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陶青起來後,吃了些點心,墊墊肚子後,便滿心歡喜的在等著,可左等右等也不見錦兒他們夫夫二人的身影。
剛開始陶青還在心中安慰自己,年輕人之間感情好,精力旺盛,昨日鬧得晚了,今日晚起會兒也正常。
可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陶青的臉色慢慢的繃不住了,就連起初的笑容也是堪堪維持住,而坐在陶青身旁的葉胥第一時間就察覺到身旁人的變化,他有些瑟瑟發抖。
他在心中罵自己,鄧嘉佑這小子不會把他昨日的話當真了吧,怎麼連這點禮數都沒有。
葉胥在陶青面前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陶青因此將怒火轉移到自己身上。
兒子不忍心責怪,只好在心裡默默的說落好欺負的鄧嘉佑。
不說葉胥,就連葉父和葉姆也察覺到了不對勁,二人不約而同的看著底下的陶青,又看了一眼不敢同他對視,明顯心虛的葉胥,葉姆眯了眯眼睛,面色不善的看了葉胥。
定是這小子不知哪裡惹了青哥兒,孩子都成親了,怎的還這麼不懂事。
葉胥被葉姆鋒利的眼神掃過,心虛的更明顯了,他知曉自己逃不過葉姆的制裁,尷尬的咳了一聲,只好承認自己昨日的過錯。
葉姆聽完,嘆息一聲道:「錦兒可能不知曉,但我看孫婿是個明事理的人,應當不會做出大婚次日不敬公婆的荒唐事來。」
作為過來人,葉姆顯然明白,他道:「我們再等會兒,許是他們不久便會過來。」
葉姆想的不錯,此時的小夫夫正往著主屋的方向走來。
陶青見葉姆這樣說,又耐下心來多等了會兒,顯然,陶青並沒有完全靜下心來,他有些伸頭往門外看。
與葉姆說的一樣,不久後,陶青就看到了手牽著手走進來的二人。
陶青見二人當真來了,原本在心中想著要怎樣教訓葉胥的念頭都消散了。
見他們感情好,陶青心中歡喜,笑眯眯的盯著來人,原本提著的心放下不少。
葉歲錦他們進來後,當即跪下要給堂上的二人敬茶,陶青全程笑眯眯的看著他們,葉胥木著一張臉,也不說話,鄧嘉佑見葉胥如此,也摸不透他心中的想法,難不成是他們今日起得晚了,惹得他這位岳父不高興了。
可陶青的熱情打斷了鄧嘉佑心中的小九九,陶青象徵性的喝了他們二人敬的茶後,便招呼二人坐下,眉眼溫柔的看著鄧嘉佑,開口關切道:「佑兒可還適應?」
見陶青這般說,原本低頭思索事情的葉胥抬眼有些意外的看著他,他想:這小子滿打滿算在他家待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哪裡知道是否適應的好。
但是礙於小輩還在場,葉胥還是有眼見的沒說話,冷著一張臉,試圖震懾鄧嘉佑。
可葉胥哪裡知曉鄧嘉佑根本沒有在意他的冷臉。
鄧嘉佑敬完茶之後,見陶青對他很是滿意,雖然看到葉胥一直冷冰冰的,雖然他心中不知曉葉胥哪裡對他不太滿意,但也知曉這個家中是誰說了算的。
況且此時這個場景,並不適合琢磨岳父哪裡對他不滿意。
昨晚,他已經同錦兒打聽清楚了,家裡明面上是他岳父的一言之堂,可若岳姆皺一下眉頭,岳父大人會很自然改變意見。
鄧嘉佑當時聽到這話時,心中是萬般不信的,雖說他之前在楚庭也聽說了岳父是個寵夫郎的,可他心中總歸是懷疑錦兒話中的真實性。
鑑於葉胥在朝堂上的雷霆手段,他是萬萬想像不出來葉胥時如何寵妻的。
今日見了他們二人的相處,鄧嘉佑確實有些信了昨日錦兒的話,別的不說,就說自他跨進門後,他就沒有見哪一刻岳父的目光是從岳姆大人身上移開過的。
除了他時不時的低頭思索什麼,其餘時間就一直溫柔的看著岳姆。
這般模樣,確實與那個他在朝堂上見到的首輔不同。
最起碼在官場上,他每次見到葉胥時,他總是板著一張臉,看起來很是嚴肅。
昨日見錦兒斬釘截鐵的模樣,鄧嘉佑心中有八九分的不信,那個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的人,竟然在家中是這個模樣。
可今日親眼所見之後,鄧嘉佑才發覺錦兒確實沒有同他玩鬧,他昨日還以為錦兒又要誆騙他,才這般說的。
索性葉胥不知鄧嘉佑的心中所想,也不怎麼在意鄧嘉佑怎麼想他,只要他對錦兒好,那就萬事大吉了。
敬完茶之後,鄧嘉佑和葉歲錦與幾個長輩說了一會兒話之後,一行人便去用飯了。
飯後,眾人也是各回各的院子,因著是新婚,朝廷也給鄧嘉佑放了幾天假。
葉胥扶著陶青慢慢的回了院子,葉父和葉姆自然是去了酒樓,鄧嘉佑和葉歲錦夫夫二人,新婚燕爾,手牽著手也回了院子,至於葉歲桉,見府上的人都是成雙入隊的,原本無所謂的心,好像突然間有了一絲波瀾。
他有些奇怪的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奇怪,怎麼平日裡沒有察覺到呢。
那是因為平日裡,無論葉歲桉做什麼,都有葉歲錦這個好弟弟陪著他,就算是葉歲錦與鄧嘉佑相約遊玩時,茅祺瑞也會見縫插針的也約他出去,他沒怎麼一個人獨處過,而今日鄧嘉佑進了門,在府上,葉歲錦也不像往日那般想著他們去做什麼。
更何況就算是葉歲錦願意同他一處,而鄧嘉佑自然不可能放任葉歲錦拋下自己,去陪哥哥,況且依著現在葉歲錦被情愛迷了眼的人,自然沒有想到孤單的葉歲桉。
葉歲桉罕見的有些懵,他站在原地片刻,隨後便準備回院子看帳本。
這帳本還是葉歲錦的鍋,若不是葉歲錦成親,葉姆和葉父本不想這麼早便把鋪子交給他們,自然也不用看帳本了。
因著葉歲錦成親,葉父和葉姆覺得葉歲桉遲早也要成親,看葉胥的意思,桉桉的婚事,肯定不想鄧嘉佑那般好拿捏,如此,只好給桉桉多一些安身立業的底氣。
於是,葉父葉姆一合計,就把手下的鋪子給二人平分了,說是平分,可屬於葉歲錦鋪子的帳本也交給了葉歲桉。
對於這個,葉歲錦理直氣壯道:「我以後都在府上住,走的是帳房上的銀子,可是你不同,若你以後不能在家住,自然要熟悉鋪子的,一間兩間是熟悉,十間二十間也沒什麼區別。」
於是,葉歲錦做了個甩手掌柜,也不管了,就這般全部甩給了葉歲桉這個孤家寡人。
可憐的葉歲桉,不僅是孤零零的一個人,還有一堆帳本要看。
這與他預想中錦兒成親後,他自由自在的日子一點也不一樣。
葉歲桉無奈,葉歲桉嘆氣,葉歲桉認命。
他嘆了口氣,想起那些密密麻麻的帳本就頭疼。
若在平日裡,這個時候,他定是要招呼錦兒一起去府外逛逛,以慰藉自己的疲憊的心靈。
現下不用想也知曉不太可能,他嘆了口氣,有些麻木的回了自己的院子,想起那有半人高的帳本就頭疼。
原本他是不用看這麼多的,只因阿爺說,若想知曉這鋪子的收成,自然要清楚鋪子歷年來的開支和收入。
葉歲桉一想,覺得阿爺說的有道理,便也同意了,然後葉父就命小廝帶來了將葉歲桉書桌堆滿的帳本。
看著少爺目瞪口呆的模樣,那小廝還貼心道:「少爺,您不用擔心,這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的還有呢,等您看完之後,小的再給您搬過來。」
葉歲桉有些心累的擺了擺手,讓那人下去。
葉歲桉一看才知曉,阿爺竟然是從那些鋪子開業起的帳本都拿來了。
若是一兩間鋪子,對葉歲桉來說也還好,他努力一下,總歸能看完,但葉父在京城這麼多年,手底下的鋪子自然不少,就算是分給了葉歲錦一半,數量也很是可觀。
第218章 更別說葉歲錦做了甩手……
更別說葉歲錦做了甩手掌柜, 索性,葉父便一股腦的將他名下所有的鋪子帳本都送到了葉歲桉這裡。
當然,若是僅憑葉父一人, 自然不可能經營這麼多鋪子,這些鋪子或多或少都有葉胥的手筆。
葉家一大家子若僅靠葉胥的俸祿當然不夠支出,雖說有葉父開的幾家酒樓在,可這世家大族家的哥兒女子出嫁, 總會陪嫁一些鋪子什麼的, 身為葉家四個當家人捧在掌心的人兒, 自然不可能沒有,無論他們二人今後會不會出嫁。
開始掌家的葉姆知曉後便開始張羅著買鋪子給葉歲桉和葉歲錦籌備著。
因著手中有銀子,鋪子買的也順當,但葉姆想不到自己應當做些什麼,就連他們現在經營的酒樓也是在葉胥的建議下才開成的,知曉葉胥的點子多, 葉姆毫不猶豫的去問了葉胥的意見。
葉胥思考一番後, 便說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葉姆按照葉胥的想法做,那鋪子的生意倒是不錯, 時間久了, 鋪子生鋪子, 自然多了起來。
鋪子生意紅火一方面是因為他家的鋪子確實是獨一份, 另一方面則是名人效應。因著葉胥在朝堂中的分量, 以及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自從知曉葉家的鋪子開張後,每日的客流量是不用愁了,因著這帳本一年一年的就多了起來。
剛開始陶青還在心中安慰自己,年輕人之間感情好,精力旺盛,昨日鬧得晚了,今日晚起會兒也正常。
可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陶青的臉色慢慢的繃不住了,就連起初的笑容也是堪堪維持住,而坐在陶青身旁的葉胥第一時間就察覺到身旁人的變化,他有些瑟瑟發抖。
他在心中罵自己,鄧嘉佑這小子不會把他昨日的話當真了吧,怎麼連這點禮數都沒有。
葉胥在陶青面前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陶青因此將怒火轉移到自己身上。
兒子不忍心責怪,只好在心裡默默的說落好欺負的鄧嘉佑。
不說葉胥,就連葉父和葉姆也察覺到了不對勁,二人不約而同的看著底下的陶青,又看了一眼不敢同他對視,明顯心虛的葉胥,葉姆眯了眯眼睛,面色不善的看了葉胥。
定是這小子不知哪裡惹了青哥兒,孩子都成親了,怎的還這麼不懂事。
葉胥被葉姆鋒利的眼神掃過,心虛的更明顯了,他知曉自己逃不過葉姆的制裁,尷尬的咳了一聲,只好承認自己昨日的過錯。
葉姆聽完,嘆息一聲道:「錦兒可能不知曉,但我看孫婿是個明事理的人,應當不會做出大婚次日不敬公婆的荒唐事來。」
作為過來人,葉姆顯然明白,他道:「我們再等會兒,許是他們不久便會過來。」
葉姆想的不錯,此時的小夫夫正往著主屋的方向走來。
陶青見葉姆這樣說,又耐下心來多等了會兒,顯然,陶青並沒有完全靜下心來,他有些伸頭往門外看。
與葉姆說的一樣,不久後,陶青就看到了手牽著手走進來的二人。
陶青見二人當真來了,原本在心中想著要怎樣教訓葉胥的念頭都消散了。
見他們感情好,陶青心中歡喜,笑眯眯的盯著來人,原本提著的心放下不少。
葉歲錦他們進來後,當即跪下要給堂上的二人敬茶,陶青全程笑眯眯的看著他們,葉胥木著一張臉,也不說話,鄧嘉佑見葉胥如此,也摸不透他心中的想法,難不成是他們今日起得晚了,惹得他這位岳父不高興了。
可陶青的熱情打斷了鄧嘉佑心中的小九九,陶青象徵性的喝了他們二人敬的茶後,便招呼二人坐下,眉眼溫柔的看著鄧嘉佑,開口關切道:「佑兒可還適應?」
見陶青這般說,原本低頭思索事情的葉胥抬眼有些意外的看著他,他想:這小子滿打滿算在他家待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哪裡知道是否適應的好。
但是礙於小輩還在場,葉胥還是有眼見的沒說話,冷著一張臉,試圖震懾鄧嘉佑。
可葉胥哪裡知曉鄧嘉佑根本沒有在意他的冷臉。
鄧嘉佑敬完茶之後,見陶青對他很是滿意,雖然看到葉胥一直冷冰冰的,雖然他心中不知曉葉胥哪裡對他不太滿意,但也知曉這個家中是誰說了算的。
況且此時這個場景,並不適合琢磨岳父哪裡對他不滿意。
昨晚,他已經同錦兒打聽清楚了,家裡明面上是他岳父的一言之堂,可若岳姆皺一下眉頭,岳父大人會很自然改變意見。
鄧嘉佑當時聽到這話時,心中是萬般不信的,雖說他之前在楚庭也聽說了岳父是個寵夫郎的,可他心中總歸是懷疑錦兒話中的真實性。
鑑於葉胥在朝堂上的雷霆手段,他是萬萬想像不出來葉胥時如何寵妻的。
今日見了他們二人的相處,鄧嘉佑確實有些信了昨日錦兒的話,別的不說,就說自他跨進門後,他就沒有見哪一刻岳父的目光是從岳姆大人身上移開過的。
除了他時不時的低頭思索什麼,其餘時間就一直溫柔的看著岳姆。
這般模樣,確實與那個他在朝堂上見到的首輔不同。
最起碼在官場上,他每次見到葉胥時,他總是板著一張臉,看起來很是嚴肅。
昨日見錦兒斬釘截鐵的模樣,鄧嘉佑心中有八九分的不信,那個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的人,竟然在家中是這個模樣。
可今日親眼所見之後,鄧嘉佑才發覺錦兒確實沒有同他玩鬧,他昨日還以為錦兒又要誆騙他,才這般說的。
索性葉胥不知鄧嘉佑的心中所想,也不怎麼在意鄧嘉佑怎麼想他,只要他對錦兒好,那就萬事大吉了。
敬完茶之後,鄧嘉佑和葉歲錦與幾個長輩說了一會兒話之後,一行人便去用飯了。
飯後,眾人也是各回各的院子,因著是新婚,朝廷也給鄧嘉佑放了幾天假。
葉胥扶著陶青慢慢的回了院子,葉父和葉姆自然是去了酒樓,鄧嘉佑和葉歲錦夫夫二人,新婚燕爾,手牽著手也回了院子,至於葉歲桉,見府上的人都是成雙入隊的,原本無所謂的心,好像突然間有了一絲波瀾。
他有些奇怪的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奇怪,怎麼平日裡沒有察覺到呢。
那是因為平日裡,無論葉歲桉做什麼,都有葉歲錦這個好弟弟陪著他,就算是葉歲錦與鄧嘉佑相約遊玩時,茅祺瑞也會見縫插針的也約他出去,他沒怎麼一個人獨處過,而今日鄧嘉佑進了門,在府上,葉歲錦也不像往日那般想著他們去做什麼。
更何況就算是葉歲錦願意同他一處,而鄧嘉佑自然不可能放任葉歲錦拋下自己,去陪哥哥,況且依著現在葉歲錦被情愛迷了眼的人,自然沒有想到孤單的葉歲桉。
葉歲桉罕見的有些懵,他站在原地片刻,隨後便準備回院子看帳本。
這帳本還是葉歲錦的鍋,若不是葉歲錦成親,葉姆和葉父本不想這麼早便把鋪子交給他們,自然也不用看帳本了。
因著葉歲錦成親,葉父和葉姆覺得葉歲桉遲早也要成親,看葉胥的意思,桉桉的婚事,肯定不想鄧嘉佑那般好拿捏,如此,只好給桉桉多一些安身立業的底氣。
於是,葉父葉姆一合計,就把手下的鋪子給二人平分了,說是平分,可屬於葉歲錦鋪子的帳本也交給了葉歲桉。
對於這個,葉歲錦理直氣壯道:「我以後都在府上住,走的是帳房上的銀子,可是你不同,若你以後不能在家住,自然要熟悉鋪子的,一間兩間是熟悉,十間二十間也沒什麼區別。」
於是,葉歲錦做了個甩手掌柜,也不管了,就這般全部甩給了葉歲桉這個孤家寡人。
可憐的葉歲桉,不僅是孤零零的一個人,還有一堆帳本要看。
這與他預想中錦兒成親後,他自由自在的日子一點也不一樣。
葉歲桉無奈,葉歲桉嘆氣,葉歲桉認命。
他嘆了口氣,想起那些密密麻麻的帳本就頭疼。
若在平日裡,這個時候,他定是要招呼錦兒一起去府外逛逛,以慰藉自己的疲憊的心靈。
現下不用想也知曉不太可能,他嘆了口氣,有些麻木的回了自己的院子,想起那有半人高的帳本就頭疼。
原本他是不用看這麼多的,只因阿爺說,若想知曉這鋪子的收成,自然要清楚鋪子歷年來的開支和收入。
葉歲桉一想,覺得阿爺說的有道理,便也同意了,然後葉父就命小廝帶來了將葉歲桉書桌堆滿的帳本。
看著少爺目瞪口呆的模樣,那小廝還貼心道:「少爺,您不用擔心,這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的還有呢,等您看完之後,小的再給您搬過來。」
葉歲桉有些心累的擺了擺手,讓那人下去。
葉歲桉一看才知曉,阿爺竟然是從那些鋪子開業起的帳本都拿來了。
若是一兩間鋪子,對葉歲桉來說也還好,他努力一下,總歸能看完,但葉父在京城這麼多年,手底下的鋪子自然不少,就算是分給了葉歲錦一半,數量也很是可觀。
第218章 更別說葉歲錦做了甩手……
更別說葉歲錦做了甩手掌柜, 索性,葉父便一股腦的將他名下所有的鋪子帳本都送到了葉歲桉這裡。
當然,若是僅憑葉父一人, 自然不可能經營這麼多鋪子,這些鋪子或多或少都有葉胥的手筆。
葉家一大家子若僅靠葉胥的俸祿當然不夠支出,雖說有葉父開的幾家酒樓在,可這世家大族家的哥兒女子出嫁, 總會陪嫁一些鋪子什麼的, 身為葉家四個當家人捧在掌心的人兒, 自然不可能沒有,無論他們二人今後會不會出嫁。
開始掌家的葉姆知曉後便開始張羅著買鋪子給葉歲桉和葉歲錦籌備著。
因著手中有銀子,鋪子買的也順當,但葉姆想不到自己應當做些什麼,就連他們現在經營的酒樓也是在葉胥的建議下才開成的,知曉葉胥的點子多, 葉姆毫不猶豫的去問了葉胥的意見。
葉胥思考一番後, 便說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葉姆按照葉胥的想法做,那鋪子的生意倒是不錯, 時間久了, 鋪子生鋪子, 自然多了起來。
鋪子生意紅火一方面是因為他家的鋪子確實是獨一份, 另一方面則是名人效應。因著葉胥在朝堂中的分量, 以及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自從知曉葉家的鋪子開張後,每日的客流量是不用愁了,因著這帳本一年一年的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