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癥結並不在表,陰陽八卦陣只能暫保此地生靈不輕易丟了性命去。想要徹底平息京城災禍,還需將陣下的孽畜重新封住。」
雖是實話,但在凡人聽來不免沮喪,連仙人都只能暫緩,實在不知還能有哪一路大羅金仙還能拯救此地萬千黎民。
樓巳見他們面色難看,當即又道:「老夫只說了八卦陣不能對症,可未說這事無人能辦啊!早在一二百年前,老夫師尊便已將那禍獸壓在陣下一回,如今他老人家以身入陣,又有同悲師傅在陣外策應,我等靜等一陣便是。」
聽到同悲的名,裴欽眼前一亮,急急追問道:「老仙翁的師尊是否便是救了晚輩的那位紅衣仙人?」
樓巳點了點頭道:「我等今日才到不久,方才正是聽到小友所說,便想著是否便是老夫師尊,特來詢問。倒是有幾分緣分。」
裴家父子皆沒想到歧陽子竟是那般厲害的仙人,又想起樓巳剛剛提及同悲。襄國公當即詢問道:「仙家剛剛似乎提起慈光寺的同悲師傅,我父子也曾與那位小師傅有過一面之緣。原瞧著面相十分年輕,不曾想竟也不是尋常僧人!」
「老夫拜入師尊門下不過幾十年光景,並不知曉太多。只曉得那位同悲小師傅前世是修得佛骨的真佛,只因是圓寂後的轉世之身才瞧著年輕些。」
「原來如此……」襄國公竭力壓下面上慌亂,只是越想當日自己言行越覺後怕。細想想,若非同悲護了自己一次,他早被仙人降下的天雷劈死了。面對樓巳,他又拱了拱手,十分客氣道,「先前聽聞仙人俗家姓名是姓裴,我等感念仙人搭救之恩,原想當面致謝並在家中開宗立祠世代供奉,不知……」
樓巳通曉人心,聽罷如何還不明白,當即笑著搖了搖頭道:「罷了吧。」
襄國公面上流露些許失望之色,還待再說什麼,忽然間地動再起,且較之先前竟愈發強烈了。這回便連樓巳都險些沒能站穩,他神色一凜,隨即便聽得玄止出聲喚他。
「樓巳,回來助吾。」
第51章 於你掌中
所謂生死邊界,實際是一片虛無混沌。
沒有陰差鬼魂、沒有鬼門關奈何橋、更看不到『龍脈』,在沒有一絲光亮的虛無之中,眼睛也已失去了作用,好似驟然成為了盲人,又因為對未知的茫然,連最簡單的走動都變得困難起來。
榮枯在人世間活了百餘年,自認為已經歷過許多風雨,可此時他卻覺得自己仿佛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孩,連自如控制自己的身體都不太能做得到。那種茫然與無力,也因為目不能視物、耳不能聽聲而加劇,恍惚間好似瞬回到了百年前在九山之亂時被掏心死去的時候。
一隻手扣住了榮枯的肩膀,在周遭一切都化為虛無時,唯有肩上清晰的觸感讓他感到心安。
靈力如同一股暖流溫和匯入四肢百骸,使得他因恐慌而有些僵硬的身體重新恢復了些氣力,歧陽子的聲音也隨之傳入識海。
「境由心生、心隨意動。有形者生於無形,無能生有,有歸於無……莫亂了心志。」
榮枯無法回應歧陽子的話,但他卻聽進去了,混亂不安的心緒好似被歧陽子誦出的靜心咒撫平些許。他定下心,閉目放空,卻與初落入生死邊界的茫然不同,恆定本心,就連掌控自己的身體也變得自如了一些。
將雜念全數摒除,榮枯盤膝打坐,雙手橫持錫杖放在腿上,口中默誦起金剛經文來。
而在他自己肉眼不可見的虛無之中,佛光金身在他身側綻開,借著剛剛歧陽子渡給他的靈力,竟慢慢浮現出兩面四臂的羅漢法相。一面慈悲、一面張口微怒,身有威光,教那生死邊界之內的魑魅魍魎不敢近身。
佛光燦然,將這混沌的生死交界照亮了一方,羅漢佛像兩臂高舉,將封陣的洞口堵住,避免更多混沌濁氣趁此侵入人界。與同悲凝出的法相一上一下鎮住了通道
歧陽子入這生死界,始終如履平地一般,甚至不曾生出一絲一毫的怯懦茫然來。他抬手祭出那銜龍玉佩,注入靈力後,法器便引他飛向更遠處的虛無之中。
作為『歧陽子』,他還是頭次來到此地,但對深入未知之境,他卻沒有半分猶豫。
隨著遙遠處的羅漢佛光被虛無徹底吞噬遮蔽,歧陽子已然被隔絕到了生死邊界的最深處。所謂『龍脈』『地脈』並非人眼可見的實體,它是天地初分後,盤古沉於大地的一口生息,護佑著世間生靈代代延續、令那廣袤大地肥沃、草木盎然,初始自心口,則為要緊的『龍脈』。然盤古本也生於鴻矇混沌之中,與禍獸渾沌為同源之物,只是後者乃清濁分離後的濁氣所化。
是以即便是一二百年前全勝時的裴錦春與同悲,也只能堪堪將之封在地下,而無法將之盡數祓除。
時隔百餘年,本是同源所生之物,自然而然便交融在一起,可這也使得濁氣滲出地表,蠱惑人心。濁勝於清,致使近幾十年北地荒蕪,戰亂頻起、民不聊生。京師正處在龍脈之上,若這裡遠比其他處更適宜生靈繁衍存續,可若是此處地脈也被渾沌同化,那么九州大亂便近在眼前了。
幸或不幸的是,如今的裴錦春失了一魂五魄,雖更易被生死邊界的陰氣侵襲軀體,但失了為人的情感、反而不易受混沌濁氣的影響,亂了心志。
他於虛無之中攤開雙手,只憑心念行動,坦然循著冥冥之中的指引前行,而攤開手掌是為了更好感觸到地脈生息流傳。
很快,歧陽子便停住了腳步,他慢慢合攏的掌心感受到了勃勃生機,仿佛如同正在跳動的心臟一般,源源不斷地散發著暖意。於虛無之中睜開雙眼,有光芒自指縫中流出,哪怕只是一絲透出的微光都足以照亮四周,正是地脈的『心臟』。
然而,地脈的光芒同時也照亮了周遭的場景。
此處已非生死邊界,而是禍獸腹中。歧陽子在那龐然大物面前顯得格外渺小,可見這百年來,禍獸藉由蠶食地脈生機將自己膨脹到了何種程度。
歧陽子一手托著地脈之核壓入心口,借胸腔中那顆真佛心為其庇佑,右手捏劍訣由胸前運行半周天平舉至身側。
靈力凝結而成的劍影懸於指尖半寸前,他手掌翻轉張開,那柄『劍』便飛到他掌中。握住劍柄的那一瞬,原本撕裂的『裴錦春』也與『歧陽子』重新融合為當年的劍宗之首,記憶已然缺失,卻不妨礙『裴錦春』揮劍。
萬千劍影隨他平舉靈劍於身前而匯聚於身周,也如同有著千手一般。
與此同時,地上靜坐的同悲似是感應到了什麼一般,緩緩睜開了雙眼。他站起身,目光凝聚在那虛無的洞口,片刻後單膝跪在陣邊,一手撐著地,另一隻手竟探入了虛無之中,身上的千手佛相也跟隨著他的動作將巨大的佛掌沒入黑暗。
濁氣侵襲全身,埋入陣下的手臂如同被烈火焚燒一般劇痛,可同悲的臉上卻沒有露出半分痛苦的神色。從前的他是感受不到痛苦,如今卻是因為與裴錦春之間的強烈共鳴蓋過了身上的痛,使得那隻手儘管已被腐蝕見了白骨,卻沒有抽離一分一毫,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萬千劍光將禍獸初凝成的軀體撕開了無數口子,裴錦春揮劍斬開無盡黑霧衝出。
渾沌因吃痛而奮力扭動龐大的軀體,玄止等人地上忽然感受到的強烈地動便是因禍獸被傷到掙扎造成的。
陣上的同悲仿佛感受到了裴錦春的氣息,他俯身將整條手臂埋入陣下。
巨大的佛手將有些力竭的榮枯與裴錦春一併接住托起,因為共感,裴錦春的右臂自然也感受到了那鑽心蝕骨的痛,與那種軀體的疼痛無關,是刻入神魂的痛楚。
僅憑意念共鳴,裴錦春便阻止了同悲將他倆帶出去的動作,將埋入心口的地脈之核抽出放入佛掌後,他一個轉身便重新飛入虛無之中。
龍脈被從禍獸體內剝離,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出手無需顧及其他。
雙手解放開來,裴錦春懸於虛空之中,左手拇指與中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直舉於胸前,捏佛門的說法印;右手依舊捏劍訣,手臂向下斜垂呈執劍之姿。一半佛一半道,於他一人身上完美展現,直面占據了整片虛無的巨獸時也無半分退避,迎著便攻了過去。
地上諸仙不敢放鬆分毫,竭盡全力壓制著地動,儘管地動的勢頭不減反增,卻無一人輕言放棄,即便是樓巳也在全力輔助玄止維持著八卦陣的穩固,他們這處最為緊要,當真是半點不敢放鬆。所有人齊心協力,只為戰勝眼前災禍。
裴錦春的劍如其人,不遮不掩、不閃不避,他以攻為守,絲毫沒有保留,全力壓制渾沌的攻勢。只是如此一來,勢必會被濁氣所傷,生死邊界融於混沌境,到處充斥著濁氣,饒是裴錦春為人仙,也免不得被濁氣燒蝕身體。
同悲在這一刻亦感同身受,他轉為雙膝跪地,另一條手臂也忍住那蝕骨的痛楚沒入陣下。
佛掌併攏,一次次在裴錦春力微怠時將人護在自己掌中,擋去禍獸奪命般的攻擊。而不知何時,榮枯也已睜開了雙眼,他此刻已然不懼虛無,格外平靜地看向地下猙獰的巨獸,唯有遙遙看到同悲探入虛無中那雙已然只剩白骨的雙臂時,目光有一瞬的閃動。
雖是實話,但在凡人聽來不免沮喪,連仙人都只能暫緩,實在不知還能有哪一路大羅金仙還能拯救此地萬千黎民。
樓巳見他們面色難看,當即又道:「老夫只說了八卦陣不能對症,可未說這事無人能辦啊!早在一二百年前,老夫師尊便已將那禍獸壓在陣下一回,如今他老人家以身入陣,又有同悲師傅在陣外策應,我等靜等一陣便是。」
聽到同悲的名,裴欽眼前一亮,急急追問道:「老仙翁的師尊是否便是救了晚輩的那位紅衣仙人?」
樓巳點了點頭道:「我等今日才到不久,方才正是聽到小友所說,便想著是否便是老夫師尊,特來詢問。倒是有幾分緣分。」
裴家父子皆沒想到歧陽子竟是那般厲害的仙人,又想起樓巳剛剛提及同悲。襄國公當即詢問道:「仙家剛剛似乎提起慈光寺的同悲師傅,我父子也曾與那位小師傅有過一面之緣。原瞧著面相十分年輕,不曾想竟也不是尋常僧人!」
「老夫拜入師尊門下不過幾十年光景,並不知曉太多。只曉得那位同悲小師傅前世是修得佛骨的真佛,只因是圓寂後的轉世之身才瞧著年輕些。」
「原來如此……」襄國公竭力壓下面上慌亂,只是越想當日自己言行越覺後怕。細想想,若非同悲護了自己一次,他早被仙人降下的天雷劈死了。面對樓巳,他又拱了拱手,十分客氣道,「先前聽聞仙人俗家姓名是姓裴,我等感念仙人搭救之恩,原想當面致謝並在家中開宗立祠世代供奉,不知……」
樓巳通曉人心,聽罷如何還不明白,當即笑著搖了搖頭道:「罷了吧。」
襄國公面上流露些許失望之色,還待再說什麼,忽然間地動再起,且較之先前竟愈發強烈了。這回便連樓巳都險些沒能站穩,他神色一凜,隨即便聽得玄止出聲喚他。
「樓巳,回來助吾。」
第51章 於你掌中
所謂生死邊界,實際是一片虛無混沌。
沒有陰差鬼魂、沒有鬼門關奈何橋、更看不到『龍脈』,在沒有一絲光亮的虛無之中,眼睛也已失去了作用,好似驟然成為了盲人,又因為對未知的茫然,連最簡單的走動都變得困難起來。
榮枯在人世間活了百餘年,自認為已經歷過許多風雨,可此時他卻覺得自己仿佛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孩,連自如控制自己的身體都不太能做得到。那種茫然與無力,也因為目不能視物、耳不能聽聲而加劇,恍惚間好似瞬回到了百年前在九山之亂時被掏心死去的時候。
一隻手扣住了榮枯的肩膀,在周遭一切都化為虛無時,唯有肩上清晰的觸感讓他感到心安。
靈力如同一股暖流溫和匯入四肢百骸,使得他因恐慌而有些僵硬的身體重新恢復了些氣力,歧陽子的聲音也隨之傳入識海。
「境由心生、心隨意動。有形者生於無形,無能生有,有歸於無……莫亂了心志。」
榮枯無法回應歧陽子的話,但他卻聽進去了,混亂不安的心緒好似被歧陽子誦出的靜心咒撫平些許。他定下心,閉目放空,卻與初落入生死邊界的茫然不同,恆定本心,就連掌控自己的身體也變得自如了一些。
將雜念全數摒除,榮枯盤膝打坐,雙手橫持錫杖放在腿上,口中默誦起金剛經文來。
而在他自己肉眼不可見的虛無之中,佛光金身在他身側綻開,借著剛剛歧陽子渡給他的靈力,竟慢慢浮現出兩面四臂的羅漢法相。一面慈悲、一面張口微怒,身有威光,教那生死邊界之內的魑魅魍魎不敢近身。
佛光燦然,將這混沌的生死交界照亮了一方,羅漢佛像兩臂高舉,將封陣的洞口堵住,避免更多混沌濁氣趁此侵入人界。與同悲凝出的法相一上一下鎮住了通道
歧陽子入這生死界,始終如履平地一般,甚至不曾生出一絲一毫的怯懦茫然來。他抬手祭出那銜龍玉佩,注入靈力後,法器便引他飛向更遠處的虛無之中。
作為『歧陽子』,他還是頭次來到此地,但對深入未知之境,他卻沒有半分猶豫。
隨著遙遠處的羅漢佛光被虛無徹底吞噬遮蔽,歧陽子已然被隔絕到了生死邊界的最深處。所謂『龍脈』『地脈』並非人眼可見的實體,它是天地初分後,盤古沉於大地的一口生息,護佑著世間生靈代代延續、令那廣袤大地肥沃、草木盎然,初始自心口,則為要緊的『龍脈』。然盤古本也生於鴻矇混沌之中,與禍獸渾沌為同源之物,只是後者乃清濁分離後的濁氣所化。
是以即便是一二百年前全勝時的裴錦春與同悲,也只能堪堪將之封在地下,而無法將之盡數祓除。
時隔百餘年,本是同源所生之物,自然而然便交融在一起,可這也使得濁氣滲出地表,蠱惑人心。濁勝於清,致使近幾十年北地荒蕪,戰亂頻起、民不聊生。京師正處在龍脈之上,若這裡遠比其他處更適宜生靈繁衍存續,可若是此處地脈也被渾沌同化,那么九州大亂便近在眼前了。
幸或不幸的是,如今的裴錦春失了一魂五魄,雖更易被生死邊界的陰氣侵襲軀體,但失了為人的情感、反而不易受混沌濁氣的影響,亂了心志。
他於虛無之中攤開雙手,只憑心念行動,坦然循著冥冥之中的指引前行,而攤開手掌是為了更好感觸到地脈生息流傳。
很快,歧陽子便停住了腳步,他慢慢合攏的掌心感受到了勃勃生機,仿佛如同正在跳動的心臟一般,源源不斷地散發著暖意。於虛無之中睜開雙眼,有光芒自指縫中流出,哪怕只是一絲透出的微光都足以照亮四周,正是地脈的『心臟』。
然而,地脈的光芒同時也照亮了周遭的場景。
此處已非生死邊界,而是禍獸腹中。歧陽子在那龐然大物面前顯得格外渺小,可見這百年來,禍獸藉由蠶食地脈生機將自己膨脹到了何種程度。
歧陽子一手托著地脈之核壓入心口,借胸腔中那顆真佛心為其庇佑,右手捏劍訣由胸前運行半周天平舉至身側。
靈力凝結而成的劍影懸於指尖半寸前,他手掌翻轉張開,那柄『劍』便飛到他掌中。握住劍柄的那一瞬,原本撕裂的『裴錦春』也與『歧陽子』重新融合為當年的劍宗之首,記憶已然缺失,卻不妨礙『裴錦春』揮劍。
萬千劍影隨他平舉靈劍於身前而匯聚於身周,也如同有著千手一般。
與此同時,地上靜坐的同悲似是感應到了什麼一般,緩緩睜開了雙眼。他站起身,目光凝聚在那虛無的洞口,片刻後單膝跪在陣邊,一手撐著地,另一隻手竟探入了虛無之中,身上的千手佛相也跟隨著他的動作將巨大的佛掌沒入黑暗。
濁氣侵襲全身,埋入陣下的手臂如同被烈火焚燒一般劇痛,可同悲的臉上卻沒有露出半分痛苦的神色。從前的他是感受不到痛苦,如今卻是因為與裴錦春之間的強烈共鳴蓋過了身上的痛,使得那隻手儘管已被腐蝕見了白骨,卻沒有抽離一分一毫,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萬千劍光將禍獸初凝成的軀體撕開了無數口子,裴錦春揮劍斬開無盡黑霧衝出。
渾沌因吃痛而奮力扭動龐大的軀體,玄止等人地上忽然感受到的強烈地動便是因禍獸被傷到掙扎造成的。
陣上的同悲仿佛感受到了裴錦春的氣息,他俯身將整條手臂埋入陣下。
巨大的佛手將有些力竭的榮枯與裴錦春一併接住托起,因為共感,裴錦春的右臂自然也感受到了那鑽心蝕骨的痛,與那種軀體的疼痛無關,是刻入神魂的痛楚。
僅憑意念共鳴,裴錦春便阻止了同悲將他倆帶出去的動作,將埋入心口的地脈之核抽出放入佛掌後,他一個轉身便重新飛入虛無之中。
龍脈被從禍獸體內剝離,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出手無需顧及其他。
雙手解放開來,裴錦春懸於虛空之中,左手拇指與中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直舉於胸前,捏佛門的說法印;右手依舊捏劍訣,手臂向下斜垂呈執劍之姿。一半佛一半道,於他一人身上完美展現,直面占據了整片虛無的巨獸時也無半分退避,迎著便攻了過去。
地上諸仙不敢放鬆分毫,竭盡全力壓制著地動,儘管地動的勢頭不減反增,卻無一人輕言放棄,即便是樓巳也在全力輔助玄止維持著八卦陣的穩固,他們這處最為緊要,當真是半點不敢放鬆。所有人齊心協力,只為戰勝眼前災禍。
裴錦春的劍如其人,不遮不掩、不閃不避,他以攻為守,絲毫沒有保留,全力壓制渾沌的攻勢。只是如此一來,勢必會被濁氣所傷,生死邊界融於混沌境,到處充斥著濁氣,饒是裴錦春為人仙,也免不得被濁氣燒蝕身體。
同悲在這一刻亦感同身受,他轉為雙膝跪地,另一條手臂也忍住那蝕骨的痛楚沒入陣下。
佛掌併攏,一次次在裴錦春力微怠時將人護在自己掌中,擋去禍獸奪命般的攻擊。而不知何時,榮枯也已睜開了雙眼,他此刻已然不懼虛無,格外平靜地看向地下猙獰的巨獸,唯有遙遙看到同悲探入虛無中那雙已然只剩白骨的雙臂時,目光有一瞬的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