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而奉寧帝身邊美人在側,紅袖添香,經年日久,誰能擔保奉寧帝不會移情他人。
繞了這麼大個圈子,竟是奔著她來的。孟躍不知恭王這麼瞧得起她。
可惜要讓恭王失望了。
「民間父去,子守喪三年,朕為國重,這才以日代月。但心中還是念著三年孝期。因此婚嫁之事,容後再議。」
御史大夫皺眉:「陛下,國喪僅一年,現下早過了時間,民間可自由嫁娶。陛下也可擇後。陛下貴為天子,為天下計,為生民計,該早日擇後生下太子,才不致社稷動盪。」
「大夫言重,朕在盛年,再晚兩年不妨事。」奉寧帝耐心告罄,揮退御史大夫。
孟躍從龍椅後面的座屏而出,顧珩忙道:「除了你,我不會選別人。」
孟躍握住他的手,彎眸道:「除了阿珩,我也不要別人。」
兩人互訴衷腸,氣氛溫馨之時,孟躍話鋒一轉,「災銀之事,我有個主意。」
顧珩:什麼?
同樣是與人做交易,跟世家做的,跟旁人怎麼就做不得?
孟躍用烈酒方子把京中的幾位大富商吊出來,劉生和孟九住持競價拍賣。
末了,又宴請幾人。
只見圓月桌上添了許多新鮮菜餚,孟九給幾人布菜,「此為回鍋肉,中小火翻炒,咸香入味,回味無窮。」
有人抓重點:「翻炒?」
孟九微微一笑,「正是,桌上菜餚,皆為炒菜。」
第122章
這些個大富商平日裡不短吃喝,等閒食物不能叫他們高看,然今日一桌菜餚,眾人卻分吃的七七八八,嘴上泛油光,肚子鼓圓。
他們看著幾近空了的盤子,面上微熱。適時孟九從懷裡拿出一本冊子,封面明晃晃「食譜」二字,頓時讓眾人從吃飽喝足的半眯覺中警醒。
他們都是京中多年的富商,深知這炒菜一出,一定會席捲家家戶戶。第一個推出炒菜的人,定能賺的盆滿缽滿。
孟九紅唇一勾,眉目張揚:「我也不繞圈子了,諸位,開價罷。」
同一時間,陳昌劉生和吳密幾人,分別東南西三個方向離京,入城後,仿效孟九的做法,利用信息差,最大效率從商人手中賺一筆。
孟躍向隆部去信一封,向隆部借糧。又以杜氏信物,孟躍從銀莊支取大量銀錢。
雖然天子沒有明說,但隱隱有扶持杜氏為皇商的意思,因此於公,杜讓為著杜氏未來。於私情,杜讓傾慕孟躍。杜氏將信物給予孟躍。
省得京中和江州一來一回,路上耽誤事。
當初孟躍封官之後,杜讓就黯然離京了。
天子所愛,他終究不敢拿家族去賭。
朝堂上以陳侍中為首,挾制天子,救災是要救的,但戶部撥不出太多銀錢。
奉寧帝置若罔聞,令戶部能撥多少撥多少,他即日派兵前往青州和隆西兩地。
司農卿和連承等人慾言又止,陳侍中半闔著眼,不發一語。
孟躍知曉後也驚了一跳,匆匆入宮,剛進殿門就道:「陛下,咱們現在只籌集七成銀兩,恐怕…」
奉寧帝揮退左右,孟躍神情有些焦急,但她觀顧珩不疾不徐地模樣,漸漸冷靜下來,試探問:「陛下籌集到了剩下的銀兩?」
奉寧帝頷首,他起身拉著孟躍的手向裡間去,兩人在榻上對坐,他給孟躍倒了一杯溫水,提醒孟躍:「還記得當初桐王的罪名嗎?」
孟躍回想,「蓄私兵,私採鐵礦……」忽然她聲音一頓,猛的抬頭,「私建港口。」
桐王建港口之事,認真說來桐王還在計劃中,未落實就被朝廷給逮了。
奉寧帝對上孟躍晶亮的目光,狡黠的眨了眨眼:「當初朕派心腹去接手桐州,摟草打兔子,順手從海上走私,小掙了一筆。」
顧珩家底薄,又礙於國君身份,不能如孟躍之前那般掙錢,只得另闢蹊徑。
現下就派上用場了。
孟躍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提起的心落地,嗔了奉寧帝一眼,「你不早與我說。」
奉寧帝道:「那邊也才剛起步,我其實沒多大把握。只是陳侍中他們欺人太甚,所以我命手下人清點,剛剛好湊上,解了燃眉之急,可見上蒼幫扶。」
孟躍半真半假道:「那你是要祭天籌謝,還是要為災民祈福。」
奉寧帝想了想,「籌謝在心中,祈福在嘴上,互不耽誤。」
孟躍服了。
隨即顧珩想到什麼,看著孟躍,神情糾結不舍,嘆息一聲,「下午你跟著後勤去隆西。」
賑災無非倆重要事,兵和糧。如今奉寧帝給配齊了,孟躍去災地,以她之能耐,基本不會出問題。
等孟躍回來,這次參與賑災的官員都可以往上擢升,空出來的低位官職又令寒門子弟補上。
世家雖然走下坡路,但積威猶在,又跟藩王不清不楚,始終是個威脅。
顧珩並不敢輕敵。
孟躍離去後,奉寧帝在案上寫出一干人名,最後一筆划去戶部尚書,吏部侍郎等人……
小全子瞥了一眼,看見天子密密麻麻划去二十來人,心頭跳了跳。
他直覺這次蝗災之後,朝堂恐怕又要有一番清洗了。
現下陳侍中為首的世家官員都坐看天子笑話,沒有足夠的銀兩買糧,縱使天子派兵,難道能將蝗蟲殺了給災民飽腹?
那可真是笑話。
因此朝堂上平靜下來,天子要為災民祈福,朝堂上也無人異議。
蝗災從青州至隆西兩地,方譙帶兵在青州,隆西在西側,更靠近隆部,屆時由孟躍親自出面與隆部來使交涉。
而青州和隆西兩地城外,糧商徘徊在側,更有遠地的大糧商先行派了小部分糧過來試水。
按照孟躍曾經所閱史書,她或許可以效仿范公,徐徐圖之。奈何時間不等人,更有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她賭不起。
黃昏時候,隆西高空升起狼煙,眾人莫名,周邊糧商疑惑:「難道是民亂了?」
有人生了退意,若是災地民變,他們帶著大批糧食就不是去賺錢,而是羊入虎口。
「慌什麼,派人去看看就是了。」糧行行頭道。
探子入城,好一通搜尋,只見街道冷清,入目是衣衫襤褸之人,孤兒老弱,未有鬧事者,遂匆匆回稟。
糧商們安了心,「或許是其他事情,與咱們無關。」
次日一早,一乾糧商收到請帖,道朝廷撥糧不足,管後勤的送糧官想與他們購糧,價格好商量。
一乾糧商對視一眼,知曉機會來了。
行頭於海四十五六,樣貌平平,不高不矮,一雙眼睛十分亮,他出自中州,勢力最大,睨了眾人一眼,「每斗糧不低於120文,諸位可有數了。」
眾人對視一眼,齊齊拱手,「謹遵行頭命。」
一行人陸陸續續入了隆西主城,兵士開道,好不威風,引眾人入當地刺史府。
於海看了一眼府外的兩座威嚴的石獅子,理了理衣領,昂首走過大門。
商人卑賤,從前只有他們低頭的份兒,如今也有官員求著他們的時候了。此一時彼一時。
門後一名年輕人高唱:「中州大糧商於海,到。」
於海微微頷首,不經意瞥見年輕人手裡拿著名單,果然下一刻又念著:「中州含林縣中型糧商孫鴻,到。」
「錯了錯了。」於海身後的男人糾正,「我孫家在中州只算中上,但在含林縣卻是頭頭兒。」
年輕人受教的點點頭,「這就改。」
這種事沒甚稀奇,頂多是手下人不仔細,但是於海經商多年,練就了一身驚人直覺,越想越不對勁,腳下的步子也慢了。
孫鴻還記著方才的事,罵罵咧咧,不小心撞到於海,「行頭對不住,對不住……」
於海抬手制止他,讓孫鴻看四周,「堂堂刺史府,怎麼沒有一個丫鬟小廝?」
迎他們的是士兵,刺史府外守門的也是士兵,甚至大門內唱名的那個年輕人也是一身勁裝,瞧著像個練家子。
於海腦中幾轉,面色大變,「不好!」
他幾乎是飛也似的往外沖,一路撞倒了好幾個糧商,卻在即將衝出去時,朱紅大門嘭地關上了。
陳頌抱胸笑道,「不愧是糧行行頭,這敏銳力就是厲害。」
話落,他止了笑:「給我拿下。」
府內衝出大批兵士,將於海等人綁了個結實,陳頌向他們走來,「別這麼瞪我,小爺我只為財,不傷人性命。」
於海冷笑:「堂堂朝廷士兵,卻作山匪勾當,也不怕朝廷問責。」
「什麼話啊,你不說我不說,朝廷哪裡會知道。」陳頌說話的功夫,倏地抽出匕首,比在於海頸間,「我也不虧了你,每斗高於市場價三文錢收購你們的糧,諸位若應了,可平平安安出去,隨後朝廷的嘉賞也會如約而至。」
於海心裡算著帳,縱使每斗糧高於市場價三文錢,也彌補不了路上花費。簡而言之,這筆小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繞了這麼大個圈子,竟是奔著她來的。孟躍不知恭王這麼瞧得起她。
可惜要讓恭王失望了。
「民間父去,子守喪三年,朕為國重,這才以日代月。但心中還是念著三年孝期。因此婚嫁之事,容後再議。」
御史大夫皺眉:「陛下,國喪僅一年,現下早過了時間,民間可自由嫁娶。陛下也可擇後。陛下貴為天子,為天下計,為生民計,該早日擇後生下太子,才不致社稷動盪。」
「大夫言重,朕在盛年,再晚兩年不妨事。」奉寧帝耐心告罄,揮退御史大夫。
孟躍從龍椅後面的座屏而出,顧珩忙道:「除了你,我不會選別人。」
孟躍握住他的手,彎眸道:「除了阿珩,我也不要別人。」
兩人互訴衷腸,氣氛溫馨之時,孟躍話鋒一轉,「災銀之事,我有個主意。」
顧珩:什麼?
同樣是與人做交易,跟世家做的,跟旁人怎麼就做不得?
孟躍用烈酒方子把京中的幾位大富商吊出來,劉生和孟九住持競價拍賣。
末了,又宴請幾人。
只見圓月桌上添了許多新鮮菜餚,孟九給幾人布菜,「此為回鍋肉,中小火翻炒,咸香入味,回味無窮。」
有人抓重點:「翻炒?」
孟九微微一笑,「正是,桌上菜餚,皆為炒菜。」
第122章
這些個大富商平日裡不短吃喝,等閒食物不能叫他們高看,然今日一桌菜餚,眾人卻分吃的七七八八,嘴上泛油光,肚子鼓圓。
他們看著幾近空了的盤子,面上微熱。適時孟九從懷裡拿出一本冊子,封面明晃晃「食譜」二字,頓時讓眾人從吃飽喝足的半眯覺中警醒。
他們都是京中多年的富商,深知這炒菜一出,一定會席捲家家戶戶。第一個推出炒菜的人,定能賺的盆滿缽滿。
孟九紅唇一勾,眉目張揚:「我也不繞圈子了,諸位,開價罷。」
同一時間,陳昌劉生和吳密幾人,分別東南西三個方向離京,入城後,仿效孟九的做法,利用信息差,最大效率從商人手中賺一筆。
孟躍向隆部去信一封,向隆部借糧。又以杜氏信物,孟躍從銀莊支取大量銀錢。
雖然天子沒有明說,但隱隱有扶持杜氏為皇商的意思,因此於公,杜讓為著杜氏未來。於私情,杜讓傾慕孟躍。杜氏將信物給予孟躍。
省得京中和江州一來一回,路上耽誤事。
當初孟躍封官之後,杜讓就黯然離京了。
天子所愛,他終究不敢拿家族去賭。
朝堂上以陳侍中為首,挾制天子,救災是要救的,但戶部撥不出太多銀錢。
奉寧帝置若罔聞,令戶部能撥多少撥多少,他即日派兵前往青州和隆西兩地。
司農卿和連承等人慾言又止,陳侍中半闔著眼,不發一語。
孟躍知曉後也驚了一跳,匆匆入宮,剛進殿門就道:「陛下,咱們現在只籌集七成銀兩,恐怕…」
奉寧帝揮退左右,孟躍神情有些焦急,但她觀顧珩不疾不徐地模樣,漸漸冷靜下來,試探問:「陛下籌集到了剩下的銀兩?」
奉寧帝頷首,他起身拉著孟躍的手向裡間去,兩人在榻上對坐,他給孟躍倒了一杯溫水,提醒孟躍:「還記得當初桐王的罪名嗎?」
孟躍回想,「蓄私兵,私採鐵礦……」忽然她聲音一頓,猛的抬頭,「私建港口。」
桐王建港口之事,認真說來桐王還在計劃中,未落實就被朝廷給逮了。
奉寧帝對上孟躍晶亮的目光,狡黠的眨了眨眼:「當初朕派心腹去接手桐州,摟草打兔子,順手從海上走私,小掙了一筆。」
顧珩家底薄,又礙於國君身份,不能如孟躍之前那般掙錢,只得另闢蹊徑。
現下就派上用場了。
孟躍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提起的心落地,嗔了奉寧帝一眼,「你不早與我說。」
奉寧帝道:「那邊也才剛起步,我其實沒多大把握。只是陳侍中他們欺人太甚,所以我命手下人清點,剛剛好湊上,解了燃眉之急,可見上蒼幫扶。」
孟躍半真半假道:「那你是要祭天籌謝,還是要為災民祈福。」
奉寧帝想了想,「籌謝在心中,祈福在嘴上,互不耽誤。」
孟躍服了。
隨即顧珩想到什麼,看著孟躍,神情糾結不舍,嘆息一聲,「下午你跟著後勤去隆西。」
賑災無非倆重要事,兵和糧。如今奉寧帝給配齊了,孟躍去災地,以她之能耐,基本不會出問題。
等孟躍回來,這次參與賑災的官員都可以往上擢升,空出來的低位官職又令寒門子弟補上。
世家雖然走下坡路,但積威猶在,又跟藩王不清不楚,始終是個威脅。
顧珩並不敢輕敵。
孟躍離去後,奉寧帝在案上寫出一干人名,最後一筆划去戶部尚書,吏部侍郎等人……
小全子瞥了一眼,看見天子密密麻麻划去二十來人,心頭跳了跳。
他直覺這次蝗災之後,朝堂恐怕又要有一番清洗了。
現下陳侍中為首的世家官員都坐看天子笑話,沒有足夠的銀兩買糧,縱使天子派兵,難道能將蝗蟲殺了給災民飽腹?
那可真是笑話。
因此朝堂上平靜下來,天子要為災民祈福,朝堂上也無人異議。
蝗災從青州至隆西兩地,方譙帶兵在青州,隆西在西側,更靠近隆部,屆時由孟躍親自出面與隆部來使交涉。
而青州和隆西兩地城外,糧商徘徊在側,更有遠地的大糧商先行派了小部分糧過來試水。
按照孟躍曾經所閱史書,她或許可以效仿范公,徐徐圖之。奈何時間不等人,更有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她賭不起。
黃昏時候,隆西高空升起狼煙,眾人莫名,周邊糧商疑惑:「難道是民亂了?」
有人生了退意,若是災地民變,他們帶著大批糧食就不是去賺錢,而是羊入虎口。
「慌什麼,派人去看看就是了。」糧行行頭道。
探子入城,好一通搜尋,只見街道冷清,入目是衣衫襤褸之人,孤兒老弱,未有鬧事者,遂匆匆回稟。
糧商們安了心,「或許是其他事情,與咱們無關。」
次日一早,一乾糧商收到請帖,道朝廷撥糧不足,管後勤的送糧官想與他們購糧,價格好商量。
一乾糧商對視一眼,知曉機會來了。
行頭於海四十五六,樣貌平平,不高不矮,一雙眼睛十分亮,他出自中州,勢力最大,睨了眾人一眼,「每斗糧不低於120文,諸位可有數了。」
眾人對視一眼,齊齊拱手,「謹遵行頭命。」
一行人陸陸續續入了隆西主城,兵士開道,好不威風,引眾人入當地刺史府。
於海看了一眼府外的兩座威嚴的石獅子,理了理衣領,昂首走過大門。
商人卑賤,從前只有他們低頭的份兒,如今也有官員求著他們的時候了。此一時彼一時。
門後一名年輕人高唱:「中州大糧商於海,到。」
於海微微頷首,不經意瞥見年輕人手裡拿著名單,果然下一刻又念著:「中州含林縣中型糧商孫鴻,到。」
「錯了錯了。」於海身後的男人糾正,「我孫家在中州只算中上,但在含林縣卻是頭頭兒。」
年輕人受教的點點頭,「這就改。」
這種事沒甚稀奇,頂多是手下人不仔細,但是於海經商多年,練就了一身驚人直覺,越想越不對勁,腳下的步子也慢了。
孫鴻還記著方才的事,罵罵咧咧,不小心撞到於海,「行頭對不住,對不住……」
於海抬手制止他,讓孫鴻看四周,「堂堂刺史府,怎麼沒有一個丫鬟小廝?」
迎他們的是士兵,刺史府外守門的也是士兵,甚至大門內唱名的那個年輕人也是一身勁裝,瞧著像個練家子。
於海腦中幾轉,面色大變,「不好!」
他幾乎是飛也似的往外沖,一路撞倒了好幾個糧商,卻在即將衝出去時,朱紅大門嘭地關上了。
陳頌抱胸笑道,「不愧是糧行行頭,這敏銳力就是厲害。」
話落,他止了笑:「給我拿下。」
府內衝出大批兵士,將於海等人綁了個結實,陳頌向他們走來,「別這麼瞪我,小爺我只為財,不傷人性命。」
於海冷笑:「堂堂朝廷士兵,卻作山匪勾當,也不怕朝廷問責。」
「什麼話啊,你不說我不說,朝廷哪裡會知道。」陳頌說話的功夫,倏地抽出匕首,比在於海頸間,「我也不虧了你,每斗高於市場價三文錢收購你們的糧,諸位若應了,可平平安安出去,隨後朝廷的嘉賞也會如約而至。」
於海心裡算著帳,縱使每斗糧高於市場價三文錢,也彌補不了路上花費。簡而言之,這筆小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