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宣寧帝一揮手,就有人從外面帶進來一個禁軍和一個宮女,宣寧帝目光沉沉,語氣失望透頂,「將你們所知道的和盤托出。」
這兩個人木清辭都不陌生,一個是之前皇后從宮中挑出來送到公主府伺候的侍女玉婷,另一人則是負責「保護」公主府的禁衛。
她一開始還在想宣寧帝會以何種理由對他們動手,現在才明了。
玉婷道了聲是便上前一步,先是看了一眼木清辭才開口:「奴婢奉皇后娘娘之命入公主府伺候,之前一直是在外院,有一次永寧公主在涼亭中納涼,回去時將手鐲落在了亭中,奴婢打掃時發現,就想著將東西給公主送回去,進內院後,公主身邊的幾個侍女都不在,我就想著自個兒去還給公主,順便在她面前露個臉熟,可誰知道,一靠近,我就聽到永寧公主和雲錦說,她們意圖挑起太子殿下謀反,期間,奴婢還聽到了昭國公幾個字,怕被她們發現,奴婢也不敢靠的太近,所以也並未聽的很清楚。」
此話一出,大家心中紛紛起疑,畢竟方才如果不是偽裝成侍女內侍的人解決了守在他們周圍的人,太子手中有人質,只怕宣寧帝也不敢輕易讓人動手。
而且離得近的人確實也聽到了木清辭的聲音。
這些人現在都護在木清辭身前,明顯就是來保護她的,這樣看來,她的確早就知道今日會有此一出,所以提前做了準備。
「永寧公主,我們南靖以禮相待,你竟然存了這等心思。」禮部的人出聲指責。
這時候,那名禁衛也上前道:「我在負責輪守的時候,有一次腹疼離開了一會兒去方便,結果撞到了昭國公從後門進了公主府。」
這下,眾人的眼神全都落在了他們身上,探究,審視,不理解。
「如果不是他們二人及時將這些事告訴朕,朕也不會察覺到太子真有謀逆之心,」宣寧帝回頭看向沈榭,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沈榭,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勾結永寧公主行此叛國之事?」
沈榭勾唇輕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也就沒有再做什麼場面功夫,他嘲諷道:「陛下這麼多年還是一點沒變呢,坐山觀虎鬥,享盡漁翁之利,最後還能撈的個一身清名。」
「昭國公,你別說了,快給陛下認個錯吧。」劉喜急忙道。
沈榭冷笑幾聲。
一旁的梅斯年瞪大眼睛看著他,一副天塌了的樣子,「沈惟憬,你這是在做什麼,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你真的勾結北離的人,意圖謀逆?」
沈榭看他一眼,沒有說話,梅敬先皺了下眉,上前拉著梅斯年後退了幾步。
「你到現在還執迷不悟,也就別怪朕無情了,至於永寧公主,這件事朕自會向北離國君要個說法的。」宣寧帝神情痛苦,似是失望到了極點。
木清辭笑出聲來,拍了拍手,緩慢從人群中走出,一步一步朝著宣寧帝走近。
禁軍立即擋在宣寧帝前面,拔劍指向她,木清辭毫不畏懼,緩慢前進,走到玉婷和那名禁衛跟前時停下,抬眼看向他們。
就在大家都以為她會說點什麼狡辯之詞的時候,她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手,在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解決了這兩人。
迎著眾人驚恐的目光,木清辭拿出手帕,慢條斯理的擦拭著匕首上的血。
「永寧公主,你實在欺人太甚。」有一大臣指著木清辭,氣憤道。
木清辭聳聳肩,毫不在意的笑笑。
面對她這般挑釁,毫不將他放在眼中的行為,宣寧帝手握成拳,眯了眯眸子,他似乎又回到了之前在臨越的時候,那些人看他就是這個眼神,那些屈辱和不甘席捲而來,宣寧帝眼中弒殺之意盡顯,就在他想要吩咐人將其拿下的時候,眼尖的看到錢遠山帶著御史台的人身著官服,手持奏章,正朝著這個方向來。
看他們這架勢,明顯是要參什麼人,宣寧帝心中備感疑惑,這幾日他來東山狩獵,朝中的一應事務都是由欽點的大臣處理。
錢遠山竟等不及要來東山上奏。
宣寧帝眼神落在木清辭身上,心中忽然湧上了一陣不詳的預感,他立即吩咐,「逆賊尚未伏誅,錢大人等人過來恐會有危險,將他們帶到大殿等候。」
「是。」
立即有人準備去攔下錢遠山等人,慕容珺回頭抬了抬下巴,身後的衛兵立即走過去護在錢遠山等人的身前。
宣寧帝眉頭越皺越深,死死的盯著木清辭,在發現他們的意圖後,他並非不是沒有派人去查過她的身份,可是並未發現什麼問題。
他後來便以為是沈榭故意迷惑他的,也就沒有在糾結她的身份,想著左右是個棋子,到時候她註定逃不過死亡的結局。
可現在,看著她憤恨厭惡的眼神,他有些開始慌了。
宣寧帝派過去的人想阻攔錢遠山他們的前進,錢遠山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打算,走近了些就高聲道:「臣錢遠山,攜御史台眾人求見陛下。」
沒有得到宣寧帝的回應,錢遠山也並未氣餒,在慕容珺衛兵的擁護下,逐步前進。
朝中大多數的朝臣都在此,宣寧帝有些害怕錢遠山說出什麼來。
偏生這個時候木清辭還火上澆油,「陛下這是心虛了嗎?」
宣寧帝恨恨的看了她一眼,有些懊悔當初與虎謀皮。
他心下一狠,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上,將這群賊子拿下,就地處決,格殺勿論,誰若阻攔,一律同罪。」
泉州的守軍並著禁軍,呈包圍的趨勢將他們困在中間,試探著向他們靠近。
錢遠山的聲音還在不遠處響起,「陛下,臣錢遠山攜御史台眾人求見。」
沈榭走到木清辭身邊,將她往後拉了些。
錢遠山見情形不對,直接提高聲音,幾乎是吼出來的,「臣要參翰林學士崔泰寧,聯合已故瑄王,構陷長平長公主和靖康軍謀逆,太子知情不報,助紂為虐,從中謀取私利。」
他的聲音很大,十分清晰的落入在場之人的耳中。
而長平長公主的名諱一出,也註定今日錢遠山所言必會掀起軒然大波。
「住口。」錢遠山話出口的那一瞬間,宣寧帝就大吼出聲,「錢遠山以下犯上,將其拿下。」
慕容珺的衛兵將錢遠山一行人護在身後,宣寧帝的人沒辦法上去。
錢遠山還在說:「太子早知他們計劃,還指使人假意上報戰馬數量,指使陳亦輝倒賣戰馬牟利。」
錢遠山話音一落,身後的人就立即接上,「崔泰寧勾結昔日的臨越人,將靖康軍糧草和戰馬倒賣給臨越,聯合靖康軍內部之人,泄露軍情,導致長平長公主和簫將軍被困臨越。」
「崔泰寧與瑄王達成合作,前大理寺卿孟逸泱偽造長平長公主謀反的證據。」
「朕讓你們住口。」
「前戶部右侍郎偽造假帳,陷害前戶部尚書蘇衡在靖康軍糧草和軍餉上動手腳。」
「瑄王逼迫瑄王側妃寫信誘導榮樂郡主,
令其葬身荒漠,簫將軍護女心切,這才集兵意圖前往查看,被武安侯誤以為謀逆,設下陷阱將數萬靖康軍盡數誅殺。」
「當年涉事之人的供詞在此,證據確鑿,懇請陛下重申此案,還長平長公主和靖康軍清白。」
隨即,御史台一干人等全都跪於地上,言辭懇切,字字泣血,齊聲道:「靖康軍遺屬寫下百人血書,懇請陛下重申此案,還長平長公主和靖康軍清白,還當年一案蒙冤的所有人一個清白。」
「懇求陛下徹查。」
他們說完這番話的時候,木清辭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宣寧帝失魂落魄的站於原地,
為什麼,為什麼過去了那麼多年,這件事終究是被人重新提了起來。
梅敬先亦是一臉震驚,手中的長劍也不知道何時掉在了地上。
當年誅殺靖康軍的一幕幕浮現在他眼前。
簫崇當時罵他狼心狗肺助紂為虐,他還以為他是惱羞成怒,氣急之言。
所以,是他自己沒有搞清楚狀況就妄下結論了嗎?
他能夠走到今日,離不開簫老將軍的提攜,最終他竟然將劍對準昔日袍澤,趁他們疲乏之時,將那支率立功勳的將士全都擊殺於關外,至死未能歸家。
梅敬先紅著眼看向自己的雙手,這雙手從戰場上一路廝殺過來,沾了無數人的鮮血,他卻第一次覺得它們是如此的骯髒。
他恨不得能夠提劍將它們斬下。
梅斯年看了一眼梅敬先後又看向沈榭,明顯還在狀況之外。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十分震驚,崔泰寧在文人的心中地位十分之高,且他也並未擔任什麼要職,實在想不通他為何會陷害長平長公主。
「陛下,錢大人說的對,長平長公主之前為了南靖付出諸多心血,現在既然有證據,確實應該重審,莫要寒了忠臣的心。」
長平長公主雖然離開朝堂多年,但聲望不減,現在錢遠山提起此事,而且說的言之鑿鑿,自然有人會提議重申此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兩個人木清辭都不陌生,一個是之前皇后從宮中挑出來送到公主府伺候的侍女玉婷,另一人則是負責「保護」公主府的禁衛。
她一開始還在想宣寧帝會以何種理由對他們動手,現在才明了。
玉婷道了聲是便上前一步,先是看了一眼木清辭才開口:「奴婢奉皇后娘娘之命入公主府伺候,之前一直是在外院,有一次永寧公主在涼亭中納涼,回去時將手鐲落在了亭中,奴婢打掃時發現,就想著將東西給公主送回去,進內院後,公主身邊的幾個侍女都不在,我就想著自個兒去還給公主,順便在她面前露個臉熟,可誰知道,一靠近,我就聽到永寧公主和雲錦說,她們意圖挑起太子殿下謀反,期間,奴婢還聽到了昭國公幾個字,怕被她們發現,奴婢也不敢靠的太近,所以也並未聽的很清楚。」
此話一出,大家心中紛紛起疑,畢竟方才如果不是偽裝成侍女內侍的人解決了守在他們周圍的人,太子手中有人質,只怕宣寧帝也不敢輕易讓人動手。
而且離得近的人確實也聽到了木清辭的聲音。
這些人現在都護在木清辭身前,明顯就是來保護她的,這樣看來,她的確早就知道今日會有此一出,所以提前做了準備。
「永寧公主,我們南靖以禮相待,你竟然存了這等心思。」禮部的人出聲指責。
這時候,那名禁衛也上前道:「我在負責輪守的時候,有一次腹疼離開了一會兒去方便,結果撞到了昭國公從後門進了公主府。」
這下,眾人的眼神全都落在了他們身上,探究,審視,不理解。
「如果不是他們二人及時將這些事告訴朕,朕也不會察覺到太子真有謀逆之心,」宣寧帝回頭看向沈榭,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沈榭,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勾結永寧公主行此叛國之事?」
沈榭勾唇輕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也就沒有再做什麼場面功夫,他嘲諷道:「陛下這麼多年還是一點沒變呢,坐山觀虎鬥,享盡漁翁之利,最後還能撈的個一身清名。」
「昭國公,你別說了,快給陛下認個錯吧。」劉喜急忙道。
沈榭冷笑幾聲。
一旁的梅斯年瞪大眼睛看著他,一副天塌了的樣子,「沈惟憬,你這是在做什麼,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你真的勾結北離的人,意圖謀逆?」
沈榭看他一眼,沒有說話,梅敬先皺了下眉,上前拉著梅斯年後退了幾步。
「你到現在還執迷不悟,也就別怪朕無情了,至於永寧公主,這件事朕自會向北離國君要個說法的。」宣寧帝神情痛苦,似是失望到了極點。
木清辭笑出聲來,拍了拍手,緩慢從人群中走出,一步一步朝著宣寧帝走近。
禁軍立即擋在宣寧帝前面,拔劍指向她,木清辭毫不畏懼,緩慢前進,走到玉婷和那名禁衛跟前時停下,抬眼看向他們。
就在大家都以為她會說點什麼狡辯之詞的時候,她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手,在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解決了這兩人。
迎著眾人驚恐的目光,木清辭拿出手帕,慢條斯理的擦拭著匕首上的血。
「永寧公主,你實在欺人太甚。」有一大臣指著木清辭,氣憤道。
木清辭聳聳肩,毫不在意的笑笑。
面對她這般挑釁,毫不將他放在眼中的行為,宣寧帝手握成拳,眯了眯眸子,他似乎又回到了之前在臨越的時候,那些人看他就是這個眼神,那些屈辱和不甘席捲而來,宣寧帝眼中弒殺之意盡顯,就在他想要吩咐人將其拿下的時候,眼尖的看到錢遠山帶著御史台的人身著官服,手持奏章,正朝著這個方向來。
看他們這架勢,明顯是要參什麼人,宣寧帝心中備感疑惑,這幾日他來東山狩獵,朝中的一應事務都是由欽點的大臣處理。
錢遠山竟等不及要來東山上奏。
宣寧帝眼神落在木清辭身上,心中忽然湧上了一陣不詳的預感,他立即吩咐,「逆賊尚未伏誅,錢大人等人過來恐會有危險,將他們帶到大殿等候。」
「是。」
立即有人準備去攔下錢遠山等人,慕容珺回頭抬了抬下巴,身後的衛兵立即走過去護在錢遠山等人的身前。
宣寧帝眉頭越皺越深,死死的盯著木清辭,在發現他們的意圖後,他並非不是沒有派人去查過她的身份,可是並未發現什麼問題。
他後來便以為是沈榭故意迷惑他的,也就沒有在糾結她的身份,想著左右是個棋子,到時候她註定逃不過死亡的結局。
可現在,看著她憤恨厭惡的眼神,他有些開始慌了。
宣寧帝派過去的人想阻攔錢遠山他們的前進,錢遠山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打算,走近了些就高聲道:「臣錢遠山,攜御史台眾人求見陛下。」
沒有得到宣寧帝的回應,錢遠山也並未氣餒,在慕容珺衛兵的擁護下,逐步前進。
朝中大多數的朝臣都在此,宣寧帝有些害怕錢遠山說出什麼來。
偏生這個時候木清辭還火上澆油,「陛下這是心虛了嗎?」
宣寧帝恨恨的看了她一眼,有些懊悔當初與虎謀皮。
他心下一狠,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上,將這群賊子拿下,就地處決,格殺勿論,誰若阻攔,一律同罪。」
泉州的守軍並著禁軍,呈包圍的趨勢將他們困在中間,試探著向他們靠近。
錢遠山的聲音還在不遠處響起,「陛下,臣錢遠山攜御史台眾人求見。」
沈榭走到木清辭身邊,將她往後拉了些。
錢遠山見情形不對,直接提高聲音,幾乎是吼出來的,「臣要參翰林學士崔泰寧,聯合已故瑄王,構陷長平長公主和靖康軍謀逆,太子知情不報,助紂為虐,從中謀取私利。」
他的聲音很大,十分清晰的落入在場之人的耳中。
而長平長公主的名諱一出,也註定今日錢遠山所言必會掀起軒然大波。
「住口。」錢遠山話出口的那一瞬間,宣寧帝就大吼出聲,「錢遠山以下犯上,將其拿下。」
慕容珺的衛兵將錢遠山一行人護在身後,宣寧帝的人沒辦法上去。
錢遠山還在說:「太子早知他們計劃,還指使人假意上報戰馬數量,指使陳亦輝倒賣戰馬牟利。」
錢遠山話音一落,身後的人就立即接上,「崔泰寧勾結昔日的臨越人,將靖康軍糧草和戰馬倒賣給臨越,聯合靖康軍內部之人,泄露軍情,導致長平長公主和簫將軍被困臨越。」
「崔泰寧與瑄王達成合作,前大理寺卿孟逸泱偽造長平長公主謀反的證據。」
「朕讓你們住口。」
「前戶部右侍郎偽造假帳,陷害前戶部尚書蘇衡在靖康軍糧草和軍餉上動手腳。」
「瑄王逼迫瑄王側妃寫信誘導榮樂郡主,
令其葬身荒漠,簫將軍護女心切,這才集兵意圖前往查看,被武安侯誤以為謀逆,設下陷阱將數萬靖康軍盡數誅殺。」
「當年涉事之人的供詞在此,證據確鑿,懇請陛下重申此案,還長平長公主和靖康軍清白。」
隨即,御史台一干人等全都跪於地上,言辭懇切,字字泣血,齊聲道:「靖康軍遺屬寫下百人血書,懇請陛下重申此案,還長平長公主和靖康軍清白,還當年一案蒙冤的所有人一個清白。」
「懇求陛下徹查。」
他們說完這番話的時候,木清辭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宣寧帝失魂落魄的站於原地,
為什麼,為什麼過去了那麼多年,這件事終究是被人重新提了起來。
梅敬先亦是一臉震驚,手中的長劍也不知道何時掉在了地上。
當年誅殺靖康軍的一幕幕浮現在他眼前。
簫崇當時罵他狼心狗肺助紂為虐,他還以為他是惱羞成怒,氣急之言。
所以,是他自己沒有搞清楚狀況就妄下結論了嗎?
他能夠走到今日,離不開簫老將軍的提攜,最終他竟然將劍對準昔日袍澤,趁他們疲乏之時,將那支率立功勳的將士全都擊殺於關外,至死未能歸家。
梅敬先紅著眼看向自己的雙手,這雙手從戰場上一路廝殺過來,沾了無數人的鮮血,他卻第一次覺得它們是如此的骯髒。
他恨不得能夠提劍將它們斬下。
梅斯年看了一眼梅敬先後又看向沈榭,明顯還在狀況之外。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十分震驚,崔泰寧在文人的心中地位十分之高,且他也並未擔任什麼要職,實在想不通他為何會陷害長平長公主。
「陛下,錢大人說的對,長平長公主之前為了南靖付出諸多心血,現在既然有證據,確實應該重審,莫要寒了忠臣的心。」
長平長公主雖然離開朝堂多年,但聲望不減,現在錢遠山提起此事,而且說的言之鑿鑿,自然有人會提議重申此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