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因為去年花朝節,他給苻煌送的就是一枝迎春花。
金色的迎春花戴在金冠上並不顯眼,但與冠渾然一體,反倒十分高雅尊貴。
他本來想叫苻煌跟他一塊戴。又不俗艷,多美!
但苻煌不肯戴,說建台城不時興男人戴花。
苻煌是有些封建大男人思想在身上的。
不時興?
那他今年就把男人簪花帶時興起來!
巳時中,他和苻煌乘坐御輦同行,引來沿路百姓紛紛向天街上拋灑春花萬千。
天街便也成了花路,芬芳四溢,鮮妍如虹。
苻煌從前徜徉於沒有顏色的深宮,如今能得愛妻在側,又得百姓投擲百花為他慶生,只感覺此生已經圓滿,是他這二十七年來,第二難忘的生辰。
第一個,自然是去年,叫他輾轉反側數日,心頭迎春。
韋斯墨擠在人群之中,激動地向天街狂撒鮮花,身後蕭逸塵生無可戀地幫他抱著一大筐。
他覺得韋斯墨對桓王已經不是愛慕那麼簡單了。
是他的「吃癲粉」。
這是建台城裡的梨園行話,描述一些如服迷藥般失去理智的行為。
可不就是韋斯墨這樣。
他馬上就要赴外地上任,走之前就陪著他瘋癲一把好了。
他們這批新上任的年輕官員不少,同他一起的還有謝良璧。
話說今日倒是沒見他來。
說起來這謝良璧也是古怪。那日除夕宮宴,他看他依舊賊心不死,一直盯著王爺看。前幾日王爺去醫館講學,他們幾個也專門去了一趟,倒不為別的,只是想離京之前見王爺一面,結果從頭到尾都沒見謝良璧來。
昨日去吏部簽字,倒是見著他了,整個人都瘦的不成樣子,不苟言笑,也不怎麼說話。
不過他在雙鸞城立下大功,如今離京赴任,也是跟狀元郎出身的章珪一道去雙鸞城這樣的繁華舊都,可見很受重視。他家世又好,還有謝相這個爹,他們這幫人裡頭,估計將來就屬他混的最好了。
話說回來,他覺得韋斯墨不如多讀點書,考個功名,將來他們這些人,說不定會和陛下王爺一起,撐個清明盛世!
三份金簡放置的位置相距很遠,苻曄心很誠,都是親自去的。因為儀式保密,他們也只帶了親身隨從。先上了永昌山頂,又去了定河,最後去了京郊的通雲觀埋了最後一份金簡。
如此竟然一天就過去了,晚上來不及回宮,他們就住在了福華寺里。
太后如今還在福華寺修行,他們既然來了,沒有不見的道理。
苻曄說:「我去看看太后。」
苻煌大概是心情很好的緣故,說:「我與你同去。」
他們便趁著浮上來的夜色去見了太后。
早有內官前來通報過,因此孫宮正一直在院門口等著,隔著薄薄的暮色,看到王爺一身緋色春袍,在一群黑甲衛和宮廷內官的陪同下緩緩走來,而他身邊竟然是好久未見的皇帝。
她沒料到皇帝也會來,趕緊又去稟報了太后。太后尚在跪經,聽說皇帝來了,忙起了身走出佛室,看到他們倆一同進來。
多日不見,太后再見到這兩人,心情很複雜。
苻曄似乎更見美艷了,袍角生出百花,在那暮色里也如艷陽一般,依舊很乖,對她十分恭敬,還給她行了大禮。
大概這些時日吃齋念佛的緣故,心腸竟比從前還要軟,她想無論如何,苻曄是很孝順她的,這次來,依舊叫身邊內官抱了早春的迎春花給她。
胖乎乎的雙福穿著青袍,抱著金燦燦的迎春花,很漂亮。
太后將苻曄叫到佛室內。
先叫他叩了頭,又叫他敬獻了一枝迎春花到佛前。
孫宮正穿著一身素淨的緇衣守在門口,房門未關,苻煌一身玄色衣袍在廊下等著,幾乎隱沒在夜色里,他身形似乎比從前更為高大,依舊不怎麼說話,身後諸人垂手林立,他看起來像個在佛寺里橫行的惡龍。
從太后住的庭院裡出來,苻曄悄聲對苻煌說:「我覺得太后應該是認了。」
苻煌心想,苻曄這樣的兒郎,和順仁孝,太后不認才是她的損失。
此刻夜幕完全垂下來了,福華寺很安靜,四下里除了風聲便只有念經的聲音,因為庭院裡很暗的緣故,倒是顯得山坡上崇華寺女尼們住的地方燈火一片,在山林之間像會被風吹動的流火。
苻曄看了一眼,大概今日是苻煌生辰的緣故,一下子想到了那山坡上住著的楚國夫人。
但苻煌並沒有往那上面看。
福華寺也是皇室貴胄常來的名寺,有專門為接待皇帝陛下的行殿,早已經準備妥當。
苻曄心想,這裡是佛門淨地,自然要清心寡欲,不能行穢亂之事。
於是扭頭看苻煌,說:「你可別叫我今日的龍簡白投了。」
苻煌說:「你管住你自己就行。」
寺內為他們準備了素齋,秦內監他們忙著擺桌布菜,忽然看到有個青年和尚快步走來。
秦內監過去一趟,不一會臉色蒼白地進來。
苻曄問:「什麼事?」
秦內監看了苻煌一眼,說:「說是楚國夫人身邊的女尼來稟報說,楚國夫人病重,想見陛下一面。」
苻曄一驚,扭頭看向苻煌。
苻煌神色也有些怔。
室內一時安靜到了極點,僧人們嗡嗡的念經聲從門口幽幽地傳進來,佛音將他們團團圍繞。
此刻夜色低垂,連月光也無了。崇華寺女尼們住的地方也屬於福華寺的一部分,只是男女有別,中間院門上了鎖,他們要上去,得從福華寺一個偏門出去,沿著山間小路一路蜿蜒而上。
內官們提著燈籠在前,黑甲衛持劍在後相送,苻曄忽然有些緊張,捉住了苻煌的手。
諸多女尼都跪在楚國夫人房外誦經,見他們來了也沒有停,只伏身下去。他們從中走過,進入到室內。
楚國夫人一身雪衣躺在榻上。
苻曄先過去給她號了一下脈,查看她病情。
楚國夫人脈息已經很弱了。
她如今形容憔悴,但頭髮濃密柔順,半點雜亂也無,肌膚如冰似雪,竟比從前更不似凡間人。
如今她側頭看向皇帝,眼神幽微,似有情也似無情,口中言說:「孽債消完,我可自去了。」
她召見皇帝,不是為了相認,而是修佛之人為了在臨終前了結孽緣因果,以得解脫。
苻曄看向苻煌,見他神色在燭光中微動。
這是他這麼多年來,頭一次正式見到他的生母。
對方只為消掉他這份孽。
鐘聲齊鳴,在夜色里飄蕩。福華寺中的太后等人聞聲都從房中出來。
不一會楚國夫人病逝的消息就傳遍了。
她雖無帝母之名,但寺中許多人都知道她與當今皇帝的關係,因此諸多高僧並崇華寺女尼都冒夜前來她院中為她超度。一時之間頌禱之聲滿山。
苻曄陪同苻煌回到行殿,一路上遇到許多僧尼來去,看到苻煌,都忙跪在路邊。
似乎為他哀痛。
苻曄在那祝禱聲中看向苻煌。
她帶給他生辰之喜,也帶給他不肯相認的遺憾,如今也將之全部帶走,只留下他乾乾淨淨此身。
何等慈悲又何等殘忍。
苻煌在房中靜坐,半天才說:「如此也好,她也得自在了。」
他看向苻曄,苻曄仰著頭看他,然後伏身在他膝蓋上,又過了一會,爬起來,跪在苻煌的腿上,將他的頭抱在自己胸前。
他因為心疼而特別傷心,以至於不知道要說什麼。
外頭秦內監來敲門,低聲說:「陛下,王爺,太后娘娘來了。」
苻煌拍了拍他,這才起身,出去見了太后。
太后神色悲愴,見了苻煌,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皇帝似乎看不出太多情緒,只吩咐秦內監道:「楚國夫人病逝,叫禮部諸官過來。」
院內開始忙碌起來,太后神色凝重,與苻煌商談楚國夫人身後事。
苻煌神色並沒有十分哀傷,但苻曄卻躲起來結結實實哭了一場。哭的或許也不是一場死亡,而是苻煌生命那些過於苦澀孤寂的風霜。
他們因為楚國夫人的事在福華寺停留了數日。太后來看望皇帝數次,並親自率寺中之人祝禱。
楚國夫人以太子遺孀的身份下葬,葬在明懿太子陵中,陪伴她的丈夫和孩子。
又過了兩日,他們起駕回宮。
苻煌看著遠處,忽然說:「這裡離他們給我修的陵寢不遠,要不要去看看?」
苻曄點頭。
苻煌帶苻曄去了附近的皇陵。
這一路零零散散有許多紙錢,也有春花盛開。
到了皇陵,苻煌也不讓其他人跟著。
雙福就偷偷去看在這守陵的慶喜去了。
他們換了一匹高頭大馬,兩人共乘。
這裡是大周皇陵區,為苻煌修建的陵寢獨在東北角,距離其他陵墓都很遠。
金色的迎春花戴在金冠上並不顯眼,但與冠渾然一體,反倒十分高雅尊貴。
他本來想叫苻煌跟他一塊戴。又不俗艷,多美!
但苻煌不肯戴,說建台城不時興男人戴花。
苻煌是有些封建大男人思想在身上的。
不時興?
那他今年就把男人簪花帶時興起來!
巳時中,他和苻煌乘坐御輦同行,引來沿路百姓紛紛向天街上拋灑春花萬千。
天街便也成了花路,芬芳四溢,鮮妍如虹。
苻煌從前徜徉於沒有顏色的深宮,如今能得愛妻在側,又得百姓投擲百花為他慶生,只感覺此生已經圓滿,是他這二十七年來,第二難忘的生辰。
第一個,自然是去年,叫他輾轉反側數日,心頭迎春。
韋斯墨擠在人群之中,激動地向天街狂撒鮮花,身後蕭逸塵生無可戀地幫他抱著一大筐。
他覺得韋斯墨對桓王已經不是愛慕那麼簡單了。
是他的「吃癲粉」。
這是建台城裡的梨園行話,描述一些如服迷藥般失去理智的行為。
可不就是韋斯墨這樣。
他馬上就要赴外地上任,走之前就陪著他瘋癲一把好了。
他們這批新上任的年輕官員不少,同他一起的還有謝良璧。
話說今日倒是沒見他來。
說起來這謝良璧也是古怪。那日除夕宮宴,他看他依舊賊心不死,一直盯著王爺看。前幾日王爺去醫館講學,他們幾個也專門去了一趟,倒不為別的,只是想離京之前見王爺一面,結果從頭到尾都沒見謝良璧來。
昨日去吏部簽字,倒是見著他了,整個人都瘦的不成樣子,不苟言笑,也不怎麼說話。
不過他在雙鸞城立下大功,如今離京赴任,也是跟狀元郎出身的章珪一道去雙鸞城這樣的繁華舊都,可見很受重視。他家世又好,還有謝相這個爹,他們這幫人裡頭,估計將來就屬他混的最好了。
話說回來,他覺得韋斯墨不如多讀點書,考個功名,將來他們這些人,說不定會和陛下王爺一起,撐個清明盛世!
三份金簡放置的位置相距很遠,苻曄心很誠,都是親自去的。因為儀式保密,他們也只帶了親身隨從。先上了永昌山頂,又去了定河,最後去了京郊的通雲觀埋了最後一份金簡。
如此竟然一天就過去了,晚上來不及回宮,他們就住在了福華寺里。
太后如今還在福華寺修行,他們既然來了,沒有不見的道理。
苻曄說:「我去看看太后。」
苻煌大概是心情很好的緣故,說:「我與你同去。」
他們便趁著浮上來的夜色去見了太后。
早有內官前來通報過,因此孫宮正一直在院門口等著,隔著薄薄的暮色,看到王爺一身緋色春袍,在一群黑甲衛和宮廷內官的陪同下緩緩走來,而他身邊竟然是好久未見的皇帝。
她沒料到皇帝也會來,趕緊又去稟報了太后。太后尚在跪經,聽說皇帝來了,忙起了身走出佛室,看到他們倆一同進來。
多日不見,太后再見到這兩人,心情很複雜。
苻曄似乎更見美艷了,袍角生出百花,在那暮色里也如艷陽一般,依舊很乖,對她十分恭敬,還給她行了大禮。
大概這些時日吃齋念佛的緣故,心腸竟比從前還要軟,她想無論如何,苻曄是很孝順她的,這次來,依舊叫身邊內官抱了早春的迎春花給她。
胖乎乎的雙福穿著青袍,抱著金燦燦的迎春花,很漂亮。
太后將苻曄叫到佛室內。
先叫他叩了頭,又叫他敬獻了一枝迎春花到佛前。
孫宮正穿著一身素淨的緇衣守在門口,房門未關,苻煌一身玄色衣袍在廊下等著,幾乎隱沒在夜色里,他身形似乎比從前更為高大,依舊不怎麼說話,身後諸人垂手林立,他看起來像個在佛寺里橫行的惡龍。
從太后住的庭院裡出來,苻曄悄聲對苻煌說:「我覺得太后應該是認了。」
苻煌心想,苻曄這樣的兒郎,和順仁孝,太后不認才是她的損失。
此刻夜幕完全垂下來了,福華寺很安靜,四下里除了風聲便只有念經的聲音,因為庭院裡很暗的緣故,倒是顯得山坡上崇華寺女尼們住的地方燈火一片,在山林之間像會被風吹動的流火。
苻曄看了一眼,大概今日是苻煌生辰的緣故,一下子想到了那山坡上住著的楚國夫人。
但苻煌並沒有往那上面看。
福華寺也是皇室貴胄常來的名寺,有專門為接待皇帝陛下的行殿,早已經準備妥當。
苻曄心想,這裡是佛門淨地,自然要清心寡欲,不能行穢亂之事。
於是扭頭看苻煌,說:「你可別叫我今日的龍簡白投了。」
苻煌說:「你管住你自己就行。」
寺內為他們準備了素齋,秦內監他們忙著擺桌布菜,忽然看到有個青年和尚快步走來。
秦內監過去一趟,不一會臉色蒼白地進來。
苻曄問:「什麼事?」
秦內監看了苻煌一眼,說:「說是楚國夫人身邊的女尼來稟報說,楚國夫人病重,想見陛下一面。」
苻曄一驚,扭頭看向苻煌。
苻煌神色也有些怔。
室內一時安靜到了極點,僧人們嗡嗡的念經聲從門口幽幽地傳進來,佛音將他們團團圍繞。
此刻夜色低垂,連月光也無了。崇華寺女尼們住的地方也屬於福華寺的一部分,只是男女有別,中間院門上了鎖,他們要上去,得從福華寺一個偏門出去,沿著山間小路一路蜿蜒而上。
內官們提著燈籠在前,黑甲衛持劍在後相送,苻曄忽然有些緊張,捉住了苻煌的手。
諸多女尼都跪在楚國夫人房外誦經,見他們來了也沒有停,只伏身下去。他們從中走過,進入到室內。
楚國夫人一身雪衣躺在榻上。
苻曄先過去給她號了一下脈,查看她病情。
楚國夫人脈息已經很弱了。
她如今形容憔悴,但頭髮濃密柔順,半點雜亂也無,肌膚如冰似雪,竟比從前更不似凡間人。
如今她側頭看向皇帝,眼神幽微,似有情也似無情,口中言說:「孽債消完,我可自去了。」
她召見皇帝,不是為了相認,而是修佛之人為了在臨終前了結孽緣因果,以得解脫。
苻曄看向苻煌,見他神色在燭光中微動。
這是他這麼多年來,頭一次正式見到他的生母。
對方只為消掉他這份孽。
鐘聲齊鳴,在夜色里飄蕩。福華寺中的太后等人聞聲都從房中出來。
不一會楚國夫人病逝的消息就傳遍了。
她雖無帝母之名,但寺中許多人都知道她與當今皇帝的關係,因此諸多高僧並崇華寺女尼都冒夜前來她院中為她超度。一時之間頌禱之聲滿山。
苻曄陪同苻煌回到行殿,一路上遇到許多僧尼來去,看到苻煌,都忙跪在路邊。
似乎為他哀痛。
苻曄在那祝禱聲中看向苻煌。
她帶給他生辰之喜,也帶給他不肯相認的遺憾,如今也將之全部帶走,只留下他乾乾淨淨此身。
何等慈悲又何等殘忍。
苻煌在房中靜坐,半天才說:「如此也好,她也得自在了。」
他看向苻曄,苻曄仰著頭看他,然後伏身在他膝蓋上,又過了一會,爬起來,跪在苻煌的腿上,將他的頭抱在自己胸前。
他因為心疼而特別傷心,以至於不知道要說什麼。
外頭秦內監來敲門,低聲說:「陛下,王爺,太后娘娘來了。」
苻煌拍了拍他,這才起身,出去見了太后。
太后神色悲愴,見了苻煌,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皇帝似乎看不出太多情緒,只吩咐秦內監道:「楚國夫人病逝,叫禮部諸官過來。」
院內開始忙碌起來,太后神色凝重,與苻煌商談楚國夫人身後事。
苻煌神色並沒有十分哀傷,但苻曄卻躲起來結結實實哭了一場。哭的或許也不是一場死亡,而是苻煌生命那些過於苦澀孤寂的風霜。
他們因為楚國夫人的事在福華寺停留了數日。太后來看望皇帝數次,並親自率寺中之人祝禱。
楚國夫人以太子遺孀的身份下葬,葬在明懿太子陵中,陪伴她的丈夫和孩子。
又過了兩日,他們起駕回宮。
苻煌看著遠處,忽然說:「這裡離他們給我修的陵寢不遠,要不要去看看?」
苻曄點頭。
苻煌帶苻曄去了附近的皇陵。
這一路零零散散有許多紙錢,也有春花盛開。
到了皇陵,苻煌也不讓其他人跟著。
雙福就偷偷去看在這守陵的慶喜去了。
他們換了一匹高頭大馬,兩人共乘。
這裡是大周皇陵區,為苻煌修建的陵寢獨在東北角,距離其他陵墓都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