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你傻了?連坐胎藥都吞……」阮窈瞧得錯愕,忍不住瞪大雙眼。
「如若你不肯讓我渡,那我陪你受著便是。」他若無其事拭唇,而後吩咐侍女再另煎一碗。
自有孕以來,阮窈氣性是愈發大,裴璋也總想方設法哄著她。待到新藥煎好,他毫不猶豫便飲盡了那碗冷藥。
阮窈蔫頭耷腦地捧起溫熱藥碗,捏鼻咽下後,緊接著,口中就被他塞入一顆飴糖。
望著裴璋唇邊那點藥漬,她悶悶將腦袋埋進他懷中,此後再沒有於喝藥這事上鬧騰。
*
花朝過後,阮窈有孕的喜訊在洛陽傳開,裴璋的堂妹裴昭也攜著賀禮登門拜訪。
當初因著裴筠和阮窈,裴璋與宗族眾人日漸疏離,蕭定登基後他更是直接聽令於天子,另闢府邸成婚。
裴嵐死得蹊蹺,裴氏中人約莫也有幾分忌諱。然而裴璋如今手掌重權,他們顯然也並無要與他交惡的意思。
大婚那日裴府也來了人,裴璋自是以禮相待,雙方心照不宣維繫著面上的和平,可彼此也都知曉,到底再與從前不同了。
裴昭年紀尚小,倒是真心敬重這位兄長,也愛屋及烏地親近阮窈。一來二去,相較起旁人,裴璋待裴昭亦要多出幾分溫和。
一晃便是三月三,春濃風暖、日長無事,阮窈早早就同裴璋說好了,上巳節要與裴昭、蘇慧相伴遊春。
蘇慧是妙靜的本名,她還了俗,自不能再叫法號。
偏巧上巳這日,裴璋須隨天子去城郊祭高禖,阮窈聽罷,便愈發眉飛色舞。若論私心,她本也不欲裴璋作陪,女兒家踏青,偏她帶個夫君在身邊,豈不平白折損樂趣。
待裴璋囑咐完避人群、忌登高等話,她點頭如搗蒜,口中連聲應了,還依言將重雲帶在身邊。
國中罷市、紅翠出遊,洛陽城中一派春日盛景。湖水碧波如鏡,沿路隨處可見簪花女郎,三三兩兩並行。
阮窈懷胎五月有餘,身上罩了件輕軟的玉色斗篷,隆起的小腹掩在鵝黃春衫下,只露出雪藕似的一雙手臂。
她膚白髮濃,帷帽薄紗柔柔垂落著,縱使面容被遮去幾分,望著仍是一等一的出挑。
幾人遊逛得累了,在濃蔭下避日小歇,竟引得一名郎君上前,微紅著耳尖想將手中芍藥花贈予她。
他伸出手臂之後,這才瞧清楚阮窈隆起的腹部,一時愣住了。
「朱二郎!」裴昭顯見是識得他,立刻閃身擋在阮窈前頭,眼睛瞪得滾圓,惱道:「這可是我嫂嫂……」
言下之意,那便只能是裴璋的妻子了。
朱郎君反應過來,嚇得手臂一個哆嗦,手中芍藥驚落在地。他面紅耳赤地致歉,連忙慌不擇路離開。
阮窈掩唇笑了兩聲,見這枝芍藥開得尤為綽約,又偏巧落在自己腳尖,遂順手拾起,別在荷囊上。
她身子康健,孕後又一直被裴璋盯著繞塘,半日下來絲毫不覺得乏。然而裴昭中途撞上故友,一行人想要登高賞景,卻猶豫著不敢帶她上去。
「懷胎又不是斷腿……」阮窈不悅道:「說好的一塊兒出來玩,豈有把我中途撇下之理……」
旁人都拿她沒法子,重雲倒是想攔,可阮窈小聲央求了他幾句,他也無奈皺眉,最終只得如影隨形護在她身側。
花間樓築於湖畔,可從高處俯瞰整座洛陽城,故而一到節令,高座的酒價便水漲船高,整座樓閣門庭若市。
阮窈沾不得酒,就在雅間與眾人打葉子牌,直至玩得盡興了,才紅光滿面而歸。
足下階梯蜿蜒如蛇,她扶著腹部,拾級而下總比上來要慢些。正小心翼翼往下踏,走在前邊的裴昭卻驀地停住,怔愣片刻後,神色有些古怪地扭過頭。
阮窈疑惑地看著她,而後便在階下瞧見一抹肅色身影,像是穿著朝服,眼熟得很。
柔暖的夕陽灑落而下,來人身形蕭蕭肅肅,沉如山嶽,冠下是一張清俊而沉靜的臉,不是裴璋又是誰。
對上他的眼神,阮窈下意識就覺得不太妙。
「夫君……」她連忙擠出一個喜盈盈的笑,提著裙擺朝他快走了兩步。
裴璋目光一沉,快步上前托扶住她:「慢些。
阮窈點點頭,被他雙臂護著繼續朝階下走。
春來晝長夜短,還遠遠不到宵禁的時辰,花間樓外仍有許多遊人。
而裴璋親自來接她,又怕旁人衝撞到,便吩咐手下人將原要登高的食客暫且隔開,只為了他懷有身孕的夫人能順遂下來。
觀者如雲,滿街遊人皆面色驚詫,望著他小心翼翼攙扶妻子下樓。
裴昭跟在他們身後,也被看得臉頰發燙,十分不自在。
所幸馬車停得並不遠,她眼睜睜瞧著阮窈當街被兄長扶抱進車廂內,四下隨之又是一片抽氣聲。
裴昭嘆了一口氣,小聲對蘇慧道:「兄長從前最重體統……」
蘇慧皺著眉,回想了一下當年在山寺中初見的模樣,也搖了搖頭。
*
沿路回府,阮窈自知心虛,便抱著裴璋不撒手,又嬌滴滴地連聲喚他夫君,將從前數月都叫不到一聲的稱呼膩歪了上十遍。
見裴璋神色如常,並未多說什麼,她才徐徐鬆了一口氣,只當這事揭過去了。
直至夜裡洗漱過後,又被他按在榻上,阮窈才徹底老實下來。
「今日是我錯了,不該隨阿昭登去最高處。」她聲音放得很小。
裴璋又來揉她的耳珠,指尖上的力道不緊不慢:「再無其他錯處嗎?」
她愣了會兒,一面捂著耳朵,一面惱道:「你有完沒完……我不過是出門踏個春,怎就有犯不完的錯了。」
裴璋微一蹙眉,目光漸而沉了沉。
阮窈伸指去推他肩,不悅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你好大的官威。我連登高都不能,你夜裡倒能使勁……」
「我自有分寸。」
裴璋俯身堵回她不中聽的話。
裙帶緩緩被解開,堆疊在腰下。細軟羅襪將褪未褪,顫巍巍地掛在腳踝上。
阮窈白嫩的脖頸止不住後仰,手指緊攥薄被,嗓音發顫:「你屬狗的……」
趁著抬頭間隙,他慢條斯理道:「蜜官採花,何錯之有。」
話音方落,裴璋拭去唇角滿沾的瑩潤水漬,仿若當真是剛采完蜜。
她臉紅得說不出話來。
待二人熄燈躺下後,阮窈早是平復了。裴璋則從身後攬抱住她,鼻息輕拂著她的側臉,呼吸仍顯得有幾分沉重。
月份漸大,他們沒有尋到能全然不擠壓腹部的法子,他嘴上說是有分寸,身子卻慢慢離她十寸遠,不肯過界。
阮窈無法忽略腰臀之後的硬物,用肩輕輕去碰他,小聲問了句:「當真*這般難受嗎?不然我……」
裴璋薄唇微抿,重又撐手坐起。
事畢,白膩如牛脂的綿軟被磨出一道緋紅的印子,膚上黏膩更是用了許多水才擦洗乾淨。
折騰到現在,任她素日再愛晚睡,也早早就困得不行,由他抱著沉沉睡去。
翌日阮窈睡醒,打著呵欠走出臥房,忽然便是一愣。
屋外的瓷瓶里昨日還插著數支芍藥,這會兒卻連半片花瓣都瞧不到了,全被人換為了海棠。
*
阮窈腹中胎兒尚未足月,便有了動靜。
她孕期處處都有裴璋和醫師照看,生產頗為順遂,不到半日便誕下一名女嬰,取名叫作裴皎。
月出皎兮,月華無瑕。她盼著女兒自誕生起,生命中便常伴一輪皎皎明月,永不被陰雲所遮蔽。
小裴皎生得玉雪玲瓏,輪廓口鼻皆隨母親,唯有那雙眼睛像極了父親——瞧人的神態更是與裴璋如出一轍,一雙瞳仁黑潤潤的,像是浸養在寒潭中的暖玉。
五歲那年,阮窈與溫頌相約,各自領著孩子去城郊賞梅。
溫頌的兒子要比裴皎小上一歲,豁著個牙四處撒歡,不知怎麼,竟從樹下扒拉出一窩尚不足月的狸奴。
阮窈一時心軟,破天荒點了頭,答允裴皎抱其中一隻帶回府。
她素來是不喜貓犬,遂與女兒勾了手指:這隻狸奴只能養在裴皎的院子裡,須得叫人看好了。
狸奴不出三月便長得胖乎乎,且親人得很,見著人就湊上去,油光水滑的尾巴直直豎起,蹭著人腿打圈兒。
「阿娘為何不喜愛狸奴?」裴皎歪著腦袋問這話時,髮辮上還頂著幾根貓毛。
阮窈只當沒有瞧見,而後望到遠處正躥跳的毛團,她頭皮都有幾分發麻。
春來日光晴暖,午後時分,她讓人將竹躺椅搬至樹蔭下。
誰料剛迷糊睡著,就有什麼毛茸茸的東西跳上來,沉沉落在她膝上。
阮窈驚坐而起,正對上狸奴一雙琥珀色豎瞳,嚇得連忙從椅子上跳起來。
而後見到追趕著貓而來的裴皎,她實在忍不住惱火:「阿皎,你當初候是如何應承阿娘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如若你不肯讓我渡,那我陪你受著便是。」他若無其事拭唇,而後吩咐侍女再另煎一碗。
自有孕以來,阮窈氣性是愈發大,裴璋也總想方設法哄著她。待到新藥煎好,他毫不猶豫便飲盡了那碗冷藥。
阮窈蔫頭耷腦地捧起溫熱藥碗,捏鼻咽下後,緊接著,口中就被他塞入一顆飴糖。
望著裴璋唇邊那點藥漬,她悶悶將腦袋埋進他懷中,此後再沒有於喝藥這事上鬧騰。
*
花朝過後,阮窈有孕的喜訊在洛陽傳開,裴璋的堂妹裴昭也攜著賀禮登門拜訪。
當初因著裴筠和阮窈,裴璋與宗族眾人日漸疏離,蕭定登基後他更是直接聽令於天子,另闢府邸成婚。
裴嵐死得蹊蹺,裴氏中人約莫也有幾分忌諱。然而裴璋如今手掌重權,他們顯然也並無要與他交惡的意思。
大婚那日裴府也來了人,裴璋自是以禮相待,雙方心照不宣維繫著面上的和平,可彼此也都知曉,到底再與從前不同了。
裴昭年紀尚小,倒是真心敬重這位兄長,也愛屋及烏地親近阮窈。一來二去,相較起旁人,裴璋待裴昭亦要多出幾分溫和。
一晃便是三月三,春濃風暖、日長無事,阮窈早早就同裴璋說好了,上巳節要與裴昭、蘇慧相伴遊春。
蘇慧是妙靜的本名,她還了俗,自不能再叫法號。
偏巧上巳這日,裴璋須隨天子去城郊祭高禖,阮窈聽罷,便愈發眉飛色舞。若論私心,她本也不欲裴璋作陪,女兒家踏青,偏她帶個夫君在身邊,豈不平白折損樂趣。
待裴璋囑咐完避人群、忌登高等話,她點頭如搗蒜,口中連聲應了,還依言將重雲帶在身邊。
國中罷市、紅翠出遊,洛陽城中一派春日盛景。湖水碧波如鏡,沿路隨處可見簪花女郎,三三兩兩並行。
阮窈懷胎五月有餘,身上罩了件輕軟的玉色斗篷,隆起的小腹掩在鵝黃春衫下,只露出雪藕似的一雙手臂。
她膚白髮濃,帷帽薄紗柔柔垂落著,縱使面容被遮去幾分,望著仍是一等一的出挑。
幾人遊逛得累了,在濃蔭下避日小歇,竟引得一名郎君上前,微紅著耳尖想將手中芍藥花贈予她。
他伸出手臂之後,這才瞧清楚阮窈隆起的腹部,一時愣住了。
「朱二郎!」裴昭顯見是識得他,立刻閃身擋在阮窈前頭,眼睛瞪得滾圓,惱道:「這可是我嫂嫂……」
言下之意,那便只能是裴璋的妻子了。
朱郎君反應過來,嚇得手臂一個哆嗦,手中芍藥驚落在地。他面紅耳赤地致歉,連忙慌不擇路離開。
阮窈掩唇笑了兩聲,見這枝芍藥開得尤為綽約,又偏巧落在自己腳尖,遂順手拾起,別在荷囊上。
她身子康健,孕後又一直被裴璋盯著繞塘,半日下來絲毫不覺得乏。然而裴昭中途撞上故友,一行人想要登高賞景,卻猶豫著不敢帶她上去。
「懷胎又不是斷腿……」阮窈不悅道:「說好的一塊兒出來玩,豈有把我中途撇下之理……」
旁人都拿她沒法子,重雲倒是想攔,可阮窈小聲央求了他幾句,他也無奈皺眉,最終只得如影隨形護在她身側。
花間樓築於湖畔,可從高處俯瞰整座洛陽城,故而一到節令,高座的酒價便水漲船高,整座樓閣門庭若市。
阮窈沾不得酒,就在雅間與眾人打葉子牌,直至玩得盡興了,才紅光滿面而歸。
足下階梯蜿蜒如蛇,她扶著腹部,拾級而下總比上來要慢些。正小心翼翼往下踏,走在前邊的裴昭卻驀地停住,怔愣片刻後,神色有些古怪地扭過頭。
阮窈疑惑地看著她,而後便在階下瞧見一抹肅色身影,像是穿著朝服,眼熟得很。
柔暖的夕陽灑落而下,來人身形蕭蕭肅肅,沉如山嶽,冠下是一張清俊而沉靜的臉,不是裴璋又是誰。
對上他的眼神,阮窈下意識就覺得不太妙。
「夫君……」她連忙擠出一個喜盈盈的笑,提著裙擺朝他快走了兩步。
裴璋目光一沉,快步上前托扶住她:「慢些。
阮窈點點頭,被他雙臂護著繼續朝階下走。
春來晝長夜短,還遠遠不到宵禁的時辰,花間樓外仍有許多遊人。
而裴璋親自來接她,又怕旁人衝撞到,便吩咐手下人將原要登高的食客暫且隔開,只為了他懷有身孕的夫人能順遂下來。
觀者如雲,滿街遊人皆面色驚詫,望著他小心翼翼攙扶妻子下樓。
裴昭跟在他們身後,也被看得臉頰發燙,十分不自在。
所幸馬車停得並不遠,她眼睜睜瞧著阮窈當街被兄長扶抱進車廂內,四下隨之又是一片抽氣聲。
裴昭嘆了一口氣,小聲對蘇慧道:「兄長從前最重體統……」
蘇慧皺著眉,回想了一下當年在山寺中初見的模樣,也搖了搖頭。
*
沿路回府,阮窈自知心虛,便抱著裴璋不撒手,又嬌滴滴地連聲喚他夫君,將從前數月都叫不到一聲的稱呼膩歪了上十遍。
見裴璋神色如常,並未多說什麼,她才徐徐鬆了一口氣,只當這事揭過去了。
直至夜裡洗漱過後,又被他按在榻上,阮窈才徹底老實下來。
「今日是我錯了,不該隨阿昭登去最高處。」她聲音放得很小。
裴璋又來揉她的耳珠,指尖上的力道不緊不慢:「再無其他錯處嗎?」
她愣了會兒,一面捂著耳朵,一面惱道:「你有完沒完……我不過是出門踏個春,怎就有犯不完的錯了。」
裴璋微一蹙眉,目光漸而沉了沉。
阮窈伸指去推他肩,不悅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你好大的官威。我連登高都不能,你夜裡倒能使勁……」
「我自有分寸。」
裴璋俯身堵回她不中聽的話。
裙帶緩緩被解開,堆疊在腰下。細軟羅襪將褪未褪,顫巍巍地掛在腳踝上。
阮窈白嫩的脖頸止不住後仰,手指緊攥薄被,嗓音發顫:「你屬狗的……」
趁著抬頭間隙,他慢條斯理道:「蜜官採花,何錯之有。」
話音方落,裴璋拭去唇角滿沾的瑩潤水漬,仿若當真是剛采完蜜。
她臉紅得說不出話來。
待二人熄燈躺下後,阮窈早是平復了。裴璋則從身後攬抱住她,鼻息輕拂著她的側臉,呼吸仍顯得有幾分沉重。
月份漸大,他們沒有尋到能全然不擠壓腹部的法子,他嘴上說是有分寸,身子卻慢慢離她十寸遠,不肯過界。
阮窈無法忽略腰臀之後的硬物,用肩輕輕去碰他,小聲問了句:「當真*這般難受嗎?不然我……」
裴璋薄唇微抿,重又撐手坐起。
事畢,白膩如牛脂的綿軟被磨出一道緋紅的印子,膚上黏膩更是用了許多水才擦洗乾淨。
折騰到現在,任她素日再愛晚睡,也早早就困得不行,由他抱著沉沉睡去。
翌日阮窈睡醒,打著呵欠走出臥房,忽然便是一愣。
屋外的瓷瓶里昨日還插著數支芍藥,這會兒卻連半片花瓣都瞧不到了,全被人換為了海棠。
*
阮窈腹中胎兒尚未足月,便有了動靜。
她孕期處處都有裴璋和醫師照看,生產頗為順遂,不到半日便誕下一名女嬰,取名叫作裴皎。
月出皎兮,月華無瑕。她盼著女兒自誕生起,生命中便常伴一輪皎皎明月,永不被陰雲所遮蔽。
小裴皎生得玉雪玲瓏,輪廓口鼻皆隨母親,唯有那雙眼睛像極了父親——瞧人的神態更是與裴璋如出一轍,一雙瞳仁黑潤潤的,像是浸養在寒潭中的暖玉。
五歲那年,阮窈與溫頌相約,各自領著孩子去城郊賞梅。
溫頌的兒子要比裴皎小上一歲,豁著個牙四處撒歡,不知怎麼,竟從樹下扒拉出一窩尚不足月的狸奴。
阮窈一時心軟,破天荒點了頭,答允裴皎抱其中一隻帶回府。
她素來是不喜貓犬,遂與女兒勾了手指:這隻狸奴只能養在裴皎的院子裡,須得叫人看好了。
狸奴不出三月便長得胖乎乎,且親人得很,見著人就湊上去,油光水滑的尾巴直直豎起,蹭著人腿打圈兒。
「阿娘為何不喜愛狸奴?」裴皎歪著腦袋問這話時,髮辮上還頂著幾根貓毛。
阮窈只當沒有瞧見,而後望到遠處正躥跳的毛團,她頭皮都有幾分發麻。
春來日光晴暖,午後時分,她讓人將竹躺椅搬至樹蔭下。
誰料剛迷糊睡著,就有什麼毛茸茸的東西跳上來,沉沉落在她膝上。
阮窈驚坐而起,正對上狸奴一雙琥珀色豎瞳,嚇得連忙從椅子上跳起來。
而後見到追趕著貓而來的裴皎,她實在忍不住惱火:「阿皎,你當初候是如何應承阿娘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