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郁蕪當時看到他們的這些猜測時,也忍不住稱讚,這屆的古人怎麼突然變得這麼聰明了!

  她是打算這麼寫,為此還在話本里埋了很多引子,沒想到這麼快就被人猜到了。

  當然她自己是不能夠劇透的,所以給書迷們回信時,寫的都是模稜兩可的話。

  收到回信的書迷們原本還很高興能收到仰慕者的信封,但是等他們拆開信看到裡頭的內容時,無一不捶胸頓足!

  紛紛大嘆:不愧是無明先生,果然夠可惡,還以為能得到確切的答案,看了無明回的信之後,心裡更是抓耳撓腮了!

  只要看到無明的信的人,保管好幾天都睡不著,每天就守著書肆,眼巴巴的期望著連載話本梓行。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的人,對待基建和種田這類的東西簡直欲罷不能。

  看著話本的城鎮百姓生活越發好,而且主角的城鎮越擴越大,百姓們有了庇護城,誰人不感動?

  也是因為這話本引起了槿國全國上下的反思和感悟。

  之前先帝無端挑起戰爭,那時百姓們的生活剛穩定,自然經受不起這樣的打戰。

  幸好最後先帝幡然醒悟沒有繼續派兵打仗,否則有一日他們說不定也會變成話本里那些國家一樣。

  饒是及時止損,但國內也是緩了兩年才緩過來,有了前車之鑑,現在的朝廷更忌諱打仗,而是重點發展民生問題。

  現在槿國不出所望越發繁榮強大,變成所有國家嚮往的地方。

  聽說此書因為一些原因,在槿國民間的話本版本不是最原始的版本。

  民間的版本很多東西都簡化了,比如「肥皂」的製法。

  原始的版本卻掌握在朝廷之中。

  當然朝廷之所以要將這些做法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然也是為了造福民生。

  等朝廷製作出來,往往賣到民間的價格相當便宜,自然能夠滿足百姓們的需求。

  讓每家每戶都能買的起,不會讓這些日常用品被其他商人所壟斷。

  而槿國的這些東西賣到其他國家卻是個稀罕物,因為從槿國運輸到他們國內很是稀少,價格自然就會被翻倍。

  幾乎成了各個國家貴族豪紳們的奢侈物,尤其是這個肥皂和香皂。

  肥皂和香皂聽說都是提取了花香來製作的。

  尤其是肥皂,不光光洗衣裳洗的十分乾淨,比他們用的皂角還要好用。

  而且還能讓衣裳曬乾後變留香,這肥皂一賣到他們國內很快被貴族們搶購一空。

  有的人想要復刻,可是怎麼做都做不出來,勉強研究出來也沒有槿國的肥皂好用。

  槿國將此技術牢牢掌握在他們自己人手裡,除了槿國的朝廷能夠做出此等好物,幾乎沒人能做的出來。

  至於香皂,一度成為貴族女子的搶手物,這些貴女以自詡槿國香皂為榮,貴女對香皂不光光是喜愛,而是達到了狂熱的姿態。

  在古代,女子們洗澡一般都是用的花瓣和花露洗的,這都是有條件的人家才會用的。

  一般百姓人家洗澡都是沖洗完事,自然沒有那個閒錢買如此貴的花露。

  只有貴族才喜歡以此來梳洗打扮。

  可是這香皂稀少,賣到其他國家的少之又少,除了皇室之外,能分到的極少,為此受到很多貴族的哄搶。

  香皂一度也成為了身份尊貴的象徵。

  沒有尊貴的身份如何能夠買的到香皂。

  因此只要槿國商人一到這些國家的皇城內,才剛到驛站,還沒卸貨呢,就被人買走了。

  槿國商人如今成了各國的香餑餑,貨賣到哪裡哪裡就暢銷。

  而這肥皂和香皂與之前的白砂糖等物一樣被炒到了天價。

  不過他們一定沒有想到,在他們國內只能貴族使用的稀罕物在槿國內已經是百姓們習以為常使用的東西。

  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葉郁蕪和朝廷了。

  沒有他們的推行,將這些可夠大賺一筆的法子攥在國家手裡,百姓們也就不能夠用的起這些東西了。

  當然這些東西雖然賣的便宜,但是薄利多銷,賣的多,自然也賺的多,國庫從來沒有如此充盈過。

  管理國庫和國家財政大權的戶部尚書做夢都會笑死。

  以前被大臣戲稱一毛不拔鐵公雞的戶部尚書也變的大方了起來。

  基建文(二)

  以往需要支銀子的軍餉等其他的政務,戶部尚書都要推來推去,支支吾吾,許久不撥銀子,如同沒看見似的。

  只要有人和他要銀子,他都會對那人破口大罵。

  現在幾乎向他支銀子,他都能同意,而且撥銀子撥的很快。

  大臣們看戶部尚書像是換了個人,頗為不認識。

  而一向看所有人都不爽、就連皇帝來要銀子也能罵回去的戶部尚書唯獨只對一人有好臉色,那就是葉郁蕪葉大人。

  按戶部尚書的視角,葉郁蕪就是個搖錢樹,他天天舔著個臉跟著葉大人身後,要人家多想一些方子讓國庫多賺些錢。

  他簡直就是把葉大人當成菩薩在供了。

  不過現在誰不想要得到葉大人的青睞。

  只是葉大人似乎這對兩個女官青睞有加。

  這兩人便是之前與葉郁蕪一同去吃酒的余方好和慶清妍。

  按葉郁蕪的話來說就是:姐妹們,收拾收拾,到咱們女子升咖的時候了!

  葉郁蕪專門與現在的皇帝,也就是祁竟越請旨讓二人一塊入了樞密院。

  之前不是說槿國越發繁榮,來往許多番外商人嘛,這就引起了很多交通的不便。

  要知道在槿國一共有幾種道路,一種乃是御道,顧名思義就是專供皇帝出行的道路,一種是官道是官方文書傳遞、官員往來、軍隊調動等的主要通道。還有民間自行開闢、與官路對應的「私路」,主要用於民間的商業往來和百姓日常出行。

  而「私路」目前來說還是不夠用的,有的商人經過官府申請,倒是可以跑官道,但是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

  於是葉郁蕪就想要做一條水泥路。

  畢竟想要富先修路。

  葉郁蕪的這個想法很快受到了文武百官的贊同。

  要問為什麼他們這麼多人就沒有一個人反對?

  那也要多虧了她最近連載的這個話本。

  裡頭的主角就是因為給他的城鎮修了一條水泥路,直接便利了所有人,也為後面的出行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武百官看了話本之後,無人不對這水泥路垂涎欲滴,早就想要效仿話本修建一條水泥路看看了。

  葉郁蕪也早就想要讓汴京城內修一條水泥路了。

  主要是每天坐在馬車裡,汴京的青石板鋪就的路已經算是所有城鎮最好的路了。

  但是到底這個青石路還是有很多弊端的,下雨天石板容易鬆動,還會長青苔,路面會變得很滑,一個不慎就會摔倒,稍微重的東西一經過這個石板,就會導致這個石板裂開,變得凹凸不平。

  而葉郁蕪有時候會乘坐馬車到郊外指導農戶種田,去到郊外更是遭罪,那路面都是泥路,有時候還有石子,馬車經過時,常常把車上的人顛的想吐,要是更遠一點,屁股都要被顛爛了。

  所以很早以前葉郁蕪就想要把這道路改一改,修一修了,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又怕文武百官不同意,畢竟大家沒見過此物,也不知道修路的好處。

  為此她特意寫了這麼一本話本,就是寫的基建文,刷新一下這些老傢伙的認知。

  好在成果還不錯,葉郁蕪還沒提要修路一事呢,這群老傢伙自從肥皂和香皂一做出來賺了不少銀子後,態度轉變的太快了。

  畢竟跟著話本做,沒多久就能實現國庫的充盈誰人不願呢,這可是大好的機會呢!

  沒多久一個個老狐狸朝她旁敲側擊,就是想要問問她對於修路的看法。

  葉郁蕪自然順著他們的想法說了下去。

  他們見葉郁蕪有此打算也是鬆了一口氣,戶部尚書更是拍著胸脯對葉郁蕪保證,要多少銀子國庫就出多少。

  葉郁蕪故意說了個數。

  原本一臉信誓旦旦的戶部尚書拍在胸脯上的手放也不是,拍下去也不是了。

  「當然,前提是不能超過這個數。」戶部尚書也伸手比了個數字。

  旁邊的太傅等人一臉無語的看著他,「戶部尚書啊,我們果然沒有看錯你啊,你還是那麼摳,我們還真以為你真的變了呢!」

  戶部尚書生氣的睜大眼睛,「你們這是何意,你們可知道管理國庫可是很難的!一個不慎就會導致國庫空虛!你們可是不知道我的難,這不得精打細算!」

  「那這路還修不修,你可是看過話本的啊!這水泥路要是修好了,接下來能為槿國創造的利益可是相當可觀的!說不定國庫又能大賺一筆。到時候有更多的番商來我們這做生意!」

  趙太傅戲謔的看著他,似乎料到他一定會妥協,果然,在趙太傅說完這樣的話之後,戶部尚書明顯心思動搖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