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解竹:「你不在意嗎?」
池硯:「在意什麼?」
解竹:「解星河才是這個世界所謂的『主角』,如果當初答應了天道,你便不會來到這方世界,也不會經歷此前的種種。你不怨嗎?」
不等池硯開口,解竹又道:「我的確不是心魔,我是本體此世分出的執念、是本體的一部分。我的回歸能補全缺失的損耗、喚醒本體。」
「本體沒有消失,只是靈體消耗巨大陷入沉睡。你若心有不願,無需親自出手,保持現狀,本體會永遠沉睡。」
「你可以通過規則離開這方世界,從此斬斷與天道的所有關聯。甚至回到你更熟悉的地方重獲新生。」
池硯:「師尊此前不願回應,也是因為所謂的天道與主角?」
解竹沒有開口,池硯從他的表情中看出默認的態度。
池硯:「我一直清楚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從來不是天道選定的人,而是天道的存在本身。但當我知道師尊知曉一切,一直以保護我為由拒絕我,看我糾結,我當然也是怨的。」
「只是我更清楚,我已逃避過一次,現下我不打算逃避我的真心。我心有不滿,但不打算永不相見,師尊既然一直在意,便也應當由他親自同我解釋那些過往。」
解竹:「執念回歸我們都不會放手,我或許追不出這方世界之外,本體卻能做到。到時候哪怕你厭煩了,『解星河』也絕不會離開。」
「是嗎?我倒更好奇真正的解星河到底是什麼樣子了。」
池硯低聲說著,分不清是對解竹,還是對自己。
自始至終,他都不曾抬頭看向解竹的眼睛,只因為軀殼的主人是解星河,那張他曾一遍遍不斷描摹的臉、那熟悉的五官……
他知道自己無法不動容和委屈。
但他也是真的想要親眼確認解星河無恙。
哪怕小綠的出現化解了許多情緒,他仍然不得不承認,解星河離開的那一瞬間,他體會到了某種不曾感受過的撕心裂肺,也明白了師尊一遍又一遍提及的叮囑。
沒有人能夠看到那樣的場面不目眥欲裂。
也沒有人能夠承受心悅之人永遠離開的風險。
尤其是打著為自己好的幌子。
他曾在雲山門繼任大典逃避過一次。
將所有的灑脫拋開,不過困於「炮灰」身份不願意面對即將到來、難以改變的劇情的逃避。他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無私奉獻,只是膽小之人試探真心的同時將自己蜷縮藏起。
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一切,他會躲得更遠,去找天道的麻煩、與主角爭搶,追尋那些他從來不是真正在意的事。
他以果斷偽裝自己,如今被放置到了同樣的地位,回想消散的金光與解竹口中所謂永遠沉睡不用相見的「報復」。
池硯突然覺得有點牙癢。
這種心火高漲,酸澀但又更為憋悶的情緒在胸腔燃燒,燒得他血液發燙,眼眶微澀。
這才發現,他不喜歡逃避。
第94章
重啟的一瞬, 解星河意識到世界改變了。
外界流淌的靈力快速充盈身體,上界之路提前打開,天道似乎已然得償所願找到了祂渴望的「人選」。
那個火靈根的少年?
解星河快速否定了這種可能——烙印還在。
天道的烙印是篩選的標記, 選定踏入三千世界參與考核的人, 備選的烙印也會失去作用。
如今上界的道路已開, 烙印卻並未消失, 其中定然存在某些變數。
經過一次自毀式的滅世,睜開眼一切又回到最初,驗證了上界獲得的信息——天道與烙印者的綁定是來自上位者的痕跡,無法抹除。
烙印伴隨著靈體, 唯一的削弱方式只有分離靈體。
重來一世, 解星河仍不打算對天道妥協。
天道選中了烙印者, 烙印者也同樣承擔天道與小世界聯繫。
解星河有前世修煉記憶, 又已斬斷一切相關的因果, 修煉之路平坦順遂。修煉的同時, 他也在煉化靈體之力,足以將靈體分散成一道道靈力回灌小世界,直至斬斷這方世界與天道的聯繫。
在尋找與改變的過程中, 一個特殊的存在引起了解星河的注意——多年前憑空處出現的藥王谷前谷主原清決。
擁有空靈之體的靈柱本應天下聞名,原清決卻很少在古籍中出現,天道也不曾提及。
過往一次又一次細小的改變之中也都有空靈之體的痕跡。
在前世的記憶中,空靈之體的最近一次出現也是很久很久以前,近乎以傳說的形式記錄在民間傳說的故事裡。
其中必然存在某種關聯。
仙魔之爭徹底驗證了解星河的猜想——空靈之體是天道準備的對策。
為天道榨取所有資源供烙印者登上三千世界的舞台是小世界原本的結局。
前世解星河憑藉烙印提前獲知天道的行動反將供給的聯繫斬斷, 將天道靈力回補給受損的小世界。
空靈之體的出現成為了小世界與天道之間的媒介。空靈之體先一步以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為天道汲取了小世界的力量。
與此同時, 只考慮加強烙印力量、培養新候選人的天道並不在乎媒介逐漸斬斷了祂與小世界之間的聯繫。
烙印變強、無需反向補給小世界,也沒有天道的限制,解星河對烙印的掌控不斷變強, 他從未放棄過尋找,卻永遠晚那人一步。
直到那天,風雪交加的夜晚,襁褓中的孩子有一雙看透世事的眼睛,滿滿的疲倦是他一路辛勞的沉澱。
天道將空靈之體送到解星河的面前,耳邊陌歸塵道出天道為其選定的結局。
解星河選擇了另一條截然相反的路。
……
對於池硯而言,他獲得了新生,任務被打斷、行動也因此不受限制。
一切似乎只是一場意外之喜。
池硯不知道,改變一切的並不只是解星河當夜的選擇。
此後的許多年,池硯認定厭棄他的師伯一次又一次踏上雲山之巔、拜訪他並不親近的師弟。
素來以理智為傲的陌歸塵想不明白,只是因為師弟少有的拒絕,他便瞥了一眼風雪中的孩子。
幼童身子骨虛弱,很難調養,又無父母在世。以他的靈根為雲山門添一位未來仙人的保障,於雲山門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陌歸塵從不自詡好人,他更善於如何權衡利弊,可那風雪中的一眼——皮膚棟得烏青已然生機流逝的孩子空空洞洞的眼睛裡毫無畏懼,卻有一線對生的渴望。
他的道心動搖了。
以至於後來每一次後悔和猶豫時,他便上山看一眼當年救下的幼童。
池硯也並不知道。
斬斷因果、剝離執念的解星河再如何天賦過人、驚才艷艷,也不過是天道規則下掙扎的軀殼。他很難對外界的一切產生情緒波動,更難與人產生交集。
不完整的靈體無法構建因果。
池硯到來後,一切才發生了改變。
一心壯大雲山門的陌歸塵從不認為修劍道的師弟需要關心,每每上山不過是心頭憐憫與決斷之間的掙扎。
人人都說道修陌歸塵運籌帷幄、決策果斷,少有人知他僅存的一線良知和理性都在師弟那位不討他喜歡的親傳弟子身上。
一來二去,陌歸塵的春來飲茶冬飲酒,竟使一門二尊成為世間佳話。
池硯更不知道,裹著裘衣水靈可愛的劍尊親傳弟子總是獨自坐在屋檐下,眼底是對生命萬物的好奇,卻從來不願主動探尋、外出走動。
雲山門其他弟子們嘗聚在一處開小會,下注誰能最先討他歡心?誰又能成為他的第一個朋友?
無人成功便一年年逐漸加碼、條件上步步退讓。
誰找到的法寶能讓小師弟欣喜?誰從塵世淘來的小東西能讓小師弟開心?
雲山之巔是斬斷因果的解星河尋來獨處的寒冷僻靜處,從不會有人打擾。
起初多了一位受到良心拷問的道修尊者,後來又多了想看看小師弟廬山真面目的年輕弟子們,再後來則是一群越挫越勇的獻寶者。
池硯以為他的師尊受人敬仰,卻不知在他到來之前,過於清冷的山門無人敢於靠近。
解星河還記得那些年幼的、想在自家小徒弟心中留下印象的弟子們。
彼時池硯孤零零地站著。他收到過的善意十分有限,從那些令人心驚的有關空靈之體的記錄就可見昔日遭受過的苦難。
他倔強地不願替自己辯解。
解星河很少將分出的執念收回——執念因七情六慾而起,容易成為天道掣肘的把柄;他也很少再分出執念,斬斷七情六慾後便難產生心緒波動。
而在池硯出現的每時每刻,解星河能感受到分離在外的執念產生的共鳴,各種情緒如潮水奔騰翻湧,不得不分割更多的執念以保持理智的清醒。
解星河為自己選了一條路。
池硯:「在意什麼?」
解竹:「解星河才是這個世界所謂的『主角』,如果當初答應了天道,你便不會來到這方世界,也不會經歷此前的種種。你不怨嗎?」
不等池硯開口,解竹又道:「我的確不是心魔,我是本體此世分出的執念、是本體的一部分。我的回歸能補全缺失的損耗、喚醒本體。」
「本體沒有消失,只是靈體消耗巨大陷入沉睡。你若心有不願,無需親自出手,保持現狀,本體會永遠沉睡。」
「你可以通過規則離開這方世界,從此斬斷與天道的所有關聯。甚至回到你更熟悉的地方重獲新生。」
池硯:「師尊此前不願回應,也是因為所謂的天道與主角?」
解竹沒有開口,池硯從他的表情中看出默認的態度。
池硯:「我一直清楚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從來不是天道選定的人,而是天道的存在本身。但當我知道師尊知曉一切,一直以保護我為由拒絕我,看我糾結,我當然也是怨的。」
「只是我更清楚,我已逃避過一次,現下我不打算逃避我的真心。我心有不滿,但不打算永不相見,師尊既然一直在意,便也應當由他親自同我解釋那些過往。」
解竹:「執念回歸我們都不會放手,我或許追不出這方世界之外,本體卻能做到。到時候哪怕你厭煩了,『解星河』也絕不會離開。」
「是嗎?我倒更好奇真正的解星河到底是什麼樣子了。」
池硯低聲說著,分不清是對解竹,還是對自己。
自始至終,他都不曾抬頭看向解竹的眼睛,只因為軀殼的主人是解星河,那張他曾一遍遍不斷描摹的臉、那熟悉的五官……
他知道自己無法不動容和委屈。
但他也是真的想要親眼確認解星河無恙。
哪怕小綠的出現化解了許多情緒,他仍然不得不承認,解星河離開的那一瞬間,他體會到了某種不曾感受過的撕心裂肺,也明白了師尊一遍又一遍提及的叮囑。
沒有人能夠看到那樣的場面不目眥欲裂。
也沒有人能夠承受心悅之人永遠離開的風險。
尤其是打著為自己好的幌子。
他曾在雲山門繼任大典逃避過一次。
將所有的灑脫拋開,不過困於「炮灰」身份不願意面對即將到來、難以改變的劇情的逃避。他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無私奉獻,只是膽小之人試探真心的同時將自己蜷縮藏起。
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一切,他會躲得更遠,去找天道的麻煩、與主角爭搶,追尋那些他從來不是真正在意的事。
他以果斷偽裝自己,如今被放置到了同樣的地位,回想消散的金光與解竹口中所謂永遠沉睡不用相見的「報復」。
池硯突然覺得有點牙癢。
這種心火高漲,酸澀但又更為憋悶的情緒在胸腔燃燒,燒得他血液發燙,眼眶微澀。
這才發現,他不喜歡逃避。
第94章
重啟的一瞬, 解星河意識到世界改變了。
外界流淌的靈力快速充盈身體,上界之路提前打開,天道似乎已然得償所願找到了祂渴望的「人選」。
那個火靈根的少年?
解星河快速否定了這種可能——烙印還在。
天道的烙印是篩選的標記, 選定踏入三千世界參與考核的人, 備選的烙印也會失去作用。
如今上界的道路已開, 烙印卻並未消失, 其中定然存在某些變數。
經過一次自毀式的滅世,睜開眼一切又回到最初,驗證了上界獲得的信息——天道與烙印者的綁定是來自上位者的痕跡,無法抹除。
烙印伴隨著靈體, 唯一的削弱方式只有分離靈體。
重來一世, 解星河仍不打算對天道妥協。
天道選中了烙印者, 烙印者也同樣承擔天道與小世界聯繫。
解星河有前世修煉記憶, 又已斬斷一切相關的因果, 修煉之路平坦順遂。修煉的同時, 他也在煉化靈體之力,足以將靈體分散成一道道靈力回灌小世界,直至斬斷這方世界與天道的聯繫。
在尋找與改變的過程中, 一個特殊的存在引起了解星河的注意——多年前憑空處出現的藥王谷前谷主原清決。
擁有空靈之體的靈柱本應天下聞名,原清決卻很少在古籍中出現,天道也不曾提及。
過往一次又一次細小的改變之中也都有空靈之體的痕跡。
在前世的記憶中,空靈之體的最近一次出現也是很久很久以前,近乎以傳說的形式記錄在民間傳說的故事裡。
其中必然存在某種關聯。
仙魔之爭徹底驗證了解星河的猜想——空靈之體是天道準備的對策。
為天道榨取所有資源供烙印者登上三千世界的舞台是小世界原本的結局。
前世解星河憑藉烙印提前獲知天道的行動反將供給的聯繫斬斷, 將天道靈力回補給受損的小世界。
空靈之體的出現成為了小世界與天道之間的媒介。空靈之體先一步以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為天道汲取了小世界的力量。
與此同時, 只考慮加強烙印力量、培養新候選人的天道並不在乎媒介逐漸斬斷了祂與小世界之間的聯繫。
烙印變強、無需反向補給小世界,也沒有天道的限制,解星河對烙印的掌控不斷變強, 他從未放棄過尋找,卻永遠晚那人一步。
直到那天,風雪交加的夜晚,襁褓中的孩子有一雙看透世事的眼睛,滿滿的疲倦是他一路辛勞的沉澱。
天道將空靈之體送到解星河的面前,耳邊陌歸塵道出天道為其選定的結局。
解星河選擇了另一條截然相反的路。
……
對於池硯而言,他獲得了新生,任務被打斷、行動也因此不受限制。
一切似乎只是一場意外之喜。
池硯不知道,改變一切的並不只是解星河當夜的選擇。
此後的許多年,池硯認定厭棄他的師伯一次又一次踏上雲山之巔、拜訪他並不親近的師弟。
素來以理智為傲的陌歸塵想不明白,只是因為師弟少有的拒絕,他便瞥了一眼風雪中的孩子。
幼童身子骨虛弱,很難調養,又無父母在世。以他的靈根為雲山門添一位未來仙人的保障,於雲山門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陌歸塵從不自詡好人,他更善於如何權衡利弊,可那風雪中的一眼——皮膚棟得烏青已然生機流逝的孩子空空洞洞的眼睛裡毫無畏懼,卻有一線對生的渴望。
他的道心動搖了。
以至於後來每一次後悔和猶豫時,他便上山看一眼當年救下的幼童。
池硯也並不知道。
斬斷因果、剝離執念的解星河再如何天賦過人、驚才艷艷,也不過是天道規則下掙扎的軀殼。他很難對外界的一切產生情緒波動,更難與人產生交集。
不完整的靈體無法構建因果。
池硯到來後,一切才發生了改變。
一心壯大雲山門的陌歸塵從不認為修劍道的師弟需要關心,每每上山不過是心頭憐憫與決斷之間的掙扎。
人人都說道修陌歸塵運籌帷幄、決策果斷,少有人知他僅存的一線良知和理性都在師弟那位不討他喜歡的親傳弟子身上。
一來二去,陌歸塵的春來飲茶冬飲酒,竟使一門二尊成為世間佳話。
池硯更不知道,裹著裘衣水靈可愛的劍尊親傳弟子總是獨自坐在屋檐下,眼底是對生命萬物的好奇,卻從來不願主動探尋、外出走動。
雲山門其他弟子們嘗聚在一處開小會,下注誰能最先討他歡心?誰又能成為他的第一個朋友?
無人成功便一年年逐漸加碼、條件上步步退讓。
誰找到的法寶能讓小師弟欣喜?誰從塵世淘來的小東西能讓小師弟開心?
雲山之巔是斬斷因果的解星河尋來獨處的寒冷僻靜處,從不會有人打擾。
起初多了一位受到良心拷問的道修尊者,後來又多了想看看小師弟廬山真面目的年輕弟子們,再後來則是一群越挫越勇的獻寶者。
池硯以為他的師尊受人敬仰,卻不知在他到來之前,過於清冷的山門無人敢於靠近。
解星河還記得那些年幼的、想在自家小徒弟心中留下印象的弟子們。
彼時池硯孤零零地站著。他收到過的善意十分有限,從那些令人心驚的有關空靈之體的記錄就可見昔日遭受過的苦難。
他倔強地不願替自己辯解。
解星河很少將分出的執念收回——執念因七情六慾而起,容易成為天道掣肘的把柄;他也很少再分出執念,斬斷七情六慾後便難產生心緒波動。
而在池硯出現的每時每刻,解星河能感受到分離在外的執念產生的共鳴,各種情緒如潮水奔騰翻湧,不得不分割更多的執念以保持理智的清醒。
解星河為自己選了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