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影帝粉絲真高貴,和小演員做朋友就是扶貧?

  :別按頭粉籍,柯遂粉沒有這麼說女演員的意思哈。

  :但柯遂這麼多年兢兢業業不炒作不揭露私生活的口碑算是沒了。

  :賣什麼慘呢,現在說這些,不參加不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但因兩邊都沒反應的動作,輿論還未發酵到倒向一邊的關鍵時間點。

  懷寧越滑下去心情越差。

  持續到下車進屋,柯遂察覺到她的不對勁,問她怎麼了。

  懷寧擺手,笑道:「沒事。」

  柯遂大概還不知道,她認為讓他以一個客觀的角度得知這件事比較好。

  「懷寧,來我們房間打電動啊。」

  正準備上樓,武熙熙叫住她。

  懷寧笑了下,搖頭:「不了,我有點困,先回房間,你們玩吧,不用管我。」

  「跑了一天了,您能歇會兒嗎?」

  「誰攔你休息了,咱倆又不住在一起,你以為還是合租那會兒由你約法三章啊。」

  身後吳漾的抱怨與武熙熙的回話聲漸弱。

  ——

  睏倦只是藉口,並非懷寧本意,但或許車上那一覺實在不算好,挨上枕頭,她再次睡去,然後進入昏沉夢境。

  懷寧做夢很是頻繁,常言道夢到一個人許多次是在思念他,而母親李莉優和柯遂,是她夢裡最常出現的兩個人。

  同時也是對她成長過程影響最大的兩個人。

  父親懷湛江是傳統家庭中最常見的那類角色,在他面前,懷寧不太會表現出親近之意,他也絕少寵溺女兒,父女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相像,因此對於懷寧很難留下記憶點。

  所以自有記憶起,李莉優常需要同時扮演嚴厲與慈愛的雙重角色,嚴厲在於,懷寧很小便按照她的要求在完成許多事,而每當懷寧聽話且成功後,會獲得那份附帶的慈愛。

  懷寧本身是個沒性格的人,天生的反抗精神在她這裡並不具備,偶然的逆反念頭也只是一瞬間,因為大多數時候她不會覺得不舒服。

  小到就讀學校,大到選擇美院,李莉優為她規劃好一切,只待她一步一步邁到終點。

  這樣的過往,使得懷寧勢必養成乖順且為別人著想的性子。

  所以扮演好友這一角色對於懷寧來說,簡直手到擒來,她很輕易地跟上柯遂的步子,心甘情願地跟在他身後。

  但柯遂會一遍遍問她,你為什麼要跟在我後面?你為什麼不往前來,和我站在一起,或者走到我前面?

  最初懷寧不言語,接著她默默將步子放大,到最後,她會主動拉他跑。

  逃掉一整節自習課去放風箏,鑽進他家的廚房研究新菜品,運動會突發其想報名一千六百米。

  明明冷淡似冰霜的性格和臉龐,卻數次將懷寧偶然冒出的逆反念頭點燃成火焰。

  柯遂理解她的念頭,也可以接受她不為他著想,乃至鼓勵。

  因為他總能神奇地使它們成功。

  強大又不容置疑,十幾年的相處時間,就算缺失親緣血親這層關係,也容易叫人依賴。

  甚至隔開那麼久的見面,短短兩天,她便再次沉溺其中。

  身體反應機制存在著如此長久且持續的依賴,像之前她每次遇到他便會莫名出現的失重感。

  以至於翻看微博評論區時,懷寧腦袋幾乎是完全放空的,信息太雜,她一時間分不清這份空白感由何而來。

  被懷疑蓄意炒作藉機上位,或是發現短短一天內她竟處於輿論風暴中心,而且將柯遂拖了進去。

  懷寧並非是輕易被流言打倒的那種人,打從與李莉優就放棄畫廊工作轉而去做演員一事產生分歧,或者更早,如被蠱惑一般下定決心去往試鏡地時,她便意識到正在獨自踏上一條困難重重的路。

  可她更沒有內心強大到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將其影響的搶手性格。

  她處在一個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最最普通的位置。

  會拋掉一切去追求兒時被扼殺的演員夢,也會因為憶起那個青城蘇城交際的四月而對柯遂和媽媽感到不知所措、愧疚、難過。

  可懷寧不知要如何消散掉這些不愉快的,縈繞在她心頭,在她夢中久久不散的往事。

  就好像有人費盡心思播種一顆種子,再見時它的枝椏卻變得歪七扭八,沒能長成所希冀的樣子,享受灌溉的種子怎麼能開口和對它失望的人交流這回事呢。

  再度醒來是因為門外傳來模糊不清的談話聲,入睡前未關燈,屋內卻不知何時陷入黑暗。

  懷寧長舒一口氣,去衛生間洗了臉,套一件衣服出去。

  本以為會同樣伸手不見五指,微弱的亮光卻若隱若現。

  對面的房間正敞著門,柯遂抱臂,依輪廓來看是身子側倚在門與牆之間,聽到動靜後他自動移開落在手機上的視線,像是為了見她特意等在這裡。

  「聊聊?」

  第11章

  她像蜜罐最底處的糖

  十八歲之前,柯遂是沒有做演員這個想法的。

  他鍾情於邏輯研究,以及實操性極強的實驗過程,文理分班時選擇理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柯遂?」

  回家的路上,懷寧回頭喊人,打斷柯遂的視線。

  她問他文理分科要怎麼選。

  柯遂迎上她的目光,回答:「理科,你選什麼?」

  「我媽媽說文科好一點,她想讓我學美術。」

  「你想學?喜歡嗎?」

  懷寧想了想,決定說實話:「還好,不喜歡也不討厭,但我從小就開始上繪畫班了,老師也說我有一點天賦。」

  「理科挑選的機會比較多,你各科成績都不錯,而且也可以準備藝考。」柯遂客觀分析給她聽,語氣卻像在勸說。

  懷寧糾結了會兒,說:「但理科和文科比起來還是有點難,我回家問問媽媽。」

  絕大多數時候,柯遂覺得懷寧像是只無欲無求的小烏龜,脾氣極度溫順,給她找片水,隔幾天伸進去撒把龜糧和蝦干就能養活。

  不僅能養活,她還會反過來舔你的手掌心表示感謝。

  尤其年紀尚小那會兒,作為小孩子的他們身心都在發育中,該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年少獨居的柯遂早熟些,通過小青梅與人的相處方式中敏銳地觀察到這一現象。

  直到後來漸漸長大,懷寧的心思變得更成熟,負責調控情緒的器官當然也會隨之完善,她會對他的疑問做出反饋似的回應。

  柯遂才開始明白,她不是沒有喜歡的東西,而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可他觀察到了。

  如果李莉優沒有給她準備第二天的衣服,她會給自己挑選白色的。親友遞給她一大把糖,她會先吃酸甜口味的。所有去過的地方,她提過最多次的是大海。

  最重要的是,她對表演很感興趣。

  當時那些不加目的的觀察,後來成為他靠近她的方法。

  在她不辭而別的同一年,柯遂重讀高二考表演學院,尊重已經成年的他,父母沒說別的,只問他想好了沒有,他不回答。

  其實柯遂一直說不清楚那時的想法,刻意不去清楚,不敢清楚。

  但他知道,律師,研究學者,或演員,都是謀生在世的工作,對他來講沒有本質的區別,差別僅僅在於念頭出現的早晚時間。

  而半路殺出的後者取勝,僅僅因為它承載著對他來說更為重要的砝碼。

  事實證明,各方面都可以做得很好的柯遂,演戲也沒差。

  做演員,首先容貌要出眾,他占了先天優勢。

  其次演技要靈動,他面部肌肉活動算自如,動態不至於給靜態拖後腿。

  最後,角色要抓眼也要適配,觀眾才會有驚喜感。

  這大約同樣是柯遂新人出道後火速被大眾發現的路徑。

  潘之志導演三年磨一劍的誠心之作,除男女主角仍然為御用大咖外,其餘配角只存在合適這唯一一條標準。

  那個角色的確非常適合柯遂。

  兒時親身經歷家破人亡的慘劇,首次露面一襲黑衣,他的古裝扮相俊朗,氣質疏離,處於亦正亦邪的陣營,表面袖手旁觀卻在暗地裡多次出手相助,臨死前才對女主吐出一絲愛慕之意,使得女主回憶起他幫助她時留下的那些蛛絲馬跡。

  電影從拍攝開始便收到頗多關注,上映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他沒急著簽公司,等到大四上半年,學業幾乎完成時終於兩隻腳都真正踏入圈子。

  兩年後,懷寧出現。

  起初的心情,可以稱之為無措。

  她出現得毫無防備,又來勢洶洶。

  遠至虛擬的短視頻平台,社交平台,近到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能說得出《南山舊》里的席月一角,以及席月的官方cp。

  懷寧演得很不錯,作為專業演員的柯遂必須承認。

  活潑而不跳躍,張弛有度,連同她春心萌動的羞澀,大膽示愛後反遭拒絕的難過,親眼看到所愛之人死去的崩潰絕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