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沒想到撞破一件情事,從而發現一件陳年舊事。
當年梅妃並非殉情。
原是花房一名趙宮人與侍衛兩情相悅,同在花房的另一名蔣宮人嫉妒,對趙宮人下毒。
這毒十分奇妙,中毒者不但不會虛弱憔悴,反而容光煥發,直到毒發那一刻。
殿中省不願多事,按意外處理。還是孟五娘覺出不對,抽絲剝繭,從蔣宮人口中得知,手中毒藥是來自從前梅妃的身邊人。
隨後,孟五娘將事情上報皇后。
第161章
事情有了頭緒,一切都好查了,風過留聲,雁過留痕。
孟躍令孟五娘尋出當年梅妃身邊伺候的人,挨個審問。
此事她交由孟五娘和陶素靈處理。春闈第一場考試期間,劉生進宮。
「臣見過皇后,皇后千歲……」
「不必多禮了。」孟躍吩咐道:「賜座。」
劉生受寵若驚,他只虛虛坐了三分之一凳子,開口稟報:「回皇后,您的姊妹近親都派人護送入京,不知是與孟小郎君居住一處,還是另置府邸。」
孟躍:「送入宮來。」
「那孟小郎君……」劉生遲疑問。
孟躍:「一併帶來。」
次日孟家人齊齊進宮,孟氏女攜丈夫和兒女,大幾十口人。
從前孟泓霖最渴望進宮,如今一大群人行走在巍峨森嚴的宮道中,大氣不敢出。
皇宮之大,難以想像。一群人走的腿發酸時,終於看見鳳儀宮,重檐廡殿頂,紅牆琉璃瓦。
鳳儀宮近在眼前,眾人一顆心都提到嗓子眼。
孟泓霖夫婦被推到人前,夫婦倆心裡罵街,但宮內不得喧譁,只能硬著頭皮進去。
他們進入正殿後,殿內無人,紅蓼冷聲道:「皇后有事耽擱,你們且等著。」
孟泓霖等人應是,一個個站的筆直。
不多時,內殿傳來腳步聲,眾人尋聲望去。
入目一截杏黃色裙擺,視線上移,是寬袖衫,一張如玉的臉龐,唇若丹霞,眸蘊靈光,左右各六支花樹釵插於髮髻,髻中正插一把金梳,端的是華麗無雙。
只一個照面,就將孟家人震住。
孟躍在上首落座,孟泓霖膝蓋一彎,納頭叩拜,其他人跟著照做。
「草民見過皇后,皇后千歲千千歲。」
孟泓霖忍不住抬頭望去,他阿姊高座上首,神情淡淡,如九天玄月般高高在上,遙不可及。
「起來罷。」孟躍道:「好些年未見,姊妹們與從前差不離。」
孟泓霖小心回著話。
孟躍笑了一下:「本宮聽劉君說,姊妹們的兒女都念過書,過來,讓本宮瞧瞧。」
孟家人呼吸一緊,殿內安靜的落針可聞。
小輩們偷偷望向自己雙親,大人們也不知如何是好,慌亂窘迫。
孟躍也不催促,單手點著扶手,雙目微闔。她這樣漫不經心的模樣,令孟家人愈發緊張和焦急。
孟二丫的小女兒李珍心一橫,向孟躍而去,距離孟躍三步距離,跪地行禮。
雖然聲音有些緊張,但動作還算大方,面上也沒有明顯的畏怯之色。有她帶頭,其他小輩也跟著上前,向孟躍行禮。
孟躍俯視眼前十歲出頭的小姑娘,眼有興味:「你叫什麼名字?」
「回皇后,草民李珍,珍寶的珍。」小姑娘梳著雙環髻,上著紅色垂領衫兒,套鵝黃色裙子。膚色白皙,雙頰有肉,一雙眼睛明亮有神,並不十分精緻漂亮,但很有活力,生機勃勃,十分耐看討喜。
孟躍唇齒間念著這個名字,又看向拘謹的孟二丫夫婦。
李珍,珍寶的珍。
難以想像孟二丫貪婪,小性兒,懶惰,對自己的女兒居然有溫情。
相比之孟父待自家女兒的冷酷無情,孟二丫屬實算得上一個好阿娘了。
孟躍問李珍:「念過什麼書?」
「回皇后,草民愚笨,至今只記得住幾本開蒙書,論語念了半本,大學記得幾個,旁的卻是不會了。」
孟躍隨意考校幾句,李珍都答了上來。
眾人驚訝的看著李珍,又看向孟二丫。
別說其他人,孟二丫夫婦也震驚不已,他們完全不知道小女兒什麼時候學了東西去。
李珍表現不錯,孟躍也有興致考校其他人,卻讓她失望了。
孟泓霖的兩個兒子連論語都沒背熟,回答的磕磕絆絆,李珍的兩個哥哥也沒好到哪裡去。
反而是孟大丫的長子孫合還算穩重,孟躍問什麼,他也能答上來,但這是年齡所帶來的加持,孫合已經及冠,年長李珍十歲。
孟躍看向紅蓼,少頃宮人手持托盤而來,托盤上放著一捧金瓜子,一捧金葉子。
孫合禮讓堂妹,李珍看了一眼孟躍,孟躍神情淡漠,李珍向孫合屈膝一禮,「堂兄相讓,妹妹歡喜,這就不推辭了。」
李珍選擇了金葉子,而後向孟躍行禮謝恩。
孫合收下金瓜子。
孟大丫和孟二丫都十分歡喜,孟三丫和孟泓霖內心鬱悶,離宮時,暗暗發誓一定要督促兒女認真念書。
鳳儀宮恢復清淨,紅蓼看向孟躍,欲言又止,孟躍側首望來,「你是想問,從前本宮不尋孟家人,如今又怎的尋上了?」
紅蓼垂首:「奴婢淺薄,不懂皇后用意。」
孟躍立在殿前,遙望遠方,「紅蓼,縱你我不在乎血緣,但世上在乎血緣的人,仍在多數。」
恭王明知她與孟家不睦,從前忍著不動手,但最終還是將矛頭對準孟泓霖。因為在世人眼中,孟家就是皇后母族。
雖非她所願,但孟家人受她所累。孟家人光挨打不吃肉,細細思來也是孟躍理虧。
她如今將孟家人尋回京中,保他們衣食無憂,尋人教導。
孟家子弟中,若有才華的,為她所用,何樂不為。
那廂孟家人出宮後,坐上馬車。孟二丫再也忍不住激動,向女兒討來金葉子,怎麼看都看不夠,「真漂亮,這麼一捧肯定值不少錢。」
李珍取了四片金葉子,向母親甜甜一笑,「皇后有所賜,下次若是進宮,女兒在兩邊環髻各綁兩片金葉子,不枉皇后一番賞賜。剩下的金葉子,全憑阿娘做主。」
孟二丫原是想將金葉子賣了換錢,聽見女兒如此說,又換了念頭,她試探道:「那爹娘和你兩個哥哥一人一片金葉子,剩下的你自己安排,好不好。」
李珍臉上笑意更加明媚,她投入孟二丫懷中,依偎撒嬌:「阿娘,您真好。」
孟二丫面龐有些熱,嘴上嗔怪:「你這丫頭就是沒兩個哥哥堅毅,還同幼時一樣。」然而她一雙手摟住女兒不放。
孟二丫的丈夫忽然開口,「娘子,今日岳父岳母雖未進宮,但宮裡發生的事,泓霖回去肯定會告訴二老,若是二老討要金葉子……」
孟母或許不會,但孟父肯定會開口要。
孟二丫變了臉色,眸光發狠,「皇后賞給我們珍兒的東西,就是珍兒的,憑什麼他開口要,我們就得給。」
孟二丫把金葉子全部裝進盒中,「等會兒回府我就直奔咱們院子,先把金葉子藏起來。」
果然如孟二丫丈夫所料,府里因為皇后賞賜一通鬧。此時天使到來。
「皇后有旨,本宮今日見姊妹親人,心中感慨,又喜李珍,孫合懂事,今特此三進府邸,覓良師,還望爾等悉心學習。」
孟家人愣了愣,反應過來後,心中歡喜。
孟大丫,孟三丫兩家不必與孟泓霖擠在一處,另有府邸。
天使離去後,孟大丫和孟三丫紛紛告別雙親,帶著丈夫和兒女,前往新處。
孟父的威風耍到一半,被迫中斷,上不去下不來,憋個夠嗆。
孟家姊妹在京都安頓。
顧珩知曉孟家人之事,已是春闈之後。他對此並無異議,反而更關心梅妃舊事。
孟躍屏退左右,帝後二人在內殿對弈閒話,孟躍落下一子,清脆聲響,輕聲道:「廢后跋扈,當年先太子身死,她悲憤交加,幾近失了理智,曾當眾鞭笞梅妃,毀梅妃容顏,後來梅妃以命算計她,也是一報還一報。」
那藥丸原是梅妃為恢復容顏所用,可惜疤痕已存,無法去除,梅妃只得戴上靈蛇面具。
但陶素靈研究藥丸,很快給孟躍帶來新消息。
顧珩緊跟落下一枚白子,「父皇中毒一事,我一直想不通,誰那麼有本事繞過重重守衛,下毒成功。如今卻是明了。」
孟躍看向他,顧珩回望,二人四目相對,盡在不言中。
梅妃將毒下在自己身上,先皇每一次與她接觸,肌膚相親,毒素不知不覺滲入先皇體內。
最後梅妃吞金自盡,本就是油盡燈枯,一是掩藏體內帶毒之事,嫁禍廢后。二是為讓先皇對曇王有所憐惜,可惜梅妃低估了先皇對先太子一脈的執念。
內殿寂靜,唯有棋子落棋盤之聲,但很快被嬰孩啼哭聲打破。<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年梅妃並非殉情。
原是花房一名趙宮人與侍衛兩情相悅,同在花房的另一名蔣宮人嫉妒,對趙宮人下毒。
這毒十分奇妙,中毒者不但不會虛弱憔悴,反而容光煥發,直到毒發那一刻。
殿中省不願多事,按意外處理。還是孟五娘覺出不對,抽絲剝繭,從蔣宮人口中得知,手中毒藥是來自從前梅妃的身邊人。
隨後,孟五娘將事情上報皇后。
第161章
事情有了頭緒,一切都好查了,風過留聲,雁過留痕。
孟躍令孟五娘尋出當年梅妃身邊伺候的人,挨個審問。
此事她交由孟五娘和陶素靈處理。春闈第一場考試期間,劉生進宮。
「臣見過皇后,皇后千歲……」
「不必多禮了。」孟躍吩咐道:「賜座。」
劉生受寵若驚,他只虛虛坐了三分之一凳子,開口稟報:「回皇后,您的姊妹近親都派人護送入京,不知是與孟小郎君居住一處,還是另置府邸。」
孟躍:「送入宮來。」
「那孟小郎君……」劉生遲疑問。
孟躍:「一併帶來。」
次日孟家人齊齊進宮,孟氏女攜丈夫和兒女,大幾十口人。
從前孟泓霖最渴望進宮,如今一大群人行走在巍峨森嚴的宮道中,大氣不敢出。
皇宮之大,難以想像。一群人走的腿發酸時,終於看見鳳儀宮,重檐廡殿頂,紅牆琉璃瓦。
鳳儀宮近在眼前,眾人一顆心都提到嗓子眼。
孟泓霖夫婦被推到人前,夫婦倆心裡罵街,但宮內不得喧譁,只能硬著頭皮進去。
他們進入正殿後,殿內無人,紅蓼冷聲道:「皇后有事耽擱,你們且等著。」
孟泓霖等人應是,一個個站的筆直。
不多時,內殿傳來腳步聲,眾人尋聲望去。
入目一截杏黃色裙擺,視線上移,是寬袖衫,一張如玉的臉龐,唇若丹霞,眸蘊靈光,左右各六支花樹釵插於髮髻,髻中正插一把金梳,端的是華麗無雙。
只一個照面,就將孟家人震住。
孟躍在上首落座,孟泓霖膝蓋一彎,納頭叩拜,其他人跟著照做。
「草民見過皇后,皇后千歲千千歲。」
孟泓霖忍不住抬頭望去,他阿姊高座上首,神情淡淡,如九天玄月般高高在上,遙不可及。
「起來罷。」孟躍道:「好些年未見,姊妹們與從前差不離。」
孟泓霖小心回著話。
孟躍笑了一下:「本宮聽劉君說,姊妹們的兒女都念過書,過來,讓本宮瞧瞧。」
孟家人呼吸一緊,殿內安靜的落針可聞。
小輩們偷偷望向自己雙親,大人們也不知如何是好,慌亂窘迫。
孟躍也不催促,單手點著扶手,雙目微闔。她這樣漫不經心的模樣,令孟家人愈發緊張和焦急。
孟二丫的小女兒李珍心一橫,向孟躍而去,距離孟躍三步距離,跪地行禮。
雖然聲音有些緊張,但動作還算大方,面上也沒有明顯的畏怯之色。有她帶頭,其他小輩也跟著上前,向孟躍行禮。
孟躍俯視眼前十歲出頭的小姑娘,眼有興味:「你叫什麼名字?」
「回皇后,草民李珍,珍寶的珍。」小姑娘梳著雙環髻,上著紅色垂領衫兒,套鵝黃色裙子。膚色白皙,雙頰有肉,一雙眼睛明亮有神,並不十分精緻漂亮,但很有活力,生機勃勃,十分耐看討喜。
孟躍唇齒間念著這個名字,又看向拘謹的孟二丫夫婦。
李珍,珍寶的珍。
難以想像孟二丫貪婪,小性兒,懶惰,對自己的女兒居然有溫情。
相比之孟父待自家女兒的冷酷無情,孟二丫屬實算得上一個好阿娘了。
孟躍問李珍:「念過什麼書?」
「回皇后,草民愚笨,至今只記得住幾本開蒙書,論語念了半本,大學記得幾個,旁的卻是不會了。」
孟躍隨意考校幾句,李珍都答了上來。
眾人驚訝的看著李珍,又看向孟二丫。
別說其他人,孟二丫夫婦也震驚不已,他們完全不知道小女兒什麼時候學了東西去。
李珍表現不錯,孟躍也有興致考校其他人,卻讓她失望了。
孟泓霖的兩個兒子連論語都沒背熟,回答的磕磕絆絆,李珍的兩個哥哥也沒好到哪裡去。
反而是孟大丫的長子孫合還算穩重,孟躍問什麼,他也能答上來,但這是年齡所帶來的加持,孫合已經及冠,年長李珍十歲。
孟躍看向紅蓼,少頃宮人手持托盤而來,托盤上放著一捧金瓜子,一捧金葉子。
孫合禮讓堂妹,李珍看了一眼孟躍,孟躍神情淡漠,李珍向孫合屈膝一禮,「堂兄相讓,妹妹歡喜,這就不推辭了。」
李珍選擇了金葉子,而後向孟躍行禮謝恩。
孫合收下金瓜子。
孟大丫和孟二丫都十分歡喜,孟三丫和孟泓霖內心鬱悶,離宮時,暗暗發誓一定要督促兒女認真念書。
鳳儀宮恢復清淨,紅蓼看向孟躍,欲言又止,孟躍側首望來,「你是想問,從前本宮不尋孟家人,如今又怎的尋上了?」
紅蓼垂首:「奴婢淺薄,不懂皇后用意。」
孟躍立在殿前,遙望遠方,「紅蓼,縱你我不在乎血緣,但世上在乎血緣的人,仍在多數。」
恭王明知她與孟家不睦,從前忍著不動手,但最終還是將矛頭對準孟泓霖。因為在世人眼中,孟家就是皇后母族。
雖非她所願,但孟家人受她所累。孟家人光挨打不吃肉,細細思來也是孟躍理虧。
她如今將孟家人尋回京中,保他們衣食無憂,尋人教導。
孟家子弟中,若有才華的,為她所用,何樂不為。
那廂孟家人出宮後,坐上馬車。孟二丫再也忍不住激動,向女兒討來金葉子,怎麼看都看不夠,「真漂亮,這麼一捧肯定值不少錢。」
李珍取了四片金葉子,向母親甜甜一笑,「皇后有所賜,下次若是進宮,女兒在兩邊環髻各綁兩片金葉子,不枉皇后一番賞賜。剩下的金葉子,全憑阿娘做主。」
孟二丫原是想將金葉子賣了換錢,聽見女兒如此說,又換了念頭,她試探道:「那爹娘和你兩個哥哥一人一片金葉子,剩下的你自己安排,好不好。」
李珍臉上笑意更加明媚,她投入孟二丫懷中,依偎撒嬌:「阿娘,您真好。」
孟二丫面龐有些熱,嘴上嗔怪:「你這丫頭就是沒兩個哥哥堅毅,還同幼時一樣。」然而她一雙手摟住女兒不放。
孟二丫的丈夫忽然開口,「娘子,今日岳父岳母雖未進宮,但宮裡發生的事,泓霖回去肯定會告訴二老,若是二老討要金葉子……」
孟母或許不會,但孟父肯定會開口要。
孟二丫變了臉色,眸光發狠,「皇后賞給我們珍兒的東西,就是珍兒的,憑什麼他開口要,我們就得給。」
孟二丫把金葉子全部裝進盒中,「等會兒回府我就直奔咱們院子,先把金葉子藏起來。」
果然如孟二丫丈夫所料,府里因為皇后賞賜一通鬧。此時天使到來。
「皇后有旨,本宮今日見姊妹親人,心中感慨,又喜李珍,孫合懂事,今特此三進府邸,覓良師,還望爾等悉心學習。」
孟家人愣了愣,反應過來後,心中歡喜。
孟大丫,孟三丫兩家不必與孟泓霖擠在一處,另有府邸。
天使離去後,孟大丫和孟三丫紛紛告別雙親,帶著丈夫和兒女,前往新處。
孟父的威風耍到一半,被迫中斷,上不去下不來,憋個夠嗆。
孟家姊妹在京都安頓。
顧珩知曉孟家人之事,已是春闈之後。他對此並無異議,反而更關心梅妃舊事。
孟躍屏退左右,帝後二人在內殿對弈閒話,孟躍落下一子,清脆聲響,輕聲道:「廢后跋扈,當年先太子身死,她悲憤交加,幾近失了理智,曾當眾鞭笞梅妃,毀梅妃容顏,後來梅妃以命算計她,也是一報還一報。」
那藥丸原是梅妃為恢復容顏所用,可惜疤痕已存,無法去除,梅妃只得戴上靈蛇面具。
但陶素靈研究藥丸,很快給孟躍帶來新消息。
顧珩緊跟落下一枚白子,「父皇中毒一事,我一直想不通,誰那麼有本事繞過重重守衛,下毒成功。如今卻是明了。」
孟躍看向他,顧珩回望,二人四目相對,盡在不言中。
梅妃將毒下在自己身上,先皇每一次與她接觸,肌膚相親,毒素不知不覺滲入先皇體內。
最後梅妃吞金自盡,本就是油盡燈枯,一是掩藏體內帶毒之事,嫁禍廢后。二是為讓先皇對曇王有所憐惜,可惜梅妃低估了先皇對先太子一脈的執念。
內殿寂靜,唯有棋子落棋盤之聲,但很快被嬰孩啼哭聲打破。<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