,快點。」顏皖知捶了捶酸麻的大腿,白了江映華一眼,「還當昭王殿下多硬氣的,也不過如此,半斤八兩的小慫包。」
「還有心思損我,太后鬧哪兒出,你可知道?」江映華深覺顏皖知心大,這些年江映華一直躲著太后,太后也從不上趕著找她,母女關係早就跌倒了冰點。今日突然讓顏皖知隨她同去一個本只有江家宗親能入的大殿,江映華心裡毛毛的。
「你都不知我怎知?硬著頭皮上,還能抗旨不成?」顏皖知腹誹,想保住小命,還得靠自己一張巧嘴才好。
兩刻後,二人才手挽著手姍姍來遲的出現在奉先殿門前。礙於要見的人是太后,顏皖知拒絕了明艷招搖的金步搖,只在頭頂螺髻上插了兩枚點翠的簪子,秀麗端莊,瞧著清爽。江映華則頭戴紫金蓮花小冠,又是一副風流倜儻小王爺的做派。老遠瞧去,真就是郎才女貌的一對璧人。
殿外的老嬤嬤見了來人,低聲道:「九丫頭,太后等了許久,進去吧。」
顏皖知抽出了被江映華攥著的手,本想守在殿外,那老嬤嬤失笑,「莫家姑娘也請一道入內。」
聽得這話,江映華隱隱懂了太后的用意,自廣袖中伸出不安分的小爪子,又把顏皖知牽了回來,拉著人入了大殿。面對滿牆的祖宗神位和畫像,江映華面容肅穆,顏皖知低眉頷首,總覺得入了不該她來的禁地。
太后站在一幅顏色最為鮮麗的畫像前,見人進來,朝著二人招手,「過來。」
江映華抬眼去瞧,太后在看皇考的畫像。她拉著顏皖知無聲的跪地行禮,等著太后出言。
「吾與陛下有言在先,你二人齊心,便來此一見;若各有算盤,她不會放你們過來。莫家娘子可知華兒在先帝心中的份量?可知吾命你來此的用意?」太后背對著二人,聲音中透著年邁的滄桑,視線一直落在畫像上,不曾離去。
「臣,明白。謝太后成全。」顏皖知重重地叩頭在地,話音懇切。太后輕笑,回眸笑言,「該稱臣麼?」
顏皖知腳步虛浮的下了床榻,打身後環上江映華,慵懶道:「選這些作甚,我又不能出去拋頭露面的,頭髮隨意挽了就是。」
「不成,不出去就不打扮,感情你打扮給別人看的?你是我的,我還沒見過你一身女兒衣裳的模樣呢。」江映華起身,拉著顏皖知坐了下來,繞到了人的身後,抬手拿著步搖比了比,柔聲道:「這步搖不錯,我叫青雲來,給你盤發。」
江映華興沖沖的跑出去開門喚人,才跨過屏風,殿門吱呀一聲自己開了,江映華瞧見來人,笑容盡皆僵在了臉上,頗為尷尬的向後退了好幾步。
「涼國的河陽郡主到訪,昭王不奏稟於朕,要教郡主怪大楚無禮了。」
第74章 闔家團圓
寒冬的陽光如躲懶的嬌娥, 沒了以往的金光大盛,反倒學起清夜裡那皎皎月華的柔波來,微弱的光華透穿雲彩, 少了幾分氣勢。
私自擄掠已經成為涼國郡主的顏皖知歸京, 並非是一樁輕而易舉的小事。江映華有膽子金屋藏嬌, 贏楓卻不敢知情不報。陛下昨夜就得了這消息, 但礙於她們重逢不易, 又兼一路車馬勞頓,也未急著攪擾。她本想著,江映華今晨該同她說清楚的。
這二人可倒好, 令人苦等許久, 連個影子都沒有。江映華回了宮來, 直接撂挑子躲了今日的朝會, 怕是高興過了頭,連自己身上中書令的職分都忘了。堂堂宰執缺朝不報,滿堂臣工大眼瞪小眼。
原本眉飛色舞的江映華瞧見陛下孤身前來,悄無聲息的立在房中,委實是受了些驚嚇。比她反應更甚的, 乃是寢殿內的顏皖知。大殿雖寬敞,可終究不隔音的。
多年不曾聽見,可這一股子陰陽怪調的清冷話音入耳, 還是令顏皖知登時就從座位上竄了下來。聽見椅子腿磕碰的聲音, 江映華飛快地回身去找人, 握住顏皖知的手,將人半擋在了自己的身後, 低聲開解道:「莫怕。」
陛下背著手幽幽的入內,瞧見這幅場面, 倒是有些哭笑不得。江映華護短的本事她還沒見過呢。不過現下最惹人注目的,是這二人還無人收拾過的,一頭雜亂的秀髮,和滿床的凌亂無章。不必問,便知道這二人廝混了些什麼。
墨色織金的裙擺入眼的剎那,顏皖知下意識掙脫了江映華的手,一閃身朝著人拜了下去,身子伏的很低很低,要多老實有多老實。江映華瞧著她的動作行雲流水,暗地裡損了句慫包,面色略帶尷尬。
本還想言語為難一番的陛下,見了人這個反應,好似也明白了江映華緣何私自就敢帶人回來了。中規中矩在陛下心頭的印象總是好的,她冷眼瞧著,暗地裡倒也滿意。
剛剛將顏皖知貶損一通的江映華杵在原地,隱隱覺得眼前射來了一道不大友善的目光。她小心的掀起眼皮去瞄了一眼,就見陛下冷著臉丟給了她一記眼刀,森然道:「你也跪下。」
聞言,江映華撇了撇嘴角,聽話的跪了下去。身側的顏皖知暗道,還以為你多硬氣,原來都是誆人的,這不和以前沒什麼兩樣。
「郡主既在涼國認祖歸宗,怎又來了楚廷?」陛下在不遠處的椅子上落座,語氣甚是疏離。
「皖知是臣帶……」
「放肆,朕在問河陽郡主,閉上你的嘴。」不等顏皖知回話,江映華便要替人開解。陛下只為探聽人的態度,豈會由著江映華多嘴多舌。
伏在地上的顏皖知手心滲出了些微的薄汗來,纖弱的聲音幽幽傳出:「陛下恕罪。此處沒有河陽郡主,臣昔年赴任生變,未能復命,是臣失職。臣生長在楚地,父兄皆為楚臣,此生無有二心,不侍二主,萬望陛下明鑑。」
「話說得輕巧,你心裡的主子,是送你認親的那位,還是你身邊的那個,嗯?」陛下幽幽的目光落在顏皖知的身上,「抬起頭來,看著朕說。」
聽了這話,江映華不由得蹙了眉頭,這等問題,未免有些難為人了。她餘光瞥了顏皖知一眼,看著她緩緩挺直了脊背,羽睫忽閃不停,就知這人緊張不已。「陛下,皖知她有苦衷的。」江映華忍不住,想替人辯解幾句。
陛下一記狠厲的眼刀掃過,「你不聽就出去,再插話莫怪朕掌你的嘴。」
江映華的手攥了攥衣裙,垂眸沒再多嘴。顏皖知謹小慎微的抬眸望了陛下一眼,堅定道:
「臣與陛下的萬千臣民一樣,願窮盡畢生愛戴、盡忠於大楚的君主。昭王與臣皆蒙天恩眷顧,得以報效朝廷社稷,同心所向。至於脅迫臣的嘉陵王,臣與他虛與委蛇本為摸入敵營,密查陰謀,臣恨人入骨,絕無投效之意。」
「如此說來,顏卿一腔孤勇,乃是為君為國的俠肝義膽之士。只朕不明白,昭王入西北一趟,杳無音信的你也回朝來,這是大計功成了?顏卿帶了怎樣重要的必敗賊人的線索,竟能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陛下聽了顏皖知的回應,敏銳的抓住了嘉陵王這一關鍵的癥結。果不出江映華的猜測,這幕後之人將手伸去了別國,情勢危急。
顏皖知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俯身叩首道:「臣無能。」
陛下沉了臉色,「這是暴露了逃回來的?」
「不,不是。是…是昭王殿下將臣迷暈了綁回來的,按照籌謀,尚需時日。」顏皖知小聲囁嚅著,把江映華直接給賣了。
江映華西行一趟,消息封鎖的嚴實。她趕路匆忙,也顧不上往京中遞送消息。秘司如今皆聽她調遣,陛下精力不濟,的確兩眼一抹黑。可聽得顏皖知這般說,陛下憤然拍案而起。顏皖知人在西涼,江映華若沒孤身闖邊,能把人綁回來就怪了。
晦暗不明的神色直接轉去了江映華身上,此時的她心虛的垂著腦袋,裝得甚是乖巧本分。一道黑影逼近,覆蓋在江映華的視線里,龐然大物一樣的威壓席捲,江映華怯懦的縮了縮脖子,顫聲道:
「陛下莫動怒,臣一五一十跟您交待明白就是,事急從權,臣沒有莽撞胡為,您莫聽她一面之詞。」
陛下拎著人的衣領子將人從地上提起,湊上江映華的耳廓,雖是氣音卻滿是壓抑的惱火:「你這混帳,若有閃失,是要母親拖著年邁病體白髮人送黑髮人,再去西涼贖你不成?」
江映華大驚失色,倏的俯身在地,「臣萬萬不敢,陛下息怒。」
稍一動怒便是一陣暈眩,江鏡澈無力的坐了回去,緩了許久。此來只為試探顏皖知的立場,問了個大差不差也就放下心來,「顏皖知的身份暫見不得光,午後你二人入承明殿,嘉陵王謀逆之事,還得仔細商議。現下,都去奉先殿,太后在那兒等著。」
話音方落,二人面面相覷,怔愣了須臾,江映華大著膽子問:「陛下確定是,太后叫我二人去,奉先殿?」
陛下甩了她一記白眼,起身便走。江映華忽閃著眼睛思量了半晌,戳了戳顏皖知的肩頭,「慫包,起來更衣,快點。」顏皖知捶了捶酸麻的大腿,白了江映華一眼,「還當昭王殿下多硬氣的,也不過如此,半斤八兩的小慫包。」
「還有心思損我,太后鬧哪兒出,你可知道?」江映華深覺顏皖知心大,這些年江映華一直躲著太后,太后也從不上趕著找她,母女關係早就跌倒了冰點。今日突然讓顏皖知隨她同去一個本只有江家宗親能入的大殿,江映華心裡毛毛的。
「你都不知我怎知?硬著頭皮上,還能抗旨不成?」顏皖知腹誹,想保住小命,還得靠自己一張巧嘴才好。
兩刻後,二人才手挽著手姍姍來遲的出現在奉先殿門前。礙於要見的人是太后,顏皖知拒絕了明艷招搖的金步搖,只在頭頂螺髻上插了兩枚點翠的簪子,秀麗端莊,瞧著清爽。江映華則頭戴紫金蓮花小冠,又是一副風流倜儻小王爺的做派。老遠瞧去,真就是郎才女貌的一對璧人。
殿外的老嬤嬤見了來人,低聲道:「九丫頭,太后等了許久,進去吧。」
顏皖知抽出了被江映華攥著的手,本想守在殿外,那老嬤嬤失笑,「莫家姑娘也請一道入內。」
聽得這話,江映華隱隱懂了太后的用意,自廣袖中伸出不安分的小爪子,又把顏皖知牽了回來,拉著人入了大殿。面對滿牆的祖宗神位和畫像,江映華面容肅穆,顏皖知低眉頷首,總覺得入了不該她來的禁地。
太后站在一幅顏色最為鮮麗的畫像前,見人進來,朝著二人招手,「過來。」
江映華抬眼去瞧,太后在看皇考的畫像。她拉著顏皖知無聲的跪地行禮,等著太后出言。
「吾與陛下有言在先,你二人齊心,便來此一見;若各有算盤,她不會放你們過來。莫家娘子可知華兒在先帝心中的份量?可知吾命你來此的用意?」太后背對著二人,聲音中透著年邁的滄桑,視線一直落在畫像上,不曾離去。
「臣,明白。謝太后成全。」顏皖知重重地叩頭在地,話音懇切。太后輕笑,回眸笑言,「該稱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