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臣,叩謝皇恩!」
趙無欺踉蹌著離去,宣帝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在這事兒上有些對不住太后,這邊讓春鴻備了軟轎,便養儀宮而去。
承德侯這樣死了,宣帝心裡也不好受,他打算讓宋家三郎承了爵位,再給些金銀賞賜,以作補償。
這件事,自然需要和太后商議一二。
這廂,宣帝剛進了養儀宮,劉嬤嬤便攔在了門外:
「聖上,太后娘娘方才聽到了侯爺的消息,昏了過去,這會兒不方便見您。」
「可有請了太醫?」
「請了,請了。」
「母后既然病著,那朕就更要進去看看母后了。」
劉嬤嬤連忙攔了一下宣帝,欲言又止,宣帝頓時會意,只覺得漫天的風雪,在這一刻從他的胸膛中穿過,從頭到腳涼了個徹底!
舅舅在他這些年獨自面對梁相的時候,縮在侯府醉生夢死,從未管過自己的死活,如今舅舅出了意外,他第一時間想著怎麼將損失降到最低,現在母后倒是怨上了自己!
宣帝深吸一口氣,看著劉嬤嬤,面色冷冽:
「嬤嬤,你再去問母后,她當真不見朕?」
片刻後,劉嬤嬤回來了,雖然沒有開口,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宣帝見狀,冷笑一聲,直接拂袖離去。
而等宣帝離開後,劉嬤嬤這才回到了內室,她看著一臉悲傷的太后,忍不住道:
「娘娘,承德侯已死,還有幾位小郎君,您,您這麼待聖上,聖上若是心有不忿,只怕會委屈了幾位小郎君。」
「他敢!只要聖上還想認哀家這個娘,他就不會這樣!若是聖上能用事實給哀家一個滿意的答覆,未嘗不能讓我們母子 ,冰釋前嫌。」
太后如是說著,可是眼中卻不由得閃過一道利光。
劉嬤嬤那句「這要是以前,不還是娘娘您一句話的事兒嗎?」現在還是太后心底的一根刺。
太后已經有些後悔自己當初為了避開宣帝和梁相之間的爭鬥而離開權利中心的行為了。
若是再重來一次,知道宣帝一定能贏,她一定會在京州看著梁相死!
「潘婕妤已經承寵這麼久了,還沒有喜訊嗎?」
劉嬤嬤搖了搖頭,太后只冷哼一聲:
「福薄命賤!玥妃正和聖上鬧彆扭,她不趁虛而入,還在等什麼?」
「聽潘婕妤的意思,聖上雖然召見她,可卻未曾臨幸,似乎,似乎是心裡還記掛著玥妃娘娘。」
太后聽到這裡,面色一沉:
「哀家倒是忘了這個狐媚子!不承寵還勾著聖上對她念念不忘!潘婕妤如今在聖上心裡的地位,還是不夠啊。」
太后喃喃著,縱使心中因為承德侯離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可是太后卻不得不打起精神籌謀接下來的事。
「無論如何,玥妃不能久留,否則只怕會壞了哀家的大事!之前讓人去探查玥妃家鄉的事,可有眉目了?」
劉嬤嬤附耳對太后說了幾句,太后緊皺的眉頭微微鬆開:
「原來如此,玥妃好大的膽子!竟敢欺君罔上,這一次,她就是有七十二變,哀家也要讓她留下性命!」
太后和劉嬤嬤在宮裡嘀嘀咕咕,而養儀宮外,宣帝卻看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出神,仿佛在等著什麼。
「聖上,兩刻鐘了,您要顧念龍體啊!」
春鴻小心翼翼的勸著,宣帝這才回過神,他回眸看了一眼養儀宮,大步離開。
宣帝走在雪地里,與養儀宮相背而行,仿佛與它的主人也在這一刻,分別踏上了方向截然相反的路。
之後的一段時期,宣帝對於承德侯的死並未提及,似乎只是對趙無欺的失察之罪進行了懲治,就連承德侯的喪事,宣帝也沒有任何表示。
承德侯死前並未立世子,但府中也是有嫡子在的,只可惜宋三郎如今還未及冠,自是比不上兩位庶兄。
一時間,兄弟三人斗的那叫一個昏天黑地。
宋三郎不過十七八歲的好年華,便被算計的瘸了一條腿。
等太后得知此事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
「聖上,聖上他,他怎麼能這樣?!劉嬤嬤,你去讓聖上來見哀家!」
劉嬤嬤用太后病重的理由去請宣帝來一趟養儀宮,宣帝聞言,只是淡淡道:
「母后病重,不宜見人,朕這個時候就不去了。」
「太后娘娘驚夢一場,正好萌到了您,心裡想的慌,還請聖上過去瞧瞧太后娘娘吧?」
「既是驚夢,朕過去一趟,若是驚著母后可如何是好?」
劉嬤嬤用幹了口水,磨破了嘴唇,這才終於勸的宣帝起身朝養儀宮而去。
這一次,太后沒有橫眉冷對,甚至還更加溫和:
「聖上來了,哀家可想著了,外頭冷,快坐,快坐。」
宣帝看在眼裡,並未揭穿,冷眼看著太后扮了半個時辰的慈母,這才聽太后道出了真實意圖。
「聖上,三郎那樣的年紀,又瘸了腿,哀家若是他日到了九泉之下,只怕也難與你舅舅交代啊!」
太后說著,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宣帝抿了一口茶水:
「那日,承德侯身故,朕本就想要與母后商議侯府爵位歸屬,只是母后傷心過度,朕便只能擱置此事。
如今三郎雖然瘸了一條腿,可也不打緊,只做一個閒散侯爺便是,朕這個做表兄的,還是能養得起他的。」
「這怎麼行!三郎那樣要強的人,如今瘸了一條腿,只怕會讓人笑話。
聖上,哀家想著,若是你能施恩三郎,再給他的爵位晉上一級,如此皇恩浩蕩,想來也不會讓三郎被人取笑。」
太后用著商議的口吻,可是語氣卻帶了幾分不容置疑。
宣帝聽到這裡,不由得笑了:
「母后想讓朕封三郎為國公?他連家裡兩個蠢貨都鬥不過,還被人算計斷了一條腿,朕就是封他一個國公,他接的住嗎?
怕不是以後再鬧出什麼貽笑大方的醜事,連累著朕也跟著他被天下人恥笑!」
宣帝靜靜的看向太后:
「朕本想再給承恩侯府撥些銀兩,可如今觀三郎那般模樣,還是按月領著俸祿,不餓死就好。
反正,母后也會貼補三郎的,不是嗎?至於國公之位,他想都不要想!」
「聖上!」
太后聲音急促的喚了一聲,她眼圈微紅,一臉懇切:
「聖上,就當是為了哀家,可好?」
太后試圖用母子情分打動宣帝,可她卻不知,宣帝早非幼時那個渴望親情的孩童。
她的籌碼,不夠。
「母后,您好好的活著,承恩侯府自然會屹立不倒。」
宣帝說完,便起身告辭,太后站起身想要挽留,可最後卻只是頹唐的坐在了原地。
而宣帝出了養儀宮後,頭一次,不知道要去哪裡。
偌大的皇宮,竟無一出讓他放鬆歇息的地方。
不,還是有的。
宣帝的腳不知怎麼,便走到了朱華宮的門口,他走了進去,下意識去看飛瓊齋的屋檐下。
慎嬪在的時候,玥妃不管寒暑四季,都過得很是有趣,如到了冬日,屋檐下總要放著玉盤,等著接屋漏水。
這會兒,玉盤還在遠處,可是整個飛瓊齋卻不似曾經歡快無比,只能聽到宮人們進進出出的腳步聲。
宣帝悄悄走了進去,屏退左右,這才進了書房。
而裡面姜曦正在臨摹正中的那副薔薇圖,那上面屬於宣帝的字跡也被她臨摹的有九分像,可知姜曦曾經臨摹過多少次。
宣帝屏住呼吸,等姜曦寫完最後一筆,這才上前一步,將姜曦擁入懷中。
「卿卿既然想朕,為何不來勤政殿。」
姜曦的身子一僵,似是沒有想到宣帝會這個時候過來,她只是掙扎著要退出宣帝的懷抱,沒想到被抱的更緊了。
「妾沒有。」
姜曦說的乾巴巴,可桌案上熟悉的自己卻說明了一切,這薔薇圖乃是宣帝當初初得佳人,心中不勝歡喜所做。
其上的題字也是在滿心愉悅的情況寫下,無論是運筆頓挫,還是情緒激昂所改變的字形,都是需要臨摹人深深沉浸在當初的情感之中,才能描繪出來。
「卿卿撒謊!」
宣帝將下巴放在姜曦的肩膀上,低聲道:
「卿卿,朕錯了。」
第118章
宣帝這話一出,姜曦錯愕極了。
聖上有多麼驕傲,有多麼愛面子,她不是不知道,可是,他竟然會認錯?!
姜曦不可置信極了,但宣帝卻沒有停下,而是繼續道:
「朕真的知錯了,卿卿我們不要鬧脾氣了好嗎?這些日子,朕都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知心人,倒真像是成了孤家寡人。」
宣帝不由苦笑一聲,姜曦眨了眨眼,這才讓自己從方才感動的情緒中抽離出來。
原來是沒人說話啊。
她說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趙無欺踉蹌著離去,宣帝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在這事兒上有些對不住太后,這邊讓春鴻備了軟轎,便養儀宮而去。
承德侯這樣死了,宣帝心裡也不好受,他打算讓宋家三郎承了爵位,再給些金銀賞賜,以作補償。
這件事,自然需要和太后商議一二。
這廂,宣帝剛進了養儀宮,劉嬤嬤便攔在了門外:
「聖上,太后娘娘方才聽到了侯爺的消息,昏了過去,這會兒不方便見您。」
「可有請了太醫?」
「請了,請了。」
「母后既然病著,那朕就更要進去看看母后了。」
劉嬤嬤連忙攔了一下宣帝,欲言又止,宣帝頓時會意,只覺得漫天的風雪,在這一刻從他的胸膛中穿過,從頭到腳涼了個徹底!
舅舅在他這些年獨自面對梁相的時候,縮在侯府醉生夢死,從未管過自己的死活,如今舅舅出了意外,他第一時間想著怎麼將損失降到最低,現在母后倒是怨上了自己!
宣帝深吸一口氣,看著劉嬤嬤,面色冷冽:
「嬤嬤,你再去問母后,她當真不見朕?」
片刻後,劉嬤嬤回來了,雖然沒有開口,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宣帝見狀,冷笑一聲,直接拂袖離去。
而等宣帝離開後,劉嬤嬤這才回到了內室,她看著一臉悲傷的太后,忍不住道:
「娘娘,承德侯已死,還有幾位小郎君,您,您這麼待聖上,聖上若是心有不忿,只怕會委屈了幾位小郎君。」
「他敢!只要聖上還想認哀家這個娘,他就不會這樣!若是聖上能用事實給哀家一個滿意的答覆,未嘗不能讓我們母子 ,冰釋前嫌。」
太后如是說著,可是眼中卻不由得閃過一道利光。
劉嬤嬤那句「這要是以前,不還是娘娘您一句話的事兒嗎?」現在還是太后心底的一根刺。
太后已經有些後悔自己當初為了避開宣帝和梁相之間的爭鬥而離開權利中心的行為了。
若是再重來一次,知道宣帝一定能贏,她一定會在京州看著梁相死!
「潘婕妤已經承寵這麼久了,還沒有喜訊嗎?」
劉嬤嬤搖了搖頭,太后只冷哼一聲:
「福薄命賤!玥妃正和聖上鬧彆扭,她不趁虛而入,還在等什麼?」
「聽潘婕妤的意思,聖上雖然召見她,可卻未曾臨幸,似乎,似乎是心裡還記掛著玥妃娘娘。」
太后聽到這裡,面色一沉:
「哀家倒是忘了這個狐媚子!不承寵還勾著聖上對她念念不忘!潘婕妤如今在聖上心裡的地位,還是不夠啊。」
太后喃喃著,縱使心中因為承德侯離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可是太后卻不得不打起精神籌謀接下來的事。
「無論如何,玥妃不能久留,否則只怕會壞了哀家的大事!之前讓人去探查玥妃家鄉的事,可有眉目了?」
劉嬤嬤附耳對太后說了幾句,太后緊皺的眉頭微微鬆開:
「原來如此,玥妃好大的膽子!竟敢欺君罔上,這一次,她就是有七十二變,哀家也要讓她留下性命!」
太后和劉嬤嬤在宮裡嘀嘀咕咕,而養儀宮外,宣帝卻看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出神,仿佛在等著什麼。
「聖上,兩刻鐘了,您要顧念龍體啊!」
春鴻小心翼翼的勸著,宣帝這才回過神,他回眸看了一眼養儀宮,大步離開。
宣帝走在雪地里,與養儀宮相背而行,仿佛與它的主人也在這一刻,分別踏上了方向截然相反的路。
之後的一段時期,宣帝對於承德侯的死並未提及,似乎只是對趙無欺的失察之罪進行了懲治,就連承德侯的喪事,宣帝也沒有任何表示。
承德侯死前並未立世子,但府中也是有嫡子在的,只可惜宋三郎如今還未及冠,自是比不上兩位庶兄。
一時間,兄弟三人斗的那叫一個昏天黑地。
宋三郎不過十七八歲的好年華,便被算計的瘸了一條腿。
等太后得知此事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
「聖上,聖上他,他怎麼能這樣?!劉嬤嬤,你去讓聖上來見哀家!」
劉嬤嬤用太后病重的理由去請宣帝來一趟養儀宮,宣帝聞言,只是淡淡道:
「母后病重,不宜見人,朕這個時候就不去了。」
「太后娘娘驚夢一場,正好萌到了您,心裡想的慌,還請聖上過去瞧瞧太后娘娘吧?」
「既是驚夢,朕過去一趟,若是驚著母后可如何是好?」
劉嬤嬤用幹了口水,磨破了嘴唇,這才終於勸的宣帝起身朝養儀宮而去。
這一次,太后沒有橫眉冷對,甚至還更加溫和:
「聖上來了,哀家可想著了,外頭冷,快坐,快坐。」
宣帝看在眼裡,並未揭穿,冷眼看著太后扮了半個時辰的慈母,這才聽太后道出了真實意圖。
「聖上,三郎那樣的年紀,又瘸了腿,哀家若是他日到了九泉之下,只怕也難與你舅舅交代啊!」
太后說著,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宣帝抿了一口茶水:
「那日,承德侯身故,朕本就想要與母后商議侯府爵位歸屬,只是母后傷心過度,朕便只能擱置此事。
如今三郎雖然瘸了一條腿,可也不打緊,只做一個閒散侯爺便是,朕這個做表兄的,還是能養得起他的。」
「這怎麼行!三郎那樣要強的人,如今瘸了一條腿,只怕會讓人笑話。
聖上,哀家想著,若是你能施恩三郎,再給他的爵位晉上一級,如此皇恩浩蕩,想來也不會讓三郎被人取笑。」
太后用著商議的口吻,可是語氣卻帶了幾分不容置疑。
宣帝聽到這裡,不由得笑了:
「母后想讓朕封三郎為國公?他連家裡兩個蠢貨都鬥不過,還被人算計斷了一條腿,朕就是封他一個國公,他接的住嗎?
怕不是以後再鬧出什麼貽笑大方的醜事,連累著朕也跟著他被天下人恥笑!」
宣帝靜靜的看向太后:
「朕本想再給承恩侯府撥些銀兩,可如今觀三郎那般模樣,還是按月領著俸祿,不餓死就好。
反正,母后也會貼補三郎的,不是嗎?至於國公之位,他想都不要想!」
「聖上!」
太后聲音急促的喚了一聲,她眼圈微紅,一臉懇切:
「聖上,就當是為了哀家,可好?」
太后試圖用母子情分打動宣帝,可她卻不知,宣帝早非幼時那個渴望親情的孩童。
她的籌碼,不夠。
「母后,您好好的活著,承恩侯府自然會屹立不倒。」
宣帝說完,便起身告辭,太后站起身想要挽留,可最後卻只是頹唐的坐在了原地。
而宣帝出了養儀宮後,頭一次,不知道要去哪裡。
偌大的皇宮,竟無一出讓他放鬆歇息的地方。
不,還是有的。
宣帝的腳不知怎麼,便走到了朱華宮的門口,他走了進去,下意識去看飛瓊齋的屋檐下。
慎嬪在的時候,玥妃不管寒暑四季,都過得很是有趣,如到了冬日,屋檐下總要放著玉盤,等著接屋漏水。
這會兒,玉盤還在遠處,可是整個飛瓊齋卻不似曾經歡快無比,只能聽到宮人們進進出出的腳步聲。
宣帝悄悄走了進去,屏退左右,這才進了書房。
而裡面姜曦正在臨摹正中的那副薔薇圖,那上面屬於宣帝的字跡也被她臨摹的有九分像,可知姜曦曾經臨摹過多少次。
宣帝屏住呼吸,等姜曦寫完最後一筆,這才上前一步,將姜曦擁入懷中。
「卿卿既然想朕,為何不來勤政殿。」
姜曦的身子一僵,似是沒有想到宣帝會這個時候過來,她只是掙扎著要退出宣帝的懷抱,沒想到被抱的更緊了。
「妾沒有。」
姜曦說的乾巴巴,可桌案上熟悉的自己卻說明了一切,這薔薇圖乃是宣帝當初初得佳人,心中不勝歡喜所做。
其上的題字也是在滿心愉悅的情況寫下,無論是運筆頓挫,還是情緒激昂所改變的字形,都是需要臨摹人深深沉浸在當初的情感之中,才能描繪出來。
「卿卿撒謊!」
宣帝將下巴放在姜曦的肩膀上,低聲道:
「卿卿,朕錯了。」
第118章
宣帝這話一出,姜曦錯愕極了。
聖上有多麼驕傲,有多麼愛面子,她不是不知道,可是,他竟然會認錯?!
姜曦不可置信極了,但宣帝卻沒有停下,而是繼續道:
「朕真的知錯了,卿卿我們不要鬧脾氣了好嗎?這些日子,朕都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知心人,倒真像是成了孤家寡人。」
宣帝不由苦笑一聲,姜曦眨了眨眼,這才讓自己從方才感動的情緒中抽離出來。
原來是沒人說話啊。
她說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