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01/07/1986 17:56
——
在巴黎的這段時間,阿列克謝嘗試匿名給法國的一些報社投稿,但絕大部分稿件都被退回。沒有媒體願意相信匿名投稿的真實性。有時候阿列克謝會去凱薩琳家裡坐坐,用她家裡的電視看看新聞。
七月中旬的一天,阿列克謝照常在報刊亭買最新的報紙,頭版上的加粗字體轉載了蘇聯中央政治局對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調查和責任認定:
「業已證實,該事故是由這座核電站值班人員的一系列嚴重違反反應堆操作規程的行為所引起的……缺乏責任感、玩忽職守的工作態度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上面還刊登了一個法國記者在基輔街頭對一個老人的採訪:
「這些領著工資不幹活還引來災難的罪徒應該全部下地獄!」老人生氣地說道。
阿列克謝感到渾身冰冷,他沒有買那份報紙,落荒而逃般離開了報刊亭。
這幾天來,阿列克謝總是失眠,他收不到任何來自蘇聯的消息,也不知道加林娜、瓦列里和父親都怎麼樣了,他覺得自己是個落魄的逃兵,就這麼不顧一切地跑了出來。阿列克謝心裡總是出現回國的念頭,但也害怕要是就這麼莽撞地回去,會讓加林娜對他的幫助付之一炬。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在一個下午,門房敲響了他的房門。
「先生,樓下有您的電話。」
「電話?」
「來電的是個女士,說要找一個名叫阿列克謝的先生,我告訴他我們這兒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客人。」門房緊接著補充,「他接著說他要找的那個阿列克謝是個有著金色捲髮藍眼睛的蘇聯人。」
阿列克謝立刻跟著他下樓,他拿起前台電話的聽筒,裡面傳來凱薩琳的聲音。
「阿列克謝?你的父親突然給我們發來了一條加急電報。」
「他說了什麼?」
「他說你的朋友瓦列里·沃爾科夫手術失敗去世了,他的父親聯繫他,希望你能來參加他的葬禮,他們決定把他葬在莫斯科。」
一瞬間,阿列克謝的大腦一片空白,並接著感到強烈的耳鳴,四周的空氣好像都凝固了起來,呼吸都變得艱難。他的第一反應是掛斷電話,仿佛這樣就能把這個消息抹去似的。
他在原地躊躇了一會兒,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立刻收拾好行李,退了房,在夜色中打了一輛去機場的計程車。
阿列克謝按照來時路,先是去了波蘭,再從波蘭入境烏克蘭。
三天後,他回到了基輔。
第23章
很明顯,克格勃一直都在默默跟蹤阿列克謝的動態。在基輔火車站候車的時候,一群便衣警察目標明確地向他走來,把他帶上了車。
阿列克謝不知道自己被送到了哪裡,四周一片漆黑,審訊室里只有椅子桌子和冰冷的牆壁。那些押送他進來的人剝奪了他身上所有腰帶、鞋帶等可能幫助他自盡的物品。
「你被加林娜·沃爾科娃給騙了,她是個善於誘導的罪犯,我們理解你,當時作為一個剛出社會的大學生,難免腦袋一熱,被煽動情緒。加林娜現在已經認罪了,你也只要把面前這張認罪聲明簽上字,就沒什麼大事了。你年輕,不懂事,我們會對你從寬處理的。」
每一個進來的審訊員都用類似的話術勸阿列克謝。
刺眼的強光照在桌上那份「認罪聲明」上,上面加粗的「散布虛假信息」「破壞社會安定」幾個字格外晃眼。
阿列克謝呆坐在椅子上,他不懷疑加林娜,他信任她,她不會簽字的。他在想著瓦列里,想著他的身體很可能已經像彼得那般被放進棺材,埋在了某個無人看管的墓地里。他一想到這就忍不住掉眼淚,前來的審訊官以為他在害怕、在悔罪,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輪流著在他耳邊勸告,他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他一個面孔都沒記住。
後來他們終於失去了耐心,勸告變成了警告。審訊室的燈終日開著,光束直接照在他被固定住的椅子上,他們逼迫他進食以保存體力,不讓他睡覺。他們提起了他的父親,說他的父親已經被暫停學校里的職務接受調查。
第三天的時候,阿列克謝一反之前固執的姿態,積極地說願意簽字,並給他們寫一份認罪書。只是審訊室里光線太昏暗,他希望那些審訊員能幫他從他的行李里取一副眼鏡出來。
拿到眼鏡的那個晚上,趁審訊員輪班的空隙,阿列克謝把眼鏡放在凳子腳下,把鏡片壓碎。他撿起一塊看上去比較鋒利的玻璃片,毫不猶豫地劃向了自己的手腕。
一次、兩次、三次……鮮血湧出,他感覺不到疼,只覺得身心已經完全麻木。他感到厭倦,眼前血淋淋的一片逐漸模糊起來。
——
醒來的時候,阿列克謝看到面前是白花花的一片,身上某個地方鑽心的疼。他坐了起來,發現自己依舊在審訊室里,只是他們給他換了一個帶著床的房間。他手腕上的傷口已經被粗糙地包紮好了,血將雪白的繃帶染紅了一片。
一個身影出現在審訊室門口,那人跟門口的審訊員交涉了一會兒,那個審訊員把門打開,把審訊室讓給了那個人。
阿列克謝揉了揉眼睛,那人走了過來,身影越來越清晰——那是鮑里斯·梅什科夫。
「好久不見,阿列克謝。哦不對,應該叫你伊戈爾·普拉霍弗。」
「是你舉報雜誌社的吧?」阿列克謝一點兒都不感到意外。
「你們做了錯事,罪有應得。」鮑里斯說,他皺著眉看向了阿列克謝的手腕,「你只需要認錯、簽字,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何要搞得如此複雜?阿列克謝,你不會還沉浸在做英雄的美夢裡吧?」
「只是因為車諾比的報導嗎?」
「你還記得畢業慶典那天晚上我對你說的最後一句話嗎?我讓你小心行事。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悄悄關注著你,你從地下出版社發表的那些文章我全都讀過,只不過我一直以為你會悔改,會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就此收手。沒想到你這麼沒有自知之明,還是一味地往禁區里爬。」鮑里斯搖了搖頭,「我意識到是時候給你一個教訓了。」
「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情記錄下來,這就是錯事嗎?鮑里斯,我們曾經一起完成學校作業,在街頭做採訪找可以報導的新聞素材的時候,可從不認為這是錯的。」
「你簡直得寸進尺。」
阿列克謝冷笑了一聲,他不再說話了。
「我在幫你,阿列克謝。你只需要誠心認罪、簽字,我們對你的懲罰不會太重的,你很快就能見到你的父親。」
「幫我?」阿列克謝笑道,「你若真的想幫我,就留下你的腰帶。」
鮑里斯驚怒交加地看著他,身體在微微發抖。「不要想著尋死,阿列克謝,你不會死的。死亡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美名,那些人只會在你的檔案里寫上『精神不穩定』這幾個字。」
他看阿列克謝沒有絲毫回應,氣急敗壞地朝門口走去,「你好好想一想吧。」
門砰地關上了。
阿列克謝躺在黑暗中,他突然感到冷。原來是窗戶沒關嚴,涼風一陣陣地灌進來。他走了過去,用力推了推窗戶——被鎖死了。
他重新躺在了床上,看向了那把金屬椅子。
外面嘈雜了一陣,兩個審訊員走了進來,對他進行新一輪的盤問。沒過多久,他們又走了。
阿列克謝走向那把椅子,他抬起它,用它的堅實的凳腿撞向了窗玻璃的一角,一次、兩次、三次……玻璃嘩的一聲碎了一地。
風猛地灌了進來,原來外面在下雨。
阿列克謝往窗外看去,皎潔的月亮懸在空中,風中帶著丁香花的味道。
身後傳來了逐漸逼近的腳步聲,阿列克謝站在椅子上,爬上了窗沿。
他記得和父母一起住在基輔的時候,母親成天坐在書桌旁打字,父親就在廚房裡忙著做飯,錄音機里放著維索茨基的歌。他一個人經常感到無聊,就會站在客廳里高高的黑色椅子的邊緣,模仿母親書本里玩極限運動的人那樣,把身子傾向前,張開雙臂,想像自己即將飛躍在天地間。父親總是在這個時候及時跑過來,鼓勵他往下跳。
「我會接住你的,放心好了,阿廖沙。」他每次都是這麼說,他也確實每次都把阿列克謝穩穩地接在懷中。
風吹著他的頭髮,他依稀聽見有人在大喊著他的名字。
「阿列克謝!」
不是父親的聲音。
碎玻璃割破了他的手,阿列克謝扶著窗沿,慢慢地站了起來。雨絲拂過他的臉頰,他看到樓下是堅硬的水泥地。
他張開雙臂,閉上眼睛,身體傾向前。
他聽見耳邊響起了母親的聲音,她輕聲唱著搖籃曲,那歌聲逐漸清晰起來,把他捲入了童年的夢裡。
第24章
約翰·哈里森今天起了個大早,沿著鋪滿落葉的街道一直走,來到了橡樹灣大道第56號。
——
在巴黎的這段時間,阿列克謝嘗試匿名給法國的一些報社投稿,但絕大部分稿件都被退回。沒有媒體願意相信匿名投稿的真實性。有時候阿列克謝會去凱薩琳家裡坐坐,用她家裡的電視看看新聞。
七月中旬的一天,阿列克謝照常在報刊亭買最新的報紙,頭版上的加粗字體轉載了蘇聯中央政治局對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調查和責任認定:
「業已證實,該事故是由這座核電站值班人員的一系列嚴重違反反應堆操作規程的行為所引起的……缺乏責任感、玩忽職守的工作態度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上面還刊登了一個法國記者在基輔街頭對一個老人的採訪:
「這些領著工資不幹活還引來災難的罪徒應該全部下地獄!」老人生氣地說道。
阿列克謝感到渾身冰冷,他沒有買那份報紙,落荒而逃般離開了報刊亭。
這幾天來,阿列克謝總是失眠,他收不到任何來自蘇聯的消息,也不知道加林娜、瓦列里和父親都怎麼樣了,他覺得自己是個落魄的逃兵,就這麼不顧一切地跑了出來。阿列克謝心裡總是出現回國的念頭,但也害怕要是就這麼莽撞地回去,會讓加林娜對他的幫助付之一炬。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在一個下午,門房敲響了他的房門。
「先生,樓下有您的電話。」
「電話?」
「來電的是個女士,說要找一個名叫阿列克謝的先生,我告訴他我們這兒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客人。」門房緊接著補充,「他接著說他要找的那個阿列克謝是個有著金色捲髮藍眼睛的蘇聯人。」
阿列克謝立刻跟著他下樓,他拿起前台電話的聽筒,裡面傳來凱薩琳的聲音。
「阿列克謝?你的父親突然給我們發來了一條加急電報。」
「他說了什麼?」
「他說你的朋友瓦列里·沃爾科夫手術失敗去世了,他的父親聯繫他,希望你能來參加他的葬禮,他們決定把他葬在莫斯科。」
一瞬間,阿列克謝的大腦一片空白,並接著感到強烈的耳鳴,四周的空氣好像都凝固了起來,呼吸都變得艱難。他的第一反應是掛斷電話,仿佛這樣就能把這個消息抹去似的。
他在原地躊躇了一會兒,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立刻收拾好行李,退了房,在夜色中打了一輛去機場的計程車。
阿列克謝按照來時路,先是去了波蘭,再從波蘭入境烏克蘭。
三天後,他回到了基輔。
第23章
很明顯,克格勃一直都在默默跟蹤阿列克謝的動態。在基輔火車站候車的時候,一群便衣警察目標明確地向他走來,把他帶上了車。
阿列克謝不知道自己被送到了哪裡,四周一片漆黑,審訊室里只有椅子桌子和冰冷的牆壁。那些押送他進來的人剝奪了他身上所有腰帶、鞋帶等可能幫助他自盡的物品。
「你被加林娜·沃爾科娃給騙了,她是個善於誘導的罪犯,我們理解你,當時作為一個剛出社會的大學生,難免腦袋一熱,被煽動情緒。加林娜現在已經認罪了,你也只要把面前這張認罪聲明簽上字,就沒什麼大事了。你年輕,不懂事,我們會對你從寬處理的。」
每一個進來的審訊員都用類似的話術勸阿列克謝。
刺眼的強光照在桌上那份「認罪聲明」上,上面加粗的「散布虛假信息」「破壞社會安定」幾個字格外晃眼。
阿列克謝呆坐在椅子上,他不懷疑加林娜,他信任她,她不會簽字的。他在想著瓦列里,想著他的身體很可能已經像彼得那般被放進棺材,埋在了某個無人看管的墓地里。他一想到這就忍不住掉眼淚,前來的審訊官以為他在害怕、在悔罪,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輪流著在他耳邊勸告,他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他一個面孔都沒記住。
後來他們終於失去了耐心,勸告變成了警告。審訊室的燈終日開著,光束直接照在他被固定住的椅子上,他們逼迫他進食以保存體力,不讓他睡覺。他們提起了他的父親,說他的父親已經被暫停學校里的職務接受調查。
第三天的時候,阿列克謝一反之前固執的姿態,積極地說願意簽字,並給他們寫一份認罪書。只是審訊室里光線太昏暗,他希望那些審訊員能幫他從他的行李里取一副眼鏡出來。
拿到眼鏡的那個晚上,趁審訊員輪班的空隙,阿列克謝把眼鏡放在凳子腳下,把鏡片壓碎。他撿起一塊看上去比較鋒利的玻璃片,毫不猶豫地劃向了自己的手腕。
一次、兩次、三次……鮮血湧出,他感覺不到疼,只覺得身心已經完全麻木。他感到厭倦,眼前血淋淋的一片逐漸模糊起來。
——
醒來的時候,阿列克謝看到面前是白花花的一片,身上某個地方鑽心的疼。他坐了起來,發現自己依舊在審訊室里,只是他們給他換了一個帶著床的房間。他手腕上的傷口已經被粗糙地包紮好了,血將雪白的繃帶染紅了一片。
一個身影出現在審訊室門口,那人跟門口的審訊員交涉了一會兒,那個審訊員把門打開,把審訊室讓給了那個人。
阿列克謝揉了揉眼睛,那人走了過來,身影越來越清晰——那是鮑里斯·梅什科夫。
「好久不見,阿列克謝。哦不對,應該叫你伊戈爾·普拉霍弗。」
「是你舉報雜誌社的吧?」阿列克謝一點兒都不感到意外。
「你們做了錯事,罪有應得。」鮑里斯說,他皺著眉看向了阿列克謝的手腕,「你只需要認錯、簽字,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何要搞得如此複雜?阿列克謝,你不會還沉浸在做英雄的美夢裡吧?」
「只是因為車諾比的報導嗎?」
「你還記得畢業慶典那天晚上我對你說的最後一句話嗎?我讓你小心行事。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悄悄關注著你,你從地下出版社發表的那些文章我全都讀過,只不過我一直以為你會悔改,會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就此收手。沒想到你這麼沒有自知之明,還是一味地往禁區里爬。」鮑里斯搖了搖頭,「我意識到是時候給你一個教訓了。」
「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情記錄下來,這就是錯事嗎?鮑里斯,我們曾經一起完成學校作業,在街頭做採訪找可以報導的新聞素材的時候,可從不認為這是錯的。」
「你簡直得寸進尺。」
阿列克謝冷笑了一聲,他不再說話了。
「我在幫你,阿列克謝。你只需要誠心認罪、簽字,我們對你的懲罰不會太重的,你很快就能見到你的父親。」
「幫我?」阿列克謝笑道,「你若真的想幫我,就留下你的腰帶。」
鮑里斯驚怒交加地看著他,身體在微微發抖。「不要想著尋死,阿列克謝,你不會死的。死亡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美名,那些人只會在你的檔案里寫上『精神不穩定』這幾個字。」
他看阿列克謝沒有絲毫回應,氣急敗壞地朝門口走去,「你好好想一想吧。」
門砰地關上了。
阿列克謝躺在黑暗中,他突然感到冷。原來是窗戶沒關嚴,涼風一陣陣地灌進來。他走了過去,用力推了推窗戶——被鎖死了。
他重新躺在了床上,看向了那把金屬椅子。
外面嘈雜了一陣,兩個審訊員走了進來,對他進行新一輪的盤問。沒過多久,他們又走了。
阿列克謝走向那把椅子,他抬起它,用它的堅實的凳腿撞向了窗玻璃的一角,一次、兩次、三次……玻璃嘩的一聲碎了一地。
風猛地灌了進來,原來外面在下雨。
阿列克謝往窗外看去,皎潔的月亮懸在空中,風中帶著丁香花的味道。
身後傳來了逐漸逼近的腳步聲,阿列克謝站在椅子上,爬上了窗沿。
他記得和父母一起住在基輔的時候,母親成天坐在書桌旁打字,父親就在廚房裡忙著做飯,錄音機里放著維索茨基的歌。他一個人經常感到無聊,就會站在客廳里高高的黑色椅子的邊緣,模仿母親書本里玩極限運動的人那樣,把身子傾向前,張開雙臂,想像自己即將飛躍在天地間。父親總是在這個時候及時跑過來,鼓勵他往下跳。
「我會接住你的,放心好了,阿廖沙。」他每次都是這麼說,他也確實每次都把阿列克謝穩穩地接在懷中。
風吹著他的頭髮,他依稀聽見有人在大喊著他的名字。
「阿列克謝!」
不是父親的聲音。
碎玻璃割破了他的手,阿列克謝扶著窗沿,慢慢地站了起來。雨絲拂過他的臉頰,他看到樓下是堅硬的水泥地。
他張開雙臂,閉上眼睛,身體傾向前。
他聽見耳邊響起了母親的聲音,她輕聲唱著搖籃曲,那歌聲逐漸清晰起來,把他捲入了童年的夢裡。
第24章
約翰·哈里森今天起了個大早,沿著鋪滿落葉的街道一直走,來到了橡樹灣大道第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