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顧川柏使盡全力,轉向東南陵墓,放聲大喊:「高陽方謹……高陽方謹!!」
他口吐鮮血,雙膝一軟,「砰」的一聲,跪倒在地上,魂斷氣絕了。
第259章 做牛馬蒼生 天成元年
顧川柏身體傾倒,仰臥在台階之上,群臣譁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聽見顧川柏叫了幾聲「高陽方謹」,那聲音從遠處傳來,悲愴沉痛,透著一種撕心裂肺的絕望,響徹天地之間。
眾人正在竊竊私語,謝雲瀟領著太醫趕到了。
這兩位太醫都是德高望重的名醫,年過六十,還有一副強壯身體。他們二人不僅醫術高強,還修煉過上乘武功,真如世外高人一般,飛身而來,迅速落到了地上。
顧川柏的侍衛大叫道:「請太醫快來救命!!」
白玉台階上鮮血淋漓,全是從顧川柏口中流出的鮮血,殷紅刺目。兩位太醫跪了下來,稍作診斷,就說:「殿下悲痛過度,當眾昏厥了。」
謝雲瀟能聽見十丈之內一切聲息。他可以斷定顧川柏去世了,太醫明知顧川柏已不在人世,卻只說顧川柏昏過去了,又是為了什麼?
為了皇族的體面嗎?
內閣次輔趙文煥匆忙登上祭壇台階。他只是個文臣,腿腳不及武官輕便靈活,但他腳步飛快。他撩起緋紅官袍,跪在顧川柏身旁,斷言道:「殿下對莊敬公主情深意重,今日殿下觸景傷情,怕是傷到了心肺,殿下的病情萬萬拖延不起,還請太醫院立即把殿下送回京城救治。」
「莊敬」是太皇太后親封的方謹諡號。趙文煥的動作雖然慌亂,禮節還是一絲不漏的。
兩位太醫聽見趙文煥的一番敘述,不禁也對趙文煥升起敬佩之意。
趙文煥為什麼能坐穩內閣次輔的位置?這就是他的本事。他反應敏捷,臨危不亂,處處為皇帝著想,時時為皇帝分憂。他只說了短短一句話,就把顧川柏服毒自盡的慘狀輕輕揭過了。
顧川柏既是方謹的駙馬,也是紹州顧家的長公子。自從方謹去世之後,顧家對華瑤投誠了。除了顧川柏之外,顧家上下幾百人,不論在朝在野,都對華瑤忠心耿耿。
顧川柏不願出席皇族典禮,他家裡的長輩卻盼望他出門交際,只要他在皇族典禮上露面了,京城權貴就會知道,皇帝對顧家的恩寵一如既往,顧家還是大梁朝數一數二的世家,以此保全整個家族的體面。
可惜顧川柏自己想不開,落到這般地步,太醫也救不了他。那兩位太醫悄悄嘆息一聲,又用銀針扎入顧川柏的幾處穴位,他臉上浮現出淡淡紅潤色澤,竟像是一個活人。隨後,太醫合力搬動顧川柏,把他送入一輛馬車。
從始至終,華瑤都沒有出聲打斷太醫,太醫就明白了華瑤的意思。他們在宮裡當差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自然懂得如何應對。
太醫與顧川柏一同離開了。
天高雲淡,蒼茫大地上旌旗飛揚,旗面拍動旗杆,撞出「刷刷」的聲響,華瑤恍然回過神來。她正站在權力的高峰上,她身邊還有很多聰明人,凡事不需要她費心,無數人會為她出謀劃策,處理善後事宜。
華瑤冷靜下來。她繼續主持祭祀典禮,眾臣又跪在了祭壇之下。
半個時辰之後,祭祀典禮結束,華瑤率領眾人返
回京城。
當天傍晚,顧家的家主趕來皇城,把顧川柏留存的一封遺書獻給了華瑤。華瑤看完遺書,親自去了一趟宗廟,此處有一間宮室,修建得富麗堂皇,供奉著方謹的牌位。
案台上燈燭閃動,香菸繚繞,華瑤跪在蒲團上,手里拿著一雙白玉雕成的占卜工具,形狀像是兩隻竹筍,名叫「杯筊」,分為正反兩面。
華瑤在心里默默問了一句:「姐姐,顧川柏在鳳山皇陵服毒自盡了,我看過了他的遺書,他想與你合葬。姐姐,你同意嗎?」
華瑤把杯筊拋向空中,片刻之後,兩個杯筊落到地上,全是反面。
華瑤又連續投擲了兩次,每一次的結果都是兩個反面,這意味著方謹斷然拒絕了顧川柏。
華瑤忍不住又問:「姐姐恨我嗎?」
她再次拋出杯筊,「啪」的一聲脆響,玉石撞擊金磚,她看見了答案,不恨,竟然是不恨。
她一向不信鬼神,此前她從未做過「擲杯筊」這種事,今日不過是心血來潮。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解釋這種巧合。她放下杯筊,緩步走出了宗廟正門。
方謹的墓室位於鳳山皇陵,建造得十分精妙,暗設了重重機關。墓室正中央是方謹的棺材。她本人躺在水晶棺里,這水晶館的外層嵌套著三座棺槨,裡層是紫檀木,外層是精煉鋼鐵,檀木與精鐵之間灌入水銀密封,劇毒無比。
這樣複雜的一間墓室,一旦關閉,就不可能再打開了,顧川柏註定不能與方謹合葬。
七天後,顧川柏的死訊傳遍了京城,太醫說他的死因是心病。依照大梁律法,他的棺材也葬入了鳳山皇陵,不過與方謹的墓室相隔甚遠。
顧川柏下葬後不久,坊間流傳出不少風言風語,都與顧川柏有關。三四個月之後,京城官民漸漸淡忘了顧川柏,全城上下,幾乎無人再議論他了。偶爾有幾人記起他的聲名,不禁感嘆道,昔日名滿天下的大才子,來日也只是一具白骨、一杯黃土。
*
秋去冬至,京城下了一場小雪。
年關將近,朝廷各部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更改年號的各項事宜。
大年初一當天早晨,積雪融化,晴空萬里,大梁國正式改年號為「天成」,至此,華瑤就是一國之主天成帝。
兩年前,華瑤在秦州設立了鑄幣廠。秦州匯聚了許多能人異士,技藝超凡的工匠也不在少數,經過兩年的改良、打磨,秦州生產出來的錢幣流通價值極高,製造工藝極難,包括銅幣和銀幣在內,民間匠人幾乎不可能仿製成功。
這種錢幣,名叫「天成通寶」,在天成元年正月十號,由京城官府正式發行,短短一個月之後,成效顯著。「天成通寶」在市面上流通廣泛,京城的錢貨買賣更頻繁了。百姓上繳了私鑄的錢幣,按照官府設定的比例,兌換「天成通寶」,戶部和鹽鐵局又把民間私鑄的金、銀、銅幣運到秦州鑄成新幣,這一來一往之間,秦州和京城的商業更是興旺發達。
天成元年春天,華瑤一心撲在錢法和稅制上。由於「天成通寶」試行效果很不錯,她又在永州、虞州、京城三個地方開設了新的鑄幣廠。同時,永州造紙廠也傳來好消息,經過永州工匠不斷改良,造紙廠能生產出一種輕薄草紙,雖不及宣紙平滑光潔,卻勝在價格低廉、原料簡單,平民百姓也能買得起。
開春以來,大梁國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
今年的「耕藉禮」也與往年不同。所謂「耕藉禮」,是每年春耕之前,皇帝本人親自在京城一塊農田裡演習耕種,為期一天,顯示皇帝對農業的看重。這個規矩從西周流傳下來,已有上千年之久。
自從昭寧帝病重之後,大梁國的耕藉禮就暫停了,今年華瑤又要去耕田了,官府允許百姓在遠處觀禮。
行禮當天,華瑤起了一個大早。天還沒亮,她已經下地幹活了。
這一塊田地約有一畝大小,名叫「聖田」,是華瑤的老祖宗親自開闢的。老祖宗還留下了一句話,大梁國歷任皇帝,除了重病臥床的病秧子,其餘人等,必須在田地里老老實實耕種,不得偷懶。
偌大一畝田裡,只有華瑤和謝雲瀟兩個人,眾多官員都站在田埂上,觀望華瑤和謝雲瀟勤勤懇懇做農活。
華瑤推動鐵犁,把田地里的泥土全部翻了一遍。她力氣大,幹活也快,還有閒心和謝雲瀟說話:「好多人在看我們。」
謝雲瀟抬頭望去,這一畝田的四面八方,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更遠處的街道上,又聚集了不少平民百姓,可謂是人山人海,人潮湧動。
鎮撫司和拱衛司一同維持秩序,人群也並不喧鬧,謝雲瀟輕聲問:「耕藉禮什麼時候結束?」
華瑤揮動鋤頭:「等我忙完以後。」又小聲說:「你看天色,還早著呢。」
謝雲瀟又問:「你累不累?也許可以把農活全交給我。」
華瑤看了他一眼:「這麼多人盯著我們,我一點懶都不敢偷。」
謝雲瀟笑了笑,不再說話。他拎著一隻竹筐,在田地里挑揀雜草。他想到了自己和華瑤在永州逃難時,也曾在山上挖過野菜,從荒廢的農田裡撿來蘿蔔和生薑,熬成魚湯,一人一口喝完了。
翻過了田地泥土,除去了雜草害蟲,華瑤開始播種了。她把小麥的種子一排一排種下去,謝雲瀟提著一桶水,不緊不慢追隨她,她隨手從水桶里舀出一瓢水,澆到田地上,半個時辰之後,她終於耕種完畢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口吐鮮血,雙膝一軟,「砰」的一聲,跪倒在地上,魂斷氣絕了。
第259章 做牛馬蒼生 天成元年
顧川柏身體傾倒,仰臥在台階之上,群臣譁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聽見顧川柏叫了幾聲「高陽方謹」,那聲音從遠處傳來,悲愴沉痛,透著一種撕心裂肺的絕望,響徹天地之間。
眾人正在竊竊私語,謝雲瀟領著太醫趕到了。
這兩位太醫都是德高望重的名醫,年過六十,還有一副強壯身體。他們二人不僅醫術高強,還修煉過上乘武功,真如世外高人一般,飛身而來,迅速落到了地上。
顧川柏的侍衛大叫道:「請太醫快來救命!!」
白玉台階上鮮血淋漓,全是從顧川柏口中流出的鮮血,殷紅刺目。兩位太醫跪了下來,稍作診斷,就說:「殿下悲痛過度,當眾昏厥了。」
謝雲瀟能聽見十丈之內一切聲息。他可以斷定顧川柏去世了,太醫明知顧川柏已不在人世,卻只說顧川柏昏過去了,又是為了什麼?
為了皇族的體面嗎?
內閣次輔趙文煥匆忙登上祭壇台階。他只是個文臣,腿腳不及武官輕便靈活,但他腳步飛快。他撩起緋紅官袍,跪在顧川柏身旁,斷言道:「殿下對莊敬公主情深意重,今日殿下觸景傷情,怕是傷到了心肺,殿下的病情萬萬拖延不起,還請太醫院立即把殿下送回京城救治。」
「莊敬」是太皇太后親封的方謹諡號。趙文煥的動作雖然慌亂,禮節還是一絲不漏的。
兩位太醫聽見趙文煥的一番敘述,不禁也對趙文煥升起敬佩之意。
趙文煥為什麼能坐穩內閣次輔的位置?這就是他的本事。他反應敏捷,臨危不亂,處處為皇帝著想,時時為皇帝分憂。他只說了短短一句話,就把顧川柏服毒自盡的慘狀輕輕揭過了。
顧川柏既是方謹的駙馬,也是紹州顧家的長公子。自從方謹去世之後,顧家對華瑤投誠了。除了顧川柏之外,顧家上下幾百人,不論在朝在野,都對華瑤忠心耿耿。
顧川柏不願出席皇族典禮,他家裡的長輩卻盼望他出門交際,只要他在皇族典禮上露面了,京城權貴就會知道,皇帝對顧家的恩寵一如既往,顧家還是大梁朝數一數二的世家,以此保全整個家族的體面。
可惜顧川柏自己想不開,落到這般地步,太醫也救不了他。那兩位太醫悄悄嘆息一聲,又用銀針扎入顧川柏的幾處穴位,他臉上浮現出淡淡紅潤色澤,竟像是一個活人。隨後,太醫合力搬動顧川柏,把他送入一輛馬車。
從始至終,華瑤都沒有出聲打斷太醫,太醫就明白了華瑤的意思。他們在宮裡當差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自然懂得如何應對。
太醫與顧川柏一同離開了。
天高雲淡,蒼茫大地上旌旗飛揚,旗面拍動旗杆,撞出「刷刷」的聲響,華瑤恍然回過神來。她正站在權力的高峰上,她身邊還有很多聰明人,凡事不需要她費心,無數人會為她出謀劃策,處理善後事宜。
華瑤冷靜下來。她繼續主持祭祀典禮,眾臣又跪在了祭壇之下。
半個時辰之後,祭祀典禮結束,華瑤率領眾人返
回京城。
當天傍晚,顧家的家主趕來皇城,把顧川柏留存的一封遺書獻給了華瑤。華瑤看完遺書,親自去了一趟宗廟,此處有一間宮室,修建得富麗堂皇,供奉著方謹的牌位。
案台上燈燭閃動,香菸繚繞,華瑤跪在蒲團上,手里拿著一雙白玉雕成的占卜工具,形狀像是兩隻竹筍,名叫「杯筊」,分為正反兩面。
華瑤在心里默默問了一句:「姐姐,顧川柏在鳳山皇陵服毒自盡了,我看過了他的遺書,他想與你合葬。姐姐,你同意嗎?」
華瑤把杯筊拋向空中,片刻之後,兩個杯筊落到地上,全是反面。
華瑤又連續投擲了兩次,每一次的結果都是兩個反面,這意味著方謹斷然拒絕了顧川柏。
華瑤忍不住又問:「姐姐恨我嗎?」
她再次拋出杯筊,「啪」的一聲脆響,玉石撞擊金磚,她看見了答案,不恨,竟然是不恨。
她一向不信鬼神,此前她從未做過「擲杯筊」這種事,今日不過是心血來潮。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解釋這種巧合。她放下杯筊,緩步走出了宗廟正門。
方謹的墓室位於鳳山皇陵,建造得十分精妙,暗設了重重機關。墓室正中央是方謹的棺材。她本人躺在水晶棺里,這水晶館的外層嵌套著三座棺槨,裡層是紫檀木,外層是精煉鋼鐵,檀木與精鐵之間灌入水銀密封,劇毒無比。
這樣複雜的一間墓室,一旦關閉,就不可能再打開了,顧川柏註定不能與方謹合葬。
七天後,顧川柏的死訊傳遍了京城,太醫說他的死因是心病。依照大梁律法,他的棺材也葬入了鳳山皇陵,不過與方謹的墓室相隔甚遠。
顧川柏下葬後不久,坊間流傳出不少風言風語,都與顧川柏有關。三四個月之後,京城官民漸漸淡忘了顧川柏,全城上下,幾乎無人再議論他了。偶爾有幾人記起他的聲名,不禁感嘆道,昔日名滿天下的大才子,來日也只是一具白骨、一杯黃土。
*
秋去冬至,京城下了一場小雪。
年關將近,朝廷各部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更改年號的各項事宜。
大年初一當天早晨,積雪融化,晴空萬里,大梁國正式改年號為「天成」,至此,華瑤就是一國之主天成帝。
兩年前,華瑤在秦州設立了鑄幣廠。秦州匯聚了許多能人異士,技藝超凡的工匠也不在少數,經過兩年的改良、打磨,秦州生產出來的錢幣流通價值極高,製造工藝極難,包括銅幣和銀幣在內,民間匠人幾乎不可能仿製成功。
這種錢幣,名叫「天成通寶」,在天成元年正月十號,由京城官府正式發行,短短一個月之後,成效顯著。「天成通寶」在市面上流通廣泛,京城的錢貨買賣更頻繁了。百姓上繳了私鑄的錢幣,按照官府設定的比例,兌換「天成通寶」,戶部和鹽鐵局又把民間私鑄的金、銀、銅幣運到秦州鑄成新幣,這一來一往之間,秦州和京城的商業更是興旺發達。
天成元年春天,華瑤一心撲在錢法和稅制上。由於「天成通寶」試行效果很不錯,她又在永州、虞州、京城三個地方開設了新的鑄幣廠。同時,永州造紙廠也傳來好消息,經過永州工匠不斷改良,造紙廠能生產出一種輕薄草紙,雖不及宣紙平滑光潔,卻勝在價格低廉、原料簡單,平民百姓也能買得起。
開春以來,大梁國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
今年的「耕藉禮」也與往年不同。所謂「耕藉禮」,是每年春耕之前,皇帝本人親自在京城一塊農田裡演習耕種,為期一天,顯示皇帝對農業的看重。這個規矩從西周流傳下來,已有上千年之久。
自從昭寧帝病重之後,大梁國的耕藉禮就暫停了,今年華瑤又要去耕田了,官府允許百姓在遠處觀禮。
行禮當天,華瑤起了一個大早。天還沒亮,她已經下地幹活了。
這一塊田地約有一畝大小,名叫「聖田」,是華瑤的老祖宗親自開闢的。老祖宗還留下了一句話,大梁國歷任皇帝,除了重病臥床的病秧子,其餘人等,必須在田地里老老實實耕種,不得偷懶。
偌大一畝田裡,只有華瑤和謝雲瀟兩個人,眾多官員都站在田埂上,觀望華瑤和謝雲瀟勤勤懇懇做農活。
華瑤推動鐵犁,把田地里的泥土全部翻了一遍。她力氣大,幹活也快,還有閒心和謝雲瀟說話:「好多人在看我們。」
謝雲瀟抬頭望去,這一畝田的四面八方,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更遠處的街道上,又聚集了不少平民百姓,可謂是人山人海,人潮湧動。
鎮撫司和拱衛司一同維持秩序,人群也並不喧鬧,謝雲瀟輕聲問:「耕藉禮什麼時候結束?」
華瑤揮動鋤頭:「等我忙完以後。」又小聲說:「你看天色,還早著呢。」
謝雲瀟又問:「你累不累?也許可以把農活全交給我。」
華瑤看了他一眼:「這麼多人盯著我們,我一點懶都不敢偷。」
謝雲瀟笑了笑,不再說話。他拎著一隻竹筐,在田地里挑揀雜草。他想到了自己和華瑤在永州逃難時,也曾在山上挖過野菜,從荒廢的農田裡撿來蘿蔔和生薑,熬成魚湯,一人一口喝完了。
翻過了田地泥土,除去了雜草害蟲,華瑤開始播種了。她把小麥的種子一排一排種下去,謝雲瀟提著一桶水,不緊不慢追隨她,她隨手從水桶里舀出一瓢水,澆到田地上,半個時辰之後,她終於耕種完畢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