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得去了。

  「母親,你們女眷要不要也捐一些?」季明堂看向劉氏。

  今早太后和宮妃們把未來三年的年俸都捐出來了,銀子釵環也捐了不少。估計勛貴大臣府中的女眷亦會效仿。

  劉氏點頭,看向兩個兒媳,「那我們也捐一些。」

  說完又看向季安瀾等幾個孫女,特特掃了季安瀾一眼。

  季安瀾點頭,「我聽祖母的。」

  劉氏欣慰地點頭,闔府屬這個長孫女最有錢,所有人加起來都不如她。「那我捐兩千兩。」

  「兒媳捐一千。」江氏附合。

  「那我們三房也捐一千。」俞氏也附合。

  季安瀾想了想,「那我跟祖母一樣,捐兩千兩吧。」

  劉氏和季明堂眉頭一皺,嫌棄她捐的太少。

  「你父親當朝捐了一萬兩,咱們府中和女眷若也能捐到一萬,到時面上也好看一些。」

  季明堂只看著她不說話,那副樣子,就像季安瀾不同意,他就要開口訓斥她是個守財奴了。

  季安瀾便出聲道:「那府中最後統計看看,不足一萬兩,我再補足。」

  季明堂和劉氏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們季侯府,認捐兩萬兩,外頭也挑不出他們的理了。

  這認捐,捐少了不行,捐多了也不行。沒準還會引起別人注意,暗中猜測他們侯府在外頭有多少不明產業呢。反而不好。

  最後連虞氏族長聽了,都找到季安瀾,說要盡一份綿力。

  季安瀾欣慰地點頭,「那到時和我家的記在一起,但單列你們虞氏一族。」

  「如此更好。若無大魏太祖皇帝平定亂世,我虞氏一族還要窩在山上當野人呢。」

  等十來位族人拼拼湊湊,最後也捐了二百多兩,讓季侯府主子下人對他們刮目相看。

  對他們都禮遇了不少。

  而季明堂才把銀票遞了上去,季安瀾想了兩日,終是做了決定。捧著匣子去見了東平王。

  第228章 心思

  「這是什麼?」

  東平王看著遞到面前的匣子,疑惑地問道。

  這些日子,因皇宮三大殿被燒,幾處宮殿及寢宮被毀一事,東平王連日奔忙,神情憔悴。

  他們這些皇族日日到太廟祭祖祭天,敬告先祖及上蒼,唯恐再降下神旨。

  這些日子,外頭百姓議論紛紛。

  一些愚昧百姓把雷擊一事,說成是皇族行事不妥惹怒上天,一些大臣還說不該遷都,說是因為棄了龍脈和祖陵,甚至有些人還說是大魏奪了前朝的江山,才引來天罰。

  為穩固民心,為鞏固趙室皇權,謹防民變兵變,皇族眾人忙著安撫民心。這些日子東平王精神緊繃,已好些天沒休息好了。

  不過見著季安瀾還是很開心,就像見著了一個可心的小輩。

  「聽聞朝中要開啟三大殿的重建,晚輩也想盡一份心。」

  季安瀾望了一眼匣子,有些不舍,那都是前人的心血。

  「小女外曾祖母去世前把虞家的家業傳給小女。小女能力不及先人,如今手上唯有這三艘寶船。想把它獻給朝廷。」

  「寶船!」東平王有些驚訝。寶船好啊!

  「多大的寶船?」

  「能載百人。」季安瀾回道,「內河外海都能跑。前兩年才大修過。」

  三大殿要重修,光奉天殿內就有七十二根擎天柱。

  根根長達四丈,直徑三尺有餘。都是出自西南深山老林的金絲楠木。重建所需的木料石方土料瓦料磚石等等都需要船隻運送。

  季安瀾由前些天三大殿清理,向各勛貴大臣及百姓徵集各類小車就知道,一旦重修,各類民船必是要大量徵用。

  如同每年運送漕糧一般。

  虞氏的三艘船已不適合留在她手裡。

  「大善!」

  東平王目露欣賞。這會他也不跟季安瀾客套,朝廷如今要重修三大殿,不僅是錢財上所耗巨大,還缺各種物事。

  「本王替朝廷記下你的善舉。」

  「小女外高外祖父當年曾支持過太祖舉業,大魏立朝,結束數十年的內亂,才有如今的盛世華年。小女身處其中,亦懷感恩之心。」

  又推了推匣子,「除了獻上三艘寶船,此匣子裡尚有一百萬兩銀子,亦是這些年經營所得,同獻給朝廷,盼三大殿再現往日輝煌!」

  東平王聽到匣子裡還有一百萬兩銀票,驚愣了半晌。

  從未見過如此大氣之女子。

  「大善!本王必向皇上稟明你的善舉!」又問她,「你可是有所求?」

  季安瀾這才點頭,「是,小女有所求……」

  平陽王府。

  平陽王妃等下人稟報完畢,揮退了她。愣坐半晌,終是下定了決心。

  等趙魁一身疲憊回來,便叫了他過來。

  見他一臉瘦削,忍不住心疼。「怎麼瘦了這麼多?是京郊大營那邊有異動?」

  趙魁盤腿坐下,手指揉著眉心,「人心浮動在所難免。愚民最易被蠱惑。不過都處理好了。」

  自三大殿被燒,為防兵變,他和五皇子領了皇命到了京郊大營,這些日子就沒睡實過。

  「辛苦你了。這些日子怕是沒吃好吧?」

  趙魁點頭,這些日子兵營里的伙食比以往差了不少。而且常常顧不上吃。

  「飯還是要好好吃的。這次回來祖母讓下人做幾道你愛吃的菜,你好生歇一歇,回回神。」

  「多謝祖母。」

  平陽王妃便吩咐下人去準備。

  「各府都認了捐,你祖父也捐了不少。不管往常如何計較抱怨,趙室這會都該齊心協力,共同維護趙室江山。這裡面……」

  拍了拍身邊的匣子,「這裡面是祖母的嫁妝,都收拾出來了,折成銀子,全都在這裡了。」

  「祖母這是……」

  趙魁有些驚訝,不知祖母這是何意。

  平陽王妃嘆了一口氣,「東平王府上有人遞了話出來,說季安瀾去見了東平王,把她手裡虞氏的那三艘船獻給朝廷了,還捐了一百萬兩銀子。」

  「什麼?」

  趙魁吃了一驚。季安瀾把那三艘寶船捐了?

  「有東平王牽線,沒準皇上能召見她。」就不知她見了皇上會說些什麼。

  皇上召見她?

  祖孫二人對視一眼,又齊齊沉默。

  「祖母,那我們……」

  平陽王妃深嘆一口氣,「一步錯,步步錯。是祖母做事欠考慮,害了別人,也害了你。」

  若時光能重來,她一定不讓自己陷入如今這般為難的境地。

  「你隨祖母一同去見皇上吧。」

  好半晌,趙魁才低低應了一聲:「是。」

  乾清宮。

  承平帝坐在御座上,通過洞開的宮殿大門,望了出去,眼前的天空似乎還是黑的,乾清門往外,雖然看得不清,可他知道,那裡一直到奉天門,都是一片廢墟。

  真的不該遷都嗎?

  真的是因為棄了祖陵和龍脈,才不被祖宗庇佑,遭了天罰?

  大太監王和低垂著腦袋稟報最新統計上來的認捐數字……

  「朝中各勛貴大臣捐銀捐物,合一百八十萬七千八百八十兩,京城商賈及百姓認捐合計一百三十二萬四千六百兩。各地認捐錢物,目前尚未及統計。」

  念完半天不見承平帝出聲,想抬頭偷偷看一眼,就聽承平帝嘆息一聲,「遠遠不足。」

  「皇上不必憂心,大皇子領命前往陪都及江南去了。」

  江南富商巨賈多如牛毛,到時不會再缺銀子的。

  才說著,就聽稟報,說是平陽王妃求見。

  「宣。」

  很快平陽王妃就和趙魁進入殿內。祖孫二人齊齊行禮問安。

  「不必多禮。你二人請見朕,可有要事?」

  趙魁看了祖母一眼。平陽王妃便示意他呈上手中的匣子。

  「臣妾心知皇上憂心三大殿重建一事,身為趙室皇族一員,臣妾與趙室休戚與共,禍福同享。特獻上臣妾嫁妝產業,以盡綿薄之力。」

  承平帝很是驚訝,「你的嫁妝?」

  等王和打開匣子,翻了翻裡面滿滿一匣子大額的銀票,承平帝有些嚇到,「你這是……」

  日子不過了?「不必如此。」

  「皇上,臣妾心意已決,還請皇上莫要嫌棄,且臣妾尚有一事請求皇上恩准。」

  第229章 請准

  承平帝從驚訝中緩過神。

  掃了平陽王妃身邊的趙魁一眼,莫不是求他冊封趙魁為世子?

  果然銀子不是好拿的。

  面色恢復冷靜,「且說說你的請求。」

  趙魁深深看了平陽王妃一眼,欲言又止,最後只抿了抿嘴,斂去眸中複雜的情緒。

  平陽王妃只當看不見。

  垂首恭敬道:「近來臣妾聽得民間一些傳聞,憂心不已。夜裡又常常夢到在陪都祖陵的太祖和孝慈仁皇后,自遷都以來,臣妾再未能謁過陵,思及往日得他二人寵愛,深感不安。又感慨不能陪同平陽王一同在太廟頌禱祈福,故爾有所請求……」<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