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然後他就聽苻煌說:「我沒有生氣。」
說罷便躺下了。
他只是想,他果真喜歡男人,又想,難道他下棋的時候一直盯著他那裡看麼?看了多久?
他就這麼喜歡……這根東西?
思緒繁雜,一時只感覺似有一種很暴虐的衝動浮上來,細思竟然是衝著苻曄去的。
秦內監在外守著,聽皇帝一夜沒有睡著。
皇帝並不會翻來覆去,他長年累月睡不著,又為病痛折磨,躺在那裡只是死氣沉沉,連呼吸都很聽不見,他就是靠呼吸來判斷。
他睡著的時候呼吸聲會明顯一些。
他想他還是交代苻曄一下,皇帝可能覺得桓王殿下生的孱弱美麗,應該是端方的君子。
苻煌第二天倒是又來了他宮裡,只是沒跟他下棋,吃了午膳就走了。
苻煌似乎很陰沉,眼下烏黑,苻曄也很小心謹慎。
天家沒有真正的兄友弟恭,苻煌於他而言,不管對他如何寵信,都永遠是一個主宰他生死榮辱的皇帝。
下午的時候秦內監過來傳旨,說:「陛下說了,殿下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以後不用每天在青元宮裡呆著了。」
九五之尊要主宰人的喜樂就是這麼容易!
他終於等到這一天!
苻曄解了禁足的第一天,就把整個皇宮逛了一遍。
皇宮很大,三宮六院,還有個超大的御花園,御花園中有一座小山,山不算很高,但山上的攬月亭上可以將整個京城一覽無餘。
這真是極其震撼的美景,遠不是影視劇特效造出的古代可以比擬,主要是太真實了,並沒有影視劇里的古代城池華麗宏大,但就是震撼,因為大部分民居都不高,所以有些皇家建築看起來就更威嚴神聖,譬如永昌山上的崇華寺的那座金塔,高聳入雲,實在是美得壯觀。
雙福說那是明宗皇帝為他母后修建的永福塔,是建台城乃至於整個大周百姓心目中的聖塔,天底下沒有比它更高的塔了。
它有四十九丈高,登頂可以問天。
苻煌今天在青元宮問政,幾個老臣在那輪番匯報。
今天說的主要是紅蓮會的事。
自武宗起,國內這樣的教派就有不少,苻煌不懂他們這些靠著鬼神坑蒙拐騙的神棍怎麼會有那麼多民眾信奉,他最近秉著寧可錯抓不可放過的原則抓了一批紅蓮會的人,導致有些信眾瞅著年節將到開始聚眾鬧事。
老臣們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低調謹慎的匯報風格,像個沒有感情的朗讀工具。
只是今天老臣們說了兩件和朝政無關的事。
第一件,是苻曄讀書習武的事。
苻曄流落異邦多年,雖然照他自己的話講,在貴族府邸當過差,略識得幾個字,但受教程度不高,身體孱弱,騎馬射箭應該也不精通。而我朝皇子皇孫歷來要求文武皆備,身為皇帝親弟,不能不會這些。
第二,就是他的婚事。
苻曄年過弱冠,既然已經封了親王,也該開府別住,商議婚事。
苻煌道:「這是太后的意思?」
謝相垂手道:「太后這要求也合情入理。」
苻煌哂笑。
等問政結束以後,苻煌叫人傳苻曄過來用膳。
大概是和謝相等人呆了太久,乍然看到苻曄,突然發現苻曄白了,圓潤了,也愈發青春鮮活。
苻曄一來就問他能不能出宮去。
「我還沒有逛過京城呢,我聽雙福說,京城有明月十三橋,有東市和西市,西市有很多外國商人?!銅鼓夜市有各種雜技表演,蓮花樓的櫻桃畢羅更是不能不嘗。」
他嘰里呱啦說了一堆,語氣有刻意壓制的興奮,苻煌只看他小嘴張張合合,真比櫻桃還要紅潤,想了想道: 「我朝皇子成年以後,一般都有兩個去處。一是留在宮中,協助皇帝處理政事,隨時受譴,一是出府別居,或離京至封地,你想要哪個?」
第17章
這還用選?
伴君如伴虎,能少伴點自然更好。
但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苻曄溫聲回說:「臣弟沒讀過多少書,對政事也不了解,就連宮廷禮儀都是一知半解,留在宮裡,只怕不能為皇兄分憂呢。」
而且參政多危險啊。
他才不要做太后對準皇帝的那把槍。
苻煌聽他自稱「臣弟」,神色就凝重許多,捏了手裡的奏摺,只淡淡地說:「如果你想著出宮開了府,就能肆意快活瀟灑,養一堆健奴美男,就錯了主意,
如若出宮開府,今年春太后就會為你指婚。」
苻曄:「……」
他知道古代王爺喜歡男人也不耽誤他們娶妻生子,但他是個現代靈魂,他干不出這種事!
他思來想去,覺得只說自己喜歡男人或許還不夠:「皇兄,臣弟……對女的,很不行。」
外頭秦內監忽然咳嗽起來,慌忙奔至殿外。
桓王殿下,還真是……真是坦誠!
苻煌道:「那就去執中堂讀書。」
苻曄從青元宮主殿出來,仰頭長嘆。
秦內監道:「殿下在這宮裡過的不好麼?」
苻曄道:「也不是不好。」
只是天子身邊,宮禁之內,多少不夠自由。他如果住在宮外,依舊可以隨時入宮嘛。
「陛下頭疾未愈,需要殿下近旁隨侍,而且殿下剛回來不久,尚未與陛下太后享天倫之樂,怎麼能這麼快就搬出去呢?」
苻曄回說:「是,我也是心中不舍,果然還是留下來好!」
說完愁眉苦臉的去了。
因為要上學,慶喜和雙福等人忙至深夜。苻曄翻來覆去,天明才堪堪睡去。
倒是秦內監察覺皇帝頭痛病又犯了,但應該不是太嚴重,只是天未明就起來了,帶了一眾侍衛去了北苑箭亭。
北苑箭亭是宮中皇帝及其子孫騎馬射箭之所。陛下如今形銷骨立,唯有騎馬射箭之時,不減當年百步穿楊之勇。他身材高大,臂力驚人,箭靶全都被射穿在地。
陛下真是,好射力!
皇子讀書,寅時就要起床。
寅時,是凌晨三點到五點。
誰來救救他!
好在今天是他面見老師的日子,還不算正式上學,不用起這麼早。只是想到這可能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唯一可以睡的好覺,苻曄就打不起精神來。
天色大亮,他用了點早膳就帶著雙福他們出了門,剛至宮外甬道,就看到苻煌披著大氅率眾走來。
苻曄避到一邊,行禮說:「皇兄早。」
說完直起身,道:「皇兄怎麼起這麼早。」
「已經辰時。」苻煌看著他道,「明日起,你寅時就要早起。」
可能是苻煌今日看起來格外英武峻瘦,他看起來比實際年歲略大,眉間有皺痕,說起這種話,叫他想起中學時候的班主任。
苻曄的心情真是糟糕透了。
皇子讀書,在執中堂,從青元宮過去,要路過慈恩宮。天剛亮的時候太后就派身邊女官過來傳話,要他去執中堂之前,先到她宮裡來。
太后還在梳洗,隔著帘子對他說:「母后為你選的師傅是我章氏子弟,為人很可靠,學識也很淵博,皇帝多疑,不許你離開他眼皮子底下,你就暫時在宮內暫好好讀書。曄兒,你一定要用功研習,方不辜負母后對你的期待!」
章太后囑咐良多,苻曄聽她話里深意,戰戰兢兢。
不會有人有人期待他接皇帝的班吧!
問題是皇帝知道這些事麼?多少能猜到一些吧?
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大概率滿不在乎。
他腦海里浮現出苻煌那半死不活的樣子。
等他到了執中堂,章翰林已經在堂中等他。皇子讀書和老百姓也不一樣,老師要先到,在堂中靜候,苻曄進去,就看到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子,美鬢須,生的十分周正儒雅。
章翰林聽見通報聲已經在堂中站立靜候,苻曄先在正堂坐下,接受他拜禮,然後朝章翰林作揖行學生禮。
這叫先臣後師。
章翰林今天只是測了一下他的學識水平。苻曄昨夜仔細和小愛探討過相關問題,他要裝的太蠢,從啟蒙書籍開始學,估計要學好幾年,苦的是自己,要表現的太出色,又難免惹人懷疑。
但苻曄覺得這樣凌晨三四點就要爬起來的苦日子,他實在過不下去。
他高中都沒這麼苦!
而且現在雖然入春,但天還是很冷。
最後他們決定折中:學識水平有限,但異常聰慧,一點就通。
這其實也有風險,他不應該表現的太出挑,畢竟太后等一堆人都想用他頂了苻煌的位置,太出色難免被寄予厚望,然後被苻煌忌憚。
所以這個度就很難把握。
好在苻煌本人非常出色,把這個優秀的標準定得很高。
雙福說陛下早年有神童美譽。
雖然實際上不是一個媽生的,但官方上是,既然同父同母,要是智商差異太大,豈不是更讓人懷疑苻煌身世?
說罷便躺下了。
他只是想,他果真喜歡男人,又想,難道他下棋的時候一直盯著他那裡看麼?看了多久?
他就這麼喜歡……這根東西?
思緒繁雜,一時只感覺似有一種很暴虐的衝動浮上來,細思竟然是衝著苻曄去的。
秦內監在外守著,聽皇帝一夜沒有睡著。
皇帝並不會翻來覆去,他長年累月睡不著,又為病痛折磨,躺在那裡只是死氣沉沉,連呼吸都很聽不見,他就是靠呼吸來判斷。
他睡著的時候呼吸聲會明顯一些。
他想他還是交代苻曄一下,皇帝可能覺得桓王殿下生的孱弱美麗,應該是端方的君子。
苻煌第二天倒是又來了他宮裡,只是沒跟他下棋,吃了午膳就走了。
苻煌似乎很陰沉,眼下烏黑,苻曄也很小心謹慎。
天家沒有真正的兄友弟恭,苻煌於他而言,不管對他如何寵信,都永遠是一個主宰他生死榮辱的皇帝。
下午的時候秦內監過來傳旨,說:「陛下說了,殿下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以後不用每天在青元宮裡呆著了。」
九五之尊要主宰人的喜樂就是這麼容易!
他終於等到這一天!
苻曄解了禁足的第一天,就把整個皇宮逛了一遍。
皇宮很大,三宮六院,還有個超大的御花園,御花園中有一座小山,山不算很高,但山上的攬月亭上可以將整個京城一覽無餘。
這真是極其震撼的美景,遠不是影視劇特效造出的古代可以比擬,主要是太真實了,並沒有影視劇里的古代城池華麗宏大,但就是震撼,因為大部分民居都不高,所以有些皇家建築看起來就更威嚴神聖,譬如永昌山上的崇華寺的那座金塔,高聳入雲,實在是美得壯觀。
雙福說那是明宗皇帝為他母后修建的永福塔,是建台城乃至於整個大周百姓心目中的聖塔,天底下沒有比它更高的塔了。
它有四十九丈高,登頂可以問天。
苻煌今天在青元宮問政,幾個老臣在那輪番匯報。
今天說的主要是紅蓮會的事。
自武宗起,國內這樣的教派就有不少,苻煌不懂他們這些靠著鬼神坑蒙拐騙的神棍怎麼會有那麼多民眾信奉,他最近秉著寧可錯抓不可放過的原則抓了一批紅蓮會的人,導致有些信眾瞅著年節將到開始聚眾鬧事。
老臣們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低調謹慎的匯報風格,像個沒有感情的朗讀工具。
只是今天老臣們說了兩件和朝政無關的事。
第一件,是苻曄讀書習武的事。
苻曄流落異邦多年,雖然照他自己的話講,在貴族府邸當過差,略識得幾個字,但受教程度不高,身體孱弱,騎馬射箭應該也不精通。而我朝皇子皇孫歷來要求文武皆備,身為皇帝親弟,不能不會這些。
第二,就是他的婚事。
苻曄年過弱冠,既然已經封了親王,也該開府別住,商議婚事。
苻煌道:「這是太后的意思?」
謝相垂手道:「太后這要求也合情入理。」
苻煌哂笑。
等問政結束以後,苻煌叫人傳苻曄過來用膳。
大概是和謝相等人呆了太久,乍然看到苻曄,突然發現苻曄白了,圓潤了,也愈發青春鮮活。
苻曄一來就問他能不能出宮去。
「我還沒有逛過京城呢,我聽雙福說,京城有明月十三橋,有東市和西市,西市有很多外國商人?!銅鼓夜市有各種雜技表演,蓮花樓的櫻桃畢羅更是不能不嘗。」
他嘰里呱啦說了一堆,語氣有刻意壓制的興奮,苻煌只看他小嘴張張合合,真比櫻桃還要紅潤,想了想道: 「我朝皇子成年以後,一般都有兩個去處。一是留在宮中,協助皇帝處理政事,隨時受譴,一是出府別居,或離京至封地,你想要哪個?」
第17章
這還用選?
伴君如伴虎,能少伴點自然更好。
但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苻曄溫聲回說:「臣弟沒讀過多少書,對政事也不了解,就連宮廷禮儀都是一知半解,留在宮裡,只怕不能為皇兄分憂呢。」
而且參政多危險啊。
他才不要做太后對準皇帝的那把槍。
苻煌聽他自稱「臣弟」,神色就凝重許多,捏了手裡的奏摺,只淡淡地說:「如果你想著出宮開了府,就能肆意快活瀟灑,養一堆健奴美男,就錯了主意,
如若出宮開府,今年春太后就會為你指婚。」
苻曄:「……」
他知道古代王爺喜歡男人也不耽誤他們娶妻生子,但他是個現代靈魂,他干不出這種事!
他思來想去,覺得只說自己喜歡男人或許還不夠:「皇兄,臣弟……對女的,很不行。」
外頭秦內監忽然咳嗽起來,慌忙奔至殿外。
桓王殿下,還真是……真是坦誠!
苻煌道:「那就去執中堂讀書。」
苻曄從青元宮主殿出來,仰頭長嘆。
秦內監道:「殿下在這宮裡過的不好麼?」
苻曄道:「也不是不好。」
只是天子身邊,宮禁之內,多少不夠自由。他如果住在宮外,依舊可以隨時入宮嘛。
「陛下頭疾未愈,需要殿下近旁隨侍,而且殿下剛回來不久,尚未與陛下太后享天倫之樂,怎麼能這麼快就搬出去呢?」
苻曄回說:「是,我也是心中不舍,果然還是留下來好!」
說完愁眉苦臉的去了。
因為要上學,慶喜和雙福等人忙至深夜。苻曄翻來覆去,天明才堪堪睡去。
倒是秦內監察覺皇帝頭痛病又犯了,但應該不是太嚴重,只是天未明就起來了,帶了一眾侍衛去了北苑箭亭。
北苑箭亭是宮中皇帝及其子孫騎馬射箭之所。陛下如今形銷骨立,唯有騎馬射箭之時,不減當年百步穿楊之勇。他身材高大,臂力驚人,箭靶全都被射穿在地。
陛下真是,好射力!
皇子讀書,寅時就要起床。
寅時,是凌晨三點到五點。
誰來救救他!
好在今天是他面見老師的日子,還不算正式上學,不用起這麼早。只是想到這可能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唯一可以睡的好覺,苻曄就打不起精神來。
天色大亮,他用了點早膳就帶著雙福他們出了門,剛至宮外甬道,就看到苻煌披著大氅率眾走來。
苻曄避到一邊,行禮說:「皇兄早。」
說完直起身,道:「皇兄怎麼起這麼早。」
「已經辰時。」苻煌看著他道,「明日起,你寅時就要早起。」
可能是苻煌今日看起來格外英武峻瘦,他看起來比實際年歲略大,眉間有皺痕,說起這種話,叫他想起中學時候的班主任。
苻曄的心情真是糟糕透了。
皇子讀書,在執中堂,從青元宮過去,要路過慈恩宮。天剛亮的時候太后就派身邊女官過來傳話,要他去執中堂之前,先到她宮裡來。
太后還在梳洗,隔著帘子對他說:「母后為你選的師傅是我章氏子弟,為人很可靠,學識也很淵博,皇帝多疑,不許你離開他眼皮子底下,你就暫時在宮內暫好好讀書。曄兒,你一定要用功研習,方不辜負母后對你的期待!」
章太后囑咐良多,苻曄聽她話里深意,戰戰兢兢。
不會有人有人期待他接皇帝的班吧!
問題是皇帝知道這些事麼?多少能猜到一些吧?
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大概率滿不在乎。
他腦海里浮現出苻煌那半死不活的樣子。
等他到了執中堂,章翰林已經在堂中等他。皇子讀書和老百姓也不一樣,老師要先到,在堂中靜候,苻曄進去,就看到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子,美鬢須,生的十分周正儒雅。
章翰林聽見通報聲已經在堂中站立靜候,苻曄先在正堂坐下,接受他拜禮,然後朝章翰林作揖行學生禮。
這叫先臣後師。
章翰林今天只是測了一下他的學識水平。苻曄昨夜仔細和小愛探討過相關問題,他要裝的太蠢,從啟蒙書籍開始學,估計要學好幾年,苦的是自己,要表現的太出色,又難免惹人懷疑。
但苻曄覺得這樣凌晨三四點就要爬起來的苦日子,他實在過不下去。
他高中都沒這麼苦!
而且現在雖然入春,但天還是很冷。
最後他們決定折中:學識水平有限,但異常聰慧,一點就通。
這其實也有風險,他不應該表現的太出挑,畢竟太后等一堆人都想用他頂了苻煌的位置,太出色難免被寄予厚望,然後被苻煌忌憚。
所以這個度就很難把握。
好在苻煌本人非常出色,把這個優秀的標準定得很高。
雙福說陛下早年有神童美譽。
雖然實際上不是一個媽生的,但官方上是,既然同父同母,要是智商差異太大,豈不是更讓人懷疑苻煌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