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不介意吧?」
「你為什麼會在這裡?」阿列克謝問。
「葉蓮娜吵著要來看煙花,她現在在和一群姑娘們閒聊,天啊,我終於能清靜片刻了。上船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你們,我不是個掃興的人,所以沒上前打攪。」
鮑里斯的語氣很曖昧,阿列克謝皺著眉頭看著他,不明白他到底有什麼目的。
「他是經常給你寫信的那個人嗎?」
「你在監視我?」
「不,別緊張,我只是在取信的時候習慣性翻看收信格,以防漏拿信件。不要這麼嚴肅,阿列克謝。我只是覺得你們看起來關係很好。」
「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你為什麼從來沒有好奇過我為什麼和葉蓮娜交往?」
「我不關心別人的私生活。」
鮑里斯看起來有些失落,他嘆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姿勢,身體湊前,壓低嗓音。
「我想和你講一個故事,你知道第121條刑法嗎?」
阿列克謝沒有接話,鮑里斯自顧自地講了下去。
「我有一個與我同齡的鄰居,我們一起長大,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克格勃官員。今年冬天,有人目睹他在一家酒館和一名男子接吻,那個人給他的父親帶來了照片。他的父親把這些照片扣下,毫不猶豫地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那些『醫生』來抓他的時候我就在門的背後,透過貓眼目睹這一切。他抓著欄杆面容扭曲地嘶吼,哭喊著請求他父親的原諒,她的母親躲在一旁無助地大哭。我甚至有好幾次覺得他看向了門背後的我,在向我請求幫助。」
「我嚇得發抖,什麼也沒有做,只是站在那兒,看著他被押走。」
「我的父親這時候走過來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他跟我說:『他們太過寬容,本應該把他和他的同性戀朋友一起送去坐牢,第121條刑法會好好處置這種渣滓』」
「我這個時候才知道,和他接吻的那個男孩沒有這麼『好運』,他被直接秘密逮捕關押,只因為他在公共場合親吻了一個克格勃的孩子。」
鮑里斯說完,一口氣喝光了杯子裡的酒。阿列克謝愣在椅子上,香菸燒到手指也渾然不覺。
「所以這就是你的選擇?把葉蓮娜當作自己的偽裝。葉蓮娜知道嗎?」
「不是偽裝,阿列克謝,我在試圖矯正我自己,你明白嗎?搶在他們把我扔進精神病院、牢房之前。他們的治療方式是關押、服藥和電擊,我不敢想像他會經歷這些。我害怕有一天我也會跪在門口掙扎著向我父親求饒,我能想像到,我可憐的母親可能會為我哭上一場,我的父親和哥哥只會站在一旁冷眼看著我,仿佛我是一個與他們無關的精神病人。」
「你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
「不要誤會,阿列克謝,這是一個善意的提醒。」
鮑里斯話音剛落,瓦列里走了過來。
「晚上好,這是你的朋友嗎?阿列克謝。」
鮑里斯站了起來,拿起了自己的酒杯,「晚上好,我是鮑里斯·梅什科夫,阿列克謝的同學。」
「瓦列里·沃爾科夫,阿列克謝的朋友。」
在聽到「朋友」這個詞的時候,鮑里斯露出心知肚明的神情,轉頭看了一眼阿列克謝,「我就不打擾你們了,祝你們擁有愉快的夜晚。」他揚了揚手中的酒杯,大步離開了。
看著鮑里斯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瓦列里轉頭看向阿列克謝。
「你們聊了什麼?你看起來不太高興。」
阿列克謝有些失魂落魄地搖搖頭。這時候遠處傳來巨響,數朵彩色的煙花綻放在他們頭頂,遊船上的人們歡呼尖叫起來,煙花照亮了阿列克謝蒼白的臉龐,一朵接一朵在他藍色的瞳孔里綻開又凋零。甲板上有人在用音響大聲放著音樂,一群年輕人站起來隨著音樂跳舞,瓦列里興奮地拉起阿列克謝加入了雀躍的人群里。
阿列克謝回過神來,努力朝瓦列里揚起微笑,他眼睛的餘光注意到不遠處站著的鮑里斯,後者摟著葉蓮娜的腰,不動聲色地盯著他,目光像是黑夜裡突然頂在他後背上的一把匕首。
幾個姑娘擠在阿列克謝的身邊,擋住了阿列克謝的視線,那把匕首消失了。他心不在焉地觀察著周圍人盡興的笑臉,煙花綻放的聲音在他的耳朵里像炮聲和槍響。
——
遊船結束後他們回到了旅館,阿列克謝一路上都在搪塞瓦列里的疑問和關心,門關上的那一刻,瓦列里看起來生氣極了。
「阿列克謝,你不能把所有心事都藏在肚子裡,像孩子一樣等著別人來猜你的心思。你應該信任我。」
阿列克謝依舊不說話,瓦列里抓住了他的手腕,強迫他轉過身面對他。
「告訴我,那個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叫鮑里斯是嗎?他跟你說了什麼?」
聽到這個名字從瓦列里的口中說出來,阿列克謝怔住了,瓦列里眉頭緊鎖,看上去還想說些什麼,阿列克謝吻住了他。
這個吻來得很突然,像猝不及防的海浪。瓦列里愣住了,雙手不知所措地垂在身側,不知如何是好。阿列克謝依舊急促地吻著他,雙手摸上了瓦列里的腰間。
「停下,阿列克謝,停下。」瓦列里喘著氣命令道。
阿列克謝像是沒有聽見一般,想要繼續這個吻,雙手開始解瓦列里的衣扣。
瓦列里用力抓住阿列克謝的肩膀,強行把他推開。阿列克謝睜開眼看著他,臉上帶著哀求的神色。
瓦列里越過他,走到窗邊拉上了窗簾,再走到門口,摁滅了頭頂的白熾燈。屋子裡一片漆黑,瓦列里走到阿列克謝面前。
「好了,你可以繼續了。」他的語氣裡帶著無奈。
阿列克謝走上前親吻他,學著瓦列里把手伸進他的衣服里撫摸他。他們在黑暗和喘息聲中探索、觸摸著對方汗濕的身體。當阿列克謝把手伸到瓦列里腹部的時候,瓦列里喊了他的名字,仿佛是一聲警告,阿列克謝置若罔聞,手繼續往下探了下去。瓦列里倒抽了一口氣,翻身把阿列克謝壓在了下面。在瓦列里進入阿列克謝身體的時候,阿列克謝用雙臂緊緊抱著身上這具溫熱的身體,把臉埋在瓦列里的頸肩部,仿佛想把這個人鎖在他的身上,融進他的皮膚、血液里,擔心他消失在他面前。
他們不知道時間是怎麼流逝的,阿列克謝半夢半醒間看到瓦列里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視著他,他昏睡過去,跌入夢的深淵裡。
——
第二天阿列克謝醒來的時候,清晨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他眯著眼睛適應了一會兒光線,他看到瓦列里赤裸著上半身站在他面前,嘴裡叼著一把牙刷,身上帶著肥皂的香味。
「你昨晚一直在哭,說夢話。上帝啊,我以為你生病了身體不舒服,把我嚇壞了。昨天的旅程有這麼糟糕嗎?」
阿列克謝摸了摸還有些濕漉漉的枕頭,站起來吻了吻瓦列裡帶著胡茬的臉頰。
「沒有,只是噩夢罷了。」
第11章
1979年12月,阿富汗戰爭打響。蘇聯通過塔斯社對外發布聲明,稱此次入侵為一種「國際主義任務」,是一場為了支持阿富汗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維和行動」。
學校里關於這場軍事行動的討論很激烈,以鮑里斯為首的學校共青團成員積極在教學樓各處張貼宣傳標語和招貼畫,畫上的列寧舉著一隻手,一旁寫著「軍人們,讓我們來加強祖國南方邊界的防禦」。
他們還在學校廣場舉行演講宣傳活動。鮑里斯總是參與其中,他有能力調動起台下聽眾的情緒。
「我們的紅軍不是侵略者,而是幫助阿富汗人民擺脫帝國主義壓迫的解放者。阿富汗正需要社會主義的光明,而我們有責任將這種光明帶到那裡。」
阿列克謝站在人群里,手裡拿著一張剛剛接過的宣傳單,看著台上振臂高呼的鮑里斯,刺眼的陽光模糊了他的視線。
「如果我已經畢業了,一定會成為戰地記者,親自記錄下這場正義行動。只可惜我現在只是個學生,但我依然會盡全力去發揮我的價值。」鮑里斯在演講後接受了幾個記者的採訪。他的演講稿和採訪記錄很快被刊登在莫斯科各種雜誌和報刊上。
——
1980年初,阿列克謝回到普里皮亞季。沃爾科夫夫婦在伊萬公寓對面的體育大街旁為瓦列里租了一套新公寓,沃爾科夫主席認為小兒子已經長大,需要學會獨立生活。如此一來,阿列克謝可以更加光明正大地和瓦列里見面。
戰爭的消息蔓延至每一個角落,普里皮亞季的書店門口的報刊售賣處也堆積著最新戰況。阿列克謝躺在瓦列里公寓裡的床上,翻看著今天剛買的《消息報》,報紙頭版上印著一張黑白照片,裡面的蘇聯士兵坐在一輛灑滿了鮮花的裝甲輸送車上。下面的文字記錄了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奧列格·特羅揚諾夫斯基對於聯合國要求蘇聯撤軍這一決議所發表的聲明,主題依舊圍繞著「正義行動」這個概念。
「你為什麼會在這裡?」阿列克謝問。
「葉蓮娜吵著要來看煙花,她現在在和一群姑娘們閒聊,天啊,我終於能清靜片刻了。上船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你們,我不是個掃興的人,所以沒上前打攪。」
鮑里斯的語氣很曖昧,阿列克謝皺著眉頭看著他,不明白他到底有什麼目的。
「他是經常給你寫信的那個人嗎?」
「你在監視我?」
「不,別緊張,我只是在取信的時候習慣性翻看收信格,以防漏拿信件。不要這麼嚴肅,阿列克謝。我只是覺得你們看起來關係很好。」
「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你為什麼從來沒有好奇過我為什麼和葉蓮娜交往?」
「我不關心別人的私生活。」
鮑里斯看起來有些失落,他嘆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姿勢,身體湊前,壓低嗓音。
「我想和你講一個故事,你知道第121條刑法嗎?」
阿列克謝沒有接話,鮑里斯自顧自地講了下去。
「我有一個與我同齡的鄰居,我們一起長大,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克格勃官員。今年冬天,有人目睹他在一家酒館和一名男子接吻,那個人給他的父親帶來了照片。他的父親把這些照片扣下,毫不猶豫地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那些『醫生』來抓他的時候我就在門的背後,透過貓眼目睹這一切。他抓著欄杆面容扭曲地嘶吼,哭喊著請求他父親的原諒,她的母親躲在一旁無助地大哭。我甚至有好幾次覺得他看向了門背後的我,在向我請求幫助。」
「我嚇得發抖,什麼也沒有做,只是站在那兒,看著他被押走。」
「我的父親這時候走過來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他跟我說:『他們太過寬容,本應該把他和他的同性戀朋友一起送去坐牢,第121條刑法會好好處置這種渣滓』」
「我這個時候才知道,和他接吻的那個男孩沒有這麼『好運』,他被直接秘密逮捕關押,只因為他在公共場合親吻了一個克格勃的孩子。」
鮑里斯說完,一口氣喝光了杯子裡的酒。阿列克謝愣在椅子上,香菸燒到手指也渾然不覺。
「所以這就是你的選擇?把葉蓮娜當作自己的偽裝。葉蓮娜知道嗎?」
「不是偽裝,阿列克謝,我在試圖矯正我自己,你明白嗎?搶在他們把我扔進精神病院、牢房之前。他們的治療方式是關押、服藥和電擊,我不敢想像他會經歷這些。我害怕有一天我也會跪在門口掙扎著向我父親求饒,我能想像到,我可憐的母親可能會為我哭上一場,我的父親和哥哥只會站在一旁冷眼看著我,仿佛我是一個與他們無關的精神病人。」
「你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
「不要誤會,阿列克謝,這是一個善意的提醒。」
鮑里斯話音剛落,瓦列里走了過來。
「晚上好,這是你的朋友嗎?阿列克謝。」
鮑里斯站了起來,拿起了自己的酒杯,「晚上好,我是鮑里斯·梅什科夫,阿列克謝的同學。」
「瓦列里·沃爾科夫,阿列克謝的朋友。」
在聽到「朋友」這個詞的時候,鮑里斯露出心知肚明的神情,轉頭看了一眼阿列克謝,「我就不打擾你們了,祝你們擁有愉快的夜晚。」他揚了揚手中的酒杯,大步離開了。
看著鮑里斯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瓦列里轉頭看向阿列克謝。
「你們聊了什麼?你看起來不太高興。」
阿列克謝有些失魂落魄地搖搖頭。這時候遠處傳來巨響,數朵彩色的煙花綻放在他們頭頂,遊船上的人們歡呼尖叫起來,煙花照亮了阿列克謝蒼白的臉龐,一朵接一朵在他藍色的瞳孔里綻開又凋零。甲板上有人在用音響大聲放著音樂,一群年輕人站起來隨著音樂跳舞,瓦列里興奮地拉起阿列克謝加入了雀躍的人群里。
阿列克謝回過神來,努力朝瓦列里揚起微笑,他眼睛的餘光注意到不遠處站著的鮑里斯,後者摟著葉蓮娜的腰,不動聲色地盯著他,目光像是黑夜裡突然頂在他後背上的一把匕首。
幾個姑娘擠在阿列克謝的身邊,擋住了阿列克謝的視線,那把匕首消失了。他心不在焉地觀察著周圍人盡興的笑臉,煙花綻放的聲音在他的耳朵里像炮聲和槍響。
——
遊船結束後他們回到了旅館,阿列克謝一路上都在搪塞瓦列里的疑問和關心,門關上的那一刻,瓦列里看起來生氣極了。
「阿列克謝,你不能把所有心事都藏在肚子裡,像孩子一樣等著別人來猜你的心思。你應該信任我。」
阿列克謝依舊不說話,瓦列里抓住了他的手腕,強迫他轉過身面對他。
「告訴我,那個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叫鮑里斯是嗎?他跟你說了什麼?」
聽到這個名字從瓦列里的口中說出來,阿列克謝怔住了,瓦列里眉頭緊鎖,看上去還想說些什麼,阿列克謝吻住了他。
這個吻來得很突然,像猝不及防的海浪。瓦列里愣住了,雙手不知所措地垂在身側,不知如何是好。阿列克謝依舊急促地吻著他,雙手摸上了瓦列里的腰間。
「停下,阿列克謝,停下。」瓦列里喘著氣命令道。
阿列克謝像是沒有聽見一般,想要繼續這個吻,雙手開始解瓦列里的衣扣。
瓦列里用力抓住阿列克謝的肩膀,強行把他推開。阿列克謝睜開眼看著他,臉上帶著哀求的神色。
瓦列里越過他,走到窗邊拉上了窗簾,再走到門口,摁滅了頭頂的白熾燈。屋子裡一片漆黑,瓦列里走到阿列克謝面前。
「好了,你可以繼續了。」他的語氣裡帶著無奈。
阿列克謝走上前親吻他,學著瓦列里把手伸進他的衣服里撫摸他。他們在黑暗和喘息聲中探索、觸摸著對方汗濕的身體。當阿列克謝把手伸到瓦列里腹部的時候,瓦列里喊了他的名字,仿佛是一聲警告,阿列克謝置若罔聞,手繼續往下探了下去。瓦列里倒抽了一口氣,翻身把阿列克謝壓在了下面。在瓦列里進入阿列克謝身體的時候,阿列克謝用雙臂緊緊抱著身上這具溫熱的身體,把臉埋在瓦列里的頸肩部,仿佛想把這個人鎖在他的身上,融進他的皮膚、血液里,擔心他消失在他面前。
他們不知道時間是怎麼流逝的,阿列克謝半夢半醒間看到瓦列里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視著他,他昏睡過去,跌入夢的深淵裡。
——
第二天阿列克謝醒來的時候,清晨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他眯著眼睛適應了一會兒光線,他看到瓦列里赤裸著上半身站在他面前,嘴裡叼著一把牙刷,身上帶著肥皂的香味。
「你昨晚一直在哭,說夢話。上帝啊,我以為你生病了身體不舒服,把我嚇壞了。昨天的旅程有這麼糟糕嗎?」
阿列克謝摸了摸還有些濕漉漉的枕頭,站起來吻了吻瓦列裡帶著胡茬的臉頰。
「沒有,只是噩夢罷了。」
第11章
1979年12月,阿富汗戰爭打響。蘇聯通過塔斯社對外發布聲明,稱此次入侵為一種「國際主義任務」,是一場為了支持阿富汗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維和行動」。
學校里關於這場軍事行動的討論很激烈,以鮑里斯為首的學校共青團成員積極在教學樓各處張貼宣傳標語和招貼畫,畫上的列寧舉著一隻手,一旁寫著「軍人們,讓我們來加強祖國南方邊界的防禦」。
他們還在學校廣場舉行演講宣傳活動。鮑里斯總是參與其中,他有能力調動起台下聽眾的情緒。
「我們的紅軍不是侵略者,而是幫助阿富汗人民擺脫帝國主義壓迫的解放者。阿富汗正需要社會主義的光明,而我們有責任將這種光明帶到那裡。」
阿列克謝站在人群里,手裡拿著一張剛剛接過的宣傳單,看著台上振臂高呼的鮑里斯,刺眼的陽光模糊了他的視線。
「如果我已經畢業了,一定會成為戰地記者,親自記錄下這場正義行動。只可惜我現在只是個學生,但我依然會盡全力去發揮我的價值。」鮑里斯在演講後接受了幾個記者的採訪。他的演講稿和採訪記錄很快被刊登在莫斯科各種雜誌和報刊上。
——
1980年初,阿列克謝回到普里皮亞季。沃爾科夫夫婦在伊萬公寓對面的體育大街旁為瓦列里租了一套新公寓,沃爾科夫主席認為小兒子已經長大,需要學會獨立生活。如此一來,阿列克謝可以更加光明正大地和瓦列里見面。
戰爭的消息蔓延至每一個角落,普里皮亞季的書店門口的報刊售賣處也堆積著最新戰況。阿列克謝躺在瓦列里公寓裡的床上,翻看著今天剛買的《消息報》,報紙頭版上印著一張黑白照片,裡面的蘇聯士兵坐在一輛灑滿了鮮花的裝甲輸送車上。下面的文字記錄了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奧列格·特羅揚諾夫斯基對於聯合國要求蘇聯撤軍這一決議所發表的聲明,主題依舊圍繞著「正義行動」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