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或許是兩人說話的聲音吵著孩子,又或許是真的孩子到點醒了,小嘴裡發出哼唧聲。
乳母提醒道:「陛下,皇后,小公主該餵奶了。」
孟躍下意識看向顧珩,兩人對視,又同時移開視線,顧珩脫口而出:「我迴避一下。」
他起身行至外殿。
孟躍忍俊不禁,但心中一抹柔和,她與顧珩歡愛是一回事。但此刻她剛生產,初次給孩子餵奶又是一回事。
她並不希望顧珩看見她的窘迫。
乳母在床邊耐心指導,孟躍解開衣領,剛要餵女兒,想起什麼,又令紅蓼取來濕帕擦了擦胸部,這才餵孩子。
乳母心道皇后真是個講究人。
嬰孩吮吸著母乳,小手都跟著用勁,在空中胡亂抓著,緊閉的雙眼也微微睜開。
孟躍知道新生兒看不清東西,卻還是忍不住跟著這孩子的目光走。
沒多久,小公主就歇下了。嬰孩的胃口太小了。
乳母在一旁遲疑道:「皇后若是想要親自餵養公主,可以試著躺下,半坐著餵容易腰累。」
孟躍不語,她還未想好是否親自餵養。眼下生下孩兒,她該把孩兒交給乳母,專心恢復身子,待休養好之後,重臨朝堂。
可是……
她低頭看著又睡過去的小傢伙,心中忽然產生一絲不舍。
或許是她沉默太久,紅蓼喚了她好幾次,「皇后,陛下詢問是否能進來了?」
孟躍垂下眼,輕輕應了一聲。她沒有把女兒給乳母,而是將孩子放在床榻里側。
乳母見狀,退出了內間。紅蓼帶人也退出去。
內間唯有一家三口。
顧珩在床沿坐下,他看見床榻里側的嬰孩,心裡有了數。他沒有對此多言,而是詢問孟躍身子如何?
「還好。」孟躍道。
孟躍生產時,有些撕裂傷,陶素靈為她上過藥了。現在孟躍只能感覺到一點鈍麻的痛,尚在忍受範圍。
她沒什麼力氣,只是抓著顧珩的手指把玩,腦子放空,什麼也沒想。
顧珩由著她,抬手捋了捋她臉側的碎發。少頃,他傾身吻在孟躍額頭。
「躍躍,給咱們女兒取個小名吧。」
孟躍搖搖頭:「我現在想不到,你給她取。」
怎麼會想不到呢,孕中時,兩人就孩子的小名,大名都想了好幾個,每個名字都喜歡,一時抉擇不出。
此時正值午時,日光透過窗欞,灑進殿內。顧珩有所感,輕聲道:「外面日光正烈,耀眼奪目,不若咱們女兒的小名叫燦兒如何。」
孟躍雙眸彎彎,點了點頭。
隔了半個時辰,孟五娘端來藥膳,讓孟躍服下,陶娘子又給孟躍換了藥,孟躍迷迷糊糊又睡下。
顧珩小心越過她的身子,將床榻里側的嬰孩抱走,交給乳母:「若是燦兒餓了,不必喚醒皇后,你儘管餵養就是。」
乳母恭敬應是。
顧珩將人打發下去,單獨召見陶素靈,詢問:「皇后臨盆時,耗時頗久,可是對她有害?」
陶素靈腦內斟酌用詞,將皇后的身子情況道來,「回陛下話,皇后比尋常婦人生育晚,又是頭胎,是以生產時難免艱難,但只要產後照顧妥當,皇后幾乎不會落下病根。」
顧珩神情威嚴,壓迫盡顯:「此言當真?」
陶素靈的頭埋的更低了:「當真,草民不敢說謊。」
「起來罷。」顧珩收斂氣勢,對陶素靈道:「你雖無意官職,但治好皇后有功,你可在太醫署領職,俸祿照發,去不去由你。宮中醫書任你瀏覽。朕也會賜匾陶家,賞金百兩,揚你陶氏一族名聲。」
陶素靈驚喜抬頭,又趕緊垂首:「草民…臣謝主隆恩。」
第159章
天子有女,各地恭賀的摺子雪花般飛往京都。
奉寧帝大喜,下令翻年春日開恩科。消息一出,有人震驚有人喜。
朝堂上,御史大夫上奏:「陛下,素來逢天子登基才有恩科,今有公主,雖於皇室是喜,但以此為由開恩科,未免兒戲,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關尚也道:「陛下,倘若今有公主開恩科,他日有皇子又當如何?臣懇請陛下三思。」
群臣附和:「陛下三思——」
奉寧帝冷眼瞧著,「君令已出,斷不更改。」
經此一事,眾人皆知天子愛重皇后和公主。
小公主滿月禮之後,有朝臣上請為京中未分封的王爺請職。
「陛下仁厚,愛女尚如此,兄弟更該寬厚,彰顯陛下仁名。」
「此言差矣。」冷峻女聲從龍椅後的騰龍金屏風傳出,皇后頭戴珠翠九翟博鬢冠,里著曲領素紗中單,外套深青翟紋褘衣繞屏而來,其神采奕奕,雙目灼灼有光。
她與顧珩交換一個目光,俯視朝臣,「治理地方,頗多艱苦,陛下正因愛重兄弟,才留兄弟在京都享福。」
上奏的官員神情一噎,總不能挑明恭王他們在京中處處受限,日子不好過罷。
關尚手持笏板,禮道:「回皇后,臣意不在諸王就藩,但諸王曾也是金堆玉砌養出,才華不凡,倘若允其官職,治理地方,一來為朝廷分憂,二來也讓諸王增長見聞,豈不兩全其美。」
他頓了頓,又道:「帝後有女,乃上天垂憐,何不看在公主份上,允諸王一個機會。陛下和皇后為公主而開恩科,愛重天下子民,愛重公主,若是太過薄待兄弟,豈不令人非議。」
關尚話音落下,當下有十幾位官員附和。
孟躍眯了眯眼,「以關尚書所言,該允諸王什麼官職?」
關尚垂首:「陛下同諸王兄弟手足,更了解諸王秉性,想來陛下心中更有計較。」幾句話把事情推出去了。
關尚說話不中聽,但確實有句話說對了,奉寧帝能為女兒開恩科,卻拘著諸王,確有薄待之嫌。
「此事容朕思量。」奉寧帝開口,止了話題。
朝散後,內侍請中書令,尚書右僕射,吏部,禮部尚書前往內政殿。
帝後穩坐龍案後,諸人見禮,顧珩免了他們的禮。
「關尚書所言有理,朕喚你們來,便是為著諸王具體官職一事。」
經過商議,當日聖旨下,任恭王為武州刺史,位處瑞朝西北一帶,靠近曇王。
恭王走馬上任不過半月,北狄南下入侵,鄧王求援的摺子抵京,懇請朝廷允他當地募兵。
事關百姓,朝臣一致懇請天子准允鄧王所為。
孟躍不言,隱隱默許。
儘管她知道開了募兵口子,鄧王或成隱患。但百姓當前,不得不如此。
然而奉寧帝只允鄧王募兵一千,做守城用。同時任命虞由為朔北節度使,兼領北征將軍,帶兵北伐。
「陛下,北狄兇悍異常,寥寥一千兵馬,恐不能擋。」
「還請陛下開恩,增添鄧王募兵人數。」
陳頌看著群臣附和,抿了抿唇,鄧王守邊,若是邊境被破,北狄一路南下,無數百姓受難。他私心裡也希望天子開恩,增添募兵人數。
然而奉寧帝一意孤行,否了群臣提議。
散朝後,孟躍揮退左右,她看著顧珩,忽而道:「阿珩是不是心裡有計較了?」
顧珩絕不是為私怨而忘公之人。
顧珩握住她的手,「躍躍,你還記不記得當年你入隆部,幫舒蠻奪位之事。」
孟躍頷首,顧珩陷入回憶中,眸光晦暗,「當時經此一事,我有一法子。」
「我派人秘密傳信北邊,我那些兄弟慣會埋釘子,插/人手,都是一個爹,我哪能落後他們。」顧珩笑了笑,眼中卻無笑意,猶似冰天雪地盛開的牡丹,處處透著違和。
孟躍微驚:「鄧王身邊有你的人?」
顧珩頷首,「我令人向鄧王獻計,假意支援北狄五王子奪位,實則令北狄內訌,趁其亂,要其命,將北狄一舉拿下,屆時鄧王也算大功一件。看在這大功份上,從前兄弟間的種種嫌隙,我不計較,屆時我與他一塊更好的封地,保他榮華富貴。」
如今鄧王上折,借北狄南下之事,意在募兵。
「…那他與北狄之間…」孟躍面上閃過一抹驚愕。
顧珩輕聲道:「如今北狄新王,正是當年來瑞朝的五王子,阿斯泰。」
「原本用在北狄身上的法子,如今調轉槍頭,用在瑞朝皇室身上了。」
怎麼不算一種迴旋鏢。
孟躍壓下心中翻湧思緒,「阿珩既然知曉鄧王與北狄往來,你不怕鄧王釜底抽薪,放北狄入城,屆時百姓受難,皆賴你不肯增添募兵數之故……」她看著顧珩不疾不徐的模樣,心有所動:「你留了後手。」
顧珩莞爾:「知我者,躍躍也。」
他既知曉鄧王不臣之心,哪能不防範。
數日後,一支馬隊偷襲北狄後方,毀其糧草,北狄軍匆匆回營,瑞朝邊境之患頓解。
待北狄回神後,虞由已經帶軍抵達邊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乳母提醒道:「陛下,皇后,小公主該餵奶了。」
孟躍下意識看向顧珩,兩人對視,又同時移開視線,顧珩脫口而出:「我迴避一下。」
他起身行至外殿。
孟躍忍俊不禁,但心中一抹柔和,她與顧珩歡愛是一回事。但此刻她剛生產,初次給孩子餵奶又是一回事。
她並不希望顧珩看見她的窘迫。
乳母在床邊耐心指導,孟躍解開衣領,剛要餵女兒,想起什麼,又令紅蓼取來濕帕擦了擦胸部,這才餵孩子。
乳母心道皇后真是個講究人。
嬰孩吮吸著母乳,小手都跟著用勁,在空中胡亂抓著,緊閉的雙眼也微微睜開。
孟躍知道新生兒看不清東西,卻還是忍不住跟著這孩子的目光走。
沒多久,小公主就歇下了。嬰孩的胃口太小了。
乳母在一旁遲疑道:「皇后若是想要親自餵養公主,可以試著躺下,半坐著餵容易腰累。」
孟躍不語,她還未想好是否親自餵養。眼下生下孩兒,她該把孩兒交給乳母,專心恢復身子,待休養好之後,重臨朝堂。
可是……
她低頭看著又睡過去的小傢伙,心中忽然產生一絲不舍。
或許是她沉默太久,紅蓼喚了她好幾次,「皇后,陛下詢問是否能進來了?」
孟躍垂下眼,輕輕應了一聲。她沒有把女兒給乳母,而是將孩子放在床榻里側。
乳母見狀,退出了內間。紅蓼帶人也退出去。
內間唯有一家三口。
顧珩在床沿坐下,他看見床榻里側的嬰孩,心裡有了數。他沒有對此多言,而是詢問孟躍身子如何?
「還好。」孟躍道。
孟躍生產時,有些撕裂傷,陶素靈為她上過藥了。現在孟躍只能感覺到一點鈍麻的痛,尚在忍受範圍。
她沒什麼力氣,只是抓著顧珩的手指把玩,腦子放空,什麼也沒想。
顧珩由著她,抬手捋了捋她臉側的碎發。少頃,他傾身吻在孟躍額頭。
「躍躍,給咱們女兒取個小名吧。」
孟躍搖搖頭:「我現在想不到,你給她取。」
怎麼會想不到呢,孕中時,兩人就孩子的小名,大名都想了好幾個,每個名字都喜歡,一時抉擇不出。
此時正值午時,日光透過窗欞,灑進殿內。顧珩有所感,輕聲道:「外面日光正烈,耀眼奪目,不若咱們女兒的小名叫燦兒如何。」
孟躍雙眸彎彎,點了點頭。
隔了半個時辰,孟五娘端來藥膳,讓孟躍服下,陶娘子又給孟躍換了藥,孟躍迷迷糊糊又睡下。
顧珩小心越過她的身子,將床榻里側的嬰孩抱走,交給乳母:「若是燦兒餓了,不必喚醒皇后,你儘管餵養就是。」
乳母恭敬應是。
顧珩將人打發下去,單獨召見陶素靈,詢問:「皇后臨盆時,耗時頗久,可是對她有害?」
陶素靈腦內斟酌用詞,將皇后的身子情況道來,「回陛下話,皇后比尋常婦人生育晚,又是頭胎,是以生產時難免艱難,但只要產後照顧妥當,皇后幾乎不會落下病根。」
顧珩神情威嚴,壓迫盡顯:「此言當真?」
陶素靈的頭埋的更低了:「當真,草民不敢說謊。」
「起來罷。」顧珩收斂氣勢,對陶素靈道:「你雖無意官職,但治好皇后有功,你可在太醫署領職,俸祿照發,去不去由你。宮中醫書任你瀏覽。朕也會賜匾陶家,賞金百兩,揚你陶氏一族名聲。」
陶素靈驚喜抬頭,又趕緊垂首:「草民…臣謝主隆恩。」
第159章
天子有女,各地恭賀的摺子雪花般飛往京都。
奉寧帝大喜,下令翻年春日開恩科。消息一出,有人震驚有人喜。
朝堂上,御史大夫上奏:「陛下,素來逢天子登基才有恩科,今有公主,雖於皇室是喜,但以此為由開恩科,未免兒戲,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關尚也道:「陛下,倘若今有公主開恩科,他日有皇子又當如何?臣懇請陛下三思。」
群臣附和:「陛下三思——」
奉寧帝冷眼瞧著,「君令已出,斷不更改。」
經此一事,眾人皆知天子愛重皇后和公主。
小公主滿月禮之後,有朝臣上請為京中未分封的王爺請職。
「陛下仁厚,愛女尚如此,兄弟更該寬厚,彰顯陛下仁名。」
「此言差矣。」冷峻女聲從龍椅後的騰龍金屏風傳出,皇后頭戴珠翠九翟博鬢冠,里著曲領素紗中單,外套深青翟紋褘衣繞屏而來,其神采奕奕,雙目灼灼有光。
她與顧珩交換一個目光,俯視朝臣,「治理地方,頗多艱苦,陛下正因愛重兄弟,才留兄弟在京都享福。」
上奏的官員神情一噎,總不能挑明恭王他們在京中處處受限,日子不好過罷。
關尚手持笏板,禮道:「回皇后,臣意不在諸王就藩,但諸王曾也是金堆玉砌養出,才華不凡,倘若允其官職,治理地方,一來為朝廷分憂,二來也讓諸王增長見聞,豈不兩全其美。」
他頓了頓,又道:「帝後有女,乃上天垂憐,何不看在公主份上,允諸王一個機會。陛下和皇后為公主而開恩科,愛重天下子民,愛重公主,若是太過薄待兄弟,豈不令人非議。」
關尚話音落下,當下有十幾位官員附和。
孟躍眯了眯眼,「以關尚書所言,該允諸王什麼官職?」
關尚垂首:「陛下同諸王兄弟手足,更了解諸王秉性,想來陛下心中更有計較。」幾句話把事情推出去了。
關尚說話不中聽,但確實有句話說對了,奉寧帝能為女兒開恩科,卻拘著諸王,確有薄待之嫌。
「此事容朕思量。」奉寧帝開口,止了話題。
朝散後,內侍請中書令,尚書右僕射,吏部,禮部尚書前往內政殿。
帝後穩坐龍案後,諸人見禮,顧珩免了他們的禮。
「關尚書所言有理,朕喚你們來,便是為著諸王具體官職一事。」
經過商議,當日聖旨下,任恭王為武州刺史,位處瑞朝西北一帶,靠近曇王。
恭王走馬上任不過半月,北狄南下入侵,鄧王求援的摺子抵京,懇請朝廷允他當地募兵。
事關百姓,朝臣一致懇請天子准允鄧王所為。
孟躍不言,隱隱默許。
儘管她知道開了募兵口子,鄧王或成隱患。但百姓當前,不得不如此。
然而奉寧帝只允鄧王募兵一千,做守城用。同時任命虞由為朔北節度使,兼領北征將軍,帶兵北伐。
「陛下,北狄兇悍異常,寥寥一千兵馬,恐不能擋。」
「還請陛下開恩,增添鄧王募兵人數。」
陳頌看著群臣附和,抿了抿唇,鄧王守邊,若是邊境被破,北狄一路南下,無數百姓受難。他私心裡也希望天子開恩,增添募兵人數。
然而奉寧帝一意孤行,否了群臣提議。
散朝後,孟躍揮退左右,她看著顧珩,忽而道:「阿珩是不是心裡有計較了?」
顧珩絕不是為私怨而忘公之人。
顧珩握住她的手,「躍躍,你還記不記得當年你入隆部,幫舒蠻奪位之事。」
孟躍頷首,顧珩陷入回憶中,眸光晦暗,「當時經此一事,我有一法子。」
「我派人秘密傳信北邊,我那些兄弟慣會埋釘子,插/人手,都是一個爹,我哪能落後他們。」顧珩笑了笑,眼中卻無笑意,猶似冰天雪地盛開的牡丹,處處透著違和。
孟躍微驚:「鄧王身邊有你的人?」
顧珩頷首,「我令人向鄧王獻計,假意支援北狄五王子奪位,實則令北狄內訌,趁其亂,要其命,將北狄一舉拿下,屆時鄧王也算大功一件。看在這大功份上,從前兄弟間的種種嫌隙,我不計較,屆時我與他一塊更好的封地,保他榮華富貴。」
如今鄧王上折,借北狄南下之事,意在募兵。
「…那他與北狄之間…」孟躍面上閃過一抹驚愕。
顧珩輕聲道:「如今北狄新王,正是當年來瑞朝的五王子,阿斯泰。」
「原本用在北狄身上的法子,如今調轉槍頭,用在瑞朝皇室身上了。」
怎麼不算一種迴旋鏢。
孟躍壓下心中翻湧思緒,「阿珩既然知曉鄧王與北狄往來,你不怕鄧王釜底抽薪,放北狄入城,屆時百姓受難,皆賴你不肯增添募兵數之故……」她看著顧珩不疾不徐的模樣,心有所動:「你留了後手。」
顧珩莞爾:「知我者,躍躍也。」
他既知曉鄧王不臣之心,哪能不防範。
數日後,一支馬隊偷襲北狄後方,毀其糧草,北狄軍匆匆回營,瑞朝邊境之患頓解。
待北狄回神後,虞由已經帶軍抵達邊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