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我以為我很了解你,但有時我真的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夜更深了,顧珩依戀的蹭蹭孟躍的臉,扯了毯子蓋住二人,兩人在狹小的榻上安眠,必須要緊緊相依,才不至掉落在地。
顧珩卻感到無比安心。
比起女兒,我更需要你。
孟躍再次恢復意識已經是次日晌午,她眼皮抖動,耳邊傳來稚嫩的驚喜,「父皇,母后醒了。」
太陽透過直欞窗灑進正殿內,之前糊窗的軟煙羅舊了,新換的雨過天青色將日光染了一層清亮的顏色,很是清新好看,襯著殿內地龍,仿佛夢回春日。
顧珩一身杏黃常服而來,整個人明麗奪目,完全不見昨夜沉鬱。
孟躍單手圈住懷裡的女兒,下意識朝顧珩伸出另一隻手。明顯看見顧珩的眼睛亮了。
顧珩親親她的手背,「文宣要等你一起用午膳。」
文宣也學著她父皇親親母后的手背,笑眯了眼。
孟躍忍不住露出笑。
午膳後,文宣被送回太康宮,孟躍在殿內緩緩走動消食,顧珩扶著她,低聲道:「腰酸不酸,我給你揉揉。」
孟躍嗔怪的瞪他一眼,那一眼似威還情,看的顧珩心裡痒痒,他立刻湊過去香了一口,扶著孟躍坐在沉香木榻上給她揉腰。
孟躍頗為舒服,半眯著眼,忽然道:「虞由的身子不大好了,不能費神費心,但他之前駐紮北地,對那一帶兒熟悉,所以我沒有換下他,仍叫他坐鎮後方。」
顧珩應了一聲,「你之前來信說過了,你安排就是,我沒異議。」
孟躍握住顧珩的手,捏了捏,「我想著得尋個人助他,又不能影響虞由發號施令。」
軍中最忌二令。
裴籍尤,趙昆等人都是有才幹的,但有才之人傲氣,別看幾人在他們跟前百依百順,真到了北地與虞由謀事,未必如此。
孟躍好不容易打下現在的局勢,她絕不容有失。
帝後二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舒元。」
「阿嚏——」正在奮力辦公的穆延用方帕捂鼻,心想自己真是失態,晚些時候得用碗姜飲。
傍晚時分,穆延前腳回府,後腳聖旨到。
詞藻華麗的將他誇讚一通,夸的穆延臉頰微熱,卻聽話音急轉,令他不日前往北地,協同虞節度使作戰。
穆延愣在當場。
什、什麼?
穆延就這麼趕鴨子上架匆匆去了北地,但是,但是他是文官啊。
他恐是做不好武將的活兒。
穆延是個很奇妙的人,尋常人步步高升,又曾做過天子伴讀,與帝後皆有情意,或多或少都會露出一些矜傲和自得。
但穆延身上沒有,或許是他曾經被孟躍削的太狠,又或許是他本性如此,他意外的圓和,如玉石溫潤。在他不通的領域又放得下架子,謙卑求教。
所以,沒有比他更合適去北地輔佐虞由的人了。
帝後迫害老實人後些許愧疚,更加厚待穆延妻兒,其妻封一品夫人,其女封縣主。甚至因著穆延的小兒子比文宣大不了幾歲,帝後將人接進宮中教導。
………
瑞朝和北狄這一場仗一直打了六年。
奉寧十五年,入冬,北狄各部落向瑞朝投降,從今後稱臣納貢,不敢冒犯。
消息傳回京都,舉國歡慶。
大雪那日酉正,北征大軍抵京,駐紮京外二十里地。
次日一早,高級將領率一支軍隊向京而去,南邊明德門內外,百姓分列左右,紛紛翹首以盼。彼時日頭攀升,日光溫暖,映的百姓們臉上的笑容也有了溫度。
他們雀躍著,歡呼著「大將軍打勝仗了!」
「瑞朝贏了。」
凱旋的將士沐浴在那樣讚美和敬佩的目光下,數年艱辛似乎都值了。
大軍緩緩進城,不知是誰率先投花擲果,領頭的孟熙還未反應過來,漫天的香帕和鮮花淹沒了她。
有女娘高聲唱喝:「孟小將軍殺敵勇猛,生擒北狄王室,不曉得手下還招人不招啦。」
孟熙笑盈盈道:「自是要招的。」
有心的女娘把這事記心裡,又看向孟小將軍旁邊的北狄王室俘虜,心中敬佩又無比嚮往。
她們有這一日該多好。
旁邊人潑冷水,「北狄已滅,哪還有敵人給你們殺。想什麼美事兒呢。」
女娘們明亮的眼睛蒙上淡淡灰霧,但很快又被大軍凱旋的歡慶壓下。
孟熙身後的陳頌陳昌等人都接了花果香囊,其他將領激動的紅了臉。
陳昌一臉笑意,目光卻在人群中搜尋,周杏兒對上他的目光激動不已,剛要喚人,陳昌又移開了目光。
周杏兒委屈的抿了抿唇,她身旁的兒女寬慰她。周杏兒勉強笑了笑,她看著手裡的鴛鴦香囊,咬咬牙,朝陳昌投去。
然而陳昌被身邊人叫住,扭過頭去,眼見香囊砸空,周杏兒一顆心都被揪緊了,沒想到陳昌卻像後腦長了眼睛似的,凌空穩穩抓住。
周杏兒喜不自禁,對兒女道:「你們阿父接住了我的香囊,真好,真好。」
姐弟倆對視一眼,無奈嘆氣。
沒有人會比他們的雙親更奇怪,阿父明明很在意阿娘,卻要裝作不在意。而阿娘也深信阿父不在意她,總是處處討好,他們看著都累。
到底什麼時候,阿父才能對阿娘敞開心扉。
當年阿父和阿娘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第179章
「那是誰?戴著面具好生勇猛。」人群里傳來驚呼。
孟隱抿緊了唇,忽然一方手帕落入他懷中,歪歪扭扭繡著鴛鴦,他立刻抬眸望去。
藍念一身藕粉襖裙,烏髮挽成墮馬髻,其間插著兩支珠釵,身邊還跟著幾個年輕人。
兩人目光交接,藍念頓時紅了眼,淚水盈盈,女兒珠兒寬慰她,「阿娘,阿父凱旋是大好事,莫哭了。」
藍念按了按眼角,朝夫君露出一個溫婉的笑,珠兒帶著弟弟妹妹朝阿父猛猛投擲花果香帕,眼中的崇拜和敬佩滿溢而出。
她阿父當初沒有看清局勢,一朝跌落,誰也不看好她阿父,誰能想到她阿父還能翻身。
四大戰功,她阿父占其一,於千軍萬馬中射殺北狄王,何等威風。
珠兒混在人群中,大聲為自己的父親慶賀,哪有半點女娘的矜持。弟弟妹妹在她帶動下,也跟著歡呼。
孟隱沉靜的雙眸逐漸染了笑意,目光掃過兒女,最後定格在髮妻身上。
大軍一路直入,在百姓歡呼中行過朱雀大街,朱雀門處,帝後攜百官親迎大軍。
孟熙等人立刻下馬,快走幾步抱拳禮道:「末將見過陛下,皇后。」
顧珩扶住孟熙的手,「愛卿大功,不必多禮。」
孟熙命人將北狄王室帶上前,於朱雀門前獻俘,本就熱烈的氣氛頓時高漲。
那俘虜漲紅了臉,好在帝後令人將他們帶下去,並沒有過多羞辱,以至於這群俘虜對帝後生起一絲感激。
帝後笑迎將領入宮,於殿中大肆封賞,正值午時,好宴開始。
陳頌等一眾年輕將領嚷嚷著舞劍,好不熱鬧,一舞畢,孟躍誇讚了陳頌幾句,沒想到陳頌跪地,眼睛亮亮的向帝後求一個恩典,為他和孟熙賜婚。
孟熙握著鎏金高足酒杯,手一抖,酒水灑了一身,她面色微微扭曲,咬牙道:「陳將軍吃酒多了,竟說起胡話了。」
「我沒說胡話。」陳頌高聲道,他擰著眉,似有不解,「我們兩情相悅,難道你說喜歡我,是哄我的?」
陳頌不高興了,他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孟熙看他表情就知道陳頌想什麼,孟熙幾乎維持不住臉色,這個蠢貨!
就算她喜歡陳頌,難道扯著嗓子嚷嚷的人盡皆知。
帝後對視一眼,孟躍止住了陳頌的話,溫聲對孟熙道,「你若是不喜陳頌,本宮自會為你做主。」
孟熙瞥見陳頌著急的神色,心中的鬱悶散了一半,扁了扁嘴道:「回陛下,皇后,臣……心悅陳將軍。」
陳頌高興了,恨不得立刻坐孟熙身邊去。
所謂好事成雙。
帝後嘉賞北征大軍後,擇吉日為孟熙和陳頌完婚。因著撞上年關,這場熱鬧一直持續了小半年,直到翻年夏日才漸漸淡了。
孟熙和陳頌等人回朝,也宣告朝中孟後勢力大漲,近幾年一直勸奉寧帝選妃的摺子倏地少了。
實因帝後膝下僅有一女,國朝的未來都在儲君身上。
孟躍察覺這一變化,冷笑一聲,將摺子扔回案上。
這些年瑞朝與北狄打仗,孟躍和顧珩開海運,終於從海外引進新糧種,同時大力發展經濟,百姓日子過得好了,孟躍順勢推進女學。
現下瑞朝大勝,趁著這股勢頭,有些事也該推進了。
同年秋日,帝後新令,正式允女子科舉,更加細化科舉流程。
此令一出各地掀起爭端,士子遊行示威,有人暗中拱火,意圖通過流血事件,引得天下憤怒,倒逼帝後收回成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夜更深了,顧珩依戀的蹭蹭孟躍的臉,扯了毯子蓋住二人,兩人在狹小的榻上安眠,必須要緊緊相依,才不至掉落在地。
顧珩卻感到無比安心。
比起女兒,我更需要你。
孟躍再次恢復意識已經是次日晌午,她眼皮抖動,耳邊傳來稚嫩的驚喜,「父皇,母后醒了。」
太陽透過直欞窗灑進正殿內,之前糊窗的軟煙羅舊了,新換的雨過天青色將日光染了一層清亮的顏色,很是清新好看,襯著殿內地龍,仿佛夢回春日。
顧珩一身杏黃常服而來,整個人明麗奪目,完全不見昨夜沉鬱。
孟躍單手圈住懷裡的女兒,下意識朝顧珩伸出另一隻手。明顯看見顧珩的眼睛亮了。
顧珩親親她的手背,「文宣要等你一起用午膳。」
文宣也學著她父皇親親母后的手背,笑眯了眼。
孟躍忍不住露出笑。
午膳後,文宣被送回太康宮,孟躍在殿內緩緩走動消食,顧珩扶著她,低聲道:「腰酸不酸,我給你揉揉。」
孟躍嗔怪的瞪他一眼,那一眼似威還情,看的顧珩心裡痒痒,他立刻湊過去香了一口,扶著孟躍坐在沉香木榻上給她揉腰。
孟躍頗為舒服,半眯著眼,忽然道:「虞由的身子不大好了,不能費神費心,但他之前駐紮北地,對那一帶兒熟悉,所以我沒有換下他,仍叫他坐鎮後方。」
顧珩應了一聲,「你之前來信說過了,你安排就是,我沒異議。」
孟躍握住顧珩的手,捏了捏,「我想著得尋個人助他,又不能影響虞由發號施令。」
軍中最忌二令。
裴籍尤,趙昆等人都是有才幹的,但有才之人傲氣,別看幾人在他們跟前百依百順,真到了北地與虞由謀事,未必如此。
孟躍好不容易打下現在的局勢,她絕不容有失。
帝後二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舒元。」
「阿嚏——」正在奮力辦公的穆延用方帕捂鼻,心想自己真是失態,晚些時候得用碗姜飲。
傍晚時分,穆延前腳回府,後腳聖旨到。
詞藻華麗的將他誇讚一通,夸的穆延臉頰微熱,卻聽話音急轉,令他不日前往北地,協同虞節度使作戰。
穆延愣在當場。
什、什麼?
穆延就這麼趕鴨子上架匆匆去了北地,但是,但是他是文官啊。
他恐是做不好武將的活兒。
穆延是個很奇妙的人,尋常人步步高升,又曾做過天子伴讀,與帝後皆有情意,或多或少都會露出一些矜傲和自得。
但穆延身上沒有,或許是他曾經被孟躍削的太狠,又或許是他本性如此,他意外的圓和,如玉石溫潤。在他不通的領域又放得下架子,謙卑求教。
所以,沒有比他更合適去北地輔佐虞由的人了。
帝後迫害老實人後些許愧疚,更加厚待穆延妻兒,其妻封一品夫人,其女封縣主。甚至因著穆延的小兒子比文宣大不了幾歲,帝後將人接進宮中教導。
………
瑞朝和北狄這一場仗一直打了六年。
奉寧十五年,入冬,北狄各部落向瑞朝投降,從今後稱臣納貢,不敢冒犯。
消息傳回京都,舉國歡慶。
大雪那日酉正,北征大軍抵京,駐紮京外二十里地。
次日一早,高級將領率一支軍隊向京而去,南邊明德門內外,百姓分列左右,紛紛翹首以盼。彼時日頭攀升,日光溫暖,映的百姓們臉上的笑容也有了溫度。
他們雀躍著,歡呼著「大將軍打勝仗了!」
「瑞朝贏了。」
凱旋的將士沐浴在那樣讚美和敬佩的目光下,數年艱辛似乎都值了。
大軍緩緩進城,不知是誰率先投花擲果,領頭的孟熙還未反應過來,漫天的香帕和鮮花淹沒了她。
有女娘高聲唱喝:「孟小將軍殺敵勇猛,生擒北狄王室,不曉得手下還招人不招啦。」
孟熙笑盈盈道:「自是要招的。」
有心的女娘把這事記心裡,又看向孟小將軍旁邊的北狄王室俘虜,心中敬佩又無比嚮往。
她們有這一日該多好。
旁邊人潑冷水,「北狄已滅,哪還有敵人給你們殺。想什麼美事兒呢。」
女娘們明亮的眼睛蒙上淡淡灰霧,但很快又被大軍凱旋的歡慶壓下。
孟熙身後的陳頌陳昌等人都接了花果香囊,其他將領激動的紅了臉。
陳昌一臉笑意,目光卻在人群中搜尋,周杏兒對上他的目光激動不已,剛要喚人,陳昌又移開了目光。
周杏兒委屈的抿了抿唇,她身旁的兒女寬慰她。周杏兒勉強笑了笑,她看著手裡的鴛鴦香囊,咬咬牙,朝陳昌投去。
然而陳昌被身邊人叫住,扭過頭去,眼見香囊砸空,周杏兒一顆心都被揪緊了,沒想到陳昌卻像後腦長了眼睛似的,凌空穩穩抓住。
周杏兒喜不自禁,對兒女道:「你們阿父接住了我的香囊,真好,真好。」
姐弟倆對視一眼,無奈嘆氣。
沒有人會比他們的雙親更奇怪,阿父明明很在意阿娘,卻要裝作不在意。而阿娘也深信阿父不在意她,總是處處討好,他們看著都累。
到底什麼時候,阿父才能對阿娘敞開心扉。
當年阿父和阿娘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第179章
「那是誰?戴著面具好生勇猛。」人群里傳來驚呼。
孟隱抿緊了唇,忽然一方手帕落入他懷中,歪歪扭扭繡著鴛鴦,他立刻抬眸望去。
藍念一身藕粉襖裙,烏髮挽成墮馬髻,其間插著兩支珠釵,身邊還跟著幾個年輕人。
兩人目光交接,藍念頓時紅了眼,淚水盈盈,女兒珠兒寬慰她,「阿娘,阿父凱旋是大好事,莫哭了。」
藍念按了按眼角,朝夫君露出一個溫婉的笑,珠兒帶著弟弟妹妹朝阿父猛猛投擲花果香帕,眼中的崇拜和敬佩滿溢而出。
她阿父當初沒有看清局勢,一朝跌落,誰也不看好她阿父,誰能想到她阿父還能翻身。
四大戰功,她阿父占其一,於千軍萬馬中射殺北狄王,何等威風。
珠兒混在人群中,大聲為自己的父親慶賀,哪有半點女娘的矜持。弟弟妹妹在她帶動下,也跟著歡呼。
孟隱沉靜的雙眸逐漸染了笑意,目光掃過兒女,最後定格在髮妻身上。
大軍一路直入,在百姓歡呼中行過朱雀大街,朱雀門處,帝後攜百官親迎大軍。
孟熙等人立刻下馬,快走幾步抱拳禮道:「末將見過陛下,皇后。」
顧珩扶住孟熙的手,「愛卿大功,不必多禮。」
孟熙命人將北狄王室帶上前,於朱雀門前獻俘,本就熱烈的氣氛頓時高漲。
那俘虜漲紅了臉,好在帝後令人將他們帶下去,並沒有過多羞辱,以至於這群俘虜對帝後生起一絲感激。
帝後笑迎將領入宮,於殿中大肆封賞,正值午時,好宴開始。
陳頌等一眾年輕將領嚷嚷著舞劍,好不熱鬧,一舞畢,孟躍誇讚了陳頌幾句,沒想到陳頌跪地,眼睛亮亮的向帝後求一個恩典,為他和孟熙賜婚。
孟熙握著鎏金高足酒杯,手一抖,酒水灑了一身,她面色微微扭曲,咬牙道:「陳將軍吃酒多了,竟說起胡話了。」
「我沒說胡話。」陳頌高聲道,他擰著眉,似有不解,「我們兩情相悅,難道你說喜歡我,是哄我的?」
陳頌不高興了,他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孟熙看他表情就知道陳頌想什麼,孟熙幾乎維持不住臉色,這個蠢貨!
就算她喜歡陳頌,難道扯著嗓子嚷嚷的人盡皆知。
帝後對視一眼,孟躍止住了陳頌的話,溫聲對孟熙道,「你若是不喜陳頌,本宮自會為你做主。」
孟熙瞥見陳頌著急的神色,心中的鬱悶散了一半,扁了扁嘴道:「回陛下,皇后,臣……心悅陳將軍。」
陳頌高興了,恨不得立刻坐孟熙身邊去。
所謂好事成雙。
帝後嘉賞北征大軍後,擇吉日為孟熙和陳頌完婚。因著撞上年關,這場熱鬧一直持續了小半年,直到翻年夏日才漸漸淡了。
孟熙和陳頌等人回朝,也宣告朝中孟後勢力大漲,近幾年一直勸奉寧帝選妃的摺子倏地少了。
實因帝後膝下僅有一女,國朝的未來都在儲君身上。
孟躍察覺這一變化,冷笑一聲,將摺子扔回案上。
這些年瑞朝與北狄打仗,孟躍和顧珩開海運,終於從海外引進新糧種,同時大力發展經濟,百姓日子過得好了,孟躍順勢推進女學。
現下瑞朝大勝,趁著這股勢頭,有些事也該推進了。
同年秋日,帝後新令,正式允女子科舉,更加細化科舉流程。
此令一出各地掀起爭端,士子遊行示威,有人暗中拱火,意圖通過流血事件,引得天下憤怒,倒逼帝後收回成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